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安徽省1996~2007年钉螺新发现和复现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1996~2007年安徽省新发现和复现钉螺面积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根据历年螺卡记录结果,按照不同年份和不同水系分别统计新发现和复现钉螺面积。结果1996年到2007年12年间,安徽省新发现钉螺面积出现了1998年、2004年和2006年3个高峰期,复现钉螺面积出现了1998年和2004年2个高峰期;累计新发现钉螺面积3390.2hm2,累计复现钉螺面积4570.5hm2,超过了同期消灭钉螺面积;结果也明确了新发现和复现钉螺的主要水系。结论钉螺的新发现和复现与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密切相关,长江流域及通江河流的灭螺成果难以巩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1996-2007年池州市新发现和复现钉螺面积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根据历年螺卡记录结果,按照不同年份和不同水系分别统计新发现和复现钉螺面积。结果从1996年到2007年的12年间,池州市新发现钉螺面积出现2个高峰期。分别是2001年和2005年,复现钉螺面积出现了1998年和2005年2个高峰期:累计新发现钉螺面积152.9hm2,累计复现钉螺面积1211.0hm2,主要发生在山区秋浦河流域。结论钉螺的新发现和复现与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巩固秋浦河流域灭螺成果是池州市现阶段血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2000-2008年九江市新发现和复现钉螺面积及感染情况,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根据历年年报及查螺卡记录结果,按照不同年份、不同地形类别及钉螺复现时距分别统计新发现和复现钉螺面积及钉螺感染情况。结果从2000-2008年九江市新发现螺点10个,累计新发现钉螺面积242.12hm^2,累计钉螺复现面积1034.24hm^2,湖沼、江滩地区占新发钉螺面积99.66%,占复现钉螺面积93.98%,有1个新发螺点和14个复现螺点查出感染性钉螺。结论螺情是血吸虫病的一个重要动态指标,新发现和复现钉螺与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做好达标后巩固监测工作是防止钉螺复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1996~2007年池州市新发现和复现钉螺面积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根据历年螺卡记录结果,按照不同年份和不同水系分别统计新发现和复现钉螺面积.结果从1996年到2007年的12年间,池州市新发现钉螺面积出现2个高峰期,分别是2001年和2005年,复现钉螺面积出现了1998年和2005年2个高峰期:累计新发现钉螺面积152.9hm2,累计复现钉螺面积1211.0hm2,主要发生在山区秋浦河流域.结论钉螺的新发现和复现与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巩固秋浦河流域灭螺成果是池州市现阶段血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1996-2006年巢湖市新发现和复现钉螺面积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根据历年螺卡记录结果,按照不同年份和不同水系分别统计新发现和复现钉螺面积。结果从1996-2006年11年间,巢湖市新发现钉螺面积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在下降过程中也出现了逐渐下降的4个高峰期,分别是1996年、1998年、2001年和2004年,复现钉螺面积出现了1999年和2003年2个高峰期;累计新发现钉螺面积378.7万m2,累计复现钉螺面积276.6万m2,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结论钉螺的新发现和复现与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密切相关,长江流域的灭螺成果较难巩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1996—2006年巢湖市新发现和复现钉螺面积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根据历年螺卡记录结果,按照不同年份和不同水系分别统计新发现和复现钉螺面积。结果从1996—2006年11年间,巢湖市新发现钉螺面积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在下降过程中也出现了逐渐下降的4个高峰期,分别是1996年、1998年、2001年和2004年,复现钉螺面积出现了1999年和2003年2个高峰期;累计新发现钉螺面积378.7万m^2,累计复现钉螺面积276.6万m^2,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结论钉螺的新发现和复现与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密切相关,长江流域的灭螺成果较难巩固。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钉螺新发现、复现规律,为制订有效的螺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查阅历史资料及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整理分析2006-2009年安庆市的新增钉螺资料.结果 2006~2009年全市新增钉螺面积14340 117m2,新发现钉螺环境150个,复现钉螺环境数117个,两者钉螺面积比值为2.21:1.钉螺新发现和复现均以内陆、湖滩较为严重,主要原因是邻近有螺区钉螺扩散引起.钉螺复现环境数的74.4%( 87/117)可归用于邻近有螺区钉螺扩散.钉螺复现距钉螺消灭年份最短的1年,最长的是35年,平均是10年.结论 螺情受自然、社会经济诸多因素影响,易出现反复,血防工作应加强螺情监测与灭螺效果巩固.  相似文献   

8.
