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袖状胃切除间置回肠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对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41例实施袖状胃切除间置回肠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观察术前及术后1、3、6个月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缓解情况.结果 对本组41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9.6个月(6~21个月).95%的患者术后糖化血红蛋白<7%,不需任何降糖药物.78%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6%.空腹血糖从术前的(9.7±0.4) mmol/L降至术后的(6.2±0.3)mmol/L(P<0.01);糖化血红蛋白从术前的8.1%±1.4%降至术后的5.8%±0.6%(P<0.01);餐后2h血糖从术前的(13.6±0.7) mmol/L降至术后的(10.6±0.2) mmol/L(P<0.01);Homa-IR从术前的4.8±1.3降至术后的1.2±0.4(P<0.01);空腹C肽从术前的(3.3±1.7) ng/ml升至术后的(4.9±0.2) ng/ml(P <0.01);空腹胰岛素从术前的(10.2±1.4) mlu/L升至术后的(15.6±0.7) mlu/L(P <0.01)L;甘油三酯从术前的(3.1±0.5) mmol/L降至术后的(1.9±0.4) mmol/L(P <0.01);高密度脂蛋白从术前的(1.2±0.2) mmol/L升至术后的(1.9±0.8) mmol/L(P <0.01);低密度脂蛋白从术前的(3.5±0.3)mmol/L降至术后的(2.4±0.6)mmol/L(P<0.01).7例合并高血压患者中3例的血压得到控制.78%(21/27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得到缓解.53%(8/15例)患者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得到改善.结论 袖状胃切除间置回肠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治疗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治疗非过度肥胖2型糖尿病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DJB)治疗非过度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随访并检测7例行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的非过度肥胖型T2DM患者术前和术后24周内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合患者所应用的降糖药物剂量的变化,分析术后24周患者T2DM转归情况。结果接受DJB的7例T2DM患者.1例完全脱离降糖药物,FBG、2hPG和HbAlc正常;5例应用降糖药物剂量明显减少,但尚未完全脱离药物:1例无明显改善。血糖完全缓解比例1/7,有效比例6/7,HbAlc达标比例5/7:患者术后各时间段BMI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可以降低非过度肥胖T2DM患者的血糖.其对血糖的控制不依赖于体质量的降低.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胃转流术(gastric bypass,GBP)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治疗作用.方法 分析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住院的32例T2DM患者接受GBP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体质量、血压和脂肪肝的变化.结果 本组32例患者在GBP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6、12个月的FBG[(7.8±2.2)mmol/L、( 7.7±2.2)mmol/L、(7.2±1.8) mmol/L]均低于术前的PBG[ (11.1±2.7)mmol/L],P<0.05;术后l、6、12个月的2hPG[( 10.2±2.6) mmol/L、(10.5±2.8)mmol/L、(10.5±3.1)mmol/L]均低于术前的2hPG[ (14.0±3.5)mmol/L],P<0.05;术后1、6、12个月的HbAlc[(7.6%±1.4%)、(7.5%±1.7%)、(7.1%±1.9%)]均低于术前的HbAlc[(9.0%±2.3%)],P<0.05.BMI< 25 kg/m2的非超重者的术后12个月FBG[(6.9±1.5) mmol/L]、2hPG[ (10.0±3.2)mmol/L]、HbAlc[(6.9%±1.9%)]均低于术前的FBG[( 10.7±2.9) mmol/L]、2hPG[(14.3±4.1) mmol/L]、HbAlc[(8.8%±2.0%)],P<0.05;BMI≥25 kg/m2的非超重者的术后12个月FBG[ (7.5 ±2.3)mmol/L]、2hPG[ (11.3 ±2.9)mmol/L]、HbAlc[(7.3%±1.9%)]均低于术前的FBG[ (11.7±2.3)mmol/L]、2hPG[( 13.5±2.4)mmol/L]、HbAlc[(9.2%±2.7%)],P<0.05.6例合并有高血压的T2DM患者术后1年血压正常5例.17例合并有脂肪肝的T2DM患者术后1年脂肪肝减轻8例.结论 GBP对T2DM患者的糖代谢失常及合并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患者年龄、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钙、血磷、甘油三脂及总胆固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间,在本院初次诊断T2DM并以注射胰岛素作为血糖控制方案的男性患者.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n,DEXA)检测腰椎前后位(L1~4)BMD值(g/cm2),记录患者身高和体重以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检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Hemoglobin A1C,HbA1c)、血钙、血磷、甘油三脂及总胆固醇浓度.结果 T2DM患者腰椎前后位(L1-4)平均BMD为(1.08±0.17)g/cm2,与年龄、血钙、血磷、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身高、体重和BMI间均无相关性.T2DM患者BMD与其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0.666,P<0.001;r=-0.74,P<0.001;r=-0.693,P<0.001).结论中年男性T2DM患者血糖水平越高,平均持续时间越长患者BMD越低,对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者应积极开展BMD检查以早期发现低骨量和OP患者.  相似文献   

5.
