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阿东 《养生月刊》2008,29(2):152-153
老话常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开始用显微镜来审视经典的健康训诫.于是产生了"要活九十九,饭后不要走"的说法."走"与"不走",一下子变得"生死攸关".不仅让人进退两难,同时也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  相似文献   

2.
胡玉芬 《气功》2010,(10):891-891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是千百年来健康长寿的谚语。而近年来.又有“要想活到九十九,请你饭后不要走”的说法。  相似文献   

3.
雨婷 《气功》2014,(5):455-455
民间谚语“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说的是饭后散步有助于消化,因而有利于健康。但对老年人来说,却是“要活九十九,饭后不要走”。因为老年人体质较差,体弱多病,尤其是患有胃下垂、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等病症的人,吃饭后胃部食物要消化.消化器官工作需要足够的能量(即血液),而散步也需要血液来供应“能量”,容易加重老年人心脏的负担。  相似文献   

4.
卓然 《科学养生》2012,(7):31-31
国人有两大能耐世界第一:编顺口溜和传播流言。对于健康保健而言,前者一定是好于后者。比如,“不怕赚得少,只怕走得早”、“想活九十九,饭后百步走”等就是具有积极意义的顺口溜。而不经过大脑分析的传播流言,今天说“瘦可长寿”,明天讲“远离糖毒”,则对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没有丝毫益处,相反却起到了扰乱视听的坏作用。  相似文献   

5.
志远 《科学养生》2010,(1):27-28
徒步行走,在国人看来早已习以为常,我们习惯茶余饭后闲步街头,更不用说春秋时节野外踏青。但是走与走之间大有不同,新潮的“竞步”提供的不是饭后帮助消食,也不是春日野外赏柳散心,而是一种新潮健身减肥运动。  相似文献   

6.
饭前运动 据科学研究分析,饭后马上行走并不正确。因为饭后食物集中在胃部,需要大量的消化液与血液来参与消化。因此,无论你怎样运动也难以将有害物质“动员”出来。研究显示,在进餐之前先进行短时间的快步走,能够迅速消除人体内的有害衄脂,  相似文献   

7.
餐后漱口古代医学家张仲景说:"食毕当漱,令齿不败而口香。"食后漱口,可保持口腔卫生,令口腔湿润、舒畅,并有益齿、固齿之功效。同时还可以刺激舌的味觉,增强味觉功能,有利于防治口腔和牙齿疾病,有益于增进食欲和消化吸收。餐后慢走古人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先休息半小时,然后做户外散步,慢步行走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肠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消化吸收功能。餐后摩腹唐名医孙思邈说:“食毕摩腹,能除百病。”长期坚持餐后揉腹,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胃肠平滑肌舒缩,调节肠系膜神经感受器,增强冒对食物消化和小肠对食物消化与吸收的功能。餐后怡情古人说:“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进食前后应保持乐观的情绪。食后应在宁静的环境欣赏轻快的音乐,因为优美的音乐对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良性刺激,促进人体消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卢自润 《养生月刊》2007,28(7):654-654
几年来,我和老伴坚持饭后散步,不避寒暑,不躲风雨,一般沿大街转一圈一个小时,有时原路返回只半小时。  相似文献   

9.
想一想饭后你都爱干些什么?立即吃水果、吸烟、还是喝茶……其实饭后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去做一些本不应该做的事情,而且在不知不觉中严重影响着身体健康。养生保健专家认为饭后一小时内绝不能做以下6件事:  相似文献   

10.
《养生月刊》2006,27(5):460-461
糙米汁开创饮料新类别是都市人的第二餐煮饭时,盛点米汤,做为饭前饭后的饮品,它那稻米的清香香气、乳白的颜色,盛在一个沧桑且有裂纹的碗里,喝上一口总能让心怡、倍感活力。这种场景现成为了我们回忆儿时记忆里最值得能“回味”的一幕。这种“米汤式”饮料在今天又重新回到我们生活中来了。“米汤式”饮品必将成为主流饮料笔者获悉,由我省企业(浙江新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基尔“好运稻”营养糙米汁在我省全面上市,这种“米汤式”饮料的出现让我们只能依稀存在记忆的“回味”变成了唾手可得。这种营养全面、吸收快且食用方便的…  相似文献   

