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片类和苯丙胺类毒品依赖人员滥用酒精情况,探讨吸毒成瘾人员滥用酒精的行为特征.方法:对187例阿片类物质依赖和270例苯丙胺类物质依赖人员滥用酒精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苯丙胺类物质依赖者滥用酒精的比率高达77%,与阿片类物质依赖者不用酒精差异显著,尤以滥用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摇头丸)人员同时服用酒精最为常见(92%);且滥用苯丙胺类中枢神经兴奋剂躯体依赖潜隐,精神依赖明显,存在危害轻微的误区.结论:滥用苯丙胺类比阿片类更多滥用酒精.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苯丙胺类依赖合并酒精滥用的主要动机及其潜在的精神、躯体依赖关系。方法:对40名17-51岁住院戒毒人员采用自制“酒精与冰毒合用调查表”与非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结果:酒精与苯丙胺类毒品合并滥用主要动机以解酒、增加兴奋性和减少毒品使用量为主,常伴有躯体症状和精神紊乱症状。结论:酒精与苯丙胺类毒品的长期合用能使二者用量增加,并能引起吸毒者的行为改变和产生精神依赖性,要加强对长期合并滥用危害性方面的宣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国苯丙胺类兴奋剂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s,ATS)使用障碍者酒精滥用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酒精依赖识别测验(The Alcohol Use Disorders Identification Test,AUDIT)对540例ATS使用障碍者进行酒精使用障碍筛查,并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吸毒史、ATS使用情况和酒精使用情况。结果:30.7%的ATS使用障碍患者存在酒精使用障碍。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嗨妹/哥"一起使用、通常在家里使用ATS与合并酒精滥用问题相关。结论:ATS使用障碍者合并酒精使用障碍者比例较高,应当关注ATS使用者中的酒精问题的防治工作,以降低多物质滥用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非阿片类物质滥用情况,讨论戒毒人员滥用特征。方法:收取有完整病历和干警正规笔录的个案65例,按人口学、滥用史、药效消失的特征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青少年占多数,男性多于女性。低龄、低文化、无业、未婚者属高危人群。躯体损害没有阿片类反应强烈。谈心帮教有效。对初涉、未成瘾者处以强戒和学生吸毒现象令人关注。结论:应加大对非阿片类物质知识的宣传教育。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戒毒所可协同办案单位组织初涉者接受所外短期重点教育班形式的帮教。  相似文献   

5.
阿片类物质滥用和依赖的诊断与分类,国内采用的标准是CCMD——R〔1〕。产生于九十年代初的CCMD——R可能因当时阿片类物质滥用和依赖造成的医疗问题不如现今突出和普遍,所制定的诊断与分类标准难以适应当今阿片类物质滥用和依赖临床诊断、分类和治疗的需要,其内容有必要充实。本文就阿片类物质滥用和依赖临床诊断、分类中的常见问题,结合CCMD——R,对其相关概念,诊断与分类,略抒浅见,供同道参考。一、对CCMD——R阿片类物质滥用和依赖诊断与分类的认识CCMD——R将阿片类物质依赖归属于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中,阿片类物质依赖…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比较阿片类及苯丙胺类毒品依赖者的心理行为特点,为苯丙胺类毒品滥用者的心理康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90项症状清单、艾森克人格问卷对616例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及婚姻状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滥用史方面,两组的差异表现在戒毒次数及自感健康状况;SCL-90测试结果显示,阿片类毒品滥用者躯体化因子及阳性项目数均高于苯丙胺类毒品滥用者;EPQ结果显示,两者仅在内外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阿片类毒品依赖者相比苯丙胺类毒品依赖者呈现年轻、未婚、个性外倾及心理健康水平较好的特点,提示心理康复训练应区别对待两类吸毒人群。  相似文献   

7.
