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磁共振波谱成像(MRS)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17年3月关于MRS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中文文献,并使用QUADAS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汇总分析,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发表偏倚的测定。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26篇,MRS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0.65(95%CI 0.62~0.68),特异度为0.83(95%CI 0.80~0.86),诊断比值比为10.98(95%CI 7.39~16.29),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 5,Q'指数为0.758 6。结论 MRS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一般,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系统检查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西门子Acuson S2000的ABVS系统扫查84例乳腺肿瘤患者的双侧乳腺,获取双侧乳腺横切面图像上的基本数据,系统自动进行三维数据重建,然后获得乳腺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与常规二维超声检查相对比,并与术后或穿刺病理结果相对照,评价ABVS系统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ABVS系统诊断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90%,准确度为90%;常规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90%,准确度为81%。结论 ABVS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超声检查途径,提高了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准确度,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完整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析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技术(ABVS)鉴别乳腺肿块及肿瘤TNM分期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于2018年9月—2021年1月经榆林市第一医院超声科收治的98例乳腺肿块患者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均进行常规手持超声(HHUS)、ABVS检查,比对病理检查“金标准”,统计两种检查方式影像特征,记录检查时间,统计“汇聚征”乳腺肿块患者恶性检出率,并分析HHUS、ABVS用于乳腺肿瘤良恶性及肿瘤TNM分期诊断效能。结果 经病理检查,98例乳腺肿块患者良性62例(63.27%);除形态、边界、边缘、纵横比、后方回声外,ABVS检查微钙化及汇集征发生率较HHUS检查均更高(P<0.05);相比于HHUS检查,ABVS检查时间更短,且以ABVS检查出现“汇聚征”乳腺肿块患者验证恶性检出率,ABVS恶性检出率更高(P<0.05);经HHUS、ABVS检查,乳腺肿块良恶性准确率、Kappa值分别为82.65%、0.645、85.71%、0.709,两种检查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TNM分期准确率、Kappa值分别为72.22%,0.593、77.78%,0.67...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系统(ABVS)与手持式超声(HHUS)作为第二眼超声检查对MRI检出的高危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MRI检出乳腺高危病灶的患者116例,共132个高危病灶,均行ABVS和HHUS作为第二眼超声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ABVS、HHUS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上的差异,以及两者对不同MRI影像特征病灶的检出情况。结果ABVS的乳腺高危病灶检出率高于HHUS(76.5%vs69.7%,P<0.05);而两种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上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VS、HHUS对MRI影像特征上不同大小、内部强化类型、时间-信号增强曲线类型的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不同增强类型的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超声检查对非肿块强化型病灶的检出率均低于对肿块型病灶的检出率。结论对于乳腺高危病灶,ABVS作为第二眼超声检查比HHUS检出率更高,但两者对非肿块强化型的病灶检出率均不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Meta分析动态增强MRI(DCE-MRI)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方法:检索CNKI、万方数据、CBM数据库有关DCE-MRI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中文文献,并采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30篇文献符合标准,提取DCE-MRI增强后形态学、TIC类型进行综合研究,则其形态学、TIC类型对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的敏感度及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0.83(95%CI:0.80~0.86)、0.89(95%CI:0.86~0.91),特异度及95%的可信区间为0.72(95%CI:0.69~0.76)、0.73(95%CI:0.70~0.76);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9.18%及88.93%。结论:DCE-MRI有助于乳腺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一般,其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DCE-MRI特征有重叠,仍需大样本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6.
