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糖尿病血甘油三酯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甘油三脂 (triglycerides,TG)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浓度的关系。 方法 对 1 0 9例 2型糖尿病 (diabetesmellitus ,DM )患者测定了血浆空腹胰岛素 (fastinsulin ,FINS)、空腹血糖 (fastserumglucose ,FBG)、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 -C)、血TG和血胆固醇 (choles terol,CHO)水平。并按血CHO、TG及HbA1c分组 ,同时比较组间差异与HbA1c浓度及和胰岛素敏感指数 (IAI)的关系。结果 血CHO与HbA1c和IAI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TG与HbA1c和IAI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5 )。HbA1c浓度和IAI(P <0 .0 0 5 ) ,提示高糖毒性明显增加胰岛素抵抗。结论 血TG水平升高明显影响HbA1c浓度和IAI ,影响血糖代谢并增加胰岛素抵抗 ,HbA1c浓度升高明显影响IAI ,增加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尿蛋白(UAE)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观察T2DM肾病组(DN组)和非DN组(NDN组)各45例与健康对照组30例之间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 I)等因素,并分析与UAE的关系。结果3组间性别,BM 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和NDN组间年龄,FBG、HbA1 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与NDN组和对照组比较,SBP、DBP、TG均显著升高,HDL明显降低(P<0.05);DN组FINS显著高于NDN组,两组FIN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压,血糖以及胰岛素水平等均是影响UAE的主要因素,血脂次之,并与DN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3.
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脂的特点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建立发病过程类似人类2型糖尿病(T2DM)的动物模型。方法: 制备T2DM动物模型,模型1:高糖高脂饲料喂养Wistar雄性大鼠诱发胰岛素抵抗(IR), 然后用亚致病剂量链脲佐菌素(STZ)静脉注射,诱发高血糖症;模型2:STZ静脉注射,空腹血糖(FBG)≥10 mmol/L大鼠喂以高糖高脂饲料1 个月;测定T2DM大鼠FBG、血清胰岛素(FINS)、肿瘤坏死因子(TNF)、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分泌指数(IS)、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结果:与模型2 比较, 模型1 大鼠FINS升高明显(P<0.05),且模型1的造模过程更类似人类T2DM的发病过程,故确定模型1为本实验动物模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1大鼠除第3周外,1~9周FBG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FINS、TG、TC、LDL明显升高(P<0.05),ISI、IS、HDL明显降低(P<0.05)。结论: 用高糖高脂饮食喂饲结合小剂量STZ注射可成功制备T2DM大鼠模型,并可作为研究T2DM及其慢性血管并发症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水平对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基础——胰岛素抵抗和胰岛8细胞功能的影响,及与T2DM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测定65例T2DM患者(病例组)和2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SF、总胆回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PINS)、C肽[空腹C肽(FC—P)及餐后C肽(PC—P)]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并比较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S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52&#177;257)μg/L和(112&#177;41)μg/L],血清FPG、TG、LDL、Lp(a)水平及HbA1c、Homa—IR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INS、C肽水平及Homa—I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F水平与FPG、LDL水平及Homa—IR呈正相关,与PINS、C肽水平及Homa—IS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F水平与Homa—IS呈负相关。结论血清SF水平升高可能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高血清SF与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损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对胰岛素抵抗无明显影响;高血清SF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钙素(OC)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测定60例T2DM患者(病例组)及2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OC、脂联素(APN),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用稳态模式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及FCP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状态。