滥用或长期使用阿片类物质可增加肝肾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引起肝肾细胞生物化学发生改变,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尿素氮、肌酐和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MDA)水平显著升高;光学显微镜检查可观察到肝脏中心小叶充血、病灶坏死,肾脏管形细胞空泡化等组织病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苯丙胺类物质(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s,ATS)滥用者人口学资料,吸毒史及ATS滥用后果的差异,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个性化的心理治疗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来自上海强制隔离戒毒所的1991例ATS滥用者,其中男性1559例,女性432例,比较男女ATS滥用者在人口学资料,吸毒状况(首吸年龄,吸毒年限,使用频率,吸毒原因等)及ATS滥用后果(抑郁、焦虑情绪,高危性行为)上的差异。结果:女性平均滥用年龄显著低于男性5岁左右(P<0.01);男女在婚姻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更多处于未婚状况(P<0.01);女性的首吸年龄显著小于男性(P<0.01),在滥用频率上,女性多药物滥用问题显著高于男性(P<0.01),同时,男女在使用原因、场所以及来源等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抑郁得分显著高于女性(P<0.01),二者在焦虑得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在使用中ATS后发生高危性行为的概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男、女在药物滥用及行为后果上存在不同,因此需要重视男女性的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心理治疗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并发躯体疾病的情况。方法:入选收治的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758例,在距末次吸食苯丙胺类兴奋剂两周内进行体检;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480例为对照组。结果:50.5%甲基苯丙胺滥用者发现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改变,其中27.57%伴有传染性疾病,46.17%伴有心血管系统病,13.06%伴有血糖升高,甲基苯丙胺滥用者躯体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不同性别滥用者躯体疾病患病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甲基苯丙胺滥用者躯体疾病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且以心血管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及糖尿病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武汉市强制隔离戒毒机构内苯丙胺类兴奋剂和氯胺酮滥用患者特征及毒品危害认知状况。方法:采用自制合成毒品滥用调查表,对武汉市7所强制隔离戒毒机构内的486名苯丙胺类兴奋剂和氯胺酮滥用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苯丙胺类兴奋剂和氯胺酮滥用患者相关特征。结果:(1)苯丙胺类兴奋剂和氯胺酮滥用患者男性比例占89.71%,21-30岁年龄段占43.83%,无业人员占70.16%,未婚占48.77%;(2)仅有36.62%的患者对于合成毒品有正确认知;(3)患者第一次使用毒品前三位原因为:"好奇"、"朋友影响或刺激"、"空虚无聊"。结论:(1)21-30岁青年、无业、未婚者为苯丙胺类兴奋剂和氯胺酮滥用高危人群,合成毒品预防工作应予以重点关注;(2)苯丙胺类兴奋剂与氯胺酮滥用患者对于毒品危害的认知存在不足。今后应加强毒品预防教育,提高毒品危害认知,减少毒品好奇,提高毒品抵御技能,有效预防合成毒品滥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0年监测报告中苯丙胺类物质滥用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加强特殊药品管理以及本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编制的《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对2010年本地区戒毒机构的收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将苯丙胺类物质滥用情况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结果:共调查苯丙胺类物质滥用者219例,其中男性134例(占61.2%),女性85例(占38.8%);在滥用的苯丙胺类物质中,冰毒滥用者最多,185例(占84.5%),其中男性占59.5%;年龄在35 a以下占78.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4.0%;从业情况:无业人员占72.1%;婚姻状况:未婚占68.5%。主要滥用原因是满足好奇;毒品主要来源是同伴提供;滥用方式以烫吸(踏食)为主;冰毒和麻谷丸的滥用场所以居家住所和暂住地/租住地为主,摇头丸以夜总会/KTV歌厅为主。结论:河南省监测到的苯丙胺类滥用物质以冰毒为主,年轻男性、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及未婚者是滥用的主体。建议针对滥用者的人口学特征和滥用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苯丙胺类物质滥用的预防与干预。  相似文献   

12.
