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痛证是祖国医学以疼痛为主症的多科病证的统称.“不通则痛.痛则不通”是对痛证总病机的概括,而“通则不痛”则指出了痛证的治疗大法.因“不通”的原因颇多,故“通”之法也各异.此所谓病有久暂,势有缓急,证有寒热虚实之殊.法有温情补泻之异.若其证同,则理相通,法相似.笔者临床以病机为纲,治法为目,将常见痛证归纳为气、血瘀、寒凝、湿热、虚寒、阴虚、痰饮、虫食积滞等主要类型,并分别确定相应的治疗大法,用以指导痛证的辩证施治.从病机治法学角度探讨痛证的辨证施治规律.1气滞痛 由于气机出入升降治节于肺,升发疏泄于…  相似文献   

2.
小儿再发性腹痛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王晓燕教授治疗此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气滞不通,不通则痛,痛久生瘀"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治疗上"以通为用"为大法,自拟加味平胃散根据患儿病情辨证施治,随证加减;另外,根据此病病机,王教授临证善用活血化瘀止痛药,疗效显著。现将王晓燕教授运用加味平胃散的经验总结如下,以期为临床治疗小儿腹痛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戴德英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妇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潜心于妇科疾病的研究,其学术思想自成体系,她治学严谨,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使用活血化瘀法和补肾调肝法治疗妇科疾病。根据辨证与辨病施治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病因病机为"瘀热互结",并创立清热活血化瘀止痛之红藤方,经过30多年的临床应用及研究,在治疗内异症引发的痛经方面取得很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90%以上。戴师认为"不通则痛"是妇科痛证的基本病机,"通则不痛"是治疗妇科痛证的基本原则。以红藤方加减治疗瘀热互结型妇科痛证,异病同治,同样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气滞、血瘀、痰浊为标,脏腑功能虚损、阴阳气血失调为本,属本虚标实证。当气滞、血瘀、痰浊交相为患,气血不畅痹阻心脉时,则胸痛猝然发作,即所谓“不通则痛”。笔者以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为基础,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因通用”法属中医反治法范畴,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在历代妇科诊疗中皆应用广泛。郑惠芳教授认为妇科血证的病机关键在于虚、热、瘀,痛证病机关键在于气滞、寒凝、血瘀,血瘀为二者常见和基础病机,故以通因通用法治疗,取桂枝茯苓丸为基础方,随症加减。附郑老以通因通用法治疗痛证、血证的经典医案2则,及后学者发挥验案2则。  相似文献   

6.
对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探讨,论述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1.肾主骨,藏精生髓,治当从肾,补肾填精。2.肾为先天,脾胃为后天,先天之气要后天培补,需健脾益胃。3.肝肾同源,肝藏血,精血同源,治当益肾不忘调肝。4.气滞则血瘀,不通则痛,痛则不通,法当活血化瘀。务求其本,宜急宜缓,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7.
对痛证辨证施治的认识余亚东(江西省武宁县中医院武宁332300)关键词痛证病理机制辨证纲领治疗法则痛证是以疼痛为主症的疾病,它的病理特点就是“不通则痛”,故治疗痛证就必须遵循“通则不痛”的原则。虽然痛证名目繁多,辨证论治比较复杂,但都必须掌握这一共性...  相似文献   

8.
季元  董振华 《中医杂志》1992,33(11):11-13
祝谌予教授,行医50余年,学贯中西,临床经验丰富,对痛证的辨证与选方用药尤有独到之处。兹就笔者随师学习所得,作一简介。 1 圆机活法注重气血痛证病机,前人常用“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概括论之,治疗诸痛皆以通法为基本原则。祝  相似文献   

9.
温经汤出自《妇人大全良方》,原方主治血海虚寒,血气凝滞证之痛经,属于西医学原发性痛经的范畴。瘀为本病的病机关键,辩证应分虚实两类,本病病位在子宫、冲任,以气滞、寒凝导致"不通则痛"或是以气血虚弱,肝肾亏损,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因此,其治疗应在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的基础上酌加疏肝行气、温补肝肾等药物,更应结合临床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0.
胃痛之疾临床较为常见,以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多见于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胃癌等。其病因病机不外外感内伤两方面。外感寒邪,邪犯于胃则胃寒而病;饮食不节,中州失畅则食滞胃痛;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犯胃则气滞胃痛;脾胃虚弱,则失养胃痛。但关键在于“不通”,或病邪阻滞,脾气郁滞,气滞而痛,或脾胃虚弱,胃络失养拘急而痛, 或气滞血淤而痛,故本病之治当以“通”为要。  相似文献   

