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据《Hepatology》2015年10月报道】题:抗凝作用对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一项回顾性多中心研究(作者Cerini F等)近期研究表明肝硬化表现为获得性高凝状态,血栓风险增高。这是肝硬化患者应用抗凝治疗的原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抗凝是否会影响肝硬化患者消化道出血的结局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可增加血栓风险,不常应用抗凝治疗。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目前尚不清楚抗凝是否会诱发这些患者出血。来自巴塞罗那大学的Cerini F等对5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抗凝治疗进行了评估。研究中分别有14名和38名患者符合门静脉血栓和各种心血管疾病抗凝治疗的指征,104名未经抗凝治疗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纳入研究患者的肝硬化严重程度、年龄、性别、出血原因、SOFA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显示,99名(63%)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为门静脉高压,57名(37%)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溃疡/血管病变,26名(17%)患者5天后出现衰  相似文献   

3.
<正>【据《Hepatology》2015年8月报道】题:抗凝治疗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一项回顾性多中心研究(作者Cerini F等)近期研究显示肝硬化(LC)呈现为一种获得性高凝状态,其血栓形成风险增加,这是为什么这些患者现在经常使用抗凝治疗(AT)。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尚不清楚抗凝治疗是否会影响这些出血患者的预后。本研究评估了52例抗凝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UGIB)患者,其中14例患者因门静脉血栓(PVT),38例患者因不同的心血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 在肝硬化患者中, 房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心房颤动是慢性、长期抗凝治疗最常见的适应证, 抗凝治疗对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有明确作用。肝硬化合并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时, 由于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碍, 其出血及栓塞风险明显增高。同时此类患者在使用目前批准的抗凝药物时, 均会经肝脏不同程度地代谢与消除。使得抗凝治疗更加复杂。现对肝硬化合并房颤患者抗凝治疗风险与获益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 以期为此类患者抗凝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门静脉血栓(PVT)对肝硬化患者的预后有着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给予恰当的处理。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策略为抗凝治疗,但是考虑到肝硬化伴有PVT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比无肝病的原发性PVT患者要高很多,抗凝治疗的选择十分困难。大多指南对于肝硬化并发PVT患者应当如何治疗并未作出明确的推荐。我们通过检索相关临床研究发现,在肝硬化PVT患者应用抗凝药物能获得较高的再通率,而不会显著增加出血的风险,但研究的证据级别普遍较低,需要更多的前瞻性、大样本研究以进一步论证,同时临床应用抗凝治疗时仍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早期评估肝硬化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常规凝血检查是一项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已被广泛用于临床评估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但近年来许多相关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不仅存在出血倾向,还可能存在血栓倾向。也有研究表明常规凝血检查不能准确评估肝硬化患者整体的凝血状态。目前,应用常规凝血检查评估肝硬化出血的传统观点受到巨大挑战。本文从肝硬化患者促凝与抗凝功能异常、上消化道出血潜在机制以及常规凝血检查与出血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华法林抗凝治疗过程中出血和血栓栓塞性不良反应并识别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观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1-04~2003-11抗栓门诊华法林使用大于4周患者的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事件分为小事件、严重事件和威胁生命或致命性事件,应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28例服用华法林患者,平均年龄67岁(25—83岁),34例(占26.6%)共发生41次出血事件,严重和致命性的血栓栓塞事件5例(占3.9%)。年龄、肝硬化与出血事件显著相关(P=0.040,P=0.014)。结论 出血是华法林抗凝治疗最主要的不良反应,而年龄、肝硬化是出血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肝炎肝硬化是我国目前常见的肝脏疾病,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vWFpp(von Willebrand factor propeptide)是vWF前体转化为成熟vWF过程中,在内皮细胞被剪切下的蛋白片断,其功能比较复杂。它在肝硬化患者血液中的含量及功能目前鲜见报道。为了解肝硬化患者凝血因子以及抗凝和纤溶功能的变化,本研究对肝硬化患者血浆vWF、vwFpp和纤溶因子水平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9.
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在肝硬化患者中并不是一种罕见的并发症.PVT增加了消化系出血的风险,目前治疗PVT以药物为主,研究表明抗凝治疗并不增加消化系出血的风险,因此,对于有适应症的患者,应早期进行抗凝治疗.对于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采取预防措施后应及时对PVT进行治疗.抗凝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介入及手术治疗.这篇综述的目的在于,总结近年来关于PVT的研究,探讨肝硬化非肿瘤性PVT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0.
门静脉血栓(PVT)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也是患者预后不良的临床标志之一。肝硬化常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血小板降低,存在门脉高压所致出血的风险。临床上,对应用抗凝药物防治PVT存在较多的疑虑。目前,防治肝硬化并发PVT仍缺乏可以遵循的诊疗指南。然而,日益增加的证据显示,抗凝治疗不仅不会增加肝硬化患者出血的风险,而且可获得较高的血管再通率。预防性抗凝治疗可有效降低肝硬化患者PVT发病率,并可能改善肝硬化疾病进程。如抗凝治疗无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TIPS)或溶栓治疗可作为肝硬化并发PVT的备选处理方案。TIPS可获较高的血管再通率,但技术难度较大,而溶栓治疗存在出血风险,需谨慎进行。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PVT)近年来逐渐被重视,可导致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压力升高,加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甚至破裂出血。本文回顾了国内外肝硬化患者PVT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流行病学、机制及不同情况下的治疗进展。PVT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具体治疗方法及抗凝药的使用剂量及疗程等方面国内外仍存在争议,未来仍需大量高证据级别研究来明确其详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门静脉血栓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也出现在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疾病中,门静脉血栓进一步加重门静脉高压,增加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风险。对于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的门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治疗与出血风险存在矛盾。明确门静脉血栓的病因与危险因素,对门静脉血栓进行诊断分类,对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高危的血栓患者进行动态监测和个体化分层诊疗,是改善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肝脏在维持机体凝血和抗凝动态平衡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肝硬化患者抗凝与凝血的动态平衡很脆弱,会因凝血因子减少,血小板计数下降,纤溶亢进而增加出血风险,同时还会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凝血因子Ⅷ升高,抗凝蛋白C、抗凝蛋白S降低,凝血酶生成潜力增加,抗纤溶成分的改变而形成血栓。本文对肝硬化凝血障碍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医生关于肝硬化患者的出血或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并发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将增加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PVT可与上消化道出血同时发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PVT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门静脉血流速度降低。目前,治疗PVT仍以药物为主,研究表明抗凝治疗并不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此对于有适应症的患者,在食管胃静脉曲张经治疗消失后,应及时针对PVT进行治疗。部分脾动脉栓塞患者,在治疗后常规给予抗凝处理可减少门静脉血栓的发生。在治疗过程中,早期诊断、抗凝治疗的监测指标、肝素用量、预防复发方面仍有较多问题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是由于不同原因导致的肝脏疾病终末阶段。而肝硬化患者中可观察到各类心律失常,其中心房颤动已有数据报道。由于肝硬化通常会出现凝血功能紊乱,给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带来挑战,致使如何平衡出血与抗凝治疗成为治疗的矛盾所在。目前关于肝硬化合并心房颤动相关知识论述报道不多,现结合资料做一综述,以飨从事相关实践的医师。  相似文献   