根据OC水平将病例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低骨钙素(OL)组与高骨钙素(OH)组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病例组FINS、FCP、HOMA-B、OC、APN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HOMA-IR、甘油三脂(TG)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OL组FBG、HbA1c、胆固醇(TC)、TG及HOMA-IR均高于OH组,但仅FBG、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NS、FCP、OC、APN及HOMA-B低于OH组,仅FCP、OC及AP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回归分析显示,OC与FBG、HbA1c、HOMA-IR呈负相关,与FCP、FINS、APN及HO-MA-B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OC与FCP呈独立正相关(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OC水平的变化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的变化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胰岛素抵抗性与部分心血管危险因素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初诊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 4 8例和正常对照 11例 ,通过改良的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方法测定胰岛素敏感性 (ISI) ,与体重指数 (BMI)、腰 /臀比例、血压、TG、TCH、LDL CH、HDL CH和空腹血浆胰岛素 (FINS )做相关分析。结果 T2DM患者ISI和HDL CH低于正常人(均P <0 0 5 ) ,TG、TCH、LDL CH、空腹血浆葡萄糖 (FPG)和FINS水平高于正常人 (均P <0 0 5 )。肥胖T2DM患者ISI低于非肥胖T2DM患者 ,而TG和FINS水平高于非肥胖T2DM患者 (均P <0 0 5 )。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 ,T2DM患者ISI与腰 /臀比例、收缩压、舒张压、LDL CH和HDL CH相关 (均P <0 0 1) ,与TG、TCH无相关性 ;偏相关分析ISI仅与腰 /臀比例、舒张压和HDL CH相关 (均P <0 0 5 )。结论 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性增加 ,具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尤其是腹型肥胖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患者中,研究腹部脂肪对胰岛素抵抗及其他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诊治的新发T2DM合并肥胖患者51例(T2DM组)及单纯肥胖患者50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定量CT(QCT)测量腹部总脂肪体积(TAV)、皮下脂肪体积(SAV)、内脏脂肪体积(VAV),并计算VAV/SAV,同时获得患者腹围、BMI、血尿酸(UA)、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同型半胱氨酸(HCY)、最大基础胰岛素用量(DBIns)、最大餐时胰岛素用量(DPIns)、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研究TAV、SAV、VAV与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RI)及其他指标的关系,明确腹部脂肪对胰岛素抵抗及其他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 T2DM组较对照组UA、TG、LDL、FPG、HbA1c水平升高(P<0.05).T2DM组较对照组SAV水平减低(P<0.05),VAV及VAV/SAV水平升高(P<o.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VAV是影响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的自然对数[in (HOMA-RI)]、UA、CHO、TG、LDL、HCY、DBIns的因素(β=0.399、0.398、0.389、0.447、0.440、0.372、0.307,P<0.05).TAV是影响腹围、BMI的主要因素(β=0.868、0.639,P<0.05).结论 在新发T2DM合并肥胖患者中,内脏脂肪含量对胰岛素抵抗、血脂、UA、HCY、DBIns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脂肪肝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检测28例绝经后妇女T2DM合并脂肪肝患者(A组)的血清雌二醇(E2)、睾酮、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甘油三酯(TG)、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并与32例绝经后妇女T2DM未合并脂肪肝患者(B组)作对照。结果A组与B组相比较,体重指数、TG、FINS均升高(P<0.05或P<0.01),E2、ISI、HDL均降低(P<0.05或P<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E2与FINS、TG显著负相关,与ISI、HDL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绝经后妇女T2DM合并脂肪肝患者存在严重的性激素失调,且与IR并存,可能参与了绝经后妇女T2DM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测定72例非肥胖糖尿病患者及60例非肥胖正常人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体重指数(BMI)及脂代谢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72例非肥胖糖尿病患者FPG、HbA1c、FINS、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HOMA-IR与CHO、TG、LDL呈正相关。(3)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以HOMA-IR为因变量,CHO、TG、LDL为自变量,TG对HOMA-IR有影响。结论:高TG是非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特点,TG升高可作为非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IR)、血脂紊乱的关系。方法将104例T2DM患者分为合并脂肪肝与无合并脂肪肝组,对空腹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TG、LDL、FINS、BMI、HOMA-IR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并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IR及脂代谢紊乱,提示减轻IR,防止高胰岛素血症,维持正常脂质代谢,对预防脂肪肝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患者骨代谢指标与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内分泌科T2D患者共372例,均为绝经后女性或≥45岁的男性,其中男性192人,女性180人。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血脂、肝功能、肾功能、HbA1c、骨代谢指标[25-羟基维生素D、β胶原降解产物(特殊序列)(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β-CTX)、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terminal osteocalcin,N-MID)、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指标]。并根据HbA1c水平分为3组进行组间比较:A组HbA1c<7.5%,B组HbA1c 7.5~8.9%,C组HbA1c≥9.0%,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索HbA1c与骨代谢指标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T2D患者HbA1c的影响因素。