1995-2009年安徽省芜湖市消灭钉螺面积775.28hm2,新增钉螺面积805.15hm2。钉螺面积的新增可能与洪涝灾害及开展大规模的螺情调查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苏省金湖县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钉螺消长趋势和存在原因,探讨今后钉螺控制策略。方法采取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对历史螺区和重点环境进行监测查螺,框距内陆5 m,湖滩10~20 m。捕获钉螺采用压碎镜检法解剖观察有无血吸虫感染。采用网捞法和稻草帘诱螺法进行钉螺扩散监测。结果 1998-2012年投入查螺工日43 432个,查螺面积23 991.48 hm2,查螺框数2 769 271个,累计查出有螺条块8个,有螺面积0~15.43 hm2。其中新发现有螺村1个,有螺条块4个,新发现有螺面积28.18 hm2。新发现钉螺有螺框出现率高于复现钉螺有螺框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4,P0.01)。解剖钉螺3 885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打捞漂浮物5 972 kg,投放稻草帘560块,均未发现钉螺。结论金湖县螺情时有反复,且出现新发现有螺村、镇,钉螺控制依然是金湖县血吸虫病防治的一项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分析南京市螺情变化趋势,为控制钉螺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0~2014年间南京市钉螺面积、分布、密度及感染率资料,观察其变化趋势,并分析影响螺情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  2010~2014年全市有螺面积分别为2 366hm2、2 416hm2、2 372hm2、2 243hm2和1 787hm2。对查出的活螺全部解剖,均没有发现感染性钉螺,阳性钉螺面积均为0。2013年、2014年复现面积109.7hm2、21.81hm2,2011年和2013年新发现钉螺面积1.25hm2、2.3hm2。江滩型钉螺依然是全市有螺环境的主要类型。2014年平均活螺密度较2010年下降了66.7%。 结论  全市钉螺密度已降到很低水平,连续6年未发现阳性钉螺,但有螺面积基数仍然较大,且下降缓慢,局部螺情仍有反弹。应积极探索新的灭螺方法,进一步压缩现有有螺面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0—2020年苏州市血吸虫病疫情,为制定巩固血吸虫病消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从2010—2020年苏州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江苏省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平台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历年苏州市查螺、灭螺、血吸虫病查病等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本地人群和流动人群血吸虫病血检阳性率比较采用[χ2] 检验,历年血检阳性率比较采用趋势性[χ2] 检验。结果 苏州市于2018年通过江苏省血吸虫病消除评估考核。2010—2020年累计查螺18 572.73 hm2,共查出有螺面积68.61 h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37.30 hm2;共解剖钉螺23 144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无论是复现还是新发钉螺环境,均以内陆为主。2010—2020年累计药物灭螺269.34 hm2,其中环境改造灭螺3.48 hm2。2010—2020年共对674 002人·次进行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查,检出阳性2 567人·次,血检阳性率0.38%;病原学检查33 835人·次,未检出阳性。2010—2020年血吸虫病血检阳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 = 129.48,P < 0.001),其中本地人群血检阳性率除2016年居于高位外,其余几年相对平稳;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 = 54.11,P < 0.001)。2013—2020年分别对本地人群和流动人口开展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查278 800、175 202人·次,分别检出阳性1 387、609人·次,阳性率分别为0.50%和0.35%,本地人群血检阳性率高于流动人口([χ2] = 54.76,P < 0.001)。结论 苏州市血吸虫病疫情有回升风险,应继续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降低血吸虫病疫情复燃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20年洪涝灾害后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分布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并分析2020年汛期降雨量、水位数据以及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受灾信息。2021年对安徽省流行血吸虫病的9个市50个县(市、区)开展钉螺调查,收集全省钉螺孳生环境及分布、新发和复现钉螺环境等相关信息,分析洪灾后全省钉螺扩散情况。结果 2020年汛期,长江中下游流域遭受强降雨袭击,7月份降雨量达317.9 mm;长江大通水文站7月平均水位达到15.3 m,7月和8月的最高水位分别达到了16.2 m和15.4 m,均超过了该站的警戒水位(14.4 m)。安徽省共有255个(占71.43%)流行乡镇1 138个(占47.98%)流行村受到洪涝灾害影响,溃堤(垸)数达130个。