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癌痛平对大鼠脑内和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SE)、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含量的影响.方法:灌胃给药1h后,大鼠左侧后爪掌心皮下注射5%福尔马林100μ1造成福尔马林致痛大鼠模型,造模30 m in后,眼眶取血,断头取脑.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方法测定大鼠脑内和血液中NE、5-HT、DA的含量.结果:癌痛平可使由南福尔马林引起的5羟色胺、多巴胺水平升高降低,降低升高了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结论:癌痈平对福尔马林致痫模型大鼠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影响去NE、5-HT、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茉莉根醇浸膏对大鼠福尔马林致痛实验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70%乙醇室温浸泡制备茉莉根醇浸膏;采用福尔马林实验观察大鼠Ⅰ相与Ⅱ相的疼痛反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福尔马林实验大鼠血清中PGE,含量;Elisa法测定皮层、丘脑和海马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来研究药物的可能镇痛机制。结果:茉莉根醇浸膏能明显减轻福尔马林致痛大鼠Ⅰ相与Ⅱ相的疼痛反应;茉莉根醇浸膏不能降低福尔马林实验大鼠血清中PGE2的含量,但能明显升高大鼠皮层和丘脑中5-HT含量,也能明显升高皮层、丘脑和海马中DA和NE的含量;结论:茉莉根醇浸膏对大鼠福尔马林致痛实验具有镇痛作用,其镇痛机制与外周炎性致痛因子PGE2无关,与升高皮层和丘脑中5-HT含量,以及升高皮层、丘脑与海马中DA和NE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痛立停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利血平化低5-羟色胺(5-HT)小鼠偏头痛模型,给与脑痛立停胶囊灌胃治疗7天,以复方羊角胶囊为对照药物。电化学法测定小鼠血浆和脑组织5-HT等单胺递质的含量。结果:利血平化低5-HT偏头痛模型小鼠血浆及脑组织5-HT、多巴胺(DA)的含量明显降低,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和高香草酸(HVA)含量也明显降低。脑痛立停胶囊可提高模型小鼠血浆和脑组织5-HT、DA和脑组织NE的含量,作用强度与复方羊角胶囊相似。结论:脑痛立停胶囊可以提高偏头痛模型小鼠血浆及脑组织5-HT、DA和脑组织NE的含量,以调整脑部血管舒缩功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调节中枢神经痛调制机能。通过以上机制发挥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肝气郁证模型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惠云  乔明琦  孙丽 《中医杂志》2008,49(2):150-152
目的探讨肝气郁证模型大鼠发病的微观机制。方法捆绑法造模制作肝气郁证模型大鼠,采用反相离子高效液相色谱(RP-IP-HPLC)测定大鼠造模后下丘脑中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及5-羟色胺(5-HT)4种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结果肝气郁证模型大鼠下丘脑中E、DA、5-HT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NE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用药后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肝气郁证与下丘脑中NE、E、DA、5-HT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松郁安神方对睡眠剥夺大鼠血浆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NE)、5-羟色胺(Serotonin,5-HT)、多巴胺(Dopamin,DA)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氯苯丙氨酸(PCPA)造大鼠失眠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测定PCPA失眠大鼠血浆中NE、5-HT和DA含量。结果:松郁安神方可以降低大鼠血浆中NE、DA含量、升高血浆中5-HT含量,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松郁安神方改善失眠大鼠睡眠的机制可能与其调节大鼠睡眠相关物质NE、DA、5-HT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开心解郁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开心解郁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脑内杏仁核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给药组,每组10只;用慢性应激结合孤养的方式造模21 d。在造模同时,给药组ig开心解郁汤40 g.kg-1,1次/d,连续21 d。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脑内NE,DA,5-HT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内NE,DA,5-HT含量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开心解郁汤可显著升高抑郁模型大鼠脑内NE,DA,5-HT的含量(P<0.05)。结论:开心解郁汤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桂附地黄丸对大鼠肺纤维化形成阶段肺与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普通级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桂附地黄丸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平阳霉素复制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第14天开始灌胃用药,第28天处死动物比较各组肺与脑组织DA、NE、5-HT含量。结果:模型组肺与下丘脑NE、DA、5-HT及海马5-HT含量均高于正常组,桂附地黄丸组肺NE、DA、5-HT与下丘脑NE、DA含量低于模型组,海马NE、5-HT含量低于模型组而DA含量高于模型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纤维化形成阶段肺与下丘脑DA、NE、5-HT及海马5-HT含量均升高,桂附地黄丸可能阻止模型肺组织NE、DA、5-HT与下丘脑NE、DA及海马5-HT含量的升高,并能提高海马DA含量,降低NE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元胡止痛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利血平化低5-羟色胺(5-HT)小鼠偏头痛模型,给予元胡止痛胶囊灌胃治疗5天,以佐米曲普坦为西药阳性对照药物,正天丸为中药阳性对照药物。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小鼠血浆和脑组织中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结果:利血平化低5-HT偏头痛模型小鼠血浆及脑组织5-HT含量明显降低,脑组织中DA含量明显升高。元胡止痛胶囊可提高模型小鼠血浆和脑组织5-HT的含量,降低脑组织DA的含量,对NE无明显影响。