11.
夏日,许多人要喝茶水解暑。但是,饮茶不当,有害无益。一忌饭后立即饮茶。饭后立即饮茶,茶中的鞣酸可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凝固成颗粒,老年人因肠胃功能下降,对这种颗粒很难消化吸收。二忌空腹饮茶。腹中无物时,茶性直接入肺,犹如“引狼入室”,故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不饮空心茶”  相似文献   

12.
刚生完孩子,还在哺乳期的王女士右手萎缩无力,就连奶瓶都拿不起来了。“如果不是因为这刚出生的孩子,我轻生的欲望都有了,”王女士哭着对医生说。这真的是人们常说的”不治之症”肌萎缩、肌无力吗?我们在后来的检查中发现,她息的是一种叫“神经痛性肌萎缩”的疾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王女士已完全恢复了正常,高兴的她带着全家人来医院道谢:“要不是到了这里就诊,真的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卓然 《气功》2011,(9):824-825
在物质文明日渐丰富的今天,我们的精神文化却相对滞后,很多人仍抱着前辈的保健信条在刻舟求剑。比如说“饭前便后要洗手”就是非常落后的意识。现代观念不仅是饭前便后。应该是饭后便前都洗手才对,原因很简单,不干净的手接触敏感部位一样是可以带来感染等不良后果的;而饭后的油腻双手,既容易滋生细菌,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宝玉问晴雯:“今儿我在那府里吃早饭,有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着你爱吃,和珍大奶奶说了,只说我留着晚上吃,叫人送过来的,你可吃了?”睛雯十分懊恼地说:“快别提了,一送了来,我便知道是给我的,偏我才吃了饭,就搁在那里。后来奶妈李奶奶来了看见,说宝玉未必吃,拿了给我孙子吃去罢”。  相似文献   

15.
当大部分群众进入小康社会时,影响健康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摄入热量过多。饭后吃水果往往是在吃饱或吃得过饱的基础上,再添加食物,而这部分的热量几乎全部被储存。相反,饭前进食一定量的水果有很多好处。  相似文献   

16.
一些有美容、养生、抗衰老功能的药物,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E……已经成为其忠实追随者的日常生活必备——每顿饭后必服一颗,并且长期坚持。可你知道吗,盲目“抗衰老”可能会引来中毒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占保平 《养生月刊》2011,32(4):350-351
饭前喝汤,汤到了胃里,通过胃黏膜,再通过神经反射到大脑食欲中枢,使食欲中枢兴奋下降,食量就自动减少许多,而且吃饭速度变慢。所以,饭前喝汤,身体苗条健康,反之,饭后喝汤,越喝越胖。因而说:瘦人想变肥,宜饭后喝汤,胖人想变瘦,应饭前喝汤,苗  相似文献   

18.
和中快胃法:主证:胃病之初,中脘不适,饭后作胀,胀痛交集,暖气吐唾,或脘中如灼。舌苔正常或微腻,脉和缓。虚实寒热俱不典型,此证临床最为常见。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造影:(一)。  相似文献   

19.
谭敦民 《养生月刊》2010,31(3):246-248
从古至今,人们普遍认为“打呼噜”是正常现象,把它视为酣睡或者体力恢复的信号。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形容某人物鞍马劳顿、疲惫不堪,往往便写道:饭后抑或酒后,“倒头便睡,不一会,鼾声大作……”“打呼噜”以前常被认为是睡得香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有一句俗语“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对此,养生专家解释,饭后当然不要盲目做激烈运动,但在懂得原理之后轻微活动肠胃功能,就能增进健康。唐代名医孙思邈曾说“饭后勤摩腹”,轻微揉捏小腹部位可以帮助中年以后退化的消化功能,吃完饭后随即轻拍小腹,还能顺便瘦小腹。 “就像婴儿喝完奶,大人会轻轻拍背让他顺气打嗝一样,我们教很多长辈拍,他们也打嗝,像小孩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