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刮痧治疗肾绞痛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应用循经刮痧法治疗肾绞痛 40例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0例中男性 2 9例 ,女性 1 1例 ;年龄 2 0~ 5 2岁 ,平均 37岁 ;病程 1 0 min~ 1 5 h。全部病例均有典型肾绞痛症状 ,有镜下或肉眼血尿 ,B超检查显示双肾正常者 3例 ,轻度积水者 2 0例 ,中度积水者1 0例 ,重度积水者 7例。治疗方法取穴肾俞、志室、三阴交、太溪。患者取坐位 ,先在刮痧部位涂上植物油或清水 ,用刮痧板与皮肤呈45度角 ,从上向下依次刮颈椎 (督脉穴 ) ;腰部肾俞、志室 ;小腿内侧三阴交、太溪等穴。每组刮痧3min,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 ,由轻到重 (以患者能耐受…  相似文献   

2.
针刺加远红外照射治疗面瘫8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发病 3天内治疗者 46例 ;1周内治疗者 2 9例 ;2周内治疗者 5例。男性 42例 ,女性 3 8例。年龄最小的 5岁 ,最大的 72例 ,以 2 0~ 40岁的多见。中医辨证分型为风寒袭络型 3 3例 ,风袭络型2 8例 ,气血虚弱型 1 9例。西医诊断 :周围型面神经炎 ,均为单侧发病。2 治疗方法2 .1 针刺 主穴毫针刺取患侧地仓、翳风、攒竹穴、配穴毫针刺取患侧下关、太阳、牵正、合谷穴。每日 1次 ,每次取 3~ 5穴 ,留针 3 0min。手法 :风寒袭络型及气血虚弱型 ,用平补平泻法以补为主。风热袭络型用平补平泻法以泻为主。2 .2 针刺加远红外照…  相似文献   

3.
舌炎     
<正> 治疗方法:用三棱针急刺金津、玉液或少商微出血,并选取地仓、曲池、足三里、廉泉等穴用毫针针刺,手法平补平泻,留针15~20分钟。每日针刺1次。疗效:治疗25例,针刺1次即愈者17例,2次者4例,3次者4例。如能配合维生素  相似文献   

4.
本院门诊收治的 10例面瘫患者 ,排除中枢性面瘫 ,以针刺为主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10例中男 7例 ,女 3例。年龄最大者 6 7岁 ,最小者4 2岁。病位在左侧者 6例 ,在右侧者 4例。病程最长 5天 ,最短 1天。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太冲、合谷、翳风、风池、地仓、颊车 ;配穴 :阳白、颧、太阳、牵正。除合谷、太冲取双侧外 ,余穴均取患侧。每次选取 3~ 5穴 ,主配穴交替使用。2 .2 操作方法 :病初浅刺 ,5天后上电针 10分钟。手法 :面部穴以平补平泻为主 ,远端穴以泻法为主 ,留针30分钟。每日 1次 ,10次为 1疗程。中药 :白…  相似文献   

5.
针药配合治疗面瘫8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采用针灸、穴位注射、口服中药 ,对 86例面瘫患者进行综合治疗 ,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 41例 ,女 45例 ;年龄最小者 7岁 ,最大 6 8岁 ;病程最短 2 d,最长 3年 ;左侧面瘫 5 3例 ,右侧面瘫 33例。治疗方法1.针灸依据面神经出入走行部位和经络循行、腧穴主治作用取穴 ,取患侧阳白透鱼腰 ,地仓透颊车 ,承浆透颊车 ,地仓透迎香 ,下关、太阳、牵正、翳风、风池及健侧合谷穴。翳风穴用泻法 ,以针感传至面部为佳 ,余穴用平补平泻法。针刺面部时 ,先用手指按摩患侧 ,其颜面向右歪 ,针刺时用手指向左牵拉进针。针刺承浆、地仓均斜…  相似文献   

