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急腹症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甲组、乙组、丙组,甲组实施全身麻醉,乙组实施硬膜外麻醉,丙组实施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相联合方式,对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全身麻醉(甲组),硬膜外麻醉(乙组),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相联合(丙组),优良率分别为96.88%、93.75%、90.63%。结论依据急腹症患者临床表现和症状,对有效的麻醉方式进行选取,可对麻醉效果进行保证,同时还能使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降低,促进手术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胸科手术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122例,随即分为2组患者,甲组患者60例,采用全身麻醉插管麻醉;乙组患者62例,采用全身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比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麻醉用药总量、术后拔管时间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因麻醉方法不当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全麻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可有效的缩短术后苏醒时间,降低术中全麻用药总量,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妇科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I~II级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I组)和单纯静吸复合全麻(II组)。结果:2组的血压、心率的比较:I组插管即刻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同诱导前无显著性差异切皮后1分钟、气腹后5分钟、术毕拔管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诱导前,II插管即刻、切皮后1分钟、气腹后5分钟、术毕拔管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诱导前,2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妇科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比单纯静吸复合全麻可提供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降低高血压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静吸复合全麻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是妇科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旨在对比分析连续硬膜外麻醉、静吸全身麻醉及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及意义。方法收集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麻醉组(A组)、静吸全身麻醉组(B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组(C组),各40例。比较三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和麻醉效果及麻醉前、麻醉后、气腹后及术毕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同时比较B组和C组术毕停药后至自主呼吸恢复、苏醒、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三组麻醉后10min血压显著下降和心率显著增快且与麻醉前5 min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组苏醒时间显著少于B组(P<0.05);C组拔出气管插管时间显著少于B组(P<0.05);A、B和C三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7.5%、90.0%和100.0%,C组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具有麻醉药物用量少、呼吸循环功能稳定、苏醒快、不良反应少及安全性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比较静脉全麻和静吸复合麻醉在妇科腔镜手术中患者苏醒期恢复情况及麻醉方法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接受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均分成A、B 2组(n=30),A组患者接受静吸复合麻醉方式,B组患者采用静脉全麻方式。结果接受静吸复合麻醉的A组患者苏醒时间显著短于B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A组发生率为20.00%,显著低于B组的5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静脉全麻,静吸复合麻醉的妇科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时间短,苏醒期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高龄患者髋部骨科手术的麻醉方法进行分析,并且对各种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进行髋部骨科手术的高龄患者108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甲乙丙三组,对甲组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对乙组的患者采取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丙组的患者釆取硬膜外麻醉。之后对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并且要对所有患者的麻醉满意度、术中以及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调查记录,对比研究。结果对患者进行麻醉满意度调查,其中丙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2.22%,低于甲、乙两组的100.00%;甲组术中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7.22%,乙组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6.66%,丙组的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3.88%;甲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其余两组患者均无出现术后并发症。三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时,丙组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异常变化比甲、乙两组要多。结论在对高龄髋部骨科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时,一般采取全身麻醉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实际手术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这两种中选择其一进行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A组为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B组为连续硬膜外麻醉组.两组患者入室后按常规分别给予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的效果.常规监测心率(HR)、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 2)、呼吸频率(R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CO2).结果 气腹后3分钟、改变体位3分钟后,B组心率HR较麻醉前明显增快(P<0.05).两组病人在手术开始后PETCO2均逐渐升高,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期血压变化不明显,脉搏血氧饱和度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即有所下降,吸氧后改善,气腹后增大吸氧量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全身麻醉组则无此现象,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是腹腔镜妇科手术最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观察两组患者切皮、骨性操作、缝皮时对患者术中疼痛进行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全身麻醉组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在切皮时,骨性操作时均缝皮时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骚动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连续的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发生率,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手术麻醉效果确切,并且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全身麻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应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静吸复合麻醉和靶控静脉麻醉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平均每组32例。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方式对甲组患者实施手术麻醉;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静脉麻醉方式对乙组患者实施手术麻醉;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静脉麻醉方式对丙组患者实施手术麻醉。结果丙组研究对象手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甲乙两组(P0.05);乙组研究对象手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甲组(P0.05)。丙组研究对象术后拔管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甲乙两组(P0.05);乙组研究对象术后拔管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甲组(P0.05)。结论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靶控静脉麻醉的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韩战记 《求医问药》2014,(21):227-228