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治疗合并肾衰竭代偿期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肾衰竭代偿期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诺和灵M30R和瑞格列奈控制血糖,共12周.检测其生化指标.结果:瑞格列奈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下降(1.89±1.05)mmol/L,餐后2 h血糖下降(2.31±1.27)mmol/L,糖化血红蛋白Alc下降(1.17±0.35)%;诺和灵M30R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下降(1.95±1.12)mmol/L,餐后2 h血糖下降(2.37±1.34)mmol/L,糖化血红蛋白Alc下降(1.21±0.4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瑞格列奈能有效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降低HbAlc,而且安全性和依从性较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Roux-en-Y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RYGB)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10月行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27例。沿His角离断胃,保留胃囊20~30 ml,用带有刻度的分离钳保留胆胰支为60~100 cm,食物支为80~150 cm。结果 27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1年患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6.14±2.01,显著低于术前32.19±3.89(t=11.713,P=0.000);空腹血糖(6.09±1.44)mmol/L,显著低于术前(10.37±2.21)mmol/L(t=12.529,P=0.000);餐后2 h血糖(8.28±1.97)mmol/L,显著低于术前(15.89±1.37)mmol/L(t=16.205,P=0.000);糖化血红蛋白(5.95±1.44)%,显著低于术前(9.48±2.07)%(t=8.900,P=0.000);空腹C肽(1.89±0.27)ng/ml,显著低于术前(2.31±0.40)ng/ml(t=7.927,P=0.000)。1年后2型糖尿病临床治愈率81.5%(22/27),临床有效率14.8%(4/27),临床无效率3.7%(1/27)。结论 LRYGB对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旁路术(LGBP)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72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LGBP治疗前后及其随访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糖尿病相关指标的变化和并发症的改善情况。结果72例均顺利完成LGBP,无死亡病例,患者术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明显低于术前(P〈0.01),28例合并有眼底病变、手足麻木等症状的患者中21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随访12个月以上,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LGBP在治疗2型糖尿病及改善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具有肯定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可调控性胃束带术(LAGB)治疗肥胖症伴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LAGB治疗20例肥胖症伴T2DM患者.术后第1、3、6、9、12个月监测术后体质量并计算BMI;采用ELISA检测血清瘦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及生长激素释放多肽(ghrein)的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采用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BG)水平;对血清瘦素、GLP-1及ghrein水平与糖尿病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本组20例患者LAGB术后12个月,体质量由术前的(108±18)kg降至(71±16)kg (P<0.05),BMI由术前的38±5降至29±6(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由术前的12.8±7.4降至3.4±2.0(P<0.01);血清ghrelin水平由术前的(7.8±1.9)μg/L升至(11.6±2.6)μg/L(P<0.01),血清瘦素水平由术前(24.9±13.7)μg/L降至(12.9±5.1)μg/L(P<0.01),GLP-1水平由术前的(0.58±0.12)μg/L升至(0.80±0.06)μg/L(P<0.01);血清瘦素水平与糖尿病相关指标(FBG、FINS、C肽及HbA1c)呈正相关,而血清Ghrelin和GLP-1水平则与上述糖尿病相关指标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LAGB能有效治疗肥胖伴T2DM,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升高血清GLP-1和ghrelin水平,降低血清瘦素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手术去势后,雄激素水平降低对机体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释放节律的影响.方法:36例患者经前列腺穿刺,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7~9分,临床分期Ⅲ~Ⅳ期,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前无Ⅱ型糖尿病史.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分别测定血清睾酮(T),血清游离睾酮(FT),空腹及餐后0.5 h、1 h、2 h、3 h胰岛素.空腹及餐后0.5 h、1 h、2 h、3 h血糖.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绘制胰岛素释放曲线.结果:本组患者去势术后1个月血清T、FT较术前显著下降[(0.45±0.05)ng/ml vs.(4.88±0.23)ng/ml,P〈0.001;(2.07±0.19)pmol/L vs.(35.10±4.37)pmol/L,P〈0.001].此后继续下降,术后6个月左右达到最低,并维持低水平.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血糖及胰岛素于术后1个月显著升高[(5.63±0.78)mmol/L vs.(5.11±0.21)mmol/L,P〈0.05;(10.48±3.68)μU/ml vs.(7.56±2.58)μIU/ml,P〈0.05;(6.66±0.72)mmol/L vs.(5.78±0.33)mmol/L,P〈0.01;(16.31±0.45)μIU/ml vs.