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崩漏辨证施治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宁海  周荣华 《陕西中医》2002,23(5):479-479
崩漏是指妇女经血非时而下。经血暴下如注谓之崩 ,淋漓不断谓之漏。本病病机主要是冲任损伤 ,不能制约经血 ,经血从胞宫非时而下。临证常见虚实夹杂、气血同病、瘀热互见。属妇科疑难重症。《景岳全书·妇人规》云 :“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 ,养肾气以安血之室。”通过多年临床实践 ,我们认为治崩漏必首调冲任 ,而调冲任必从治脾肾入手。下面谈几点体会。   1 健脾益气以资血源 :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有益气、生血、统血之功能。妇女以冲任为本。冲为血海 ,隶属阳明 ;任主胞胎而系太阴。说明妇女的生理机能与冲任有密切的…  相似文献   

2.
孙继兰 《陕西中医》2001,22(11):703-703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 ,如功能性子宫出血 ,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疾病引起的阴道出血 ,或持续淋漓不断、来势急、血下如注者谓之“崩”,来势缓、出血少 ,但淋沥不尽者渭之“漏”,本病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冲任损伤不能约制经血 ,因热迫血妄行以瘀血停滞等因素引起冲任损伤 ,固摄无权所致 ,在治法上根据“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掌握塞流、澄源、复旧三法 ,急者先行益气摄血、止血防脱 ,即煎服生脉散、澄源 ,防止复发最后补虚培本 ,以还其旧 ,即固本善后 ,治法补肾、调肝肤脾、益肾固冲调经 ,…  相似文献   

3.
崩漏是指妇女经血非时暴下或淋漓不尽,为多种妇科疾患所表现的共有症状,如现代医学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皆属此疾的范畴。其临床表现以经期出血时间延长、月经周期紊乱、出血量的变化等为主。崩漏多发于女性围绝经期,多由血热、血瘀、脾虚、肾虚引起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所致。病变涉及冲任二脉及肝、脾、肾三脏。肾主精,肝藏血,脾统血,  相似文献   

4.
王悦 《陕西中医》2011,32(12):1682-1682,1696
<正>崩漏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如《诸病源候论》所说:"非时而下淋漓不断,谓之漏下";"忽然暴下,谓之崩中"。本病的发病机理主要为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致使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常见病因有脾虚、肾虚、血热、血瘀等,主要累及脾肾二脏。主要治法应遵循"急则治其标",先以止血,旨防休克虚  相似文献   

5.
李书香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41-1142
有排卵型功血是妇科常见病,本病属中医学崩漏范畴。其发病与肝脾肾有关,肝主疏泄,情志刺激,肝气郁 结,气滞血瘀,血不循经,肝郁化火灼伤冲任血络,则经血崩中漏下。脾虚气血生化乏源,血失统摄,胞脉约束无力则经血 淋漓不止。肾虚封藏失职,冲任不固,则经血非时而出,遂成崩漏。根据肝气郁结、热灼冲任、气血两亏、瘀阻胞宫的基本病 机,采用疏肝清热补血化瘀法功血复原汤治疗106例,该法融塞流、澄源、复旧为一体,取得了显著疗效,结果痊愈81例, 好转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4.3%。  相似文献   

6.
生化汤加味治疗产后恶露不绝4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产后恶露不绝以产后血性恶露超过3周以上仍淋漓不断为主要特点。常见的病因有气虚、血热、血瘀,其主要病机是气血运行失常、冲任失于固摄所致,或气虚失摄、冲任不固,或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或瘀阻冲任、血不归经。治疗应以调理气血、固摄冲任为主。笔者近几年应用生化汤加味治疗平产后及剖宫产后恶露持续3周不净患者42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属于祖国医学崩漏范畴。其致病之由有:肾气未充,冲任不固;肝不藏血,脾不统血;下焦湿热;元气大虚,不能收敛其血;房事不节,损伤胞脉;跌扑持重,损伤冲任;瘀血内阻,新血不能归经等。崩漏病因多端,病变亦非一脏一腑,常是气血同病。例1 程某,女,24岁。1986年4月3日初诊。3个月来阴道流血淋漓不断,色深红,  相似文献   

8.
崩漏是指妇女不在正常行经期间阴道不规则的大量出血或小量持续淋漓不断出血,没有行经周期。虽和现代医学“功能性子宫出血”相似,但崩漏范围较广。“功能性子官出血”是指子宫没有其它器质性病变而由于性腺激素功能失调所引起的月经过多或淋漓不断症状。一、崩漏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肾、肝、脾三脏的功能紊乱及冲任二脉失调。如:忧思伤脾,脾虚不能摄血;郁怒伤肝或郁久化热,则肝不藏血或迫血妄行;劳损惊恐伤肾,肾气虚亏不能闭藏则经血溢下。  相似文献   

9.
崩漏证治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崩与漏是阴道出血的两种不同形式 ,一缓一急 ,都属于子宫不正常出血。一般以卒然出血如冲者谓之崩 ,经血淋漓不断者谓之漏。近年来 ,崩漏多指现代医学中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崩漏的成因 ,历代医家认识不同 ,有主血热、气虚、血瘀者 ,有主劳伤、气陷、脾不统血者 ,有主肝不藏血、肾失封藏者等。崩漏的治法 ,因发病缓急、出血新旧不同而各异。一般本着“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遵循明·方约之提出的“初用止血以塞其流 ,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 ,末用补血以复其旧”。笔者认为 ,治崩之法 ,临床治疗可分为控制出血与调整月经周期两方…  相似文献   

