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 ,多因腰部弯曲时姿势不正或用力不当造成。临床表现以腰部突发性疼痛 ,活动受限为主。在排除脊椎的器质性和异位性病变情况下 ,在临床中运用针灸治疗效果好 ,可取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用以下三种针灸方法治疗本病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共 2 0例患者 ,男性 14例 ,女性 6例 ;年龄最大 4 8岁 ,最小 17岁 ,平均年龄 32岁 ;病程最短半天 ,最长 6天 ,病程一般为 2~ 3天。诊断标准 :有明显的腰部外伤史 ,腰部剧烈疼痛 ,活动受限 ,严重者不能翻身 ,咳嗽腹压增高时疼痛加重 ,腰部肌肉紧张 ,有明显局限性压…  相似文献   

2.
骶髂关节错缝,系指骶骨与髂骨之间的关节面发生微小的移位,在临床上并非少见。但由于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故常被误诊而影响治疗,引起持续性的下腰痛。近年来,笔者运用推拿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20例骶髂关节错缝患者均为福建中医学院国医堂门诊病人,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50岁;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10年;有损伤史者13例,原因不明者7例;前错位者4例,占20%,后错位者16例,占80%。 1.2 症状与体征 本组病人多因体位姿势不正,突然扭转腰部而发,症见一侧下腰部疼痛或向患侧下肢放射…  相似文献   

3.
自1999年2月至今,笔者用斜扳手法配合自制骨痛散外敷,治疗腰椎骨质增生10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02例患者均经X线摄片确诊,有不同程度的腰椎骨质增生,男52例,女50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66岁;病程最长16年,最短6个月;腰痛局限于腰部者18例,伴下肢麻痹疼痛者84例。治疗方法先施斜扳手法,让患者侧卧位,下面的下肢自然伸直,上面的下肢屈曲。医者面对病人站立,两手分别扶病人肩前和臀部,向相反方向缓缓用力扳动,使腰部扭转,扭转到有阻力时,再施1个增大幅度的推法。此时可听到“喀喀”响声,说明施法成功每3天施手法1次。手法结…  相似文献   

4.
“闪腰岔气”是临床常见病症,为腰部急性筋肉扭挫伤,多因跌闪、扭挫或搬重物用力不当,伤及腰部或胸椎下段,使经络气血郁闭所致。症见腰部疼痛难忍,不能俯仰、转侧,局部无红肿,但有窜痛感。笔者于1988年8月~1990年12月,运用推拿手法治疗“闪腰岔气”患者8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86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54例,女性32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25岁,其中25~40岁者31例,41~55岁者33例,55岁以上者22例。初诊时间均为伤后1~3天。  相似文献   

5.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 ,是因腰部用力不当引起腰部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损伤 ,可伴有椎间小关节错位及关节囊嵌顿 ,致使腰部疼痛 ,并活动受限。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好发于青壮年。今用放血疗法治疗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7例中 ,男 15例 ,女 2例 ;最小年龄 2 0岁 ,最大年龄 6 0岁 ;本组病例均经临床检查排除器质性损伤。2 治疗方法取委中穴。令患者俯卧 ,窝常规消毒 ,用三棱针于双侧委中穴快速点刺 3~ 5下 ,深度为 0 5~ 1分 ,勿过深 ,然后用闪火拔罐 ,拔罐后令患者左右活动腰部 ,8min后起罐 ,出血约 5~ 10ml,3次…  相似文献   

6.
<正> 鼻衄即鼻出血,是五官科常见病症之一,笔者自1988~1994年共收治鼻衄患者167例,(不包括鼻腔肿瘤所致者)。其中应用自拟“鼻衄止”合剂治疗89例患者,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67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89例中男54例,女35例;年龄4~78岁,平均45.2岁;对照组78例中男50例,女性28例,年龄4~73岁,平均年龄44.6岁;两组患者病程最长达10年,最短1小时,多数为  相似文献   

7.
呃逆又称为“哕” ,俗称“打呃”。常发生于腹部手术后、中风、肝胆及胃部疾病患者 ,为临床常见病 ,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笔者自1994年以来 ,应用针灸治疗本病32例 ,与药物穴位注射治疗比较观察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针灸治疗组32例 ,其中男18例 ,女14例 ,年龄最小者20岁 ,最大者76岁 ;病程最短1天 ,最长12天 ;单纯发作者20例 ,中风后卧床者6例 ,腹部手术后患者5例 ,胃癌1例。穴位注射组29例 ,其中男17例 ,女12例 ;年龄最小者22岁 ,最大者75岁 ;病程最短1天 ,最长15天 ;单纯发作者1…  相似文献   