2021年,全省共查出钉螺面积20 238.26 hm2,其中滩地环境有螺面积达16 781.86 hm2;全省复现钉螺面积976.84 hm2,其中遭受洪水淹没的复现钉螺面积685.10 hm2;新发钉螺面积611.52 hm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常州市2013-2016年钉螺分布和螺情变化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6年常州市的螺情监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6年常州市共查出有螺面积40.17 hm2,其中新发现有螺面积30.63 hm2。4年全市共解剖钉螺3 454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全市共查到有螺环境 51个,其中江湖滩、内陆、山丘类型的有螺面积分别为12.13(30.19%)、25.54(63.57%)、2.51 hm2(6.24%)。新发现有螺环境中,江湖滩、内陆类型的面积分别为8.00(26.12%)、22.63 hm2(73.88%)。有螺原因主要是外来输入和邻近扩散。4年药物灭螺面积共计71.74 hm2,巩固药物灭螺面积155.15 hm2,改造有螺环境面积15.90 hm2,改造历史有螺环境面积11.30 hm2。结论 内陆河道钉螺扩散是近年常州市新发螺情的关键,必须需加强监测和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芜湖市2009–2018年血吸虫病疫情,为调整、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8年芜湖市血吸虫病疫情数据,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2018年芜湖市人群血吸虫病患病率从2009年的0.450%下降至2018年的0.035%,下降了92.22%(χ2 = 16 128.307,P < 0.01);家畜血吸虫感染率从0.483%下降为0(χ2 = 27.570,P < 0.01)。有螺面积由2009年的1 501.07 hm2增加到2018年的4 408.62 hm2,增加了193.70%。自2012年起未查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自2016年起未再发现粪检阳性血吸虫病病人和病畜。结论 目前,芜湖市血吸虫病疫情已处于低流行状态,但有关血吸虫病流行与传播的因素依然存在。今后仍应加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完善和加强监测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以巩固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目的 分析安徽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 (传控) 和传播阻断 (传阻) 地区达标前、 后的疫情演变规律, 为控制血吸虫 病及巩固防治成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选择安徽省已达血吸虫病传阻的天长市、 达传阻后疫情回升的太湖县和达传 控疫情回升的广德县,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以达到血吸虫病传控年为基点, 收集各县传控前10年至2008年的血吸虫病 疫情资料, 分析比较血吸虫病流行区达标前、 后病情与螺情变化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结果 天长市钉螺分布于局部湖 滩, 传控年有螺面积3.54 hm2 , 2008年消灭钉螺; 除1993年发生58例急性感染外, 其他年份无粪检阳性者, 人群血检阳性 率维持在0~1.55%的低水平。太湖县达传控的1971年钉螺面积为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的0.06%, 1983年达传阻前连续3 年无螺, 传阻12年后疫情回升, 发生血吸虫集体感染73例; 有螺面积回升至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的2.91%, 之后钉螺面积 持续上升; 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为0~5.65%, 耕牛粪检阳性率多>1%。广德县达传控年的有螺面积为历史累计钉螺面积 的1.90%, 之后呈逐年上升趋势, 达传控后5年曾发生血吸虫急性感染病例, 疫情出现回升。天长市人群血检阳性率、 太 湖县人群和耕牛粪检阳性率, 与当地有螺面积均呈正相关 (r=0.582, 0.401, 0.596, P均<0.05)。结论 结论 控制钉螺是实现 血吸虫病传播达标和巩固防治成果的关键因素, 应加快研究建立有效的螺情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芜湖市2009–2018年血吸虫病疫情,为调整、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8年芜湖市血吸虫病疫情数据,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2018年芜湖市人群血吸虫病患病率从2009年的0.450%下降至2018年的0.035%,下降了92.22%(χ2 = 16 128.307,P < 0.01);家畜血吸虫感染率从0.483%下降为0(χ2 = 27.570,P < 0.01)。有螺面积由2009年的1 501.07 hm2增加到2018年的4 408.62 hm2,增加了193.70%。自2012年起未查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自2016年起未再发现粪检阳性血吸虫病病人和病畜。结论 目前,芜湖市血吸虫病疫情已处于低流行状态,但有关血吸虫病流行与传播的因素依然存在。今后仍应加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完善和加强监测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以巩固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芜湖市血吸虫病疫情现状及流行因素,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芜湖市血吸虫病疫情年报表及有关螺情、病情资料,分析血吸虫病流行状况和特点。