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左冠状窦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起源于主动脉左冠状窦的心律失常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采用激动顺序标测及起搏标测相结合,靶点V波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提前至少20ms,温控大头导管温度55℃,射频功率15~30w放电240s射频消融。随访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靶点位于主动脉左冠状窦左冠状动脉开口下方1~2cm,即刻成功率为100。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内,12例患者复查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室早)的次数由术前(15273±2056)次/24h,降为消融后的(656±135)次/24h,射频消融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11例患者室早消失,1例复发,再次行单导管法消融成功。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左冠状窦的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并能根治该类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ARTO3指导下室性早搏射频消融的方法和成功率。方法 61例室性早搏患者根据体表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初步确定起源部位,CARTO3指导下激动标测,最早激动点且局部单极电图呈QS为靶点;温控消融,功率20~50W。结果室性早搏右心室流出道起源33例,消融成功率90.9%,间隔部起源成功率93.1%;起源于房室瓣环7例,消融成功率85.7%;非左室流出道起源消融成功患者V2导联最早心室激动至R波峰间期(Intrinsicoid deflection time,IDT)显著短于消融失败患者(34.2±8.4 ms vs.51.6±17.9 ms,P0.01)。结论 CARTO3指导下射频消融起源于心室流出道、房室瓣环等部位的室性早搏安全有效,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成功率最高,IDT值对于术前估测消融成功率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左冠窦室性早搏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1例起源于主动脉左冠窦的室早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采用激动顺序标测,靶点V波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提前20~45 ms,温控大头导管温度65℃~70℃,功率30~50 W,放电120~240 S。分别在左冠窦内或主动脉瓣下近左冠窦底标测消融,术中同时做左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靶点位于主动脉左冠窦内左冠状动脉开口下方1~2 cm者8例,消融室早消失,即刻成功率为100%。3例标测未见V波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明显提前,消融未见室早减少,在主动脉瓣下近左冠窦底标测到提前20~35 ms,消融室早消失,即刻成功率为100%。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内,11例患者复查动态心电图,室早消失,2例患者见偶发室旱(分别是26次/d和10次/d),但形态非左冠窦起源室早。随访6~36个月无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左冠窦的室早安全有效,如窦内标测消融不佳,应在主动脉瓣下近窦底处标测消融可提高成功率,同时行左冠状动脉造影可有效的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指导标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主动脉根部(AR)附近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室早)心电图特征和导管消融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8月在我院成功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AR附近起源的7例室早患者资料。结果:7例室早起源于主动脉窦上3例:右冠状动脉窦(RCC)起源1例,左冠状动脉窦(LCC)1例,LCC与RCC交界处1例;主动脉窦下4例:LCC下近RCC1例,主动脉瓣与二尖瓣连接处1例,LCC下左小叶三角1例,二尖瓣环12点1例。所有患者靶点腔内激动标测提示双极靶点电图领先体表心电图QRS波起点20~58(34±12)ms,4例(4/7)靶点部位可见室早时局部电位极性逆转。无消融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导管消融AR附近起源室早安全、有效,室早体表心电图可初步判断起源部位,标测和消融时注意局部电位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主动脉瓣下室性早搏心电图特征以及采取射频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0年-2016年期间收治的45例主动脉瓣下室性早搏患者为例,45例患者均接受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对4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12导联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结果。结果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45例室性早搏出口均位于主动脉瓣下,其中有30例位于前侧壁,后侧壁有15例,经射频消融治疗后有43例即刻消融成功,2例消融失败,治疗成功率为95.6%,术后1周予以动态心电图复查,43例患者未出现室性早搏,其中2例患者偶发室性早搏,术后随访3-10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复发。P0.05。结论对主动脉下室性早搏患者在术前分析其体表心电图特点,初步确定室性早搏起源部位,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应用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瓣下的室性早搏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起源于主动脉左窦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左窦室性早搏(室早)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对1 8例起源于主动脉左窦的室早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采用激动顺序标测,靶点Ⅴ波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提前30~50 ms,温控大头导管温度65℃~70℃·放电240 S. 