张惠  刘玉萍  邓立强  向素芳 《四川医学》2018,39(11):1215-1219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检查对BI-RADS 4A类肿块再评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常规超声(HHUS)评分为BI-RADS 4A类的患者239例,再行ABVS检查,获取三维容积数据,针对新加的冠状面信息,再对肿块进行BI-RADS分类,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分别计算ABVS与常规超声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假阴性及假阳性。结果被HHUS定义为BI-RADS 4A类的肿块的239例患者,其中有17例经ABVS重新评级为BI-RADS 4B类。被重新评定的包括12例导管内癌,2例浸润性小叶癌,2例粘液癌,1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它们大部分都是由于HHUS未能发现肿块中的微小钙化,未能从HHUS图像中获得更多的信息。ABVS和HHUS的敏感性(96. 10%,91. 80%)、特异性(84. 30%,80. 20%)、准确性(89. 30%,84. 10%)。ROC曲线面积分别为0. 989和0. 952。ABVS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HHUS。比较两者的诊断价值,ABVS优于HHU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 04,P<0. 05)。结论 ABVS检查能够提供更多和更全面的诊断信息,有助于提高对BI-RADS 4A类乳腺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4):110-115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万方医学数据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b Central-NLM期刊全文库、Cochrane图书馆、Ovid循证医学数据库、Science Direct外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2007年1月~2016年10月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按照指定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信息,采用Meta分析对提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5篇,纳入病灶910个,文献具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出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88%,汇总ROC曲线下面积为0.96,95%CI(0.94,0.97)。结论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一种可广泛用于乳腺影像学检查的精确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合评价磁共振灌注成像诊断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资讯、万方数据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标准筛选关于磁共振灌注成像对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检索时间为1995-01—2016-10间。采用Meta-disc 1.4系统分析纳入文献的异质性,对诊断效率进行Meta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符合标准的文章,磁共振灌注成像诊断缺血性心脏病的合并敏感度为0.89(95%CI:0.83~0.93),合并特异度为0.88(95%CI:0.82~0.92),合并阳性似然比为6.79(95%CI:4.63~9.98),合并阴性似然比0.15(95%CI:0.09~0.22),合并诊断优势比为52.29(95%CI:27.16~100.70)。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的数值为0.9384。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诊断缺血性心脏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医学》2018,(4):344-347
目的综合评价磁共振灌注成像诊断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资讯、万方数据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标准筛选关于磁共振灌注成像对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检索时间由1995年1月—2016年10月。采用Meta-disc 1.4分析纳入文献的异质性,对诊断效率进行Meta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符合标准的文章,磁共振灌注成像诊断缺血性心脏病的合并敏感度为0.89(95%CI:0.83~0.93),合并特异度为0.88(95%CI:0.82~0.92),合并阳性似然比为6.79(95%CI:4.63~9.98),合并阴性似然比0.15(95%CI:0.09~0.22),合并诊断优势比52.29(95%CI:27.16~100.70)。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的数值为0.938 4。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诊断缺血性心脏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乳腺导管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乳腺导管内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病变组(60例)和良性病变组(50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前进行ABVS和CEUS检查,分析2种检查方法单独和联合检查对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采用单一检查方法鉴别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CEUS诊断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90.00%,准确度为84.55%;ABVS诊断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8.00%,准确度为85.45%;两者联合检查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较单一检查提高,分别为95.00%和90.00%。结论 ABVS联合CEUS检查可提高对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系统( ABVS)在鉴别乳腺肿物良恶性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11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00例患者,共计230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147个,恶性病灶83个。每位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及自动全容积成像,根据不同方法判定病灶良恶性,所得结果与病理对照,以评价ABVS系统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常规超声与全容积成像联合应用较二者单独应用诊断准确率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ABVS“汇集”征对乳腺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08%、89.80%、83.04%、79.73%、84.61%。“汇集”征在良性病灶中的出现率为10.20%,恶性病灶中出现率为71.0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ABVS显示的三切面图像,特别是冠状面的“汇集”征,可明显提高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有价值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ABVS)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DP)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0年8月至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乳腺病变切除活检的213例患者,共239个乳腺病变,均获得手术病理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ABVS和常规超声对IDP的诊断效力。结果 239个病变中,病理证实良性154个,恶性85个,其中IDP病变26个。ABVS共发现41个(17.2%)病灶符合IDP诊断标准,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88.5%、91.5%、56.1%、98.5%、91.2%。常规超声共发现32个(13.4%)可疑IDP病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73.1%、93.9%、59.4%、96.6%、91.6%。