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对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的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新鲜羊颈椎标本24具,分成三组,每组8具。A组,完整标本组,保留伸肌,切除前方结构;B组,在A组方法处理基础上行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C组,在A组基础上行传统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行生物力学试验,测试项目包括三点折弯试验、轴向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分析比较三组间的差异性。结果:三点折弯试验标本变直时A、B两组位移无差异,C组与A、B两组比较均明显减小(P<0.05);在变直时A、B两组加载力无差异,C组则较A、B两组明显变小(P<0.05)。拉伸试验在变直时B组与A组比较加载力明显变小(P<0.05),C组与A组相比显著变小(P<0.01),同时C组与B组比较也明显变小(P<0.05);10N位移B、C两组与A组相比均明显增大(P<0.05)。压缩试验中在前方加压10N时B组与A组比较位移明显变大(P<0.05),C组显著大于A组(P<0.01),同时C组亦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在对抗导致颈椎变直和前屈的应力方面,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完整性的单开门手术标本明显优于破坏了其完整性的传统单开门手术标本。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板开门角度对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xpansion of open-door laminoplasty)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7月至2009年1月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并获得24个月以上随访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98例,男115例,女83例;年龄29~72岁,平均49±5岁。双节段39例(C3~C5 11例,C4~C6 28例);三个节段(C4~C7)97例,四个节段(C3~C7)62例。患者均有术前颈椎正侧位、双斜位和过度屈伸位X线平片和颈椎CT及MRI检查图片;术前JOA评分4~9分,平均6.3±2.9分。按照术后1周CT片上测量的椎板开门角度以30°为界限分为两组,统计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出现并发症病例、C2-C7 Cobb角度、颈椎前凸指数、颈椎活动度和脊髓后移数值,末次随访时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情况,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开门角度>30°的患者共76例(A组);开门角度15°~30°的患者共122例(B组)。两组术前JOA评分、C2-C7 Cobb角度、颈椎前凸指数及颈椎活动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手术时间110±13min,出血量250±80ml;B组手术时间120±30min,出血量230±100ml,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A组51例(67.1%)出现轴性症状,8例(10.4%)发生C5神经根麻痹,1例(1.32%)颈椎轻度后凸畸形;B组37例(10.5%)出现轴性症状,3例(2.4%)发生C5神经根麻痹,4例(3.28%)发生关门,A组轴性症状和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个月脊髓后移值为0~7.95mm,平均2.41±0.46mm。末次随访时两组C2-C7 Cobb角度、颈椎前凸指数及颈椎活动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JOA评分改善率A、B组分别为(72.1±11.7)%和(69.0±12.3)%,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椎板开门角度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将椎板开门角度控制在15°~30°轴性症状及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较低,但应防止发生关门。  相似文献   

3.
颈后方韧带复合体主要包括棘突、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等,在对抗颈椎后方牵张应力、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旨在研究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后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在限制颈椎前屈活动中的生物力学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双开门椎板成形术后生物力学的差异。方法:新鲜山羊颈椎标本24具,随机分成3组,每组8具。A组.完整标本组,保留后方项韧带、伸肌等伸颈结构,切除前方结构;B组,在A组基础上行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板成形手术;C组,在A组基础上行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双开门椎板成形术。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行生物力学实验,测试项目包括三点折弯试验、轴向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分析比较三组间的差异性。结果:三点折弯试验中标本变直时的位移、加载力,A、B、C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拉伸试验中各拉伸负荷下与变直时的位移,A、B、C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压缩试验中,A、B、C三组间位移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抗颈椎变直和前屈的应力方面,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双开门颈椎板成形术间无明显差别.都最大限度保留了颈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颈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不同椎板开门角度与术后临床疗效、铰链侧C5神经根麻痹以及再关门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09年1月,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的19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术后CT测量,按照椎板开门变化角度,以30°为界限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76例为椎板开门变化角度>30°者,其中男44例,女32例;B组122例为椎板开门变化角度15~30°者,其中男71例,女5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法评定手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及改善率,并记录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及再关门患者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内A组7例(9.2%)、B组2例(1.6%)铰链侧发生C5神经根麻痹,均经对症治疗后恢复;两组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8,P=0.033)。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48个月。术后24个月A、B组JOA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24个月两组间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一组内术后24个月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24个月,9例C5神经根麻痹患者患肢上举功能均恢复;CT检查示A组患者无再关门发生,B组患者4例(3.3%)发生再关门,但随访期间症状无反复或加重。