结果:靶点位于主动脉左窦左冠状动脉开口下方1~2cm,即刻成功率为100%.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内,18例患者复查动态心电图均仍见室早.由术前(281 57±1360)次/日降低为术后(856±310)次/日.术后1个月后,除4例器质性心脏病者仍见室早(697±263)次/日,其余患者室早消失.随访3~24个月无复发. 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左窦的室早安全有效,器质性心脏病者也可以尝试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左窦室性早搏(室早)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8例起源于主动脉左窦的室早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采用激动顺序标测,靶点V波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提前30~50ms,温控大头导管温度65℃~70C,放电240S。结果:靶点位于主动脉左窦左冠状动脉开口下方1~2cm,即刻成功率为100%。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内,18例患者复查动态心电图均仍见室旱,由术前(28157±1360)次/日降低为术后(856±310)次/日。术后1个月后,除4例器质性心脏病者仍见室早(697±263)次/日,其余患者室早消失。随访3~24个月无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左窦的室早安全有效,器质性心脏病者也可以尝试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8.
探讨起源于主动脉窦内的反复单形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和/或频发室性早搏(简称室早)的心电图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分析35例该类患者的室速和频发室早的心电图、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情况。结果:室性心律失常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简称左冠窦)的30例、无冠状动脉窦3例和主动脉根部左冠窦下2例。左冠窦的心电图特点:Ⅰ和aVL导联为rs、rS或QS波形,Ⅱ、Ⅲ和aVF导联为R波形,胸导联R波移行区在V2或V3导联,V5、V6导联为高振幅R波,无S波;V2导联R高度/S高度比值1.29±0.36。主动脉根部左冠窦下起源的心电图特点:和左冠窦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基本相同,但V5、V6导联有S波。无冠状动脉窦起源的心电图特点:Ⅰ和aVL导联为Rs或R波形,Ⅱ、Ⅲ和aVF导联为R波形,胸导联R波移行区在V3导联。34例消融成功,手术操作时间65~120min,X光曝露时间12~30min。1例出现冠状动脉前降支急性闭塞。随访2~53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起源于主动脉窦内的室速和/或频发室早有其独特的心电图表现,射频消融能安全、有效地根治此类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射频消融治疗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6年1月—2019年1月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的室性早搏(VPB)/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平均年龄为(45.28±7.61)岁,男性占比61%,均为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于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应用压力监测导管行激动标测,采用导管消融治疗。根据导管贴靠方式不同,分为“大弯法”导管贴靠组(36例)和“小弯法”导管贴靠组(64例)。分析导管消融治疗效果及患者体表心电图特征。结果体表心电图QRS波群特征:均呈左束支传导阻滞,V1及V2导联呈rS型,Ⅰ、V5及V6导联呈R型,aVL导联呈R型或rsr型,aVR导联呈QS型或rS型。三尖瓣环游离壁VPB/VT分布于前侧壁26例(26.0%)、后侧壁41例(41.0%)、侧壁33例(33.0%)。“大弯法”与“小弯法”导管贴靠消融治疗均可实现即刻消融成功。两组手术时间、建模时间、X线曝光时间、放电时间及放电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传导阻滞等并发症,临床较为安全。结论 应用“大弯法”及“小弯法”导管贴靠方式消融治疗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的VPB/VT安全有效,且患者体表心电图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在三维心腔内超声引导下应用压力监测导管标测和消融左心室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VAs)的初步经验。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施行经CartoSound指导射频消融治疗左心室乳头肌起源VAs的患者10例,均采用压力监测导管进行激动标测,并行射频消融治疗,同时分析其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QRS波群特征。结果 10例患者VAs的QRS波时限为(149.0±17.8)ms,其中6例VAs起源于左后乳头肌,4例VAs起源于左前乳头肌。左后乳头肌起源VAs表现为右束支阻滞,电轴左偏,Ⅲ导联主波向下,aVL导联主波向上;左前乳头肌起源VAs表现为右束支阻滞,电轴右偏,Ⅲ导联主波向上,aVL导联主波向下。除1例起源于左后乳头肌VAs患者消融失败外,其余9例患者均即刻消融成功,对10例患者随访6个月,1例起源于左后乳头肌的VAs复发。消融靶点至体表QRS波起始时限为(25.8±3.8)ms。所有患者双极电图靶点处窦性心律下无领先于QRS波的P电位,其中9例患者VAs时可记录到提前QRS波的高频电位。即刻消融成功患者的平均放电(2.4±1.3)次。结论左室前乳头肌和后乳头肌起源的VAs在心电图上有明显差别,CartoSound指导下应用压力导管进行左室乳头肌标测和消融可提高成功率,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起源于主动脉窦与二尖瓣环交界处(AMC)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方法观察6例起源于AMC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结果 41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成功完成射频消融并且证实其起源部位,其中6例起源于AMC。仅有起源于AMC的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QRS波电轴右偏,V1~V6导联中见到R或Rs波形,下壁导联振幅较高,Ⅰ导联呈Rs或rs形,RⅡ/RⅢ<1。