(13.21±0.35)μIU/ml,P〈0.01)],此后仍呈上升趋势,胰岛素释放曲线示餐后0.5 h峰值低于空腹时5倍或峰值后移.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22.5)术后1个月开始显著升高(2.62±0.13 vs.1.72±0.02,P〈0.05)(HOMA法,稳定模型法),此后呈上升趋势.结论:双侧睾丸切除后,雄激素水平下降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且胰岛素释放曲线峰值下降或后移.Ⅱ型糖尿病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袖状胃切除术(SG)及胃转流术(GBP)对2型糖尿病(T2DM)的近、长期疗效的循证支持。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及EMbase数据库关于SG及GBP手术治疗合并肥胖的T2DM患者疗效的文献,设立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Meta分析标准的文章有34篇,其中8篇为RCT,26项研究涉及GBP,27项研究涉及SG。术前GBP及SG手术患者的基础BMI(kg/m2)分别为44.8±5.2、46.68±7.3;术前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7.86±0.73、7.91±0.98;空腹血糖水平(mg/dl,1mg/dl=0.055 5 mmol/L)分别为158.0±18.1、167.7±41.6。随访1年GBP和SG术后T2DM缓解率分别为77%、74%,3年缓解率则为74%、85%,5年及以上缓解率分别为77%、74%。8篇RCT文献中行GBP与SG手术治疗T2DM效果的Meta分析,RR=1.26,95%CI=1.10~1.44,GBP术后T2DM缓解率较SG高。结论 GBP及SG手术均是治疗肥胖合并T2DM的有效措施,其近、远期疗效随随访时间无明显下降。GBP治疗T2DM的疗效优于SG手术。  相似文献   

11.
探讨腹腔镜下Roux-en-Y胃旁路术(LRYGB)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以2010年8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消化中心接受LRYGB的30例肥胖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前及术后1、3、6、14个月取静脉血,检测肥胖相关指标: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多余体重减少率(EWL);T2DM代谢相关指标: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水平;计算T2DM缓解率和LRYGB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LRYGB,平均手术时间(96±28)min,出血量(42±6)m 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6、14个月时,患者体重、腹围、BMI明显下降,而空腹及餐后2 h血糖、HbA1c从术后1个月开始即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4个月时BMI、空腹血糖均较术后1个月显著下降(P0.05);而血清C肽水平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减重方面,术后3、6、14个月EWL分别为(76.1±34.0)%、(79.6±45.0)%和(52.7±32.0)%;在T2DM缓解率方面,完全缓解率达83%。LRYGB治疗肥胖型T2DM可以在短期内减重并改善糖代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影响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成都军区总医院行胃转流术治疗且获得1年随访的99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连续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C肽释放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身高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胃转流术后不再需要任何降糖措施,可长期保持随机血糖< 11.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OGTT 2 h血糖<1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者判定为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组);术后所需药物量明显减少或饮食调整即可控制血糖至正常者判定为好转(好转组);不符合上述完全缓解和好转标准者均视为无效(无效组).术后各时相点检测指标与术前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组间各指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80%(79/99)的患者症状完全缓解,9% (9/99)的患者症状好转,11% (11/99)的患者无效.完全缓解组术前体质量,BMI,空腹及餐后30 min、1、2、3hC肽,餐后30 min和1h血糖,餐后30 min和1h胰岛素分别为(75±14) kg、(27±4)kg/m2、(2.1 ±0.8) nmol/L、(2.8±1.2) nmol/L、(3.8±1.7)nmol/L、(4.5±2.2) nmol/L、(3.5±1.2) nmol/L、(16±3)mmol/L、(19±4) mmol/L、(29±21) U/L、(37±27) U/L,好转组分别为(62±10)kg、(24±4)kg/m2、(1.3±0.5) nmol/L、(1.8±1.0) nmol/L、(1.9±0.8) nmol/L、(2.8±1.7) nmol/L、(2.7±1.5) nmol/L、(17±5)mmol/L、(20±6)mmol/L、(18±13) U/L、(17±12) U/L,无效组分别为(71±12)kg、(24±3)kg/m2、(1.6 ±0.6)nmol/L、(2.2 ±0.9) nmol/L、(2.8±1.3) nmol/L、(2.8±1.0) nmol/L、(2.5±1.4) nmol/L、(17±5)mmol/L、(20±4)mmol/L、(17±10) U/L、(24±16) U/L,完全缓解组与好转组和无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89,5.328,5.860,4.315,7.504,5.208,4.512,3.341,8.154,3.456,3.514,P<0.05).结论 除体质量和BMI以外,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的空腹和餐后30 min、l、2、3hC肽,餐后30 min和lh的血糖和胰岛素等指标均与胃转流术的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治疗重度肥胖(体重指数≥35)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6月,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选择体重指数(BMI)≥35、病史15年且药物治疗或使用胰岛素难以满意控制血糖及并发症的36例重度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腹腔镜胃旁路手术,并随访1年。