6.
缪刺法配合点穴治疗顽固性面瘫1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改琴  杨军  陈竹林 《中国针灸》2001,21(7):442-442
1 临床资料  本组 12 0例患者 ,男 82例 ,女 38例 ;年龄最小5个月 ,最大 74岁 ,以 30~ 4 0岁者居多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2年。2 治疗方法2 1 缪刺法取健侧四白、阳白、攒竹、太阳、颧、下关、颊车、地仓穴。脾胃虚加双侧足三里 ;痰湿盛加双侧丰隆 ;瘀血盛加三阴交、血海。穴位常规消毒后 ,斜刺进针 ,每次取上述面部穴位 5~ 6穴 ,用平补平泻法 ,手法要轻。不用电针。足三里用补法。得气后留针 30分钟 ,每日 1次 ,10次为一疗程 ,疗程间休息 3天。2 2 点穴方法取患侧印堂、睛明、阳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风池、合谷。先…  相似文献   

7.
近3年来,我们用针刺治疗面瘫1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0例中,女2例,男8例;年龄15~20岁2例,20~30岁6例,30~40岁2例;病程最短25天,最长50天. 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以局部取穴为主,配以远端取穴.取攒竹、地仓、太阳、颊车、翳风、面神经1点(乳突前下方)、面神经2点(下关穴前5分)、太阳、四白、迎香.每次取4~6穴,交替使用穴位,随症用平补平泻或补法,留针20min,每日艾灸患侧面部,早晚各1次,7天为一疗程,每7日停刺1日,共治疗4个疗程.  相似文献   

8.
针刺加闪罐治疗面瘫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我科采用针刺加闪罐治疗面瘫 4 2例 ,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4 2例患者均为周围性面瘫。 36例来自门诊 ,6例来自住院部转诊 ;年龄最大者 76岁 ,最小者 16岁 ,平均年龄 4 0岁 ;男 2 2例 ,女 2 0例 ;病程最长者 30 d,最短为 1d,平均病程 10 d。2 治疗方法取阳白、攒竹、四白、迎香、地仓、颊车、合谷、人中、牵正。乳突痛加翳风 ;颏唇沟歪斜加承浆 ;流泪多加风池。阳白穴透刺攒竹、四白透刺迎香 ,地仓透刺颊车 ,透刺均应浅刺至对穴皮下 ,平补平泻。先刺健侧合谷 ,急性期用泻法同时让患者配合进行做患部闭眼、皱眉、蹙额、…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本组 36例 ,男 2 4例 ,女 12例 ;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6 7岁 ;发病时间最短 1d ,最长 4个月。2 治疗方法 取穴 :患侧阳白 ,攒竹、丝竹空、下关、四白、颊车、地仓、人中、夹承浆 ,双侧合谷。针法 :第一阶段 (发病后第 1W ) ,以上诸穴用半刺法 ,即浅刺于皮肤、出针快如拔出毫毛 ,以病人不觉疼痛 ,不出血为要 ,捻转用泻法。第二阶段 (发病 2~ 4W) ,用直针刺法为主 ,阳白透鱼腰 ,夹承浆透大迎 ,四白透颧 ,地仓透颊车 ,攒竹透丝竹空 ,用平补平泻。第三阶段 (发病 4W以上 ) ,取穴与第 2阶段相同 ,针法以透刺为主 ,针毕选 3…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颈性头痛5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近年来应用针刺治疗颈性头痛 58例 ,效果较为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58例中 ,男 3 1例 ,女 2 7例 ;年龄 3 5~ 72岁 ,平均 55.3岁。均以头痛为主症 ,兼有头晕恶心、颈部不适等。经 CT、MRI等检查排除头部器质性病变 ,又经颈部摄片、脑血流图等检查结合临床体征 ,确诊为颈椎病。其中偏头痛 1 6例 ,前头痛 1 5例 ,后头痛 6例 ,全头痛 2 1例。2 治疗方法先刺脑空、风池 ,用泻法 ,留针 ,稍停片刻 ,再刺列缺、合谷、太渊、解溪 ,均用平补平泻法。以上各穴均取双侧 ,并留针 3 0分钟 ,每隔 1 0分钟捻针 1次 ,要求酸麻胀重感向头颈部…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1987年以来,采用针刺结合TDP照射治疗300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临床资料:300例中,男126例,女174例。年龄30-40岁者38例,41-60岁者222例,61-72岁者40例。患左肩者118例,右肩173例,双肩9例。病程1个月以内者72例,1-2个月者114例,2-6个月者68例,6个月以上者16例。治疗方法:主穴:阿是穴、肩髃、肩髎、肩内陵、巨骨、天宗、条口透承山。配穴:通里、内关、列缺、曲池、合谷、外关,后溪。治疗时条口透承山穴每次都用,其余主穴每次选用2-4个,配穴据症选用。急性期用泻法,粘连期用平补平泻法。针肩隅和肩谬穴时,令患者抬肩或展臂,针尖均对准极泉穴透刺2-3寸,使针感扩散至整个肩关节。其它主  相似文献   