结果 3组间25-羟基维生素D、β-CTX、Ca、P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MI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P<0.001;男性:P=0.048)。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HbA1c与N-MID呈负相关(女性:r=-0.302;P<0.001;男性:r=-0.207,P=0.004),与其他骨代谢指标无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显示调整年龄及BMI后,N-MID仍为HbA1c的影响因素(女性:β=-0.321,P<0.001;男性:β=-0.339,P<0.001)。结论 在绝经后女性及中老年男性T2D患者中,血清N-MID与HbA1c呈负相关,因而血清N-MID高水平可能有助于T2D患者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转hMan2c1基因小鼠为模型,分析hMan2c1基因在转基因小鼠脾脏的蛋白表达和活性,研究hMan2c1基因对于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Man2c1基因在脾脏的蛋白表达并检测小鼠脾脏α-甘露糖苷酶活性;血常规分析外周血中各种血细胞的比例;以BSA作为抗原观察机体的免疫应答;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外周血中CD4 、CD8 、B、NK细胞的数量。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比较,hMan2c1基因在转基因小鼠脾脏组织有明显的表达,α-甘露糖苷酶活性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BSA刺激后,转基因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中的CD8 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结论hMan2c1基因在小鼠脾脏表达引起α-甘露糖苷酶活性显著升高,并进一步影响淋巴细胞的生成,增加中性粒细胞和CD8 T淋巴细胞对免疫原的应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松针提取物对两肾一夹(2k1c)大鼠高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2k1c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松针提取物高剂量组、松针提取物中剂量组、松针提取物低剂量组、假手术组,各组分别予0.9%氯化钠(Na Cl)溶液、1kg/L的卡托普利悬浊液、50、30、20 kg/L的松针提取物、0.9%Na Cl溶液,连续灌胃4周,监测血压、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血浆中血管内皮素(ET)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松针提取物各剂量组大鼠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有下降,尤其SBP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浆中ET含量下降,血清中NO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药物组相比,血压下降较缓慢,幅度较小,ET含量下降及NO含量升高无明显差异。[结论]松针提取物通过调节血管内舒缩因子平衡达到降血压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军  张震  周婷  李思源  吴媛媛 《农垦医学》2012,34(3):198-200
目的: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诊断2型糖尿病(T2DM)中的价值.方法:251名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同时测定HbA1c,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HbA1c诊断T2DM的最佳界值为7.05%,此时灵敏度为91.1%,特异度为92.8%,曲线下面积(AUC)为0.971;空腹血糖(FPG)诊断T2DM的最佳界值为6.94mmol/L,此时灵敏度为81%,特异度为100%,AUC为0.944.结论:以HbA1c≥7.05%为DM诊断标准,敏感性较FPG(界值为6.94)高,特异性较FPG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及鉴定稳定高表达TGF-β1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细胞株.方法 利用RNA干扰技术提取pEGFP-TGF-β1质粒后采用ABI3130基因测序仪进行测序鉴定,将鉴定后的质粒转染到大鼠心肌细胞H9c2细胞株,利用G418筛选转染的H9c2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对转染后的H9c2细胞进行鉴定,本实验将转染了pEGFP-TGF-β1质粒和pEGFP对照质粒的细胞株分为pEGFP-TGF-β1质粒组和pEGFP对照质粒组.结果 pEGFP-TGF-β1质粒测序结果包含TGF-β1序列,筛选后的pEGFP-TGF-β1质粒组和pEGFP对照质粒组细胞转染效率分别为85%和93%.RT-PCR结果显示,pEGFP-TGF-β1质粒转染组的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为(2.563±0.198),与对照组(1.037±0.02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56,P=0.028);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EGFP-TGF-β1质粒转染组的TGF-β1蛋白相对表达量为(3.275±0.2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11±0.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72,P=0.015).结论 本研究所构建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细胞株能稳定高表达TGF-β1,可用于后续TGF-β1在大鼠心肌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北京城乡结合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控制现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个体化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社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检测血糖、血脂、HbA_(1c).以HbA_(1c)控制水平<7.0%或≥7.0%,分为两组,即A组(<7.0%)和B组(≥7.0%).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中HbA_(1c)与BMI、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相关性(P<0.05),B组中HbA_(1c)与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胆固醇白间有相关性(P<0.05).