结论:元胡止痛胶囊可以提高偏头痛模型小鼠血浆及脑组织5-HT的含量,降低脑组织DA的含量,以调整脑部血管舒缩功能,调节中枢神经痛调制机能,减弱神经性炎症。通过以上机制发挥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观察了五子衍宗液对雄性大鼠下丘脑单胺类递质、性激素和生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可升高老龄大鼠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降低5-羟色胺(5-HT)含量和5-HT/多巴胺(DA)比值;升高老龄大鼠血浆睾酮(T)含量,降低雌二醇(E_2)/T比值;提高雄性大鼠精子活动度、精子计数和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创伤应激大鼠血浆和下丘脑内单胺递质的变化及葛根复方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创伤应激的动物模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分析血浆和下丘脑内多巴胺(DA),5-羟色胺(5-HT)、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创伤应激大鼠血浆和下丘脑DA、5-HT含量明显降低,血浆NE,AD含量明显升高,葛根复方可以升高应激大鼠下丘脑和血浆中DA,5-HT含量,并能降低血浆中NE,AD含量,升高下丘脑和血浆5-HT/NE以及血浆5-HT/AD。结论:葛根复方制剂可增强创伤应激状态大鼠的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川芎提取物对硝酸甘油所致偏头痛大鼠行为学症状及血浆、脑组织中的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影响,初步筛选川芎治疗偏头痛的有效部位。方法:将川芎乙醇总提取物,采用系统溶剂法依次以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各提取部位后,分别灌胃给予实验大鼠。采用硝酸甘油致大鼠偏头痛模型,观察给药后大鼠耳红、挠头和爬笼次数等行为学指标;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及脑组织中的5-HT、DA、NE含量。结果:川芎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显著抑制偏头痛大鼠耳红消失时间和挠头、爬笼次数;并能不同程度升高偏头痛大鼠血及脑内5-HT、DA、NE含量(P<0.05、0.01),且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是川芎治疗偏头痛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2014,(1)
目的研究葛根总黄酮经鼻给药对利血平致偏头痛模型动物的主要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利血平制备大鼠偏头痛模型,实验设阴性对照组、模型组、麦角胺咖啡因组和葛根总黄酮组。除麦角胺咖啡因组给药1次外,其余各组共给药3次,每次间隔20 min。各组首次给药后60 min取血与脑组织,观察给药后大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高香草酸、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等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及大鼠血液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动物脑内多巴胺、5-HT水平显著降低,血液中的NOS水平明显升高;滴鼻给予不同剂量的葛根总黄酮能明显提高利血平致偏头痛模型动物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水平,大鼠血液中的NOS水平显著降低。结论葛根总黄酮滴鼻给药能明显改善利血平致偏头痛的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刺激单、双侧迷走神经对肝郁证大鼠模型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左侧迷走神经组、右侧迷走神经组、双侧迷走神经组5组.用夹尾法刺激大鼠打斗建立肝郁证大鼠模型,刺激迷走神经,观察各组大鼠脑内NE、DA、5-HT和5-HIA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对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脑内NE、DA、5-HT和5-HIAA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刺激迷走神经各组大鼠脑内NE、DA、5-HT和5-HIAA含量均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电刺激有效;与刺激右侧迷走神经组对比,刺激左侧与双侧迷走神经组大鼠脑内NE、DA、5-HT和5-HIAA含量均高于右侧迷走神经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左侧与双侧迷走神经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左侧迷走神经能够明显改善肝郁证大鼠模型脑内NE、DA、5-HT和5-HIAA的含量,能对抗肝郁证的病理损害,对肝郁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对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电针对脑性瘫痪幼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脑瘫幼鼠海马、皮层、基底神经核、脑干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观察针刺对其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幼鼠脑瘫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缺血缺氧的方法制备幼鼠脑瘫的模型,给予针刺治疗后断头取脑,分离所需脑区,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瘫幼鼠基底神经核区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及脑干区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明显降低(P〈0.05),经针刺治疗后脑瘫幼鼠基底神经核区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及脑干区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提示升高相关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可能是针刺治疗幼鼠脑瘫痪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后睡眠剥夺大鼠下丘脑单胺类递质表达的影响,探究电针治疗脑缺血后睡眠剥夺的作用机制。方法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32只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安定组、电针组。