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喉癌术后个性化吞咽训练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庆萍  刘教 《吉林医学》2008,29(24):2433-2433
我科自2007年2008年对50例喉癌术后进食呛咳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吞咽训练在喉部分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一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喉部分切除术的患者97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并对每组又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再次分组。对照组按手术拆线术后第9天常规进行经口进食训练;试验组采用提前行吞咽功能的训练,即术后第4天,指导患者每日4次,每次2min~3min做适度的吞咽动作,术后第9天初次进食,再按照对照组的方法进行经口进食训练。结果吞咽训练法对喉部分切除术患者的吞咽恢复无显著性差异,对于垂直部分喉患者术后吞咽功能初次进食的恢复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于水平部分喉切除术的患者的吞咽功能的恢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方法在水平喉部分切除术后的吞咽训练中有改良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方法有待持续改进。在今后的试验观察中应继续扩大样本数量。垂直喉部分切除术患者应尽早行喉吞咽功能的锻炼,可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吞咽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玲  符俏 《海南医学》2010,21(11):123-124
目的观察吞咽功能训练对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们共选取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吞咽功能训练,采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与洼田饮水试验对患者进行评估,比较治疗前后的康复疗效。结果患者的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与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在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障碍患者经吞咽功能训练后都能减轻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明显提高吞咽功能,改善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功能训练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对患者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脑梗死中吞咽障碍患者102例,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编号,奇数作为观察组,偶数作为对照组,每组大概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性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进行功能训练配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及吞咽障碍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和摄食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经功能训练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后能减轻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明显改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对照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吞咽功能训练,总有效率为74.29%;观察组患者,经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urk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经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Burk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障碍症状,护理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联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8例,依照康复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取呼吸训练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干预前后呼吸功能、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生命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观察组吞咽造影检查指标水平及生命质量评价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肺活量大于对照组,最长呼气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联合康复训练应用于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命质量,恢复吞咽功能,改善呼吸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舌肌训练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7月于浙江省台州医院神经科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6例,采用抛硬币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予吞咽功能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舌肌训练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和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对照组和联合组的SSA评分[(27.92±4.08)分、(23.18±3.27)分]较治疗前[(35.45±5.16)分、(34.96±5.78)分]明显下降,VFSS评分[(5.72±0.91)分、(6.78±1.04)分]和洼田饮水试验评分[(3.52±0.73)分、(3.97±0.70)分]较治疗前[(4.48±0.67)分、(4.52±0.71)分、(2.95±0.56)分、(3.02±0.59)分]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治疗后联合组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VFSS评分和洼田饮水试验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1,P<0.05)。结论:舌肌训练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肯定,能明显减轻吞咽障碍程度,改善吞咽功能,使患者日常的摄食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尹琳  史美玲 《黑龙江医学》2023,47(3):294-296
目的:探讨研究个体化营养干预结合吞咽训练对喉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的120例喉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均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和健康咨询,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营养干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分别采用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分量表、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生活质量调查表30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吞咽功能、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分量表、生活质量调查表30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生活质量调查表30得分均升高,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分量表得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得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分量表、生活质量调查表30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生活质量调查表30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分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吞咽功能训练在重度颅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95例重度颅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指标[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评分,带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抗生素费用,误吸风险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VFS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SS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带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抗生素使用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误吸风险、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干预基础上采用吞咽功能训练可改善重度颅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指标评分,缩短带管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抗生素使用费用、误吸风险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口间断鼻饲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0例,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鼻饲方法联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采取经口间断鼻饲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舒适度(Kolcaba)、抑郁(HAMD)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5):75-78
目的探讨吞咽与认知功能联合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内科就诊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酌情予以控制颅内压、降血压、控制血糖和降血脂、拮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组织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的吞咽功能训练,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认知功能训练,两组患者均干预1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12周后吞咽和认知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12周后,两组藤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或P0.01),且治疗后干预组藤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OTCA评分和积木试验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均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或P0.01),且治疗后干预组LOTCA评分和积木试验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咽与认知功能联合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确切,能加快吞咽功能的提高与康复,减少或延缓其认知功能下降,改善其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院康复医学科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应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09±0.72)分vs (4.10±0.71)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为(1.40±1.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8±0.97)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33/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促进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陈华英  林琼敏  王惠平  郑琪 《吉林医学》2021,(10):2522-2523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应用于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的效果.方法: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匹配原则将2017年7月~2020年6月期间101例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气管切开管理;观察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比两组吞咽功能、管道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SA评分较对照组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改善吞咽困难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7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确诊且符合洼田饮水试验≥Ⅲ级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4,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法)和研究组(n=33,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采用临床中经典的洼田饮水试验及口中进食功能量表(FOIS)评价吞咽障碍的恢复情况,并采用简化巴氏指数(BI)评价患者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97%(32/33),高于对照组的79.41%(2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FOIS及BI指数得分均升高,洼田饮水实验评分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研究组FOIS及BI指数得分均升高,洼田饮水实验评分降低(P<0.05)。结论: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吞咽功能训练配合咽部冰刺激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缺血性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咽部冰刺激。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生命质量及吞咽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87%(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2/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吞咽功能训练相比,吞咽功能训练配合咽部冰刺激应用在缺血性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中效果更显著,可有效减轻吞咽障碍,恢复吞咽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引起的吞咽障碍主要是当脑血管疾病时,控制口、咽、喉、食管神经损害紊乱所造成的,致使咀嚼肌、舌肌、咽喉、会厌部肌肉运动发生障碍、进食困难而导致脱水、营养不良,甚则导致吸入性肺炎,严重威胁病人生命,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方法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入院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40例,行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40例,单行吞咽功能训练,两组均治疗4周.随访1-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周和第4周后疗效,并统计误吸、感染、死亡等不良预后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内比较,治疗后第4周患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均优于治疗第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间相比,治疗第4周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各项不良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早期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疗效,明显降低长短期内各项不良预后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蔡旭 《大家健康》2016,(10):122-123
目的:探究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吞咽功能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间在该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8例,依据护理方式给予分组,对照组34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34例在一般护理中增加吞咽功能训练,对比两组间吞咽功能。结果:护理后研究组1~2级相比于对照组占有率明显较高,3~4级则相对较少,整体水平提升(P<0.05)。结论:吞咽训练的实施提高了患者吞咽功能,改善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吞咽训练对偏瘫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入选脑梗死偏瘫合并吞咽障碍患者84例,根据其是否进行个体化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分为吞咽训练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摄食-吞咽功能评估、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得分.结果 (1)两组患者摄食-吞咽功能评估、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得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吞咽训练组摄食-吞咽功能、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有利于脑梗死偏瘫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