目的:探讨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全麻法对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妇科收治的98例进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全麻法进行麻醉,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硬膜外麻醉法进行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麻醉的总有效率为87.8%,观察组患者麻醉的总有效率为97.9%。观察组患者麻醉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全麻法对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高血压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妇科手术治疗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甲组30例接受单纯全麻,乙组32例接受硬膜外复合全麻,观察2组麻醉效果。结果:乙组患者清醒时间与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甲组(P <0.05)。甲组插管时患者SBP、MAP、HR均显著高于麻醉前(P <0.05),乙组患者无明显波动,2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妇科手术患者接受治疗时,应用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相对较小,术后可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患者采取局部麻醉,乙组患者采取脊椎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疼痛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甲组术中疼痛比例略低于乙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膝关节镜手术中,脊椎麻醉和局部麻醉各有优点,要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影响,积累有效经验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取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阻滞组(50例)和静吸组(50例);阻滞组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静吸组进行气管内插管静脉吸入麻醉。结果:麻醉后,(1)阻滞组与静吸组的MAP和HR存在明显差异,且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从苏醒时间、镇痛效果上看,阻滞组明显优于静吸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从不良反应看,阻滞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静吸组(P<0.05)。结论:在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围麻醉期,硬膜外阻滞麻醉生命体征相对平稳、麻醉清醒快、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陕西医学杂志》2018,(3):382-385
目的:分析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对肥胖糖尿病患者胃旁路术后麻醉恢复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行胃旁路手术的肥胖糖尿病患者105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均采取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甲组镇静处理所用麻醉药物为丙泊酚,首次给予1 mg/kg丙泊酚静脉推注,之后以0.35mg/(kg·h)的速度维持;乙组为200μg右美托咪定,1μg/kg的速度给予微泵输注,10 min后将给药剂量改成0.4μg/(kg·h),;丙组为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右美托咪定用量200μg,速度0.4μg/kg,0.35mg/(kg·h)丙泊酚微泵维持,比较三组患者镇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三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乙组与丙组术后均无患者应用镇痛药物,甲组镇痛药物应用率为14.3%,显著高于乙组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甲组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两组(P<0.05),甲组与丙组患者睁眼时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明显短于乙组(P<0.05)。丙组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比较明显短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乙组(P<0.05)。(5)停止麻醉后1h及3h,丙组意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甲组与乙组(P<0.05),甲组意识状态评分显著高于乙组(P<0.05);VAS比较,乙组在停止麻醉后1h时与丙组疼痛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停止麻醉3h时疼痛程度明显低于甲组与乙组(P<0.05)。甲组在停止麻醉1h及3h时,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在对肥胖糖尿病患者开展胃旁路手术时,采用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方式能够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减轻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麻醉复苏质量。  相似文献   

15.
张怀刚 《吉林医学》2013,34(23):4695-4695
目的:对肝脾破裂手术的麻醉方法和麻醉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选取行肝脾破裂手术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50例采用单纯全身麻醉;乙组患者52例采用连续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全身麻醉用药总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显著优于甲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麻醉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对肝脾破裂手术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地降低全身麻醉用药总量,缩短术后拔管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安全性较高,适宜依据患者情况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6.
黄晓光 《吉林医学》2013,34(7):1249-1250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加吸入性全身麻醉与静-吸麻醉在腹部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腹部手术70例,ASA分级为2~3级,将其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加吸入性全身麻醉组和静-吸麻醉组,两组均为35例。硬膜外阻滞加吸入性全身麻醉组先给予硬膜外阻滞试验量(1.5%~2%利多卡因3~4 ml),5~10 min后观察有无腰椎麻醉现象,如无,给予追加量;静-吸麻醉组采用泵控输注麻醉药物。两组均并用吸入麻醉药物进行麻醉维持。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间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数值。结果:硬膜外阻滞加吸入性全身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控制以及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均明显高于静-吸麻醉,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静-吸麻醉相比,采用硬膜外阻滞加吸入性全身麻醉能够很好地控制病患的各项生理指标,降低麻醉插管与拔管时呼吸循环系统的波动,一定程度的降低了手术风险性,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医学》2017,(7):615-616
目的探讨和分析0.5%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选择大埔县人民医院2013-11—2016-11期间收治的122例下肢骨科手术高龄患者作为研究主体,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61例患者。甲组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乙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阻滞的完善时间、感觉运动的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甲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痛觉恢复时间以及局麻药用量均少于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92%)少于乙组患者(2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0,P=0.004)。结论 0.5%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应用安全有效,可缩短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以及痛觉恢复时间,并且明显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王茜  赵立福  杨繁荣  陈伟 《中外医疗》2008,27(15):112-112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在妇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观察记录麻醉平面、生命体征,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60例患者通过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用药,均能达到理想麻醉平面,对呼吸循环干扰小,麻醉效果满意,术后头痛、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可安全用于妇科手术的麻醉,具有麻醉效果,呼吸循环稳定、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徐红 《吉林医学》2015,(7):1382
目的:探究在腹腔镜手术麻醉处理中瑞芬太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88例,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中给予静吸复合麻醉法(静吸组),观察组则给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法(全凭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均取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且观察组在不良反应、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下腹腔镜手术的麻醉诱导,其安全有效,镇静和镇痛效果明显,且其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高血压患者上腹部手术各类血压指标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择期接受上腹部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9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接受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B组仅进行单一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血压测量时间分别为:诱导前、插管时、插管后5min、手术中、拔管时和拔管后5min.结果:观察组在插管时、插管后5min、手术中、拔管时和拔管后5min多数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测量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可以显著改善择期上腹部手术高血压患者各类血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