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地区正常人ACE基因多态性频率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在上海地区正常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利用三条引物法对478例上海地区正常人进行ACE I/D基因型的分析比较。结果 上海地区正常人的ACE I/D基因型分布是:Ⅱ型47.4%,ID型43.51%,DD型8.79%。各基因型频率与新加坡人、日本人、台湾地区、香港的华人接近,但与英国白人和非洲籍人群差异显著。结论 AC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有明显的种族和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在吉林地区正常老年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利用PCR两步法对502例吉林地区正常人进行ACE I/D基因型的分析比较, 其中青年人(<35岁)183例,男134例,女49例,老年人(>65岁)319例,男290例,女29例.结果 吉林地区青年人的ACE I/D基因型分布是:II型45.36%、ID型46.44%、DD型8.20%.在老年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6.36%、51.41%、12.23%.经χ2检验其中II型在老年人与青年人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在老年人中II基因型较少,ID、DD型在青年人与老年人之间的分布无显著差异. 结论 ACE基因多态性II型在老年人中的分布较青年人少,DD型在老年人中虽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ACE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心肌梗塞是多数国家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长期以来,针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酒等冠心病易患因素进行预防和治疗,的确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部分无上述易患因素者,发生了心肌梗塞。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在有遗传易感性的人群中,上述危... 相似文献
5.
AC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ACE及AngⅡ浓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与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检测 82 1例高血压患者的ACE基因型 ,同时测定其血清ACE水平、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及醛固酮浓度 ,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其血清ACE、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有无差别。结果 II、ID、DD基因型患者血清ACE水平分别为 ( 3 2 0 9± 15 62 )U/L ,( 4 1 46± 16 67)U/L和 ( 4 7 60± 19 5 4)U/L ;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 1) ;三组基因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分别为 ( 63 78± 2 9 86) pg/mL ,( 63 89± 2 9 19) pg/mL和 ( 62 3 5± 2 0 66)pg/mL ,三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醛固酮浓度在三种基因型患者中分别是 ( 15 1 98± 5 2 91)ng/L ,( 15 5 3 9± 49 91)ng/L和( 171 82± 43 82 )ng/L ,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DD基因型是影响血清ACE水平的主要因素 ,但对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无影响。结论 不同ACE基因型患者血清ACE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DD基因型患者血清ACE水平明显高于ID型和II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在三种基因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ACE基因I/D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利用PCR和分子杂交技术对北京地区29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280例非卒中者的ACE基因I/D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I/D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但该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人群中分布无差异,与英国人群相比则有显著差异。提示ACE基因I/D多态性不是中国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遗传学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对器官和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作用的研究正成为热点,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键酶,可使血管紧张素Ⅰ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Ⅱ,还可以使缓激肽灭活. 相似文献
8.
ACE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清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及其血清水平与老年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60岁以上心肌梗死患者35例及正常对照组48例的ACE基因。结果 老年心肌梗死组ACE基因中缺失型(DD型)分布(60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9.17%)(P<0.05),缺血型(D型)等位基因频率(74.29%)也明显高于对照组(51.05%)(P<0.05)。DD型血甭ACE水平明显高于II型(P<0.001)。结论 ACE基因缺失型及高血清ACE水平可能是老年人心肌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是否存在种族、民族和地区差别,观察不同ACE基因型EH患者输入生理盐水后的血压反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688例EH患者ACE基因多态性,同时观察110例住院患者静脉应用生理盐水的输液量,输液前、后的血压。结果:(1)福州患者ACE-II基因型构成比(35.3%)高于法国(14.8%)、低于日本(40.0%)和中国北方(39.7%)患者(P<0.005),但I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随地区的接近差异逐渐缩小,到中国福州与河北地区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2)ACE-II基因型患者输入生理盐水5 d后收缩压升高明显高于ACE-ID型和ACE-DD型患者(P分别<0.001和<0.01),而且24%(26/110)的患者在每天输入600 ml以上的生理盐水5 d后,平均压比输液前升高超过5 mmHg,其中绝大部分为ACE-II型。结论:福州地区EH患者ACE基因多态性的检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国人EH患者AC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ACE-II基因型的测定可简单易行地为国人盐敏感性EH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821例高血压患者的ACE基因型,同时测定其血清ACE水平、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及醛固酮浓度,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其血清ACE、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有无差别.结果Ⅱ、ID、DD基因型患者血清ACE水平分别为(32.09±15.62)U/L,(41.46±16.67)U/L和(47.60±19.54)U/L;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三组基因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分别为(63.78±29.86)pg/mL,(63.89±29.19)pg/mL和(62.35±20.66)pg/mL,三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醛固酮浓度在三种基因型患者中分别是(151.98±52.91)ng/L,(155.39±49.91)ng/L和(171.82±43.82)ng/L,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DD基因型是影响血清ACE水平的主要因素,但对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无影响.结论不同ACE基因型患者血清ACE水平存在明显差异,DD基因型患者血清ACE水平明显高于ID型和Ⅱ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在三种基因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是一个多基因病[1],对其病因及危险因素研究是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已越来越清楚大多数CHD是由遗传与环境因素联合所致,它的表现形式是由于环境因素与遗传背景的相互作用决定[2]。迄今,已对诸如吸... 相似文献
12.