结论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不同椎板开门角度临床疗效相似,C5神经根麻痹的预后良好;将椎板开门变化角度控制在15~30°降低了铰链侧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但应注意开门应固定牢固,防止再关门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自20世纪70年代Hirabayashi等[1]报道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简称单开门术)以来,该术式已广泛应用于治疗伴有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多节段退变性颈椎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以及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经过长期临床随访观察,其在改善神经功能方面具有确切的效果[2]。但是,传统的单开门术由于对颈椎后方肌肉-韧带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时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对颈后肌肉容积的影响。方法:对60例因脊髓型颈椎病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患者保留一侧(右侧)肌肉韧带复合体,其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34~78岁,平均58.0岁;随访2.5~15个月,平均4.3个月,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均行颈椎MRI检查,在横断面MRI片上用Photoshop测量术前、末次随访时C2/3、C3/4、C4/5、C5/6、C6/7椎间盘水平左右两侧颈后肌肉的横截面积,以5个水平的总面积表示颈后肌肉的容积。对术前、末次随访时各个水平的左右侧颈后肌肉面积进行比较,并分别比较术前左侧与右侧总面积、末次随访时左侧与右侧总面积以及术前与末次随访时各单侧总面积的变化,用SPSS16.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各个椎间盘水平左右侧颈后肌肉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C3/4、C4/5、C5/6水平右侧颈后肌肉面积明显大于左侧(P0.05),在C2/3、C6/7水平上左右侧颈后肌肉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右侧C2/3、C3/4、C4/5、C5/6水平颈后肌肉面积及右侧总面积的变化值(末次随访时-术前)与左侧相对应的变化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C6/7水平上两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右侧颈后肌肉总面积与左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右侧颈后肌肉总面积明显大于左侧(P0.05)。结论: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减少了对颈后方肌肉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颈后肌肉的容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保留颈后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制备新鲜羊颈椎标本10具,分成两组,每组5具。A组,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组;B组,保留颈后韧带复合体联合微型钛板固定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组。两组先分别测完整标本状况下弯曲、左右侧屈及轴性旋转的生物力学数据。A组、B组制成手术模型标本后再分别测上述生物力学数据,与完整标本对比。结果:A组术后在抵抗前屈载荷时与完整标本时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抵抗左右侧屈(P<0.05)及对抗轴向旋转载荷时稳定性较完整标本下降(P<0.05)。B组术后在抵抗前屈载荷及左右侧屈载荷时与完整标本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对抗轴向旋转载荷时稳定性较完整标本下降(P<0.05),但较A组差异小(P<0.05)。结论: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结合微型钛板固定的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其颈椎标本在对抗侧屈及轴性旋转载荷方面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优于单纯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实施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分别治疗发育性颈椎管狭窄(DCS)组3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组20例,脊髓型颈椎病(CSM)50例。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3例失访,余87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个月~5 a,术后JOA评分改善率:DCS组优25例,良2例。OPLL组优10例,良2例,差1例。CSM组优37例,良10例。未发生传统术式常见的轴性疼痛、颈椎不稳及再关门现象。结论对颈椎病患者实施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维持术后颈椎稳定性,保持颈椎生理曲度,减少术后轴性症状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观察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伸肌附着点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颈椎生理曲度、活动范围的中远期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月采用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重建伸肌附着点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0例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7~68岁,平均52岁。比较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C2~C7 Cobb角)及活动范围(ROM)。结果:2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5~8年,平均7年。JOA评分术前为7~13分,平均9.5分;末次随访时为9~17分,平均14.0分,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改善率为52%。C5椎管/椎体比率术前为0.56~0.8,平均0.67;末次随访时为0.86~1.42,平均1.21,与术前比较椎管矢状径扩大明显(P<0.05)。术前C2~C7 Cobb角中立位为0°~16°,平均7.8°;末次随访时为4°~16°,平均8.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过伸位31°(24°~38°),过屈位-2.7°(-11°~0°)。术后颈椎前凸无明显减少,所有随访患者无一例出现后凸畸形。但术后颈椎活动范围较术前减少,平均ROM为28°,与术前(42.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过伸位26°(21°~29°),与术前(2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过屈位7°(5.5°~19°),与术前(1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回植的棘突与掀起的椎板骨性融合,回植的C2棘突附着点及椎板的门轴侧均骨性愈合,未出现再次关门情况,椎管形态维持良好。结论: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伸肌附着点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维持生理曲度具有良好效果,但颈椎活动范围有部分丢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纳米人工骨间隔物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行该手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JOA评分法、颈椎管平均矢状径评价临床疗效,X线、CT判定植骨融合状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症状体征得到改善,JOA评分由术前平均10.5分增加至术后1年时平均15.4分,改善率为70.8%。