12.
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患者均是住院康复病人,男8例,女2例;年龄17~29岁2例,30~49岁5例,50岁以上3例;病程10天4例,20~30天6例。右侧4例,左侧6例。其中开颅术后3例,颅底骨折脑出血7例。2 治疗方法2.1 针刺 取患侧地仓、颊车、迎香、阳白、四白、鱼腰、大迎、瞳子、下关、合谷穴。每次取4~5穴,交替使用。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2.2 中药槌 用木材加工成像铁锤一样的小木槌(自制),自制“麝香舒活酒”(由麝香、丁香、肉桂、红花、桃仁、乳香、没药、荜茇、血竭、高良姜、鹅不食草、…  相似文献   

13.
所治病例均经X线钡餐透视确诊,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1~56岁,慢性胃炎4例,胃下垂10例。取地机、梁丘、温溜、养老、足三里、中院,以30号毫升先针足三里,泻法,使感应传导人腹;中院用平补平泻法,其余穴法均用泻法,持续运针10~15分钟,刺激由弱转强,留外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5分钟运针1次。以上治疗每日1次或酌情增减。结果治愈11例,显效3例,无效1例。经针刺1次治愈者1例,2次治愈者3例,3次治愈者2例,l例胃出血转手术治疗。针刺治疗急性胃扭转15例@郎福文$山东巨野县人民医院!山东274900…  相似文献   

14.
习惯性便秘为内科常见病 ,笔者将近十年来有关针灸治疗的临床资料综述如下。针灸疗法祝兆刚等 [1 ]采用针灸治疗 1 88例 ,主穴取天枢、足三里、上巨虚、支沟、大肠俞、承山 ,配穴取中脘、合谷、中诸、阳陵泉、三阴交、丰隆。实证用强刺激泻法 ,虚证用平补平泻法 ,也可用灸法 ,每日 1次 ,6~ 1 2次为 1个疗程。结果全部获效 ,其中显效 1 5 3例 ,有效 35例。刘焕芳[2 ] 采用深刺长强穴治疗 1 5 0例 ,取长强穴 ,实证强刺激大幅度捻转 ,虚证平补平泻 ,以泻法为主 ,每日 1次 ,5次为 1个疗程。结果治愈1 2 4例 ,显效 2 4例。刘国光等 [3 ]取支沟、…  相似文献   

