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棘颗粒稳定性动力学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世康 《中成药》1999,21(5):224-225
应用动力学原理对沙棘颗粒(冲剂)进行了恒温加速实验,以所含黄酮为指标,对其化学稳定性作了考察,结果,lgC对时间t的线性关系表明该化学反应过程为一级反应,沙棘颗粒的预测有效期为202d。  相似文献   

2.
沙棘(Hippophae rhanmoidesL.)是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落叶灌木、小乔木或乔木。分布欧亚温带,分6个种和12个亚种。我国有5种,4亚种,是分布面积最广,种类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RP-HPLC测定五味沙棘口服液中甘草酸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RPHPLC测定五味沙棘口服液中甘草酸的含量王兰霞杨玲霞张伯崇(兰州730000甘肃省药品检验所)五味沙棘口服液来源于蒙药验方,由沙棘膏、木香、白葡萄干、甘草、栀子等药材组成,经剂型改变而成,具有清热祛痰、止咳定喘等功效。为探讨其质量控制方法,我们...  相似文献   

4.
常海涛  冰华 《中草药》1999,(5):399-399
作者对于巴西产的21种植物的热水提取物分别进行了促有丝分裂活性和菌落刺激因子(CSF)感应活性的实验,发现豆科植物Dalbergia mone-taria L.的树皮提取物活性最强。干燥植物树皮粉末的乙醇提取物溶于水,分别用己烷、EtOAc、CHCl3、CHCl3/iso-PrOH、n-BuOH萃取。n-BuOH层和水层分别用硅胶柱层析,CHCl3/MeOH梯度洗脱。收集CHCl3/MeOH(17:3)流分,经过HPLC柱层析,纯化,得到2个化合物,即化合物Ⅰ(5,7,3',4'-四羟基异黄酮-…  相似文献   

5.
小檗属植物中的生物碱成分测定及资源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HPLC法测定了17种7变种小檗属植物中的尖刺激(A)、小檗胺(B)、异汉防己碱、非洲防己胺(D)、药根碱(E)、巴马亭(F)、小檗碱(G)。其中对2种1变种植物的根、根皮、根木、茎皮、茎木和15种6变种植物根中的B、F、G进了定量分析,对A、C、D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分析生物碱在该属植物中的分布情况,讨论了小檗属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建议:1、扩大药用植物种类,充分利用自然植物资源;2.扩大药  相似文献   

6.
沙棘(醋柳,Hippophae rharmloides L)系蒙古族、藏族常用药材,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的干燥成熟果实,是我区特产药材之一。从沙棘中提取的总黄酮(醋柳黄酮)[Total Fla-vone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TFH]作为有效成分已被研制成心达康胶囊在临床应用多年,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红豆杉属植物中的紫杉烷二萜(续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约100篇文献中收集了来自红豆杉属植物的紫杉烷二萜化合物205个,并按理论与应用化学国际联盟(IUPAC)规定的碳原子编排程序,分别给出其化学名,并与美国化学文摘(CA)的编号和命名方法举例对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作为一种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其不同部位都有着悠久的用药历史。沙棘叶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不同的组分还具有调节代谢、预防心血管和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功效。对沙棘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表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沙棘叶对疾病的作用机制。此外,阐明沙棘叶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也将对沙棘产业化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红豆杉属植物中的紫杉烷二萜(续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大约100篇文献中收集了来自红豆杉属植物的紫杉烷二萜化合物205个,并按理论与应用化学国际联盟(IUPAC)规定的碳原子编排顺序,分别给出其化学名,并与美国化学文摘(CA)的编号和命名方法举例对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以往桂枝汤体外抗病毒实验中,观察到桂枝汤药液直接添加到培养体系,对单纯疱疹病毒(HSV-1)等几种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的病毒致细胞病变(CPE)有抑制或延缓作用[1],在此基础上,又以桂枝汤20g/kg灌胃给予大鼠,取其血清,进行体外抗病毒预试验,发...  相似文献   

11.
沙棘植物资源在我国西北地区较为丰富,本文对甘青宁三省区的沙棘资源进行整理,并根据其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的建议,为沙棘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长春花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发酵产生药用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张玲琪  郭波  李海燕  曾松荣  邵华  谷苏  魏蓉城 《中草药》2000,31(11):805-807
首次报道从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 (L.)G.Don茎的韧皮部中分离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为该植物的一种内生真菌,并用TLC和HPLC对该菌的97CG3菌株培养物进行了分析。初步结果表明该真菌能产生抗癌药长春新碱成分。  相似文献   

