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289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归纳了心血管内科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护理人员意识增强,规范操作规程、护理记录及护理行为,提高风险技能,可有效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减少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潜在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系统回顾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心血管内科120例发生风险事件患者的病历资料,概括工作中发生潜在风险的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发生风险的潜在因素.结果 在全部的120例患者中,有100例患者对住院期间采用的护理措施表示满意,10例患者由于对理疗设备使用不熟练稍有不满,患者对心理健康教育不满意5例,对护士沟通技巧不满意的患者2例,患者跌倒等3例.结论 针对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服务意识,改进传统的护理方式,转变护理思想,和谐护患沟通技巧,有效地避免和减少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某一指定的医院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实施新的管理措施,并比较实施管理措施前后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护理投诉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防范措施实施后,违规操作、文书书写问题、给药问题及非计划拔管等护理风险情况的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防范措施实施后,护理投诉率为1﹒0%,低于实施前的11﹒0%(P0﹒05)。护理满意度为95﹒0%,高于实施前的83﹒0%(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采用风险防范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发生次数和护理投诉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存在的各类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对针对性防范对策进行探讨。方法盲选我院在2016年1月至12月所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80例,对其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针对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到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较多,既存在有护理人员因素又涉及到患者自身因素。结论为有效保障心血管内科患者治疗期间护理效果,需要对护理中潜在各类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及其安全防范对策,降低护理风险。方法在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对11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风险因素和相应的安全措施,并总结护理效果的两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许多风险因素存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流程中,应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加强沟通可以减少风险因素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影响,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减少护理风险,提高护理人员的有效性和效率同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及安全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间分为研究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研究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总结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并探讨科学有效的安全防范对策。结果:研究组发生1例(1.32%)护理风险事件,对照组发生7例(9.21%)护理风险事件,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投诉率、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受多种因素影响,根据护理风险发生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防范对策,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投诉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尹红梅 《中外医疗》2012,31(32):176-177
目的分析与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在病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及相应的对策。方法从医院设备医疗条件、护士护理理念及业务水平、患者自身身体条件等各方面综合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问题,针对不同的风险医院及护理人员应当采取什么对策。结果提高病人防病治病的卫生保健意识,增强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等,这些对策都可以有效地预防护理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减少医患纠纷。结论规范护理人员操作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的整个治疗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从而减少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对其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相应的不安全因素防范对策进行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风险事件发生原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以及护理环境因素。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及时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以及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对策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62例患者为对照组,另选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2例患者做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分析护理风险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风险控制对策。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5%,(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8%,对照组为88.7%(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科学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存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隐患因素并根据所得数据制定对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取笔者所在医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至2018年诊疗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在该群体中随机抽取200例并对其相关资料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归纳存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常见不安全因素,并据此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经分析后提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包括如下:护理人员因素、患者本身因素、环境因素。经制定对应预防对策后心血管内科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应该重视存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常见潜在不安全因素,以提高科室护理的有效性,通过有效干预预防措施以规避常见的隐患,可推动心血管内科护理流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预防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456例,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8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差错发生、医疗纠纷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针对其风险特点来实施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能够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针对这些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以及同期的20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回顾性分析这10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名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服务意识等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心血管内科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以及医院管理因素,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完善医院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结论心血管内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一定要加强医院管理制度的建设,同时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从而使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得到较大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潜在的问题及预防护理对策进行调研和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至2019年1月到巴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心血管疾病的126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风险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以及安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医患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意外伤害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服药安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分析综合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避免发生安全隐患,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不良风险因素,探究应当采取的防护措施及效果。方法对照组56例患者住院期间接受的是常规护理方法,管理组56例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了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的防护管理,对两组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管理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护理投诉率比对照组要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积极预防和应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是可行的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进行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中存在护理风险和应对措施的探讨.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400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进行研究,依据住院时间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同时接受风险管理,进行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的对比.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事件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中开展风险管理,能够促进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的提升,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护理风险管理模式,通过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评估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护理风险问题,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加强风险管理,关注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 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结论 风险管理为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有效管理方法,其结果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总结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观察对象为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有效的防范对策.结果: 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6例出现护理风险事件(5.00%),患者投诉10例(8.33%).心血管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有患者对护理要求高、病房环境不佳、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低、服务意识淡薄、书写不规范等,应从护理人员、患者、医院管理等方面进行防范处理,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的对护理的满意度.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病情复杂,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服务意识直接关系护理质量,此外,患者自身因素、医院管理、医生的工作态度都会引发护理风险.所以,医院应加强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素质,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降低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安全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内科接收的80例心血管患者,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以及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其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根据对照组总结的风险因素提出有效的安全防范对策,对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接收的80例心血管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结果经过对比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心血管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对策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临床护理中一系列风险的发生率,有效地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深入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并概括有效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评估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制订有效防范措施。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医患交流障碍、护理操作不规范、环境因素以及护理交接工作未记录。结论认清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及时调整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应采取的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给予常规的内科护理和针对发现的各种风险进行改良护理,分析每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共发生6例风险事件,观察组患者共发生2例风险事件,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有较高的风险,影响因素较多,应全面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