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膳是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中药与具有药效的食品配伍,结合烹调技术制成的食品。据统计,皮肤病有1400余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与饮食宜忌有关。临床上依据皮损表现来看,皮肤病以风、湿、热证者居多,其余次之。故本文就以膳食性味与皮肤病常见证的宜忌,作一简要概述如下: 一、风证的药膳原则 风邪为患,常见肌肤瘙痒,发无定处,倏隐倏现。若兼热邪,则皮损色赤,迭起粟疹或红肿高凸。故鱼虾蚌蟹等动风生热之品及葱蒜薤韭或胡椒、茴香等辛辣之物,在所当慎。宜暂进清淡寒凉素食,如白菜、菠菜、油菜、藕、黄瓜、丝瓜、茄子等蔬菜,或兼少许瘦猪肉、鸭肉等。烹饪方法可用凉拌、生炒、滑炒、清蒸、清饨等。鲜果以梨、枣、葡萄、海棠等为宜若兼寒邪,则皮损色淡,外红内白、瘙痒时作,遇寒尤甚。故不宜恣食生冷。可选用性温味辛之品,如芫荽、茴香、雪里红、生姜、胡椒等。禽畜水产等,食之  相似文献   

2.
<正>中医在养生方面,都要考虑个人体质状况,在饮食方面,体质偏阳者,进食宜凉而忌热;体质偏寒者,进食宜温而忌寒;形体肥胖者多痰湿,食宜清淡而忌肥甘;胃酸偏多者,则不宜酸咸食品;阴虚之体,饮食宜甘润生津之品,忌肥腻厚味、辛辣燥烈之品;阳虚之体宜多食温补之品。以常见的阳虚体质与阴虚体质为例,阳虚者可进补热量食物,如牛、羊肉,要尽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过品管圈活动对慢性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200例慢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在这200例患者治疗期间,我院使用常规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通过品管圈活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慢性肾病与饮食宜忌关系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慢性肾病与饮食宜忌关系知识的知晓率为89%,对照组患者对慢性肾病与饮食宜忌关系知识的知晓率为47%。观察组患者对慢性肾病与饮食宜忌关系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对慢性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其对慢性肾病与饮食宜忌关系知识的知晓率。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孕期妇女的中医保健六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中医的孕妇保健六个观点和内容,即情志调理-勿太过,和为美,饮食宜忌-丰美而不腻,睡眠起居-协和阴阳,节制房事-宜少宜忌,劳逸适度-形劳不倦,药物宜忌-清淡养血。以便辨证地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的价值,为现在的妇幼保健工作的科普宣教、健康教育,提供更多的实用的知识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中甘草运用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草是临床运用最多的一味中药,其所宜忌,众说颇多,仲景《伤寒论》中甘草的运用规律。很能概括诸说,本文根据《伤寒论》的组方,结合甘草药性,对甘草运用的宜忌规律进行总结。治疗咽痛者,宜生甘草;补中益气,守中缓急,合化阴阳,祛痰止咳、调和诸药者,宜炙甘草,至于攻伐之剂,气机不利,补肾,治下焦水湿,违十八反者,每忌用炙甘草。  相似文献   

6.
正如事物都是辨证的,药物禁忌也非一成不变。由于病证的复杂多变和中药使用方法的灵活多样,药忌往往可以转化成药宜。熟悉中药药忌的可变性,能在不同场合中适当运用,避忌所害,化忌为宜,把药物的应有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一、药忌变化的特定病证因素既定的病证存在着相应的用药禁忌,违反禁忌,则  相似文献   

7.
陈弘 《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2):156-158
根据古代典籍和医籍在饮食保健方面的论述,浅述饮食卫生、饮食节制、进食情绪以及时令饮食宜忌等古代饮食保健观点,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及饮食宜忌的规律,并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适当的食物进行饮食保健。  相似文献   

8.
甘草是临床运用最多的一味中药,其所宜忌,众说颇多.仲景<伤寒论>中甘草的运用规律,很能概括诸说.本文根据<伤寒论>的组方,结合甘草药性,对甘草运用的宜忌规律进行总结治疗咽痛者,宜生甘草;补中益气、守中缓急、合化阴阳、祛痰止咳、调和诸药者,宜炙甘草.至于攻伐之剂,气机不利,补肾、治下焦水湿,违十八反者,每忌用炙甘草.  相似文献   

