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套叠是引起肠梗阻的一种重要病变 ,本病患者大多为婴幼儿。婴幼儿患肠套叠在基层医院又易误诊。早期准确诊断对治疗和转归尤为重要。笔者将从 1976~ 2 0 0 2年来诊治过的 16 8例婴幼儿肠套叠诊断治疗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分析对象本组病例为 2 6年工作中经手治疗的肠套叠患者中的 2岁以下婴幼儿 16 8例 ,男 10 5例、女 6 3例 ,男女比例为1 5∶1。年龄 3~ 11月龄 97例占 5 7 8%。 12~ 2 4月龄 71例占 4 2 2 %。来自城镇患者 5 4例占 32 1% ,来自农村 114例占 6 7 9%。1 2 诊断及误诊情况首诊确诊或疑诊为肠套叠或肠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婴幼儿肠套叠误诊原因,并探讨降低婴幼儿肠套叠误诊率与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和治愈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994年1月~2007年12月共诊治97例婴幼儿肠套叠患者,发现其中33例误诊,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97例婴幼儿肠套叠病例中,误诊33例,误诊率为34.0%。33例误诊病种分别为:急性阑尾炎5例,阑尾周围脓肿3例,急性菌痢10例,急性胃肠炎6例,肠寄生虫病3例,过敏性腹型紫癜2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胆道蛔虫病1例。在33例误诊患儿中,因误诊失治,死亡6例,误诊死亡率为18.2%。结论:婴幼儿肠套叠较常见,若能早期正确诊断,及时合理治疗,一般均可治愈。如因误诊而延误正确治疗,病死率较高。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增强责任心,提高诊断水平,充分掌握婴幼儿生理和患肠套叠的临床表现特点。采取细致、科学和有效的诊断方法,尽量防止和减少误诊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肠套叠是儿科常见的腹部急症之一 ,尤其是婴幼儿。如果误诊 ,极易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现将我院误诊的婴幼儿肠套叠 1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中 ,男 9例 ,女 3例 ,其中 3~ 6个月 6例 ,7~ 12个月 4例 ,1~ 2岁 2例。发病季节 1~ 3月份 4例 ,4~6月份 6例 ,7~ 9月份 2例 ,临床表现阵发性哭闹 9例 ,呕吐 10例 ,便血 9例 ,腹部肿块 6例 ,腹泻 5例 ,发热 6例 ,便秘 2例。2 误诊情况本组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平均为 2 0小时。其中 12小时以内 6例 ,12~ 2 4小时 5例 ,72小时 1例。3 误诊原因3 1 对婴幼儿肠套叠缺乏足够的认识 ,肠…  相似文献   

4.
CT及X线造影在婴幼儿肠套叠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婴幼儿肠套叠的影像学特点,合理选择检查方法,从而能更好地诊治肠套叠,防止漏诊、误诊。方法:回顾分析32例肠套叠患儿的CT或X线造影的表现。结果:32例肠套叠类型分别为回结型17例,小肠型5例,结肠型4例,复杂型6例,特征性影像学改变有:“靶环”征、“彗星尾”征、“杯口”征、“弹簧”征及“钳状”征。结论:婴幼儿肠套叠有特征性的影像学征象,因此合理选择CT及X线造影检查可提高肠套叠诊断正确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5例。年龄:4~6月3例,~12月7例,~24月4例,~36月2例。病程24小时内11例,24~48小时4例,超过48小时1例。临床表现:呕吐11例,阵发性哭闹9例,血便7例,腹泻6例,腹部包块3例,精神萎靡嗜睡3例,低热2例。误诊情况:首诊误诊为急性细菌性痢疾(菌痢)5例,急性肠炎4例,消化不良3例,肠痉挛2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肠道蛔虫症1例。入院后均于10小时内确诊为肠套叠。治疗结果:结肠注气整复治愈7例,手术复位治愈9例,其中3例肠坏死行肠切除术。2误误诊原因分析2.1病史采集不全,患儿查体不合作22不熟悉婴幼儿…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肠套叠超声与X线诊断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婴幼儿肠套叠的二维超声与X线检查的有关问题进行对照分析,方法:取一连续时间段,对超声诊断为肠套婴幼儿再行空气灌肠X线检查,对X线检查也确诊为肠套叠者即行空气灌肠复位,未能复位的则行外科手术处理。对超声诊断为肠套叠者而X线检查不支持其诊断的,由临床继续观察,对仍不能排除肠套叠者施行剖腹探查。结果:根据超声图像作出肠套叠诊断者125例,此125例再经空气灌肠X线检查,发现套叠块119例,未发现套叠块6例,在X线未发现套叠块的6例中,有4例临床症状继续存在,后经剖腹探查证实为肠套叠,且均为小肠套叠。