结论ABVS冠状面成像可以更好地显示乳腺导管结构,提高对IDP的诊断敏感性,为IDP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技术与X线钼靶(mammography, MG)对超声乳腺影像和数据报告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ultrasound,BI-RA DS-US)4类乳腺小肿块良 恶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ABVS及MG对常规超声(ultrasound,US)诊断为BI-RA DS-US 4类的103 例患者共109枚 小肿块进行扫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者与US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结果:US,US联合MG,US联 合ABVS,US与ABVS及MG三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5.5%,86.8%,94.7%,96.0%;特异性分别为66.7%,69.7%, 81.8%,84.9%;准确率分别为79.8%,81.6%,90.8%,92.7%;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 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6,0.78,0.88,0.90。US联合ABVS诊断准确率及AUC均高于US及US联 合MG(P<0.05),特异性及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S联合ABVS,US与ABVS及MG三者联合组间比较,其 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BI-RA DS-US 4类乳腺小肿块,ABVS联合US 能提高其诊断效能,且优于US联合MG。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ABVS)在乳腺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乳腺肿块患者100例,共114个病灶,分别采用二维、弹性成像、ABVS诊断,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良性组42例52个病灶,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3个,纤维腺瘤29个,囊肿4个,乳腺炎3个,纤维囊性乳腺病13个。恶性组58例62个病灶,其中转移癌1个,导管内原位癌2个,浸润性导管癌56个,黏液腺癌2个,腺癌1个。52个良性病灶,二维超声诊断正确40个,62个恶性病灶,二维超声诊断正确49个,共误诊25个,二维诊断乳腺肿瘤的敏感度为79.0%(49/62),准确性为78.1%(89/114),特异性为76.9%(40/52)。52个良性病灶,弹性成像诊断正确41个,62个恶性病灶,弹性成像诊断正确50个,共误诊23个,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瘤的敏感性80.6%(50/62),准确性79.8%(91/114)%,特异性78.8%(41/52)%。52个良性病变,ABVS诊断正确45个,62个恶性病灶,ABVS诊断正确54个,ABVS诊断乳腺肿瘤的敏感度为87.1%(54/62),准确性86.8%(99/114),特异性86.5%(45/52)。ABVS在乳腺病灶定性诊断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其诊断乳腺肿瘤的敏感度、准确性和特异性与二维及弹性成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能够进行乳腺病灶定性诊断,有助于乳腺肿瘤的确诊,敏感度好,准确性与特异性优越,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与传统手持二维超声对乳腺占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乳腺占位性疾病患者(共93个病灶)的传统手持二维超声、ABVS、UE检查结果,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传统手持二维超声与ABVS联合UE对恶性乳腺病灶的诊断效能.结果 93个乳腺病灶中,41个病灶为恶性病变.ABVS联合UE诊断恶性乳腺病灶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4%、92.7%、90.3%,分别高于传统手持二维超声的70.9%、70.7%、71.1%(P<0.05).结论 与传统手持二维超声比较,ABVS联合UE诊断乳腺占位性疾病可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及更精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磁共振体素中不相干运动(IVIM)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定量参数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评价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行乳腺MR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乳腺病变的50例患者,所有患者进行多b值DWI(b=0~2 000 s/mm2)检查,测定相应乳腺病变IVIM的定量参数,包括标准化表观扩散系数(ADC standard)、真实扩散系数(D)、假性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21例为恶性(恶性组),29例为良性(良性组);对2组病变的IVIM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2组间的差异,绘制ROC曲线并分析其诊断效率。结果:良性组和恶性组的ADC standard和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值与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性组中,ADC standard、D值分别是(1.10±0.38)×10-3 mm2/s、(0.88±0.24)×10-3 mm2/s,明显低于良性组的(1.69±0.26)×10-3 mm2/s、 (1.56±0.25)×10-3 mm2/s,ADC standard和D值诊断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0.966,诊断的最佳阈值为1.26×10-3 mm2/s、1.18×10-3 mm2/s,ADC standard对乳房的良恶性肿瘤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3%、95.45%,D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67%和90.91%。结论:IVlM模型获得的定量参数有助于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其中D值是判别良恶性乳腺病变的最佳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核仁组成区嗜银颗粒(AgNOR)的计数和异形颗粒分析对区别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针吸细胞技术对乳腺及甲状腺病变穿刺标本进行AgNOR定量和形态分析。结果 43例不同类型乳腺癌,AgNOR平均值4.40(P〈0.01),12例乳腺上皮良性增生,平均值2.90,45例不同类型甲状腺癌,AgNOR平均值3.50(P〈0.01),10例甲状腺上皮良性增生,平均值1.77,良、恶性肿瘤细胞AgNOR颗粒的体积和形态有明显差别。结论 核仁组成嗜银颗粒(AgNOR)的计数对于区别乳腺和甲状腺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同时对平均值,大中颗粒百分比和异形颗粒百分比等三项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将会大大提高其诊断和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许晓静  包凌云  朱罗茜  刘坚  许亮  王炜 《浙江医学》2013,35(19):1743-1745,I0001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ABVS)冠状面图像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患者(共92个乳腺肿块),其ABVS冠状面表现为边缘不光整,根据冠状面图像的特征分为边缘模糊不清、毛刺、成角、分叶4种,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边缘毛刺征82个,其中74个呈“火山口”征,“火山口”征对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符合率达100%。其余类型乳腺恶性肿瘤ABVS冠状面表现呈多样性,有成角、分叶、模糊不清。其中11个肿块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良性肿瘤。结论ABVS的冠状面“火山口”征对于乳腺恶性肿瘤有较高的敏感性,但也有部分良性肿块冠状面呈不光整边缘,需结合其他检测手段客观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乳腺肿块微钙化的超声显示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超声对乳腺肿块中微钙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分析 90例乳腺良、恶性肿物内微钙化显示状况。结果 :乳腺恶性肿物内微钙化的检出率占 71.6 % (43/ 6 0 ) ,良性肿块占 16 .7% (5 / 30 ) ,两者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 .0 1) ,钙化与年龄有关 ,与肿块大小无关。结论 :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检出可以成为乳腺癌超声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