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AV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门诊和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替比夫定(600mg/d),B组采用阿德福韦酯(10mg/d),C组采用替比夫定(600mg/d)、阿德福韦酯(10mg/d)联合治疗;3组均治疗52周。结果治疗52周时3组患者间ALT、HBV-DNA检测水平,C组与B组、C组与A组、A组与B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所选患者HBs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比较,C组与B组、A组与B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C组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52周时:HBV-DNA达到检测水平以下(<500copies/mL)的百分率,C组分别与A组及B组、A组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χ2值分别为4.6、5.27和5.82,P值均<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AVD)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替比夫定或阿德福韦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干扰素组和替比夫定组,干扰素组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组给予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观察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和正常化率及血清HBsAg、HBeAg和乙肝病毒(HBV) DNA的含量及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及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值率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24周和48周ALT和AST的含量及血清HBsAg、 HBeAg和HBV DNA的含量均明显降低( P <0.01),而替比夫定组治疗后降低量更显著;ALT和AST正常化率,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及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值率显著增加( P <0.01),而替比夫定组治疗后的增加量更显著。结论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效果比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观察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长期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了60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与单独使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的观察组其肝功能指标水平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 HBV-DNA、HBeAg 及 ALT 影响。方法选择诊治的 HBeAg 阳性慢乙肝患者195例,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阿德福韦酯组、联合组,每组65例。疗程均为52周。观察3组治疗12、24、48、52周时 HBV-DNA 转阴率、HBeAg 转阴率、ALT 复常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2、24、48、52周时,联合组 HBV-DNA 转阴率及 HBeAg 转阴率均显著高于替比夫定组和阿德福韦酯组( P <0.05);但替比夫定组与联合组间 ALT 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2组均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组( P <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显著高于替比夫定组和阿德福韦酯组的67.69%和58.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与单独应用替比夫定或阿德福韦酯比较,联合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改善 HBV-DNA 转阴率、HBeAg 转阴率和 ALT 复常率中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替比夫定对阿德福韦酯疗效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2例阿德福韦酯疗效欠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替比夫定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方案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3、6个月比较两组间ALT复常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HBV-DNA转阴率差异及应答率差异。结果用药后两组均具有一定的ALT复常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HBV-DNA转阴率,但第6个月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均具有较高的应答率,观察组完全应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替比夫定对阿德福韦酯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其与阿德福韦酯联用的疗效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王秀英 《中国药业》2012,(21):98-99
目的探讨应用阿德福韦酯对替比夫定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变异的补救治疗方法。方法将50例替比夫定治疗后出现rtM204I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A组单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B组采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第1,3,6,12个月进行检查,观察两种疗法对rtM204I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结果 B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rtM204I变异检查无阳性,且在第1,3个月检查发现rtM204I变异明显改善,优于A组(P<0.05)。治疗12个月后,B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恢复率、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转阴率均达到100%,而A组分别为68.0%和72.0%,B组优于A组(P<0.05)。两组e抗原血清转换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对服用替比夫定慢性乙型肝患者出现rtM204I变异时,可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共5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均予常规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用替比夫定600 mg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g,1次/d,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g,1次/d.治疗24周时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指标、Child-Pugh评分分别为(33.2±13.8) μmol/L、(44.5±16.4) U/L、(36.1±1.5) g/L、(6.1±1.8)分,均优于对照组的(71.8±18.6) μmol/L、(89.9 ±44.9) U/L、(29.7±1.3)g/L、(8.l±2.2)分(t=15.32,15.20,23.37,6.09,均P<0.0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93.3% (28/30)、43.3% (13/30),均高于对照组的76.9% (20/26) 3.6% (2/26)(x2=4.87,9.08,均P<0.05).结论 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可以快速强效抑制病毒复制,改善症状及肝功能指标,从而延缓肝硬化的病理学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加用替比夫定(Telbivudine)治疗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耐药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学、血清学、生化学的应答情况.方法 对26例阿德福韦酯耐药的患者加用替比夫定,治疗48周,期间每12周随访1次,检测血清中HBV DNA、HBV标志物和生化指标.结果 加用替比夫定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HBV DNA阴转率逐渐提高,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随HBV DNA的下降逐渐复常;治疗过程中除1例男性患者出现一过性的肌酸激酶(CK)升高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加用替比夫定治疗阿德福韦酯耐药患者,可快速有效地降低血清中病毒载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使用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68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每组34例。A组患者给予替比夫定治疗,B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48周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A组治疗后HBV-DNA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BV-DNA转阴率高、HBeAg转阴率高,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替比夫定治疗效果更好,患者HBeAg转阴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观察替比夫定(LdT)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青年高病毒载量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疗效。方法 106例HBeAg阳性、HBV DNA≥107 拷贝/mL的青年CHB初治患者分为替比夫定(LdT)联合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治疗组(54例)和恩替卡韦(ETV)对照组(52例)。联合治疗组口服LdT 600 mg/d+ADV 10 mg/d,1次/d;对照组口服ETV 0.5 mg/d,1次/d。总疗程4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2、24、36、48周时乙型病毒性(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复常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取得较好的疗效,获得较高的HBV 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在治疗第12、24、36、48周时两组的HBV DNA阴转率及ALT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联合治疗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24周后明显高于ETV对照组(33.3% vs 13.5%,χ2=5.804、P=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36周和48周统计学差异更加显著(42.6% vs 15.4%,χ2=9.477、P=0.002;48.1% vs 19.2%,χ2=9.877、P=0.002)。