超声误诊2例,X线误诊4例,结论:本组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诊断肠套叠的准确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超声检查对于各种类型的套叠均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而空气灌肠X线检查对于单纯小肠套叠及发生于小肠内的其它罕见套叠则较难发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在婴幼儿肠套叠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应用ALOKAa10及GE LOGIQ 7 PRO彩色超声诊断仪对76例婴幼儿肠套叠超声声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中有57例低频超声提示可疑肠套叠征象,73例高频超声均有明确肠套叠征象,误诊2例,漏诊1例;所有病例均经灌肠复位或者手术证实。结论:超声诊断肠套叠具有无创性、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低频与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符合率,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误诊原因及诊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7例小儿肠套叠病人的误诊原因,治疗策略和结果。结果 17例小儿肠套叠病人中,误诊为急性肠炎7例,细菌性痢疾4例,肠痉挛2例;误诊为肠蛔虫症1例,出血性小肠炎1例,麻痹性肠梗阻2例,经空气/钡灌肠复位8例,手术治疗9例,术中徒手复位4例。肠切除5例。结论 低压空气/钡灌肠X线检查是一种有效又简便诊断婴幼儿肠套叠方法。也是较理想的非手术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幼儿不典型急性肠套叠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9例不典型急性肠套叠的临床特点、诊断、误诊原因、治疗方法。结果:9例仅具备小儿肠套叠典型4项症状的1项或2项,腹部B超检查有助于肠套叠早期诊断。结论:掌握小儿肠套叠的初期临床表现,及时腹部B超检查可提高肠套叠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病例,降低开腹手术率。  相似文献   

10.
本院自1998年1月~2004年1月共收治婴幼儿肠套叠12例。其中误诊8例(本院门诊2例,基层医院转入6例),误诊率为66.7%,比率之高,值得重视。为减少误诊,提高诊断水平,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首诊于儿内科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病例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对9年首诊于儿内科的急性肠套叠62例误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2例患儿均无肠套叠的典型临床症状,于就诊后3~24 h内转外科确诊为急性肠套叠。结论:正确应用辅助检查是防止小儿急性肠套叠误诊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肠套叠是儿科常见的急腹症,好发于6—10个月的婴幼儿,临床误诊率高。我科于2009年12月收治婴幼儿肠套叠1例,病初被误诊为“脑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为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提高确诊率,现将误诊的情况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误诊原因及诊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17例小儿肠套叠病人的误诊原因、治疗策略和结果。结果  17例小儿肠套叠病人中 ,误诊为急性肠炎 7例、细菌性痢疾 4例、肠痉挛 2例 ;误诊为肠蛔虫症 1例、出血性小肠炎 1例、麻痹性肠梗阻 2例。经空气 /钡灌肠复位 8例 ,手术治疗 9例 ,术中徒手复位 4例 ,肠切除 5例。结论 低压空气 /钡灌肠X线检查是一种有效又简便诊断婴幼儿肠套叠方法 ,也是较理想的非手术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直视下充气复位治疗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消化内镜下充气复位治疗42例婴幼儿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婴幼儿肠套叠患者内镜下充气复位成功39例,排除肠套叠1例,中转开腹手术复位2例,无穿孔、出血,无误诊、漏诊。结论消化内镜直视下充气复位治疗婴幼儿肠套叠能兼顾诊断及治疗,技术安全,疗效可靠,值得临床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5.