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后睡眠剥夺模型,电针组取百会(GV20)、神庭(GV24)穴位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下丘脑单胺类递质5-羟色胺(5-HT)、5-羟引哚乙酸(5-HIAA)、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5-HT表达显著降低(P0.01);5-HIAA表达降低(P0.05);模型组DA、NE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5-HT、5-HIAA表达升高(P0.05);电针组与安定组DA、NE表达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调节下丘脑5-HT、5-HIAA、DA、NE等递质表达从而改善脑缺血后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抗衰益智胶囊对衰老模型大鼠脑组织胆碱乙酰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ChAT/AchE)活性及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对衰老大鼠脑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受试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采用D-半乳糖(0.125 g/kg)皮下注射建立衰老模型并筛选符合衰老模型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脑复康组和抗衰益智胶囊大、小剂量组。各药物组予相应药物干预60 d后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内ChAT/AchE活性及NE、DA和5-HT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内AchE活性升高,ChAT活性降低(P<0.05),NE、DA、5-HT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抗衰益智胶囊治疗组大鼠脑组织内AchE活性降低(P<0.05),ChAT活性升高(P<0.01),NE、DA、5-HT含量增高(P<0.05)。结论抗衰益智胶囊可调节衰老模型动物脑组织单胺类和胆碱能神经递质代谢而发挥保护脑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镇痛后效应与急性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炎症局部5-HT、NE;DA含量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急性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作为炎症痛模型,以“昆仑”穴为电针穴位,以荧光测定为检测方法,观察了炎症局部痛阈、炎症局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含量。结果:电针能提高AA大鼠痛阈并能维持60min以上;降低炎症局部5-HT和DA含量并维持此效应30min以上,降低NE含量并维持此效应15min以上。结论:提示电针镇痛后效应应有其客观的外周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肾俞"对吗啡戒断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NAc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和电针组,每组各10只大鼠。采用剂量递增法颈背部皮下注射吗啡,连续5日,每日2次,间隔时间为8 h,每日剂量分别为20 mg·kg~(-1)、30 mg·kg~(-1)、40 mg·kg~(-1)、50 mg·kg~(-1)、50 mg·kg~(-1),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末次注射结束后3 h,给予纳洛酮催促戒断。针刺组和电针组选取"足三里""肾俞"穴分别予以单纯针刺和针刺基础上连接KWD808Ⅰ脉冲治疗仪,每日15 min,每日1次,连续干预6日。应用Morris水迷宫测试评价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和记忆保持能力。高效液相色谱-ELISA测定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果:与空白组在相同时间点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组在相同时间点比较,针刺组、电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1)。在相同时间点,电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针刺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空白组、针刺组、电针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且电针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高于针刺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内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显著增加,5-羟色胺(5-HT)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电针组大鼠脑内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明显降低,5-羟色胺(5-HT)含量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电针组在降低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增加5-羟色胺(5-HT)含量方面优于针刺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肾俞"能改善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促戒断后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记忆保持能力,并推测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伏核内的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增加5-羟色胺(5-HT)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镇脑宁胶囊对实验性偏头痛的镇痛作用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利血平负荷血凝块注射建立实验性偏头痛小鼠模型,利用热板法观察镇脑宁胶囊对偏头痛模型动物痛阈的影响;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结果:利血平负荷血凝块可使小鼠痛阈降低,单胺类神经递质显著降低,成功诱导实验性偏头痛小鼠模型。镇脑宁胶囊200-800 mg·kg-1可不同程度改善模型动物偏头痛症状,其中800 mg·kg-1剂量可显著提高痛阈值27%,分别提高脑内NE、DA、5-HT和5-HIAA含量达34%、33%、20%和30%。结论:镇脑宁胶囊可以治疗利血平化伴局部脑血管痉挛所致小鼠偏头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祛风清热定痛方的镇痛作用,并探讨其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正天丸组、祛风清热定痛方大、小剂量组,每组8只,连续给药7天,通过热板法观察祛风清热定痛方的镇痛作用。硝酸甘油制备偏头痛大鼠模型,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多巴胺(dopamine,DA)及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界限。结果 (1)与模型组相比,祛风清热定痛方的大剂量组自60分钟开始显著地提高了大鼠给药后的痛阈值(P0.01);祛风清热定痛方小剂量组、正天丸组在120分钟时提高了大鼠给药后的痛阈值(P0.05)。(2)与模型组相比,祛风清热定痛方大剂量组、正天丸组大鼠脑组织NE、DA、5-HT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正天丸组比较,祛风清热定痛方大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祛风清热定痛方具有明显的镇痛的作用,其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NE、DA、5-HT的释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