ACE基因I/D多态性与佳木斯地区汉族人群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佳木斯地区汉族中老年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的插入/缺失(L/D)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电泳分型等方法,检测佳木斯地区102例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07例正常对照组的ACE基因L/D多态性。结果 正常对照组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ACE基因L/D多态性Ⅱ、ID、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925、0.4299、0.1776和0.4313、0.4118、0.1569,I、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0.6074、0.3926和0.6372、0.3628,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ACE基因L/D多态性可能与佳木斯地区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病无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和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根据筛选标准选择DN患者100例编入DN(+)组,选择2型糖尿病(T2DM)无合并DN患者100例编入DN(-)组,同时选择健康者200例编入对照组。采用PCR技术选择性扩增及电泳检测ACE及AGT M235T基因。结果 ACE基因检测中,DN(+)与DN(-)在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DM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具有明显差异(P0.01);AGT M235T基因检测中,DN(+)与DN(-)在AG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DM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DD+TT基因型对于DN(+)OR值为4.042(95%CI 1.717~9.515),DD+TT对于DN(-)OR值为3.171(95%CI 1.306~7.698)。结论 DN受多基因遗传因素影响,单个基因变异对DN发病影响程度有限。而ACE-DD基因型与AGT-TT基因型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促使DN发病风险上升。 相似文献
14.
目前已清楚地认识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不仅是循环内分泌系统,而且还是个自分泌和旁分泌系统。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转化酶抑制荆(ACEI)的广泛应用以及皿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问世,已逐渐认识到RAS在调节、维持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防治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这些作用又都是受其各类基因调控的。本重点讨论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ATIR)基因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的多态性在心血管疾病发生中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疆地区汉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联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方法检测了新疆地区汉族42例冠心病人和82例正常人群ACE基因多态性.结果 汉族正常人群的ACE基因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DD型19.51%,ID型32.93%,II型47.56%.D和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6.0%和 64.0%;冠心病人的ACE基因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DD型28.57%,ID型30.95%,II型 40.48%.D和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44.05%和 55.95%,无显著性差异(χ2=1.996 8,P>0.05),且男女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ACE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汉族冠心病关联性不大,但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与国人肺血栓栓塞症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是否与肺血栓栓塞症存在关联,D等位基因是否增加国人肺血栓栓塞的危险。方法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或)超高速CT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确诊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72例及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72名。调查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相关危险因素。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ACE基因I/D多态点基因型。结果(1)病例组外伤、手术史及下肢静脉炎、静脉曲张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肺血栓栓塞家族史、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口服避孕药、吸烟及饮酒史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健康对照组I、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6%和34%,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Ⅱ、ID和DD基因型及I、D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3)进一步分别按显性、隐性和加性作用方式探讨ACE基因I/D多态与肺血栓栓塞症的关系,发现DD基因型个体肺栓塞危险显著增加(OR=2.51,P<0.05),提示D等位基因为隐性作用方式。(4)将肺血栓栓塞患者按有无明确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环境诱因分组,结果显示无明确环境诱因组DD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7.1%vs14.3%;OR=2.64,P<0.05),而有明确环境诱因组与对照组相比DD基因型频率差异无显著性。将肺血栓栓塞患者按是否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分组,结果显示肺栓塞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组DD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2.4%vs14.3%;OR=3.36,P<0.05),单纯肺栓塞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CE基因I/D多态与国人肺血栓栓塞有关,D等位基因为隐性作用方式。DD基因型显著增加无明确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环境诱因个体肺栓塞危险;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史的DD基因型个体肺栓塞危险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1 636名开滦矿务局职工进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检测,并分析比较.结果被检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基因型频率分布Ⅱ38.9%、ID40.1%、DD 21.0%,老年人群中为43.7%、38.8%、17.5%.DD基因型频率及D等位基因频率在高龄人群中有下降的趋势(P<0.001),在不同性别间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群DD基因型频率降低,提示DD基因型可能是人群中早期死亡危险增加的一个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1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和ACE2基因遗传变异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择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确诊并住院的246例CHD患者和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251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ACE基因rs4461142位点及ACE2基因rs1514283位点的多态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高血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rs4267385位点、rs1514283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数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CE基因rs4267385位点和ACE2基因rs1514283位点可能不是中国北方汉族人群CHD的易感位点。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肾病中ACE基因型和ACEI疗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三种血管紧张素酶(ACE)基因型的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有无差异,判断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对ACEI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有无预测作用.方法 68例2型糖尿病临床肾病患者,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福辛普利20 mg/d治疗8周;用药前所有受试者以PCR方法检测ACE基因I/D多态性,并据其分为三组,ACE基因II型33例、ID型21例、DD型14例,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ACE活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血清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指数(BMI)和平均动脉压(MAP).结果治疗前三组年龄、BMI、MAP、HbAlc、Scr、UAE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血清ACE活性在DD型组最高、ID组次之、II型组最低(P<0.05);福辛普利治疗8周后,三组受试者BMI、Scr无明显变化,MAP、HbAlc均有下降,但三组间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UAE、血清ACE活性下降的百分率在DD型组最高、ID型组次之、II型组最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相关分析UAE降低与MAP、HbAlc下降无相关,与血清ACE活性的下降相关(r=0.299,P<0.05).结论 ACEI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在ACE基因DD型最好、ID型次之、II型最差,可能与其血清ACE活性的变化相关;检测ACE基因I/D多态性有助于预测ACEI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概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是一种单链多态酸性糖蛋白,活性中心含有金属元素锌,属二肽羧肽酶。人类有两种分子形式的ACE,大的分子量为170000D(28.22×10-20g)主要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特别是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上);小的为90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