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源于造血于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病程不同阶段患者反应的差异可呈不同的临床表现和血液学异常。对本病的诊断主要靠细胞形态学指标。我院84~92年收治50例,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50例中男刀例,女19例,年龄2)1至70岁,参照82年FAB关于MDS诊断标准及杨崇礼等关于白血病前期骨髓象、血象的改变[’1诊断分型。RA20例,RA—SIS例,RAEBg例,RAEB—T6例。47例有程度不同的贫血,发热9例,出血18例,肝、脾、淋巴结有一项及以上肿大者问例,就诊前病程1周至7年,6个月以内者22例。全血细胞数呈一…  相似文献   

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本院1987~1994年收治30例,分析报告如下.工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8例,女12例。年龄15~72岁,>41岁10例.病程1月~18年.l·2诊断标准:按FAB协作组标准,RA14例,RAS2例,CMMLI例,RAEB8例,RAEB-TS例。均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l·3临床表现:均有头晕、乏力、心悸、面色苍白等,有出血倾向着14例。轻者颈部,上下肢散在性出血点和瘀斑.重者反复鼻觑、牙龈渗血、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3.
继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近十几年来国外已有记载,国内文献报道很少,本文报道了10例继发性MDS,并结合文献讨论了其病因与发病机制。1临床资料MDS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1),参照张、陈二氏规定(1,2),与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指标相符合的62例MDS住院病人中10例属继发性MDS(发生率16.2%),男3例,女7例,年龄33~58岁,平均45.5岁。其中难治性贫血(RA)3例,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S)1例,原始细胞过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4例,转变中的原始细胞过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T)2例。临床表现 10例均有贫血,发热4…  相似文献   

4.
郗玉娥 《陕西医学杂志》1991,20(6):357-357,375
<正>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下简称MDS)成人报告较多,儿童病例报告较少,现将我院从1983~1988年根据FAB 标准确诊的6例报告如下。资料分析本组6例MDS,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3~12岁;RA4例,RAEB1例,RAEB—T1例。  相似文献   

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celodyplasticsyndrome,MDS)是一种较少见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现将我院1989~1996年所见资料完全的12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标准:所选病例符合FAB协作组分类标准,并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红白血病。1.2一般情况: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38~80岁,大于50岁者8例,年龄平均572岁。临床分型见表1。1.3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有明显贫血症状,RA和RAS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慢性贫血。RAEB和RAEB-T症状较重,常伴出血与感染。具体见表1。1.4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  相似文献   

6.
冯敏  曾维平 《广西医学》2002,24(2):216-21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MDS)是全潜能干细胞水平上的分化障碍引起的一组克隆性恶性血液病。我们对 1 997年以来在我院就诊的 38例 MDS患者骨髓涂片及骨髓活检病理切片进行了淋巴、单核、浆及组织细胞观察 ,现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 :初治 MDS患者 38例 ,男 30例 ,女 8例。年龄 1 6~ 72岁 ,平均年龄 4 0 .1岁。经骨髓涂片及塑料包埋法骨髓病理检查 ,符合 MDS诊断标准 [1 ] 。其中难治性贫血 ( RA) 2 0例 ,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 ( RAS) 1例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 ( RAEB) 1 2例 ,转化中的 RAEB ( RAEB…  相似文献   

7.
朱万寿  颜景信 《广东医学》1997,18(2):120-121
为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简称MDS)的优越性,我们对1992年5月-1995年4月收治的MDS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及并用自拟扶正固本生血汤2号方综合治疗,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材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治疗组)病例共11例,均为住院病人,诊断符合FAB关于MDS分型标准。男7例,女4例,年龄17-64岁,中位年龄46岁。其中RA型5例,RAEB型2例,RAEB-T型3例,CMML型1例。为了对比观察,我们选取同期单纯予常现西药治疗的MDS病人9例作对照组,两组的一般资料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  相似文献   

