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内毒素(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肺微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A组(对照)、B组(LPS)、C组(LPS+乌司他丁),每组12只,5 h后处死并收集标本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计数细胞总数和测定总蛋白,行肺微血管通透性指数(PMPI)及病理检查。结果与A组比较,B、C组细胞总数、总蛋白含量及PMPI升高,病理检查显示明显的炎症改变;与B组比较,C组细胞总数、总蛋白含量及PMPI降低,病理检查好转。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肺微血管通透性,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胎盘MSCs(human placental MSCs,hPMSCs)移植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小鼠肺血管内皮通透性及肺组织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取人胎盘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PMSCs并传至第3代,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将24只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n=8)。其中,ALI模型组及h PMSCs治疗组采用气道滴注脂多糖方法制备ALI模型,对照组滴注生理盐水;滴注脂多糖12 h后hPMSCs治疗组尾静脉注射第3代hPMSCs,ALI模型组与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注射24 h后取各组小鼠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测量肺组织湿/干质量比(wet/dry mass ratio,W/D),伊文思蓝渗漏实验检测小鼠肺血管内皮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通透性相关蛋白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MSCs表型特征。各组小鼠均存活。ALI模型组肺泡结构明显塌陷、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局部肺泡出血;hPMSCs治疗组肺泡塌陷明显改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肺间质有少许红细胞。ALI模型组肺组织W/D、伊文思蓝染液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及hPMSCs治疗组,hPMSCs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I模型组V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及hPMSCs治疗组,hPMSCs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hPMSCs可有效降低脂多糖介导的肺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减轻肺组织损伤程度,对小鼠ALI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血管外肺水和肺血管通透性的监测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外肺水和肺血管通透性作为反映肺病理生理的指标,其测定的方法经不断的改进,从最初的离体动物实验到现在比较成熟的PICCO法.血管外肺水和胸腔内血容量比中心静脉压和肺小动脉楔压更能反映心脏前负荷的状况,血管外肺水和肺血管通透性可以反映肺损伤的程度,并对危重病患者的监测和治疗有较大的指导意义.随着PICCO技术的逐渐推广,今后两者在临床上的应用会更加广泛,在今后的研究上,如何降低血管外肺水和肺血管高通透性,减轻肺损伤,用何种方法或药物降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内皮细胞凋亡在脓毒症小鼠肺微血管通透性改变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u R  Song X  Xu Y  Meng X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5):385-387
目的 探讨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在脓毒症小鼠肺微血管通透性改变中的作用。方法 24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盲肠结扎穿孔组(CLP组)和假手术组(SO组);每组再分3h和12h2个时间点。以流式细胞仪和原位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用RT- PCR的方法检测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中bcl-2基因的表达善况。同时还用尾静脉注射伊文蓝的方法检测了肺微血管通透性的改变。结果 在CLP组12h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肺损伤(ALI)早期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及介导血管内皮细胞依赖性粘附的分子基础。方法 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和比较正常人及ALI后患者血清中C5a的含量;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ALI患者血清刺激人肺血管内皮细胞,观测其表面粘附分子:P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变化,同时通过检测粘附子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中性粒细胞(PMN)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间接反映血管内皮细胞表面PMN的粘附和聚集。结果 ALI患者血清中C5a含量明显升高,同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原代培养的肺血管内皮细胞,受ALI患者血清刺激后,其表面P—选择素的表达迅速增加,20min达到高峰,60min后开始降低,而ICAM—l的表达较慢,3h开始升高,12h达到最高值,24h内无明显下降,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粘附的PMN中MPO的活性,3h明显升高,12h后达到最高值。结论 ALI患者血清中C5a含量明显升高,促进了PMN在肺微血管内的扣押、聚集进而同血管内皮细胞相粘附;而血管内皮细胞依赖性粘附的增强,主要是源血管内皮细胞上P—选择素和ICAM—l的表达增加,它们在ALI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炎症因子诱导的体外培养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和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组进行实验:①对照组: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生理盐水或乌司他丁;②炎症因子刺激组:因培养液中分别含烫伤血清、胰蛋白酶、前列腺素E2(PGE2)、缓激肽、组胺而分为5个炎症因子刺激亚组;③乌司他丁...  相似文献   

7.