8.
手法配合瓣证分型治疗腰椎间小关节紊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小关节紊乱症是腰部急慢性损伤的常见病,属祖国医学“腰部伤筋”或“闪腰”的范畴。笔者在临床上运用手法配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90例腰椎间小关节紊乱症的病人,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90例,男65例,女25例,年龄20~60岁,其中30岁~55岁占90%,病程最短1小时,最长15天。均为弯腰搬物或弯腰起身时受伤。2 诊断要点2.1 有急性腰部扭伤史,大多数为弯腰抬重物或弯腰起身时,突然觉腰正中剧烈疼痛而不敢动弹。2.2 病人主诉腰部正中剧痛,站立位时,髋膝关节微曲,两手扶腰,卧位时屈身侧卧,惧怕别人搬动。2.3 腰部肌肉紧张,骶棘…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腰扭伤又称“闪腰”,多因劳动姿势不正,用力不当,突然伸屈扭转或外力撞击等所致。1临床资料22例中,男性17例,女性5例,最大年龄45岁,最小年龄27岁,病程最长2天,最短3小时。2治疗方法2.1取穴委中为主穴,配腰痛穴,腰部单侧疼痛取同侧,双侧腰...  相似文献   

10.
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症 (又称腰椎后关节紊乱症、腰椎后关节错缝 ) ,是引起急性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自 1 995年以来 ,笔者采用推拿法治疗此症 60例 ,疗效较好。随访 4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42例中 ,男 31例 ,女 1 1例 ;年龄 2 6~ 49岁 ,平均 38岁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7天。全部病例中 ,非体力劳动者 2 7例 ,占 84%。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症的临床特点为 :①中年男性较多见 ,其中以非体力劳动者发病率最高。②患者多在不负重或负重不太大的情况下前屈加旋转的联合运动中在伸直脊椎时 ,腰部突然不能活动 ,腰骶部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痛。…  相似文献   

11.
腰椎滑膜嵌顿又称腰椎后关节错缝或后关节半错位 ,是骨伤科的常见病。我们运用三扳法手法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特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 75例 ,男 5 1例 ,女 2 4例 ;年龄最小 1 9岁 ,最大 68岁 ,平均年龄 39岁 ;病程最短仅 40余分钟 ,最长 1 5天。笔者采用随机分组法 ,治疗组用三扳手法 ( 4 5例 ) ,对照组用三七伤药片、炎痛喜康( 30例 ) ,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症状、体征 :患者多有腰部突然“闪”、“扭”病史 ;腰痛剧烈 ,有时放射至臀部或大腿后侧 ,表情紧张 ,不敢稍动或步履缓慢 ,咳嗽时疼痛加重 ;腰部僵硬、肌肉紧张、活动受限 ,…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病,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我们自1998年以来,以自拟散偏汤加减,辨证治疗本病102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02例,其中门诊患者89例,住院患者13例;男性27例,女性75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19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16年。头痛部位在右侧者4  相似文献   

13.
十一方药酒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腰扭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外伤性疾病之一 ,多因腰部用力不当或腰部活动范围过大而致腰肌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受到过度牵拉、扭转所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腰部严重疼痛 ,拒按 ,转侧不利 ,动则痛甚 ,X线检查多显示无异常。笔者自1994~1998年 ,以十一方药酒外用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147例 ,同期采用单纯手法治疗140例作为对照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组病例共287例均为门诊患者。观察组147例中男98例 ,女49例 ;年龄最小17岁 ,最大58岁 ,平均33 5±6 6岁 ;病程最短0 5h ,最…  相似文献   

14.
针灸治疗致密性髂骨炎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密性髂骨炎是一种发生于髂骨、靠近关节边缘的骨质硬化性疾病 ,临床报道不多。笔者以针灸治疗 18例 ,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8例患者全部为女性 ;年龄最小 2 4岁 ,最大 38岁 ,平均 2 8岁 ;病程最短半年 ,最长 9年。下腰部疼痛者 12例 ,耻骨联合处疼痛者 4例 ,疼痛向臀部膝部放射者 6例 ,疼痛随月经周期或妊娠加重者 14例。全部病例均经X线拍片检查 ,主要病理改变是骶髂关节在髂骨处有致密三角区 ,阴影均匀 ,内侧沿关节边缘分界 ,不侵犯关节面。有 15例患者经CT排除脊柱疾患。2 治疗方法取穴 :肾俞、秩边、次、委中、阿…  相似文献   

