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粥容易消化吸收,有益肠胃,滋补养生。冬至之后,天气渐见寒冷,最易伤人阳气,人们纷纷进补,以增强体质,抵御风寒,防病保健,日常煮粥多加一些御寒的食物、中药,可以使基础代谢率增高,皮肤血液循环加强,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清代章穆在《饮食调疾辨》曾指出“:粥能滋养,虚实百病固已。若因病所宜,用果、菜、鱼、肉及药物之可入食料同煮食之,是饮食即药铒也,其功更奇更速。”下面介绍十一款冬令御寒滋补粥,供参考选用。狗肉粥:将狗肉250g切成小块,加生姜3片,同粳米或糯米60g共入砂锅煮粥,加食盐、胡椒粉等调味品即成。寒冬食狗肉,有安五脏,暖腰膝…  相似文献   

2.
粥。为“世界上第一补人之物”。古人把粥看成是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妙品,食粥应顺应节气,夏日消暑清热粥,冬令有御寒滋补粥。春季,大地返暖,万物生长、百废俱兴,按照传统医学的观点,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人体少阳之气在春季也处于生发旺盛之时,故饮食当固护初生之阳气。春日食粥,粥里添加些荠菜、芹菜、韭菜、红枣、既利消化吸收,又助春阳生发,以符合肝胆之气生华舒展的规律,是理想的时令食品。  相似文献   

3.
天冷正是吃狗肉的好时节,它与羊肉都是冬令进补的佳品。民间也有“冬至吃狗肉,明春打老虎”之说。狗肉营养价值很高,每100g狗肉含蛋白质14.5g,脂肪23.5g,可与牛肉、猪肉相媲美,而且含有钾、钙、磷、钠及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是理想的营养食品。  相似文献   

4.
粥容易消化吸收,不伤肠胃,滋补养身。不仅是居家之良饮,更是病中和旅行的珍馐。寒冬腊月,最易伤人阳气。在寒冷的冬晨喝上一碗热呼呼的药膳粥权充早餐,既可填饥,又可治病。这里介绍几种冬令健身粥。 1.红枣粥 红枣10~15枚与粳米100克同煮。此粥香甜可口,且可治疗体弱,病后身虚,气血两亏,营养不良,脾胃虚弱、贫血等,并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寒冬话狗肉     
狗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内含大量蛋白质、脂肪,还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多种维生素及嘌呤类、肌肽等成分。其肥肉少,热量高,胆固醇含量低,是冬令御寒强体的滋补佳食,民间有“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的佳说。 狗肉除能食用外,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狗肉能安五脏,轻身益气,宜肾补胃,暖腰膝,壮气  相似文献   

6.
《养生大世界》2008,(12):34-35
冬天来了,家家户户的冬令进补又提上议事日程,如何科学地进补,是很有学问的。怎样才能科学进补?哪些人需要冬令进补呢? 1.阳气虚弱者阳虚者冬令常会流清涕、手足冰凉、易生冻疮、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阳事不举;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间有冬令进补的习俗 ,祖国医学也有“冬藏精”之说 ,认为冬令宜补。但门诊常常会见到一些因进补不当所致的疾患 ,如经久不愈的感冒 ,多是由感冒后服食大寒大热之品 ,致使病症加重 ,或是服药后饮酒 ,造成疗效不佳。感冒有寒热之分 ,热感冒期间进食狗肉、羊肉等大温大补之品 ,无异火上浇油 ,必使病症加重。即使是寒感冒 ,也不宜进食此类温补之品 ,因为寒感冒容易脾虚食滞 ,消化不良 ,小孩因积食发烧者尤为常见。所以感冒期间不宜进补 ,羊肉、狗肉、鹿肉、参、芪等均应暂忌 ,否则有“关门留寇”之弊。如感体力不支 ,可选用平性食物 ,如鸽…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冬令,太阳南归,阳光直射南半球,偏斜照向北半球,因而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此时天地问阳气潜藏,阴气极盛,大地冰封,万物生机内敛,动物蛰伏冬眠。一切生物皆顺应一个“藏”字,以增加体内物质储备,减少物质消耗,即新陈代谢上的同化大于异化,其意义在于为越冬积存能量和养精蓄锐,为来春生长储备物质和生机。人与天地相应,冬令养生无疑也应顺应这一规律,此时也应是阳气内藏,阴精内敛。  相似文献   

9.
国强 《家庭中医药》2007,14(12):73-74
隆冬季节,气候寒冷,最易伤人阳气。粥,居家常食之物,易消化吸收,不伤肠胃,滋补养身。不过,因用料不同,滋补功效各异,夏令有消暑防暑粥,冬季则有御寒粥。现在,就介绍几款原料易取,制作简单的养生粥。  相似文献   