8.
自1989年以来收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0例,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在13~76岁,平均37.4岁,病程2月~10年。根据FAB分型标准,临床体征,造血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即病态造血),20例中RA 8例RAEB 5例,RAEB-T 7例,其中  相似文献   

9.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患者28(男18,女10)例,平均年龄58(32~73)岁. 按WHO新诊断分型(2000年),RA 8例,RARS 4例,RCMD 7例,RAEB 6例,MDS-U 1例,MDS/MPD 2例.  相似文献   

10.
<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骨髓无效造血或病态造血的一组综合征,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近年来,我们采用脐血输注辅助治疗MDS,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临床资料 21例为住院患者,均根据1982年FAB协作组标准分型。脐血治疗组21例,其中难治性贫血(RA)11例,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RAS)2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5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在转变中(RAEB—T)3例,男15例,女6例,年龄19~74岁,平均48.2岁。对照组20例,其中RA10例,RAS2例,RAEB4例,RAEB-T4例,男14  相似文献   

11.
1.1 对象 我院1998~2002年2月住院及门诊就诊的19例患者,均经过临床、血象及骨髓象检查,部分患者行骨髓活检,诊断符合FAB协作组标准。其中RA型17例、RAEB型2例。患者男性9例,女性10例,年龄10~70岁,中位数年龄46岁,病程6月~3.5年。所有病例均有贫血,治疗前85%的病例有输血史;14例全血细胞减少,3例贫血合并白细胞减少,2例贫血合并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苦参素联合羟基喜树碱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RAS/RAEB、RAEB—t)20例,以寻求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20例患者均采用苦参素联合羟基喜树碱主治疗,配合输血、对症、支持治疗。结果:完全缓解15例(MDS—RA、RAEB/RAEB—t),部分缓解3例(MDS—RAEB),进步1例(MDS—RAEB),无效1例(MDS—RAEB—t)。结论:运用苦参素联合羟基喜树碱为主的综合治疗,有可能提高治疗MDS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大红细胞高色素性贫血是一组贫血的总称 ,但是常规工作中习惯上将遇到大红细胞高色素性贫血首先考虑为巨幼细胞性贫血 (MA)。我们在工作中发现难治性贫血 (RA)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亦大多表现为大红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现将我们对比的红细胞 (RBC)参数的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  MA3 3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13例 ,年龄 17~ 85岁 ,平均每年 5 8.2岁。MDS3 3例 ,其中男 2 3例 ,女 10例 ,年龄2 5~ 82岁 ,平均 5 1.3岁 ,包括难治性贫血 (RA ) 2 4例 ,原始细胞增多难治性贫血 (RAEB) 5例 ,转化中原始细胞增多难治…  相似文献   

1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是一组因多能造血干细胞水平上的恶性变所致分化障碍而引起的一种克隆性疾病,现将我院自1986年4月至1993年12月收治的166例成人MDS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66例中,男99例,女67例;男:女=1.7:1;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0.1岁;病程6-68个月。2.诊断与分期:本文采用Bennet(1982年)改良的诊断与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其中难治性贫血(RA)122例(73.5%);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RAS)5例(3%);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PS例(15…  相似文献   