结果术后1、3、6、12个月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 h血糖、餐后2 h胰岛素、餐后2 h C肽、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EWL)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术后1年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完全缓解33例,明显改善2例,无效1例。有效率97.2%(35/36)。结论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对国人重度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种有效的减重及降糖方法。餐后血糖下降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诺和锐30治疗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安全性及对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对空腹血糖(FPG)>11.1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2hPG)>14mmol/L的3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诺和锐30特充治疗2个月,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搪(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体重指数(BMI)、餐后2小时血糖(2hPG)、餐后z小时胰岛素(2h-INS)、餐后2小时c肽(2h-C)、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FINS/FPG比值的变化.结果:36例患者血糖选标时间为(8.5±1.2)d.治疗后FPG、2hPG、HbAlc、TC、TG、LDL-C、HOMA-IR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HDL-C、F-INS、2h-INS、F-C、2h-C、HOMA-IS、FINS/FPG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BMI稍有增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T2DM患者,尽早使用诺和锐30,严格控制血糖,将有助于保护B细胞功能,延缓B细胞功能衰竭,间接改善血脂紊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RYGB)治疗非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普外科行LRYGB的28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体质量指数(BMI)将患者分为非肥胖组(BMI≤27.5 kg/m2)11例和肥胖组(BMI>27.5 kg/m2)17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6、9、12个月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42、0.871,P=0.526、0.392),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BMI、FPG、HbA1c、FCp、FIns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且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非肥胖组患者BMI在各时间点均低于肥胖组患者(P<0.05),术后12个月时非肥胖组的FCp水平显著低于肥胖组(t=0.711,P<0.05)。非肥胖组和肥胖组术后1年T2DM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2.7%(8/11)和82.4%(14/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8,P=0.544)。 结论LRYGB能明显降低非肥胖型T2DM患者的体质量,并改善糖代谢情况,且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Roux-en-Y胃肠道重建对非肥胖件糖尿病胃癌患者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非肥胖性糖尿病胃癌患者57例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其中35例行Roux-en-Y胃肠道重建,22例行Billroth Ⅰ式胃肠道重建.观察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和6个月两组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的变化,并检测口服葡萄糖后2 h血糖、胰岛素和C肽的变化.结果 手术前两组各检测指标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体质量指数变化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手术后3个月和6个月Roux-en-Y胃肠道重建组空腹血糖为(9.3±0.9)mmol/L比(7.2±2.1)mmoL/L比(7.1±0.8)mmoL/L,P=0.000;糖化血红蛋白为(9.2±1.2)%比(7.3±1.2)%比(7.2±1.1)%,P=0.000;空腹甘油三酯为(3.21±0.88)mmoL/L比(2.12±0.97)mmol/L比(2.02±0.09)mmol/L,P=0.000;空腹总胆固醇为(6.4±1.9)mmol/L比(4.3±1.0)mmol/L比(4.1±1.0)mmol/L,P=0.000;空腹低密度脂蛋白为(3,61±1.05)mmol/L比(2.77±0.68)mmol/L比(2.71±0.18)mmol/L,P=0.000;2 h血糖为(17.6±2.5)mmoL/L比(12.1±1.9)mmoL/L比(11.6±2.3)mmol/L,P=0.000,含量较手术前明显下降(P<0.01).空腹胰岛素为(98±11)pmol/L比(120±9)pmoL/L比(122±8)pmol/L,P=0.000;空腹C肽为(0.21±0.08)mmol/L比(0.30±0.01)mmol/L比(0.30±0.01)mmol/L,P=0.000;空腹高密度脂蛋白为(1.08±0.10)mmol/L比(1.61±0.34)mmol/L比(1.62±0.09)mmol/L,P=0.000;2 h胰岛素为(410±19)pmol/L比(446±19)pmol/L比(459±18)pmol/L,P=0.000;2 h C肽为(0.87±0.17)mmol/L比(1.22±0.14)mmol/L比(1.19±0.15)mmol/L,P=0.000.Billroth Ⅰ式胃肠道重建组糖化血红蛋白为(9.2±1.2)%比(8.4±1.6)%比(8.3±1.1)%,P=0.046.结论 Roux-en-Y胃肠道重建术可改善非肥胖性糖尿病胃癌患者血糖和血脂代谢,且与体质量指数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空腹血糖(FPG)水平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胃转流Roux-en-Y吻合术(RYGBP)术后血糖变化及转归情况。方法:前瞻性选取胃部疾病合并T2DM患者行胃部分或全胃切除,残胃食管近端空肠Roux-en-Y吻合术25例,根据入院时FPG水平分为3组:A组(7.0 mmol/L≤FPG〈11.1 mmol/L)、B组(11.1 mmol/L≤FPG〈15.0 mmol/L)、C组(FPG≥15.0 mmol/L)。