肠套叠系一部分肠管套入相邻的肠管中 ,发病率占婴幼儿肠梗阻的首位 ,对典型病例诊断不难 ,但对以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血便、阵发性哭闹为首发症状的患儿易造成误诊。本文总结了 1993年 4月~2 0 0 1年 4月在我院儿科误诊的肠套叠 32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3例 ,女 9例 ,男∶女 =2 .6∶1,年龄 3~ 10月。临床表现 :阵发性哭闹 30例 ,呕吐 2 5例 ,嗜睡 6例 ,暗红色血便 2 5例 ,脓血便 6例 ,深红色血水样便 8例 ,腹胀 16例 ,腹部包块 8例 ,有消化不良史 6例。其中误诊为菌痢 7例 ,急性坏死性肠炎 3例 ,下…  相似文献   

16.
肠套叠属儿科急症 ,是小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 1998~ 2 0 0 2年我院经空气灌肠X线检查确诊为小儿肠套叠 82例 ,其中首诊误诊 2 8例 (占 34.1% )。现就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 ,男 2 0例 ,女 8例 ;年龄 4 6天~ 6岁 ,其中~ 6个月 7例 ,~ 1岁 10例 ,~ 2岁 6例 ,>2岁 5例。1.2 临床表现 便血 12例 ,哭吵 (或腹痛 ) 10例 ,呕吐 10例 ,腹胀 8例 ,面色苍白 6例 ,发热 6例 ,腹泻 5例 ,尿潴留3例。1.3 误诊情况 误诊为坏死性肠炎 8例 ,急性肠炎 5例 ,细菌性痢疾 4例 ,急性胃炎 4例 ,尿潴留 3例 ,肠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儿肠套叠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8~2010年小儿肠套叠误诊的1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例,肠痉挛3例,急性胃肠炎1例,急性细菌性痢疾2例.结论 小儿肠套叠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误诊率高,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腹部检查,特别是直肠指诊,及时进行超声,空气灌肠等辅助检查是防止肠套叠误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 ,本院儿科门诊误诊小儿肠套叠 2 6例 ,现将误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肠套叠患儿 2 6例 ,男 18例 ,女 8例。年龄 4个月~ 5岁。 4个月~ 1岁 2 2例 ,~ 2岁 3例 ,~ 5岁 1例。院外转入16例 ,本院门诊误诊 10例。误诊时间 2 1~ 72h ,平均 4 6h。2 6例均经空气灌肠及外科手术证实。最初误诊为急性小儿肠炎 7列 ,肠痉挛 6例 ,消化不良 4例 ,急性细菌性痢疾 3例 ,急性坏死性肠炎、过敏性紫癜各 1例 ,上呼吸道感染 3例 ,肺炎 1例。本组 2 6例 ,治愈 2 5例 ,死亡 1例。2 误诊分析与讨论询问病史不详细。小儿肠套叠早期症状不典…  相似文献   

19.
肠套叠,多发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多见的为回肠末端套入结肠。典型的症状是腹痛、血便和腹部肿块。我院自1998年1月~2000年4月收治小儿肠套叠3例,其中2例死亡,1例存活。现将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可龙 《广州医药》1997,28(1):72-72
成人肠套叠误诊2例河北省唐山碱厂职工医院(063305)黄杏龙肠套叠是引起肠梗阻的一大因素,据统计在我国约占肠梗阻总数的20%,文献报告绝大多数患者为婴幼儿。成人肠套叠由于发病较缓慢,症状常不典型,加上临床医师对此缺乏警惕性,故易造成误诊。我院近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