10.
闭经是妇科的疑难病症,笔者尝试用疏肝益肾方法治疗收到良好效果。1 肝肾与月经的关系月经是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其产生是天癸、脏腑、气血、经络协调作用于子宫的生理现象,其中与肝肾的关系尤为密切。肾主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同源而互相资生,成为月经的物质基础。肾精还可化生肾气,肾气是月经产生的原动力。另外,肾主冲任,主系胞宫,胞宫在经络上与肾有密切关系。正如王冰所说:“冲脉任脉皆奇经脉也,肾气全盛,冲任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肝藏血司血海,主疏泄;脾主生血并统血,肝气条达疏畅对调节气血、促进冲任二脉流…  相似文献   

11.
杨生第系石家庄市名老中医 ,从医 50余年 ,经验丰富 ,尤擅长中医妇科。我们随老师临床学习 ,获益匪浅 ,应用其治疗崩漏的“八字四法”(补脾、益肾、消瘀、清凉 )治疗崩漏 ,选方用药无不随心应手。现将其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 补脾统血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 ,若素体脾虚 ,或忧虑过度 ,或饮食劳倦 ,损伤脾气 ,气虚下陷统摄无权 ,冲任不固 ,血离脉道而致崩漏。临床常用药物 :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当归、墨旱莲、茜草、益母草。加减 :心悸者加炒酸枣仁、龙齿、远志 ;大便溏泻加炒扁豆、薏苡仁、芡实 ;食欲不佳加生麦…  相似文献   

12.
益肾固宫汤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子官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是妇女不在行经期间不能约制经血,导致经血非时而下,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近年来,我们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确立补益脾肾、固冲止血为治疗原则,采用自拟益肾固官汤治疗青少年功能性子官出血62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活血化瘀在治疗崩漏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崩漏,又称崩中漏下,是妇科的常见病之一。一般以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的为漏。中医认为本病多由火热、虚寒、劳伤、气陷、血瘀。虚弱损伤冲任,不能制约经血所致。在治疗上则有补气摄血、健脾统血,温肾养阴,清热凉血,活血止血等不同方法,在此仅谈一下活血化瘀在治疗本病中的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14.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而下,或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龙江韩氏认为崩漏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肝肾阴虚,失于涵养,则相火妄动,复伤阴精,而致崩漏。故韩氏妇科在治疗上重在滋补肝肾,调理冲任,固摄止血,治疗以"补养"与"止崩"相结合,并根据月经情况调整用药,临床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调理冲任八法在妇科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以冲任为本,以血为用,经、孕、产乳无不与冲任有关。冲任机能活动是维持妇女生殖生理机能的重要本源,冲任失调是发生妇科疾病的基本病机。因此,探讨冲任治法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对于提高妇科疾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调理冲任八  相似文献   

16.
《血证论》一书对血证颇多创见。而书中对妇科血证的论治也多独到之处。笔者兹选有关内容讨论如下。一、冲任不足宜补脾生血冲任两脉起于胞中,隶于阳明。阳明为水谷之海,居中宫称戊土,为“生血之源”。故《血证论·崩带》云:“凡是崩中”,“治法总以治脾为主”,认为补养脾胃为补生血之源。如阳明冲任之血不足,证见经血清淡,多水浆而少鲜血者,用炙甘草汤、养营汤以补生血之源,此方也可用于治崩漏。唐氏论治经血、产  相似文献   

17.
六、脾气虚弱型证侯:经行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经期延长,经血色淡,质稀无块,恶露不绝,阴挺下脱等。临床表现:面色淡黄,四肢倦怠,不思饮食,食后腹胀,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证侯分析:脾司中气,而统血。脾气虚弱,冲任不固,血失统摄,而致经行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恶露不绝。血失气化,故经血色淡,质稀无块。  相似文献   

18.
中医妇科血证包括崩漏、经间期出血、经期延长、产后血崩、产后恶露不绝等,为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短时间内的大量出血易导致女性休克,严重危及生命,经血淋漓不断日久,可导致不孕,影响夫妻生活,造成患者很大精神负担。朱南孙教授临证70余载,对治疗妇科血证有独到的见解:(1)通涩清养,祛瘀为先;(2)动静结合,寒热并用;(3)滋肾养阴,调理冲任;(4)制方善用药对,配伍严谨。附验案2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9.
崩漏是妇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引起崩漏的原因有血热、脾虚、肾虚、血瘀,病机为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使经血非时而下。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依据崩漏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辨证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的疗效,介绍如下。 何某,女,32岁,2000年10月16日初诊。主述:药物流产后阴道不规则出血2月。患者2月前因停经45d,查尿妊娠试验阳性而行药物流产,药流后出血至今未尽,量时多时少,淋漓不断,色黯红有块,腹微痛.自觉腰困,乏力,纳食正常,小便正常,大便干燥,舌暗红,苔薄白,脉弦。B超示宫内有残血。辨证:瘀血阻滞。治…  相似文献   

20.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亦是疑难重症。历代医家对此症的论述与治法颇多,其成因多以为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冲任损伤之故,本人在临床上诊治此症,综合先贤之论,视其老幼虚实之不同,常采用调理冲任、补气摄血、平肝滋肾等法治之,疗效尚可,现将临证所得公诸同道。一、调理冲任青春期少女多因肝肾不足,天癸初至,冲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