13.
沙棘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胡颓子科植物沙棘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共分离出60个化合物,并且确认了其中46个化合物。其中含量较多的有Z-7-十六酸(40.72%),棕榈酸(38.79%)及肉豆蔻酸(3.12%)。结论:本研究为沙棘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樟脑为樟科植物樟的枝、干、根、叶,经水蒸汽蒸馏得挥发油后,再用分馏法从中提取得到(天然樟脑)或用化学方法制得(合成樟脑)的一种饱和环状酮(C10H16O)。其性状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或无色半透明的硬块。用于皮肤或粘膜上能产生清凉感以减轻不适及疼痛。在中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大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vat. sp L.与中华沙棘H. rhamnoides初生/次生代谢物的差异,并对其生物合成途径变化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法对2个种属的沙棘进行初生及次生代谢产物表征,基于二水平析因-星点设计法(plackett burman-central composite design,PB-CCD)设计对沙棘UPLC-DAD指纹图谱进行研究,优化液相方法,指认共有峰;以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聚类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大果沙棘、中华沙棘进行差异初生代谢物筛选及相关代谢通路富集;进一步采用质谱多反应检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对筛选得到具有差异的初生代谢物和次生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对2个品种沙棘的差异性成...  相似文献   

16.
长春花及银杏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对青蒿素的生物转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对抗疟药物青蒿素(Ⅰ)进行了生物转化研究。方法:利用长春花及银杏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细胞进行生物转化。用硅胶柱色谱进行产物的分离,波谱方法鉴定产物的结构。结果:此两种植物悬浮细胞体系均能将青蒿素转化成3α-羟基去氧青蒿素(Ⅱ)。结论:此两种植物悬浮细胞体系均有有效转化青蒿素。  相似文献   

17.
沙棘籽渣黄酮对更年期大鼠血脂及体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沙棘籽渣黄酮对更年期大鼠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11~15月龄SD大鼠为更年期模型,应用尼尔雌醇和3种剂量的沙棘籽渣黄酮进行灌胃给药,对照组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13周,观察沙棘籽渣黄酮对更年期大鼠血脂及血清和肝脏组织的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水平。结果:更年期大鼠经灌胃给予沙棘籽渣黄酮后,血清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1);对血清和肝脏组织的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有提高(P<0.05),同时降低肝脏组织的丙二醛含量(P<0.01)。结论:沙棘籽渣黄酮可改善更年期大鼠的血脂代谢,并且增强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刘超  徐婧  叶存奇  黄成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3):1100-1102
目的:对比沙棘籽油和果汁油对肝损伤小鼠的影响。 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模型,分别喂以不同浓度的沙棘籽油和果油,45 d后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变化。结果:一定剂量的沙棘籽油和果油能提高实验性肝损伤小鼠肝脏SOD活力,抵抗血清中ALT的升高,且在剂量范围内高剂量作用好于低剂量、籽油的作用略优于果油。结论:一定剂量的沙棘籽油和果油有抵抗小鼠肝损伤的作用,存在剂量效应,籽油作用略优于果油。  相似文献   

19.
生长于地中海克里特岛的半日花科植物Cistuscreticus subsp.creticus(L.)亚种为一种多年生灌木,其茎叶常于夏季分泌出一种树脂状物,当地人称之谓“Ladano”,作为香料和民间用药。作者从中分得9种劳丹烷型(labdane)二萜类物质并研究其对14种人类白细胞的体外细胞毒作用,探讨了它们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化合物Ⅰ〔(13E-劳丹烷-13-烯-8a,15-二醇](图1)的活性最强,除CCRF-SB外,对其它13种细胞均有细胞毒作用。化合物Ⅱ只对HL60有活性,化合物Ⅴ和…  相似文献   

20.
006 红豆杉属植物中的紫杉烷二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大约100篇文章中收集来自红豆杉属植物的紫杉烷二萜化合物205个,并按理论与应用化学国际联盟(IUPAC)规定的碳原子编排顺序,分别给出其它学名,并与美国文献(CA)的编号和命名方法举例对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