11.
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可涉及临床各科疾病,发于身体任何部位。其证候虽错综复杂,然往往是同症异病或同病异症。从中医角度来看,痛证病机不外虚与实。痛证之虚表现为“不荣则痛”;痛证之实表现为“不通则痛”。全国名老中医刘茂甫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因虚所致痛证多与肾虚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丁世幸 《光明中医》2008,23(4):419-420
腹痛作为临床常见症状,有寒热虚实之分,主要病机为气滞不畅,血运受阻,或阳虚血弱、脉络失养,即所谓“不通则痛”、“不荣而痛”。《伤寒论》腹痛治法精当,所列诸方经典卓效,现探述于后:  相似文献   

13.
疼痛 ,乃胃疾主要临床症状之一 ,病因甚多 ,但其病机多与“不通”密切相关。正如前贤所云“不通则痛”、“痛则不通”也。治当从通入手 ,根据辨证分型 ,分别采取清通、疏通、化通、温通等法 ,灵活运用 ,随证化裁 ,常能收到桴鼓之效。  相似文献   

14.
以血府逐瘀汤为基本方治疗皮肤黑斑、双眼结膜炎、经行头痛、顽固性失眠4则验案,均有血瘀气滞的病机特点,治法均当活血化瘀、行气解郁。本方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等。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广泛应用,灵活加减。如皮肤黑斑、双眼结膜炎、经行头痛、顽固性失眠等辨证属气滞血瘀,阻滞不通之证,皆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以扩大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随变而调气”出自《灵枢·卫气失常》,此治则虽针对针刺治疗而设,但其适用范围绝不限于此,在中医辨证施治过程中亦有重要指导意义。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多发病、难治病,临床起病隐匿、病程较长。刘启泉教授临证之时,认为CAG病机复杂,虚实相兼,以气机不调为基本病机,且CAG患者同病不同症,是因多种病因交织引起气机变化,气机不畅发为呕恶,气滞生湿而生月真胀,气不行血而成痛症,气机不降发为嗳气,气行不畅以致食积。刘启泉教授承古法创新义,临证中将“随变而调气”治则,延伸至治疗CAG中,因变而随治,以调气治之,以行气、理气、降气、运气四法调治CAG,常得佳效。  相似文献   

16.
介绍彭培初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经验。认为慢性前列腺炎为虚实夹杂、寒热并存之证,基本病机为不通则痛,基本治法为攻补兼施、寒热并调。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7.
痛证是临床常见症症,祖国医学对此病证有较全面的认识,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是疼痛产生的基本病机。灸治疗法是针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针、药不可替代的作用《灵枢.官能篇》云:“针所不能,灸之所宜。”近10年来,临床诸医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灸法治疗痛证获得丰富经验和显著疗效。为治疗痛证增添了形式我样的治疗手段,现综述如下 。  相似文献   

18.
戚景如老中医业医四十余载,在治疗脾胃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其胃痛证治经验整理如下:治痛之要理气为主胃为传化之腑,只有通降不息,才能奏纳食传导之功,若邪气盘居其中,气机升降失常,胃气阻滞,不通则痛。《医门法律》谓:“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气滞,寒留则气凝,所以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属实邪,皆当以理气为主。”引起胃痛原因虽多,气滞即是其主要病机之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金匮要略》中“疼痛”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揭示仲景对疼痛的辨治规律。《金匮》中涉及“痛”或“疼”的条文,总计九九条。所述疼痛涉及的病因有湿阻、寒凝、气滞、血瘀、热灼、失养等,病机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金匮》治疗疼痛,谨守病机,很少见痛止痛;疼痛剧烈时,才适当加入止痛药,以缓病情之急。  相似文献   

20.
张济民从医50余年,他对妇科疾病的辨证尤为精准,用药独特,临床效果显著。他认为妇女月经病多由瘀而来,妇女多以血为本,即使月经病病因复杂,但辨别清楚病因病机,不论是气滞、寒凝,还是气虚、情志不畅等,均可产生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不通则痛”,其中“瘀”是本病病机之关键。文章总结了张济民治疗妇科月经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希望对广大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