16.
<正>【据《Eur J Intern Med》2015年6月报道】题:抗凝治疗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一项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的观察研究(作者Qi X等)应用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来评价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沈阳军区总医院的Qi等搜索了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统计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出血并发症和门静脉再通的比率。通过计算95%可信区间的比值比来表达抗凝组和非抗凝组门静脉再通的差异。通过随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华法林抗凝治疗过程中出血和血栓栓塞性不良反应并识别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观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1-04~2003-11抗栓门诊华法林使用大于4周患者的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事件分为小事件、严重事件和威胁生命或致命性事件,应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28例服用华法林患者,平均年龄67岁(25~83岁),34例(占26·6%)共发生41次出血事件,严重和致命性的血栓栓塞事件5例(占3·9%)。年龄、肝硬化与出血事件显著相关(P=0·040,P=0·014)。结论出血是华法林抗凝治疗最主要的不良反应,而年龄、肝硬化是出血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7):1690-1693
门静脉血栓(PVT)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肝硬化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和出血风险,临床上对于肝硬化合并PVT的治疗存在诸多争议。PVT常用治疗方法包括抗凝、介入和溶栓,重点阐述了肝硬化合并PVT的治疗现状,以期为临床制订规范合理的治疗策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据《Eur J Haematol》2016年12月报道】题:比较肝硬化患者服用直接口服抗凝药与传统抗凝剂的疗效与安全性(作者Hum J等)肝硬化患者中,凝血障碍复杂,存在出血和血栓风险。尚无研究证实肝硬化患者服用直接口服抗凝剂的疗效与安全性是否优于维生素K拮抗剂。来自美国的Hum等进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旨在比较肝硬化患者服用两类药物的结局。主要的纳入标准:肝硬化患者服用3年以上抗凝剂以治疗血栓;或肝硬化伴有房颤患者服用抗凝剂以预防  相似文献   

20.
1 概述 肝硬化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障碍.传统观点认为,促凝因子合成障碍和血小板减少会增加出血风险,但也能预防血栓形成.因此,长期以来,医生认为侵入性诊治手段将会增加肝硬化的出血风险.然而,目前有证据表明,肝硬化患者同时伴有抗凝因子减少,故上述观点受到了挑战.实际上,这些变化的最终结果是止血再平衡状态.但这种再平衡状态并不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出血或血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需要一个整体的观点来解释止血的复杂性以及促凝和抗凝因子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以正确地认识肝病的止血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