阿片类滥用者及其多药滥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北京医科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设计的调查表 ,对155例阿片类滥用者及其多药滥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新滋生的滥用者仍在增加 ,女性滥用者比例升高。94.2%的阿片类滥用者为同时合用非阿片类药物的多药滥用者 ,合用的药物以三唑仑、地西泮、曲马朵为主。合用的目的是为了治疗病痛 ,增强阿片或海洛因的精神效应 ,寻求更强的作用效果 ,延长作用时间。合用的药物主要来源于药店和医院 ,因而应加强对精神药品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獉獉:本研究调查了138名甲基苯丙胺滥用者,旨在了解他们对新型毒品的认知、态度、滥用倾向以及对未来的看法。方法獉獉:采用结合文献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对新型毒品的认知、对待新型毒品的态度、滥用新型毒品的倾向以及对未来的看法。结果獉獉:研究结果显示42.8%的甲基苯丙胺滥用者认为吸食新型毒品不会成瘾,认为吸食新型毒品是可以自己控制的高达80.4%,认为新型毒品对身体的危害远远小于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的占68.1%。在对待新型毒品的态度方面,47.1%的认为吸食新型毒品可以消除烦恼,42.8%的认为吸食新型毒品显得有个性、与众不同,42.0%的认为吸食新型毒品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32.6%的认为吸食新型毒品很新潮、时尚。研究显示有超过一半的研究对象在假定的情景下选择有可能会吸食新型毒品。另外超过1/3的滥用者认为未来毫无希望或对未来不确定。结论獉獉:本研究提示应探寻有效的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用来纠正甲基苯丙胺滥用者错误的认识,改变他们对待新型毒品以及治疗的态度,帮助他们树立对未来积极的看法以及信心从而帮助甲基苯丙胺滥用者彻底摆脱毒品。  相似文献   

14.
1427例药物滥用者的流行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采用卫生部药物滥用监测中心统一印制的《药物滥用监测登记表》,于1996年1月至12月对贵阳市和毕节地区两所戒毒机构收治的1427例药物滥用者调查登记。统计结果显示:男性、未婚、初中文化程度、20-29a年龄段的无业、工人和个体者是滥用药物主要人群;滥用药物1年内占62.65%;烫吸是主要滥用方式,滥用的主要药物是海洛因;多种药物滥用现象严重,药物主要来自“黑市”  相似文献   

15.
女性吸毒者对艾滋病认知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调查女性吸毒者对艾滋病(AIDS)的认知情况。方法··:对北京市安康医院和新疆乌鲁木齐强制戒毒所156例女性吸毒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几乎(150/151)都知道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 ,有83.4 % (126/151)认为共用注射器可传染艾滋病 ;有9.7 % (14/145)的人认为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孕妇可将病毒传染给胎儿 ;愿意接受艾滋病方面的检查的有82.7% (125/151) ;希望得到有关艾滋病知识的有89.2 %(132/148)。结论··:女性吸毒者对于艾滋病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但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 ,吸毒仍然是感染及传播艾滋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美沙酮门诊在治病人药物滥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美沙酮门诊在治病人海洛因偷吸和多药滥用情况,为美沙酮门诊药物滥用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3个美沙酮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点,每个门诊按美沙酮服药剂量分层抽取150例正在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现场问卷调查病人一般情况和多药滥用情况,采集的病人尿液分别做5种滥用物质检测。结果:449例在治病人中8.5%(38例)的病人曾经退出过治疗,23.8%(107例)的病人自我报告最近1个月偷吸过海洛因。尿检显示美沙酮门诊治疗病人多药滥用比例达到36.3%(163例),尿检结果中吗啡阳性率最高,为23.4%(105例);安定类为15.4%(69例);苯丙胺类为9.4%(42例);吗啡、苯丙胺类和安定类尿检阳性病人中分别有80.0%(84例)、14.3%(6例)和52.2%(36例)主动报告使用相关物质。结论:美沙酮门诊病人中有多种药物滥用和偷吸海洛因现象;门诊发现新型毒品尤其是甲基苯丙胺使用者。建议门诊加强对维持病人偷吸毒品的危害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药物滥用者对药物 (包括香烟、酒 )滥用及相关问题的态度和知识。