急性肺损伤(acute lurg 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yndrome,ARDS)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为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的肺水肿,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抗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并增加血管通透性,可能在ALI和ARDS的病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现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ALI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ALI和ARDS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对创伤性急性肺损伤(ALI)的免疫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撞击兔胸部加静脉注射内毒素,建立创伤性ALI动物模型后立即静脉给予利用多卡因,测定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前炎性介质的浓度。留取肺,肝,肾,心组织标本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查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ALI动物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前炎性介质浓度升高,与创伤前比较,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亚低温和高温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微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300~350 g,随机分为4组(n=12),常温对照组(A组)静脉注射37℃生理盐水;常温内毒素组(B组)静脉注射脂多糖(LPS)5 mg·kg-1;亚低温 内毒素组(C组)静脉注射LPS 5 mg·kg-1,维持直肠温31.5~32℃;高温 内毒素组(D组)静脉注射LPS 5 mg·kg-1,维持直肠温39.5~40℃。动脉血氧合指数(PaO2/FiO2)≤300 mm Hg即ALI模型制备成功。于ALI 6 h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清洗固定后测定肺微血管通透性指标:肺湿/干重量比(W/D)、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BALFpro)、肺通透性指数(PPI)、肺微血管通透性指数(PMPI)及肺组织硝基酪氨酸(NT)、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PPI、W/D、BALFpro、PMPI和肺组织MPO、MDA、NT均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上述指标降低,D组上述指标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PPI、W/D、BALFpro、PMPI和肺组织MPO、MDA、NT升高(P <0.05)。结论高温加重内毒素血症大鼠ALI程度,亚低温通过抑制ONOO-生成,抑制了肺微血管通透性的升高,可减轻大鼠内毒素致ALI。  相似文献   

10.
羟乙基淀粉对油酸型肺损伤大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贺斯200/0.5)对油酸型肺损伤大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探讨贺斯对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I组为对照组,输注平衡液,Ⅱ组为6%贺斯组,Ⅲ组为琥珀明胶(血定安)组,Ⅳ组为右旋糖酐40组;采用大鼠油酸型肺损伤模型(0.06ml/kg油酸静脉注射),于1.5h内输注上述分组中的液体10ml/kg,然后注射0.5%的伊文思蓝1ml,4h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观察肺病理变化,计算肺含水率,用甲酰胺抽提渗漏到肺组织中的伊文思蓝,并测定肺组织中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Ⅱ组肺含水率及伊文思蓝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病理损害较轻,MPO和MDA水平较低。结果:贺斯可降低油酸型肺损伤大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肺水肿及肺损伤,使MPO及MDA降低,可能与贺斯抑制肺损伤时的中性粒细胞聚集及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模拟肽(BNEP)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致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 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BNEP组,每组20只。LPS组和BNEP组分别经鼻滴注等渗盐水(NS) LPS和NS LPS 尾静脉注射BNEP复制小鼠ALI模型。对照组处理方式类似,但仅滴注NS.检测各组小鼠肺脏湿干重比、肺血管通透性、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 2、4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 BNEP组与LPS组比较,肺湿干重比减小,肺血管通透性降低,肺内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减轻, TLR2、4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减弱(两组TLR2分别为128±10、214±12,P<0. 01). 结论 BNEP对由LPS引起的小鼠ALI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时胃黏膜pH值(gastric intramucosal pH,pHi)与肺微循环的相关性. 方法 健康家兔24只,体重2.6~3.2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和治疗组(T组).麻醉稳定后30 min (T0),M组和T组制备兔ALI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T1),T组静脉输注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30 ng·kg-1· min-1.分别于T0、T1及模型成功后30 min(T2)、60 min(T3)、90min(T4)、120min(T5)、150min(T6)、180min(T7),记录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动脉血氧分压(pressure of artery oxygen,PaO2)、气道峰压(peakinspiratory pressure,PIP)及测量肺微循环和pHi.T7时记录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及总细胞计数,计算肺湿/干重比(wet/dry,W/D).应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肺微循环和pHi的相关性. 结果 与C组比较,M组与T组T1~T7时PaO2降低,MPAP及PIP升高(P<0.05);M组和T组BALF中PMN百分比和肺W/D升高(P<0.05);M组T2~T7时pHi降低,T3~T7肺微循环血流量减少(P<0.05).与M组比较,T组T3~T7时PaO2升高,T4~T7时PIP降低,T5~T7时MPAP降低(P<0.05);T组BALF中PMN百分比[(20.341±0.033)比(40.232±0.054)]和肺W/D[(0.191±0.020)比(0.472±0.061)]降低(P<0.05),T2~T7时pHi升高,T3~T7肺微循环血流量增加(P<0.05).C组、M组和T组肺微循环的变化与pHi的变化相关(P<0.05). 