9.
陈绍宏教授谈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施治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系统的收集和整理了四川省名中医陈绍宏教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中医临床诊治经验和体会。肺心病病位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其基本病理与“痰”、“气”最为相关,即痰浊蕴肺,肺气闭郁,后期可出现肺脾气虚,阳虚水泛,水气凌心等证候。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基本证型为痰浊蕴肺,肺气闭郁,以宣肺平喘,化痰止咳为基本治法。基本方药选三拗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桔梗汤合方。若兼肺脾两虚,则辅以温阳利水,加用五苓散。陈绍宏教授提示治疗时需注意“三宜”、“三忌”,即宜宣肺、忌敛肺;宜温化、忌寒伐;宜补气、忌逐瘀。  相似文献   

10.
中医饮食宜忌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从“医食同源”、“药食同用”的思想观念出发.研究饮食与保持和增进人体健康以及防治疾病关系的专门理论。它产生于中国古代。历史渊源流长,有着数千年的实践积累和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饮食文化及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就中医饮食宜忌的历史沿革简要评述于下。  相似文献   

11.
重点阐述药师在工作中如何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及服用药物对其进行饮食宜忌方面的指导。具体指出了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不同体质人群在用药时应该注意的饮食宜忌,并针对患有肝硬化、胰腺炎等疾病的患者以及处于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人在饮食方面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通过对患者进行药物与饮食方面的指导,提高了药物的疗效,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2.
《血证论·用药宜忌论》浅谈肖华云郭玉兰李萍(河南省镇平县中医院,河南474250;安阳市中医院,河南455000)主题词《血证论》/配伍禁忌清代医家唐容川所著《血证论》一书,为专门阐发失血证治之专著。特别是卷一《用药宜忌论》中所述血证治法及用药禁忌,...  相似文献   

13.
温病古方治疗皮肤病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外科三大流派之一的心得派强调外疡发病与温热病并无二致,主张外疡宜辛凉宣解,反对温散温托的治疗思想。我们在20余年的皮肤病诊治中深有体会,并将温病中的许多古方运用于皮肤病的治  相似文献   

14.
食疗与养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祖国医学在长期的实践中,对于饮食治病与防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上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下至后世的本草书籍《名医别录》、《本草纲目》等记载了大量治病与防病、养生皆宜的药用食品。饮食营养不单是维持生命活动、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且以饮食为药饵,防病治病的功效与药物有异曲同工之妙。饮食疗法贯彻了预防为主的思想,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特点,讲究食物性味,注重饮食间的配伍和饮食宜忌,重视服药期间的饮食宜忌。  相似文献   

15.
列举《调疾饮食辩》内容概况、体例风格、行文特点、药食宜忌及品名考证等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6.
中药十八反的沿革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中药配伍宜忌问题,人们便会提到十八反。然这一理论自古至今,争议不已,一直未有统一认识,现就十八反当中药物沿革与演变问题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邓月娥 《西部医学》2020,51(4):51-52
探究孙思邈在饮食养生治未病的观点和具体方法。孙氏强调食物对生命的重要性,"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重视饮食宜忌,"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治病提倡食疗为先,"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要求知晓五脏宜忌,慎五味而不偏嗜,以饮食之性味调和五脏。因此对孙氏食养的具体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以期对当今温饱解决后的中国社会生活方式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8.
吴鞠通<温病条辨>治疗湿温明确提出禁汗、禁下、禁润.温习文献,结合临床实践体会到湿热郁遏肌表,忌辛温发汗,宜芳化辛开发表;湿热内蕴脾胃,忌峻剂猛攻,宜苦辛通降缓下;湿遏热伏三焦,忌柔润滋腻,宜甘寒凉润益阴.  相似文献   

19.
麻醉前谈话的方法和技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麻醉科医师与患者在麻醉前谈话的目的、谈话前需要掌握的情况、谈话时应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的情况以及谈话的忌与宜等,从而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20.
金英花 《中国医疗前沿》2010,5(20):34-34,58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本文从中医理论出发,以节饮食、辨性味、辩证用膳、饮食宜忌等角度论述糖尿病的中医食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