方法··:自拟《药物滥用情况调查表》对西安、贵阳、武汉三地的戒毒机构收治的药物滥用者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数据采用EPIINFO软件进行录入、处理。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358份 ,其中男性199例 ,女性144例 (15例性别缺项 ) ,平均年龄为27.8a±s5.1a,滥用药物主要为海洛因 ,占92.3 % (310/336) ,药物滥用时间为4.7a±s2.8a。分别有67.8 %、58.9%的被调查者认为“即使对香烟上瘾也没关系”、“家庭(或朋友)聚会时必须有酒” ,19.8%的被调查者反对“偶尔尝试毒品可能上瘾”。药物滥用者对知识题的应答正确率介于5.3 % -95.9 %之间。香烟、酒精、毒品和艾滋病知识题各题平均得分分别为0.485±s0.225、0.451±s0.236、0.703±s0.218和0.238±s0.202 (F=221.1 ,P<0.05) ,除酒精知识外 ,其他三方面知识得分无性别差异。除香烟知识外 ,其他三方面知识得分存在地区差异 ,贵州高于西安、武汉。结论··:本次调查的药物滥用者对烟、酒缺乏正确的认识 ,对吸烟、饮酒、吸毒和HIV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贫乏 ,有必要在戒毒中对吸毒者进行香烟、酒精、毒品和艾滋病等方面相关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云南省2003年药物滥用的社会成本进行评估,期望研究结果能为我国制定有关药物滥用的防治策略提供可借鉴的依据。方法:在分层抽样的基础上,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方法,调查了20个省级与药物滥用防治相关的部门和机构、9个国际、国内非政府组织、5个调查点的150余个相关机构和部门、301名吸毒者及77个吸毒者家庭,对云南省在2003年1a中因海洛因类物质滥用所耗费的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资本和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以云南省登记在册的现有吸毒者数估算,因吸毒所导致的社会总成本达18.72亿元,而若以吸毒人群规模估计数估算则高达26.18-56.10亿元,占同年云南省国民生产总值的0.08%,其中公共成本占17.74%,个人成本占82.26%。公共成本中公安系统的投入最大,占85.54%,其次为教育和卫生,分别占5.72%和4.52%;同时,公共成本中又以被调查机构的日常运作经费为主,在药物滥用的治疗、预防和研究等方面投入则较低。吸毒者的个人投入73.40%用于购买毒品。结论:药物滥用的社会成本大小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该社会的药物滥用状况以及政府对药物滥用问题的关注程度;云南省药物滥用防治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在预防、治疗、康复、研究等干预性投入和技术性投入方面明显不足,尤其在教育、传媒、社区干预方面投入较低。建议,针对现行的药物滥用防治策略进行全面的成本效益评估,找到成本效益高的项目进行推广,从而有利于有效地合理分配资源,降低公共成本。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太原市海洛因滥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1月1日以后,2004年5月17日之前,进入太原地区某强制戒毒所治疗的海洛因滥用者100例进行访谈,以自制量表记录情况,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接受调查的100例滥用者中,首次吸毒时年龄27.15a±s8.62a;文盲、初中文化水平者占83%;个体经营者和无业人员占56%;滥用的药物为海洛因或当地产土制海洛因,多药滥用者占16%;滥用方式主要为烫吸(77%);首次吸毒的原因主要为好奇(47%)。吸毒后月人均收入明显下降(P<0.001)。结论:太原地区的海洛因滥用初始吸毒年龄偏大;以烫吸为主;个体经营和无业者居多;文化水平偏低。禁毒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的阿片类药物成瘾者接受MMT期间是否存在滥用"冰毒"的行为及发生率,为有关部门及时掌握可能存在的隐匿药物滥用风险,为进一步完善MMT措施提供客观数据与科学建议。方法:采用自编的《美沙酮维持治疗病人基本信息调查表》对某地4所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收治的462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对象进行苯丙胺类尿检(胶体金法快速检测)。结果:462例被调查对象中苯丙胺类尿检阳性86例,阳性检出率达18.61%,其中,男性阳性率占18.52%,女性阳性率占19.05%。χ2检验结果显示,男女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受教育程度尿检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獉论獉: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阿片类药物成瘾者有滥用冰毒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