15.
针刺合谷穴治疗经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几年采用针刺合谷穴治疗经迟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患者年龄 2 0~ 2 5岁 1 0例 ,2 6~30岁 1 1例 ,31~ 40岁 9例。月经推迟小于 2星期 8例 ,月经推迟 2星期 1 4例 ,月经推迟大于 2星期 8例。2 .治疗方法 取双侧合谷穴 ,于月经前 3d~ 5d采用平补平泻法针刺之 ,连针 3~ 5次。3.治疗结果 显效 1 6例 ,有效 1 4例。按 月经延期血瘀者多见 ,常规泻血海、归来、气海等穴以行气活血 ,血虚者用补法并灸。笔者受《神应经》:孕妇不宜针 ;合谷 ,别名虎口 ,且能治经闭的启示 ,尝试用针刺合谷穴治疗经迟 ,收到行气活血之功效针刺合谷穴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拔河对刺法与平补平泻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周围性面瘫后遗症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拔河对刺组和平补平泻组各30例。拔河对刺组患者取患侧腧穴,主穴:地仓与颊车对刺,地仓与人中对刺,地仓与承浆对刺,双侧太阳对刺,阳白与鱼腰对刺,攒竹与迎香对刺。平补平泻组患者取穴与拔河对刺组相同,采用平补平泻法,两组均1次/d,连续5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分级情况和治疗前后Bell氏计分情况。结果:拔河对刺组患者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补平泻组患者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ell氏计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河对刺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29/30),高于平补平泻组的90.00%(27/3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河对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疗效优于平补平泻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吴芸 《国医论坛》2002,17(1):38-38
贝耳 ( Bell)麻痹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笔者采用三透穴加平衡针灸治疗本校该病患者 72例 ,取效捷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72例中 ,男 42例 ,女 30例 ;年龄最小 1 8岁 ,最大67岁 ,其中 1 8岁~ 2 4岁 47例 ,2 5岁~ 45岁 1 6例 ,46岁~ 67岁 9例 ;疗程最短 1天 ,最长 3个月余。2 治疗方法三透穴及进针方向 :从鱼尾透鱼腰 ,从瞳子 直下0 .1寸透颧  ,从颊车透地仓。平衡穴取双侧攒竹、迎香、颊车、地仓 ,重症加印堂、水沟。操作方法 :先透刺三透穴 (只取患侧 ) ,后直刺或斜刺平衡穴。…  相似文献   

18.
近十余年来 ,笔者对 1 0 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用针刺配合 TDP照射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0 8例中 ,男 70例 ,女 38例 ;年龄最大者 65岁 ,最小者 6岁 ,以 2 0~ 45岁者为多 ;病程 1天~半年 ,多数为 2~ 7天。治疗方法针刺 :取足三里 (双 )、太冲 (双 )、合谷 (双 )为主穴 ,眼睑闭合不全者配太阳 ,口唇歪斜者配地仓透颊车 ,耳后乳突部疼痛者配风池。均用平补平泻法 ,留针 30 min。每日针 1次 ,1 0次为 1个疗程。疗程中间休息 3天。同时给 TDP红外线照射患侧面部 ,热度以病人能忍受为度。每日 1次 ,每次 30 min,1 …  相似文献   

19.
笔者于1988年1月~1996年9月,采用针灸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88例,收到满意疗效,兹述于下。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门诊患者,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一书中颈椎病的诊断标准。男48例,女40例;年龄30~39岁6例,40~49岁21例,50~59岁36例,60岁以上25例;病程最短者3周,最长者30余年。5 治疗方法主穴为颈3~7夹脊穴,配穴为风池、肩、外关、合谷、后溪。针刺颈夹脊穴时用26号2寸毫针,针尖向脊柱方向与脊柱呈25~30℃夹角进针,进针深度为1.5~1.8寸左右,手法为平补平泻法,待有酸、麻、胀、沉的针感后停止运针。伴手臂麻木者要求针感至…  相似文献   

20.
风池穴温针灸治疗面瘫2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 ,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临床上我用温针灸风池穴为主治疗2 0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病源均为我院门诊病人 ,2 0例中 ,男 8例 ,女1 2例 ,年龄在 1 6~ 67岁之间 ,病程最短 3天 ,最长两年。2 治疗方法取穴 :主穴 :风池、曲池或合谷、足三里均为双侧配穴 :地仓透颊车、阳白、翳风、人中、背俞针法 :取 2 8号 1 .5寸毫针刺双侧风池穴 ,待得气后施温针炙 ,双侧足三里、曲池 (或合谷两穴交替 ) ,根据病人体质施补、泻、平补平泻手法。配穴依症状近取头面诸穴 ,病久者加背俞穴。 1次3 0~ 40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