结论 随着肺损伤的产生和改善,肺微循环和pHi也发生相应的改变,二者具有相关性,可以通过pHi来预测肺损伤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灌洗对急性肺损伤肺气体交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兔盐酸诱导的弥漫性肺损伤后不同时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灌洗对急性肺损伤肺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麻醉后纯氧机械通气15min,经气管导管注入0.0225N的盐酸12ml/kg,造成急性弥漫性肺损伤。注入盐酸1h后,动脉氧分压(PaO2)低于150mmHg的动物随机分为三个实验组和两个对照组,每组5只。实验组分别在盐酸注入后1h(T1组)、2h(T2组)、3h(T3组)采用天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灌洗;对照组在盐酸注入后1h(C1组)、2h(C2组)采用生理盐水肺灌洗。注入盐酸前、肺灌洗前、灌洗后30、60、90、120min测动脉血气值、气道峰压(PIP)。结果肺灌洗30min后T1组PaO2升高至300mmHg以上,T2组升高到200mmHg以上,T3组升高不明显;两对照组PaO2没有改善。T1、T2、T3组PIP、PaCO2轻度下降,后逐渐升高。结论早期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灌洗对兔盐酸诱导的弥漫性肺损伤后肺气体交换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背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hosphodiesterase inhibitors,PDEIs)是一类抑制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s,PDEs)活性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抑制PDEs的活性,降低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或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的水解,因而提升cAMP或cGMP的浓度,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选择性PDE3、PDE4、PDE5抑制剂早期多应用于心血管功能调整方面,近来扩展到其他治疗领域。目的介绍PDE3、PDE4和PDE5抑制剂在肺水肿、肺高压和急性肺损伤方面的研究新进展。内容肺血管内皮细胞和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别有PDE3、PDE4和PDE5分布,它们在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以及血管平滑肌的舒缩方面发挥着一定生物学作用。现对PDEIs通过抑制PDE活性,影响肺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以及肺微血管的舒缩功能,达到保护和维持肺内皮和肺血管功能的作用机制及研究新进展方面进行介绍。趋向通过了解PDEIs药物治疗的药理学基础,有望今后在临床治疗肺高压、肺水肿和肺损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Injury》2017,48(11):2400-2406
In severely injured patients severe thoracic trauma is common and ca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outcome of thes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by increased rates of mainly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Furthermore, patients who sustained thoracic trauma are at increased risk for Acute Lung Injury (ALI) or 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Therapeutic options are limited, basically consisting of prophylactic antibiotic therapy and changing patient’s positions. It is known, that ALI and ARDS differ clinically and pathobiologically from ALI/ARDS caused by other reasons, but the exact pathology remains elusive. Due to that no reliable predictive or surveillance biomarkers could be established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patients at high risk for acute traumatic lung injury. Nevertheless, there are plenty of promising markers that need to be further elucidated in larger case numbers and multicenter studies. This article sums up the recent status of those promising clinical biomarker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 (PS)和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对体外循环后急性肺损伤 (ALI)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治疗效应。方法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ALI/ARDS患者 16例 ,随机分为A和B两组 ,A组 9例采用保护性肺机械通气治疗 ;B组 7例在保护性肺通气治疗基础上经气管插管联合应用外源性PS(15 0mg/kg体重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转归 ,并监测 48h内肺动态顺应性 (Cdyn)、氧合指数 (OI)、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水平。结果与以往同类病例的治疗结果相比 ,本组患儿死亡率 (6.2 5 % )和并发症显著降低。在治疗后 48h内的各个时点 ,B组Cdyn显著高于A组 (P <0 .0 5 ) ,OI和TNF α的水平显著低于A组 (P <0 .0 5~0 .0 1)。结论 外源性PS与保护性肺通气具有协同作用 ,二者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体外循环后ALI/ARDS的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ury,ALI)后渗透性肺水肿是导致损伤后呼吸功能衰竭的主要病理基础,其发生机制错综复杂,至今仍无完善的治疗方案.研究结果显示,β2-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或改善了肺微血管内皮、肺泡上皮的通透性,对肺泡Ⅱ型细胞的钠-钾-ATP酶和上皮细胞的肺泡侧钠通道活性均有上调作用,增强肺泡液体清除功能,对肺损伤后肺水肿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措施.但是其临床效果尚需要进一步证实,而且其给药途径及药物用量有待进一步的临床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典型特征是肺泡毛细血管的损伤以及伴随而来的肺水肿,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抑制内皮细胞凋亡及降低血管通透性,因此能通过减小肺泡毛细血管的损伤而在肺损伤治疗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并已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进一步认识并了解Ang1可能为肺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手段.现就Ang1的功能及其在ALI预防与治疗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