结论 HbA_(1c)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血脂之间具有关联性,定期检测HbA_(1c)对2型糖尿病的长期稳定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与结直肠息肉多发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结直肠息肉患者597例,按结直肠息肉数目(number of colorectal polyps,NCP)分为结直肠息肉单发(single colorectal polyp,SCP)组(n=216)和结直肠息肉多发(multiple colorectal polyps,MCP)组(n=381)。在SCP和MCP组内,按息肉发生的部位分为直肠、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亚组;按结肠镜下息肉大小分为结直肠大息肉(息肉直径≥10 mm)和结直肠小息肉(息肉直径<10 mm)亚组;根据结直肠息肉的病理类型分为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AP)和非腺瘤性息肉(non-adenomatous polyp,NAP)亚组。比较同水平组间的BMI和HbA1c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BMI和HbA1c与结直肠息肉多发的相关性。结果 MCP组的年龄、BMI和HbA1c均显著高于SCP组[(64.1±9.7)岁vs.(61.2±12.0)岁,P=0.001;(24.3±3.2)kg/m2 vs.(23.4±3.0)kg/m2,P=0.002;5.9%±0.8% vs.5.6%±0.7%,P=0.004],MCP组内小息肉亚组的BMI和HbA1c均显著高于SCP组内小息肉亚组[(24.5±3.2)kg/m2 vs.(23.5±2.9)kg/m2,P=0.015;6.0%±0.8% vs.5.6%±0.8%,P=0.03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BMI和HbA1c可能是结直肠息肉多发和结直肠小息肉多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BMI和HbA1c可能促进多发性结直肠息肉的发生;BMI和HbA1c或可作为结直肠息肉患者随访肠镜检查的辅助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王贤文 《重庆医学》2007,36(12):1164-1166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FBG)、血清果糖胺(FMN)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组,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清FBG、硝基四氮唑蓝还原法检测血清FMN、免疫抑制透射比浊法检测全血HbA1c.结果 糖尿病组FBG(12.15±5.82)mmol/L、FMN(3.26±0.75)mmol/L、HbA1c(9.81±1.84)%,FBG与血清FMN和HbA1c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和0.72,均明显比对照组FBG(4.85±0.56)mmol/L,FMN(2.17±0.32)mmol/L,HbA1c(5.74±0.84)%高,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检测FBG、FMN和HbA1c分别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个即刻、近期和长期的血糖监控信息,有利于预防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评判,更好地建立和开展对糖尿病的三级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验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PD配体1(PD ligand-1,PD-L1)/PD配体2(PD-L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中的表达,并评估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25例食管肿瘤患者的临床数据,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石蜡包埋的肿瘤样品及部分对应的癌旁组织中PD-1、PD-L1和PD-L2的表达,用免疫反应评分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PD-1、PD-L1、PD-L2三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0%、52.6%、32.9%,PD-L(P<0.001)、PD-L1(P<0.001)、PD-L2(P=0.023)在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有差别。PD-L1的阳性表达与T分期(P<0.001)、术后分期(P=0.006)相关,PD-L2的阳性表达与T分期(P<0.001)、术后分期(P=0.002)及淋巴结转移(P=0.044)相关,与其他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D-1(P=0.500)、PD-L1(P=0.058)、PD-L2(P=0.096)单阳性与患者生存状况均无明显关联。但三者表达均阴性的患者预后要显著优于仅其中一个因子表达阳性(HR=1.669)或二个以上因子表达阳性的患者(HR=1.606)。结论 PD-L1和PD-L2与ESCC患者的多个临床特征有关。虽然PD-1、PD-L1、PD-L2各自与患者预后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关联,但表达均阴性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0.
方芳 《安徽医学》2015,36(7):801-804
目的:探讨和分析代谢综合征与老年胰腺癌的关系及老年胰腺癌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符合胰腺癌诊断标准且年龄大于60岁住院患者178例及同期住院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匹配的非内分泌系统、非消化系统、非肿瘤相关疾病患者1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分析代谢综合征及其成分与老年胰腺癌的相互关系及老年胰腺癌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结果老年胰腺癌患者合并糖尿病、高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升高或代谢综合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2.013、1.411、2.251、2.92,新发糖尿病( DM,病程≤2年)与老年胰腺癌的关联性高于长期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组与对照组合并糖尿病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CA199均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胰腺癌组CA199升高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关系密切。结论代谢综合征及其组成成分糖尿病、空腹血糖、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是老年人患胰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代谢综合征的老年胰腺癌患者临床特点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