15.
<正> 临床上在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时需排除某些骨髓增生的其它血液病,因这些病在临床血象、骨髓象,等方面有时容易混淆,本文就(MDS)骨髓各系的病理细胞与PNH·ITP再障等疾患进行了比较,探索其异同,以为鉴别诊断之助。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MDS骨髓标本,66例(RA21例RAEB20例,RAEB—T19例)其中有7例发展成白血病、PNH11例、ITP58例CAA104例,正常骨髓40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进一步认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的临床、血液学和骨髓病态造血的特点。方法 对 1995年 1月~ 2 0 0 2年 1月确诊的 75例MDS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75例MDSFAB分型难治性贫血 (RA) 46例 ,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 (RAS) 4例 ;按WHO 1997新诊断标准真正RA(包括RAS 2例 )仅 8例 ,有 3 9例属于“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增生异常 (RCMD)”范畴。 72例 ( 96%)和 3 9例 ( 5 2 %)患者分别有贫血和全血细胞减少 ,2 2 .6%患者在外周血片可见到有核红细胞 ,16%见到幼稚粒细胞 ,2 .6%见到小巨核细胞 ;T细胞亚群显示明显异常 ,骨髓中红系祖细胞体外培养集落明显减或缺如。 2 5例患者染色体检查 12例检出异常核型 ,以5q 和t( 8;2 1)平衡易位较常见 ;复杂核型多见于MDS RAEB或RAEB t患者。骨髓中红、粒巨幼样变分别占 2 7.3 %和 2 4%,小巨核细胞检出率占 3 0 .7%,骨髓活检示幼红细胞岛和未成熟前体粒细胞位置异常 (ALIP)现象分别占 3 3 .3 %和 5 2 .8%。RA和RAS采用雄激素为主的治疗 ,62 %( 3 1/5 0 )血红蛋白有所提高 ,RAEB和RAEB t大多转化急性白血病。结论 应加强对WHO分型新标准的认识 ,骨髓病态造血特别是ALIP和小巨核的检出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可能反映  相似文献   

17.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以下简 MDS)是一种源于血干细胞并且累及粒、红、巨三系病态造血的克隆性疾病。综合观察分析MDS的临床表现、细胞形态和细胞化学改变 ,对提高 MDS的诊断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1 材料与结果收集 1998年至 2 0 0 4年我室观察到按 FAB分型的 MDS病例 36例。其中难治性贫血 (RA) 2 0例 ;RA伴环铁粒幼红贫血 (RAS) 4例 ,RA伴原始细胞增多 (RAEB) 8例 (其中乳腺癌化疗的 1例 ) ,慢性粒 -单细胞白血病 2例 ;过度型 RAEB(RAEB- T) 8例。病人临床症状多以贫血乏力、发热或皮肤淤斑、白细胞减少或全血减少为首发症…  相似文献   

18.
我们应用ELISA法检测了2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Ⅱ(sTNFR Ⅰ、sTNFRⅡ)水平,以探讨TNF及其可溶性受体在MDS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血液科住院患者。依据MDS国内诊断标准[1]确诊的MDS患者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13~72岁,中位年龄为44岁。RA 18例,RAEB 6例,RAEB-t 1例。所有患者采集标本前未用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药物治疗,最近一个月未输血,采集标本时患者无感染表现。对照组血液标本24例,取自健康献血员,男14人,女10人,平均年龄39岁。  相似文献   

19.
分析34例MDS,男女比1:1。年龄大于40岁者占41.2%,但40岁以下的亦不少见。病程较长。分型依次以RA型>AISA型、RAEB型>T-RAEB型>CMML型。与再障鉴别:(1)血象中有核红、幼单、幼粒及单核细胞增高;(2)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偏高;(3)髓象增生活跃,幼红细胞为主,粒红比例减低或倒置;(4)巨核细胞多见,并有小巨核及微巨核。与急白鉴别则MDS有早期白细胞<30%。RA型及AISA型预后较好,RAEB型及T-RAEB型易转为急白。  相似文献   

20.
肠穿孔是伤寒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于1994年共收治伤寒病人271例,经剖腹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伤寒性肠穿孔32例,占7.8%,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经临床、手术及病理确认为伤寒性肠穿孔。1.2性别与年龄本组男18例,女3例。年龄:20岁以下7例,20~40岁10例,4O岁以上4例。农村19例,城镇2例。1.3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发热,稽留热7例,驰张热6例,不规则热8例。21例均有腹痛,呈突发性、持续性。所有病例均呈板状腹,全腹弥漫性压痛、反跳痛阳性,移动性浊音征阳性4例,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肝大5例,脾大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