术后下颈椎的各节段椎管扩大明显,椎管矢状径差异有显著性。术后6个月、1年及2年的植骨块融合率分别为57.5%、80%及93.1%。结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应用纳米人工骨间隔物的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改良的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并观察其疗效和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19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改良的单开门手术,手术前和随访时进行JOA评分并了解颈肩痛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CT/MRI测量椎管的矢状径,动力位摄片观察颈椎的稳定性,测量C2-C7 Cobb角观察颈椎前凸的变化。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3个月,JOA评分自术前平均为8.76提高到随访时12.12分,改善率平均为45.4%;颈肩痛发生率26.3%;各节段椎管矢状径均有明显增大,而最大的增幅出现在C5水平;颈椎前凸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随访时的动力位摄片没有发现颈椎节段性不稳定。结论这种应用羟基磷灰石spacer并进行后方韧带重建的改良的单开门手术治疗脊髓性颈椎病效果良好,由于保留了后方的棘突和韧带并进行了重建,术后颈椎的生理弧度和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2013年3月~2014年5月,我科采用 Centerpiece 微型钢板治疗1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近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分析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1例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JOA评分法、颈椎管平均矢状径评价临床疗效,X线、CT判定植骨融合状况.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症状体征得到改善,JOA评分由术前平均10.6...  相似文献   

15.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远期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2-1999年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随访7.5年(5~12年),术前JOA评分9.3±0.4,术后JOA评分11.4±0.4,末次随访JOA评分14.3±0.5,神经功能改善率65.2%。随着术前病程的延长,术后改善率逐步下降。结论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较好的术式,远期疗效确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评价老年患者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锚定法与微型钛板对术后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02-2014-08在本科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83例,其中应用锚定法固定43例,应用微型钛板固定40例。锚定法组43例,其中男31例,女12例,年龄46~72岁,平均68.6岁,JOA评分为5~12分,平均(8.34±1.25)分;微型钛板组40例,其中男33例,女7例,年龄47~71岁,平均64.1岁,JOA评分为6~13分,平均(8.89±1.98)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2个月和术后1年轴性症状发生率比较,锚定法组高于微型钛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应用微型钛板完成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可获得早期稳定,便于功能锻炼,减少颈椎轴性症状的发生,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颈后路单开门手术方法对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自2008年6月~2011年9月,7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A组41例患者行改良术式,即保留颈半棘肌肌止,切除C3椎板,C4-7“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B组37例患者行传统C3-7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计算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及术前术后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度的变化,研究两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恢复率,A组为(57.5±19.4)%,B组为56.3±19.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百分比,A组丢失(2.86±2.44)%,B组丢失(5.31±2.12)%,B患者手术前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明显多于A组.术后颈椎活动度,A组患者术后丢失(8.27±5.03).,B组患者术后丢失(11.06±6.9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留颈半棘肌肌止,C3椎板切除,C4-7“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扩大椎管成形术,与传统术式相比具有同样的神经功能改善率,同时能有效防止颈椎曲度指数及颈椎活动度的丢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联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与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手术治疗的63例(男39例,女24例)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3例行ACDF联合ACCF(前路组),20例行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后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按照JOA评分标准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16~40个月,平均25.8个月。前路组与后路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23.70±6.21)min和(118.70±5.4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85.23±7.51)ml和(107.18±9.4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发生轴性症状6例,吞咽困难1例,未发生C5神经根麻痹、声音嘶哑及呛咳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3℅(7/43);后路组发生轴性症状5例,C5神经根麻痹1例,未发生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及呛咳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0.0℅(6/2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均优于后路组(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均能提供即刻的稳定性,前路联合手术在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后路组,因此对于连续性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倾向于前路联合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