10.
张镛 《养生月刊》2006,27(12):1080-1081
有道是“药补不如食补”。尤其冬令进补更显得多吃补药,还不如食补养生最为实际。冬天,朔风凛冽,气温骤降,寒气袭人,它正是养生食补的大好时节。而冬令食补以温补为上。所谓温补,是选牛肉、羊肉、狗肉、桂圆、红枣、核桃肉等温补食物,以助人体的阳气,尤其要补助肾阳。牛肉有水牛肉、黄牛肉两种,无论何种牛肉都有补益之功,其中以黄牛肉的补益作用为胜。《韩氏医通》上说:“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医林纂要》中则有:“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者,无不补也”之说。牛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食品,蛋白质、脂肪、多…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间有冬令进补的习俗,祖国医学也有“冬藏精”之说,认为冬令宜补。但门诊常常会见到一些因进补不当所致的疾患,如经久不愈的感冒,多是由感冒后服食大寒大热之品,致使病症加重,或是服药后饮酒,造成疗效不佳。感冒有寒热之分,热感冒期间进食狗肉、羊肉等大温大补之品,无异火上浇油,必使病症加重。即使是寒感冒,也不宜进食此类温补之品,因为寒感冒容易脾虚食滞,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12.
“冬令进补”是中国传统的防病强身、扶持虚弱的保健方法之一。“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应,冬季主藏,是人体吸收营养、贮藏精华、恢复健康的最佳时机,因此冬令进补可将精华物质储存在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密切关系。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冬季人体生理功能处于抑制、减低状态,在冬令进补可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可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易疲劳等现象得到改善,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3.
徐成文 《家庭中医药》2006,13(12):62-62
粥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也有广泛的应用。冬季天气严寒,中医认为寒气盛则可伤人之阳气。因此,食粥宜搭配温补之品以御寒。现介绍民间常用的御寒粥食疗方十款,供参考选用。  相似文献   

14.
冬季说养生     
精神调理:冬主蛰伏、闭藏,因此,冬季养生的核心是一个“藏”字。为了保证冬令阳气伏藏的正常生理不受干扰,首先要求精神安静,控制情志活动。适当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睡眠。养精蓄锐,有利于来春的阳气萌生。  相似文献   

15.
冬令季节,气候由凉变寒,由於曰照不足,自然界阳气收敛.出现阴盛阳衰。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人体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此时人体阳气收藏於内,毛孔紧闭,少汗多尿,气血运行趋向於里,这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适应性自我保护。中医古籍《素问》中记载,“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沈。”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记载使用粥的方剂共25首,分别伍用粳米、大麦、小麦、赤小豆,其中粥汤调和药物6首、药后服粥8首、粥药混合煎煮11首。粥在这些方剂中分别起到顾护胃气、助益汗源、温补阳气、养阴生津、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调和散剂等作用,对此进行归纳总结可为现代医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北风呼啸,雪花飞舞,天寒地冻,又到了冬令进补的好时节。冬令为人体收藏季节,对症适量进补,确能祛病强身、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8.
冬令进补,是我国传统的防病强身、扶持虚弱的自我保健方法之一。冬令进补应顺应自然,注意养阳,“虚则补之,寒则温之”。冬三月人体阳气潜藏于内,为了顺应阳气的潜藏,新陈代谢应较低。中医认为,与冬季相应的人体脏器为肾,肾为人体能量之源,肾脏机能强,生命力强,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变化,防止寒气侵袭,所以在冬季要补肾阳、祛寒邪。一些中老年体弱者,在冬季往往感到手足不温,畏寒喜暖,甚至还有脘腹冷痛、下利清谷等现象,这都是由于寒邪伤阳,阳气虚弱,使生理机能抑制的结果。冬季补肾祛寒,可为来年“春生夏长”做好准备。常用的补气助阳的食物有牛肉、羊肉、鸡肉、鳝鱼、海虾、马铃薯、韭菜、淡菜、鹌鹑、山药、核桃等。此外冬季还应遵守“秋冬养阴”原则,即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的食物,如桑椹、桂圆、甲鱼、黑木耳等。相应药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冬季来临,气候寒冷,阴盛阳衰,受寒冷气温影响,人的机体功能和食欲均会发生变化,人体阳气收敛,容易吸收营养,冬季正是人们进补的主要时期,是养精蓄锐的好季节,民间也有“冬令进补”之说,它是我国传统的防病强身,改善体质虚弱的自我保健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冬至开始即进“九”。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冬令进补越来越重视。冬令进“补”虽说老少咸宜,但应因人而异。年轻人,身体健康,阳气旺,不宜用“补阳”之品。有时药补不如食补,饮食营养均衡充足即可,进补宜适当偏于补阴。冬天易患病者,春、夏季易发老毛病者,延年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