结论 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青年高病毒载量的初治HBeAg阳性CHB患者,不仅获得较高的病毒学应答率和肝功能复常率,与恩替卡韦相比还能获得更高的HBeAg血清转换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O1O 年3月-2O12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 HBs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替比夫定1OOmg/ d 治疗,研究组4O 例患者采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分别观察治疗12、24、36、48周后 HBsAg 转阴率和肝功能等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2、24周,HBV - DNA 与 HBsAg 转阴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O. O5),治疗后36、48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两组患者治疗前 AST、ALT、总胆红素(TBIL)、HBV - DNA 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O. O5),治疗后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使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替比夫定,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耐药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NKI、VIP、CBM、Cochrane图书馆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到2014年4月,纳入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评价质量,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6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符合入选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和单用替比夫定相比,联合用药治疗阿德福韦酯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在治疗12周和24周时均有较高的HBV-DNA转阴率、HBe Ag转阴率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P<0.05)。对替比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用药和单用阿德福韦酯相比,在治疗48周时有较高的HBV-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P<0.05),但两者的HBe Ag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治疗和单药治疗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基于当前临床证据,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耐药型乙型肝炎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替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乙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内科于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112例HBeAg+CHB病例进行研究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替比夫定)、对照组(阿德福韦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转阴率.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水平(HBV-DNA、ASL)、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两种药物疗效对比,替比夫定抑制HBV作用更强,不仅提升了HBeAg转阴率,而且安全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房》2015,(35):4984-4986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长期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6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q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600 mg,qd。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2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血清病毒学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ST、ALB、ALT、TBIL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年HBV-DNA病毒转阴率、血清病毒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可以显著地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水平,长期疗效良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LdT)组80例和阿德福韦酯(ADV)组85例。LdT组患者予替比夫定口服治疗,ADV组患者予阿德福韦酯口服治疗。观察2组HBV—DNA水平、HBV—DNA转阴率、HBeAg或血清学转阴率、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完全应答率和病毒反弹情况。结果治疗后12、24、36、48周,2组HBV—DN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LdT组低于AD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12、24、36和48周后LdT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或血清学转阴率均高于ADV组;咖组复常率均高于ADV组;完全应答率均高于AD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较阿德福韦酯具有更强的乙型肝炎病毒抑制作用,能取得较高的HbeAg转阴率、血清学转阴率和完全应答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与替比夫定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e抗原(HBeAg)阳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慢性乙肝并HBeAg阳性且无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史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分别应用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治疗,在治疗12周和24周时比较两组HBV-DNA、HBeAg转阴率、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第12周时,两组间HBV-D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替比夫定组HBeAg转阴率合血清HBeAg转换率显著高于恩替卡韦组,两组间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4周时,两组间HBV-DNA、HBeAg转阴率、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ALT复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恩替卡韦组无不良反应,替比夫定组有2例,但无须治疗症状自行消失。结论乙肝早期治疗使用替比夫定治疗HBeAg转阴率和血清转换率高于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在慢性乙肝HBeAg阳性患者的早期治疗中有优势,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对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与恩替卡韦单药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5年9月在某院治疗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A组患者采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B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的TBIL、ALB、ALT含量及PTA与B组患者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8周、16周、32周时,A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与B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片结合替比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2月接受治疗的12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行替比夫定治疗,观察组行阿德福韦酯片结合替比夫定治疗,比较两组的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HBV转阴率与HBe Ag血清转换率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均降低,但观察者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V转阴率为88.3%(53/60),高于对照组的73.3%(44/60)(P<0.05);观察组HBe Ag血清转换率为13.3%(8/60),低于对照组28.3%(17/60)(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片结合替比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抗病毒,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阿德福韦酯治疗替比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替比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其中HBeAg阳性患者45例,HBeAg阴性患者15例。给予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HBV DNA定量指标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而降低,治疗前后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组内、组间的HBVDNA定量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随着HBVDNA下降而逐渐恢复正常,治疗前后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组内、组间的ALT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48~96周,未有临床耐药发生。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替比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显著,能够使HBVDNA定量指标、ALT水平降低,未发生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