结果 截至2012年底,全市现有血吸虫病人4 141人,其中晚期病人361人(当年发现11人),未发现急性感染病人;全市尚有钉螺面积39 747.77hm2,其中湖沼型36 843.06hm2,山丘型2 904.70hm2,分别占有螺面积的92.69%和7.31%;全市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共有存栏耕牛3 709头,耕牛感染率为0.12%,较2011年(0.33%)下降了63.64%。结论 芜湖市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区疫情仍然维持在一定水平,家畜数量大,对环境的污染仍然存在,今后应因地制宜地大力推进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镇江市国家监测点血吸虫病监测结果,为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及时处置风险因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2019年在镇江市设立7个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要求,对本地居民和流动人群、牛羊等家畜血吸虫感染情况以及钉螺孳生环境等进行系统监测,对5年血吸虫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9年,镇江市7个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累计开展本地人群和流动人群血吸虫病血清学筛查15 848人·次和7 779人·次,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95%~1.75% 和0.14%~0.91%,均未发现病原学阳性者;筛查牛、羊、猪等各类家畜1 885头·次,均未发现粪检血吸虫阳性家畜。累计调查各类钉螺孳生及可疑钉螺孳生环境3 333.79 hm2,查出有螺面积108.71 hm2,其中钉螺复现面积50.97 hm2;5年活螺密度为0.007~0.125只/0.1 m2,呈逐年增高趋势(χ2 = 2 732.626,P < 0.01),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结论 镇江市血吸虫病疫情已维持在较低水平,防治成果较为巩固。但钉螺分布仍较广,血吸虫病传播危险因素依然存在。今后要加强钉螺控制等综合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置血吸虫病传播风险,推进消除血吸虫病进程。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通报了2021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并对全国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数据和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监测数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截至2021年底,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直辖市、自治区)中,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继续巩固血吸虫病消除成果,四川、江苏省维持传播阻断标准,云南、湖北、安徽、江西、湖南等5个省维持传播控制标准。全国共有451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27 571个流行村,人,阳性72 937人;开展粪检查病220 629人,阳性3人。全国共有19 291个流行村开展了钉螺分布调查,7 026个村查出钉螺,占调查总数的36.42%,新查出12个有螺村;累计查螺686 574.46 hm2,查出有螺面积191 159.91 hm2,其中新发现有螺面积1 063.08 hm2,复现钉螺面积5 113.87 hm2。血吸虫病流行区现有存栏耕牛525 878头,累计血检查病115 437头,阳性231头;开展粪检查病128 719头,未发现粪检阳性耕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常州市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效果,为制订巩固血吸虫病消除成果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20年常州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及相关部门血吸虫病综合治理资料,分析血吸虫病病情、螺情变化,评估综合治理措施实施效果。结果 2015—2020年,常州市累计开展血吸虫病血检查病112 061人·次,各年血检阳性率为0.15% ~ 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88.11,P < 0.05);粪检查病13 435人·次,未发现粪检阳性者;累计开展家畜查病5 840头·次,结果均为阴性,各年度家畜圈养率均为100%。累计查出有螺面积38.40 hm2,其中新发有螺环境8.97 hm2;累计解剖钉螺2 344只,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累计开展药物灭螺385.71 hm2,环改灭螺200.39 hm2,各年有螺环境活螺平均密度均低于0.1只/0.1 m2。2020年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100%。2015—2020年累计有374.06万人·次接受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结论 常州市已进入血吸虫病消除后监测巩固新阶段,但血吸虫病流行因素仍然存在;今后应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以巩固血吸虫病消除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