检测各组术前(0周)、术后1、4、8、12、24周FPG水平,评估患者术后转归情况。结果:各组术后FPG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术后24周A组与C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RYGBP术后T2DM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愈率为72%。结论:从血糖改善方面评估,RYGBP对所有T2DM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FPG水平过高时控制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血糖控制程度对脊柱关节突关节骨关节炎(facet joint osteoarthritis, FJOA)发生及等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诊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86例, 根据入院时是否确诊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121例和非糖尿病组165例, 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合并高血压、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糖尿病组记录糖尿病病程, 连续3 d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峰值, 通过血生化结果评估血浆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 根据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 将患者分为血糖理想(HbA1c<6.5%且空腹血糖<6.1 mmol/L)、良好(6.5%≤HbA1c≤7.5%或6.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不佳(HbA1c>7.5%且空腹血糖>7.0 mmol/L)三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腰痛程度, 按Pa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gastric bypass, LGBP)对中国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术后3年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LGBP治疗的58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3、6、9、12、24、36个月患者的体质量、血糖、血脂等指标,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并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手术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 结果58例T2DM患者全部完成LGBP,无中转开腹患者。患者的术后9个月体质量达到最低,术后12、24、36个月平均体质量均较术前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36个月T2DM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2.5%、71.4%、52.9%。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glucose,FPG)在术后6个月降至最低;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在术后9个月降至最低。术后12、24、36个月FPG和HbA1c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年的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也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出现胃肠吻合口狭窄1例,小肠Y吻合口出血1例。 结论LGBP对于中国T2DM患者中远期疗效仍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Tian XF  Cao H  Chen DL  Ke CW  Yin K  Zheng CZ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3):1794-1799
目的 研究胃旁路手术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72只8周龄的GK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O组,18只)、假手术组(S组,18只)、饮食控制组(F组,18只)和对照组(C组,18只),术前和术后1、2、4、8周检测比较空腹、餐后血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术后2、4、8周取血测餐后血糖后,分批随机处死大鼠,每批每组处死6只,大鼠处死后分离胰腺并取出待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胰岛β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 O组术后第4周空腹血糖由术前的(16.2 ±0.8)mmol/L下降到(9.2±0.6)mmol/L,术后第8周血糖为(9.7±0.7)mmoL/L;术后第4周餐后血糖由术前的(31.1±1.1)mmoi/L降至(13.1±0.7)mmol/L,术后第8周为(12.3 ±0.7)mmol/L;术后第4周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由术前的(28.0±1.2)mU/L升至(62.8±1.9)mU/L,术后第8周为(61.7±1.4)mU/L,术后第4、8周餐后血清胰岛素水平分别为(77.4±1.1)mU/L、(77.1±1.0)mU/L;术后第2周空腹GLP-1由术前的(10.7±1.0)pmol/L升至(13.5±0.8)pmol/L,至术后第4、8周分别为(26.1±0.9)pmol/L、(25.3±1.2)pmol/L;O组各测量值术后各时相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组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率术后4周下降至(5.9 ±0.7)%,术后8周凋亡率为(6.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组Bcl-2蛋白表达术后2、4、8周表达量分别为31.3±1.5、35.7±1.0和35.8 ±0.8,明显高于同时间点的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蛋白术后2、4、8周表达量分别为13.3±0.9、10.8 ±0.9和10.9±1.1,明显低于相同时间点的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旁路手术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促进GLP-1分泌,从而调节Bcl-2通路,显著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保护胰岛B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