15.
急性腰扭伤是临床门诊常见病 ,如何运用一种疗效好、见效快的治疗方法 ,值得探索。笔者近年来应用针刺、穴位注射、推拿综合治疗 1 5 7例 ,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1 5 7例病人均来自门诊 ,其中男 1 0 7例 ,女 5 0例 ;年龄最大者 78岁 ,最小者 2 4岁 ,平均 43岁 ;病程最长者 1月 ,最短者 1小时 ,平均 5天。1 .2 诊断标准1 )有明显扭伤史 ;2 )伤后出现持续剧烈腰痛 ,腰部有断裂感 ,活动明显不利 ,休息不能有效缓解 ;3 )检查有局限性压痛点 ,但无放射痛 ,腰关节功能活动障碍 ,尤其屈伸、旋转困难 ;4)排除腰椎骨…  相似文献   

16.
针刺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磊 《中国民间疗法》2005,13(11):39-40
笔者于2002年11月~2005年5月,应用针刺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42例病人全部来自门诊,其中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3岁;病程最短2h,最长3天。疼痛部位在L4、L5者19例,L5、S1者12例,骶髂关节者4例,L4、L5、L5、S1两侧骶棘肌7例;治疗次数最少1次,最多3次。42例病人均有明显外伤史,均经X线检查,除7例年龄40岁以上有骨质增生外,余无明显骨质损伤及病变。入选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诊断标准确诊:1有明显的腰部扭伤史。2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  相似文献   

17.
腕踝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7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幸娟 《湖北中医杂志》1999,21(11):523-523
笔者采用腕踝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并设体针组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两组病例均为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腕踝针组57例,其中男43例,女14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22岁;病程最长者3天,最短者5小时。体针组30例,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25岁;病程最长者7天,最短者1天。2 治疗方法腕踝针组:根据腕踝针区域划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部位包括5、6两区内,进针点选下5、下6,用0.35mm×40mm毫针,常规消毒皮肤,进针深度1.2寸,患者取俯卧位进针。两条腿进针后,让患者下地行走,并作腰部旋转动作,最大限度活…  相似文献   

18.
股外侧皮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笔者自1990年以来,运用梅花针叩刺病变部位配合拔罐治疗该病,经临床初步观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观察组 共40例病人,其中男性14例,女性26例;年龄32~64岁;病程最短者5天,最长者4年;病变处感觉过敏者18例,感觉迟钝者22例。对照组 随机选择病人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34~60岁;病程最短者4天,最长者3年;病变处感觉过敏者11例,感觉迟钝者19例。治疗方法观察组 患者侧卧床上,取髀关至梁丘的连线与风市至膝阳关连线之间感觉异常的区域,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从上到下均匀叩刺,…  相似文献   

19.
针灸配合TDP治疗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英 《针灸临床杂志》2003,19(11):16-16
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是由骶髂关节髂骨部下 1/ 3~ 2 / 3骨密度增高所引起的慢性腰腿痛。本病好发于2 0~ 35岁青年女性 ,尤以经产妇为多。笔者以针灸配合TDP治疗 16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6例患者均为已婚经产妇女。年龄最小 2 4岁 ,最大 38岁 ,平均 2 8岁 ;病程最短 12天 ,最长 9年 ;症状表现为下腰部疼痛者 12例 ,耻骨联合处疼痛者 4例 ,其中疼痛并向臀部膝部放射者 6例。全部病例均经X线拍片检查 ,主要病理改变是骶髂关节靠近关节面中下 2 / 3的骼骨侧有三角形、半月形或梨形的均匀一致的骨质异常致密带 ,内…  相似文献   

20.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颞下颌关节疾病。本病好发于青壮年,开始多发于一侧,少数可累及双侧。临床表现为颞下颌关节活动时疼痛,尤其是在张口及咀嚼食物时显著,部分病人关节处有弹响和张口受限,影响咀嚼、语言等功能。自1978年以来,笔者应用管正斋老中医传授的“面穴齐刺法”治疗该病1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20例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68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58岁。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5年。病变在左侧者71例,右侧者45例,双侧者4例。临床分为轻重两型。轻型:病程较短(一般在1个月之内),主要在张口及咀嚼时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