三维激动扩布图可见始于AMC的波阵扩布,随后沿AMC传导至主动脉根部及左室,成功靶点消融时间短于左、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结论室性心律失常时V1~V6出现R或Rs波形提示其起源于AMC,射频消融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三维心腔内超声技术引导下,探讨起源于左心室后乳头肌的室性期前收缩和室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并探讨导管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36例左后乳头肌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病例,常规采用三维心腔内超声技术,完成电生理标测和射频消融。统计和分析心电图和腔内电图的特征,随访12个月观察导管消融的有效性。结果:36例的体表心电图(ECG)QRS波具有相同的特征:均为右束支阻滞图形,平均时程(147±10) ms, QRS波起始段斜率较大。Ⅰ导联呈Rs型,下壁导联(Ⅱ、Ⅲ、aVF)主波以负向为主,aVR导联呈特征性的qR型,aVL导联则以正向为主。胸前导联V1~V3主波为正,而V5、V6导联可见到较深的S波。36例均成功完成标测和消融,有效消融靶点电位具有类似的特征。随访12个月无原发心律失常发作。结论:左后乳头肌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具有相似体表和腔内心电图特征。应用三维心腔内超声技术可以直视下明确定位,导管消融能够有效安全地终止该类室性心律失常发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CARTO三维标测下精确定位冠状动脉(冠脉)开口位置,零射线下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ASC-PVC)的效果分析,并将主动脉窦进行分区后评估相应区域的消融风险。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因ASC-PVC行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的66例患者,常规组(n=32)按照常规方法应用CARTO 3系统构建主动脉窦模型,经消融导管中空管道行冠脉造影明确靶点与冠脉开口距离后进行消融治疗。治疗组(n=34)应用CARTO 3系统构建主动脉窦与冠脉开口模型并对主动脉窦进行精细分区,通过消融导管阻抗变化规律再次快速定位确认冠脉开口后,在零射线下行室性早搏电激动标测及消融治疗。收集消融导管主动脉窦内的阻抗数据,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总手术时间及主动脉窦内操作时间、术中对比剂用量、X线曝光时间、手术即刻与近期(6个月)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两组患者消融成功靶点的分布位置。结果:治疗组与常规组的手术即刻成功率(93.8%vs. 94.1%)与近期成功率(90.6%vs. 88.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治疗组的总手术时间[(58.76±4.94) min...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主动脉根部室性早搏(室早)的成功消融,对其机制及复发因素、心电图进行分析。方法10例左心室流出道室早患者,通过激动及起搏标测,准确定位并成功消融,证实起源于主动脉根部。消融术前、术后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术中行腺苷试验及造影,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10例患者中4例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左冠状动脉窦,2例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窦,2例起源于左、右冠状动脉窦交界处,1例起源于无冠窦,1例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心外膜,均成功消融。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后有1例诱发出同样室早,成功率90%。消融后有1例复发(10%)。结论主动脉根部室早多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根据体表心电图形态,结合腔内标测能准确定位,成功消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右室流出道起源与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心电图的主要区别.方法 回顾分析因频发室性早搏,心电图室性早搏胸前导联呈左束支传导阻滞,Ⅱ、Ⅲ、aVF导联QRS主波向上,行射频消融成功的患者126例,分为右室流出道(RVOT)起源组66例,主动脉窦(ASC)起源组60例.结果 V1、V2导联R波时限指数和R/S波幅指数ASC组高于RVOT组.胸前导联移行区指数RVOT组高于ASC组.ROC曲线分析胸前导联移行区指数鉴别室性早搏起源有较高价值.结论 心电图呈左束支传导阻滞且Ⅱ、Ⅲ、aVF导联QRS主波向上的室性早搏,分析V1、V2导联R波时限指数、R/S波幅指数和胸前导联移行区指数可判断RVOT起源与ASC起源,指导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起源点邻近房室瓣环附近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室速/室早)的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 共19例特发性室速/室早患者接受常规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对所有病例12导联体表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19例室速/室早术中均消融成功.10例起源于二尖瓣环附近,包括前侧壁(5例)、后侧壁(3例)、后间隔(2例).9例起源于三尖瓣环附近,包括游离壁侧5例、间隔侧4例.对各组瓣环室速/室早心电图做进一步分析,可概括出系列心电图判断指标用以估计消融靶点的部位.结论 起源点邻近房窜瓣环附近的室速/窒早是特发件室速/室早的一个亚组,射频消融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掌握其体表心电图特点有助于判定室速/室早的起源部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室早)的心电图特征和评价单导管法消融单形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对52例心脏结构正常的右室流出道单形性室早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并行单导管射频消融。采用起搏标测法,以起搏时与自发室性早搏形态波形态完全相同点为消融靶点。结果:右室流出道的室性早搏体表12导联心电图特征,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形态,Ⅰ导联呈rs、m、QS及R型,aVR、aVL均呈QS型,Ⅱ、Ⅲ、aVF、V5~6导联均呈单向R波型,胸前导联R波移行区常在V3、V4导联之后。成功消融结果显示26例室早起源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其中前间隔7例、中间隔5例、后间隔14例,游离壁21例:其中前游离壁6例、后游离壁15例,希氏束附近1例,肺动脉瓣下1例。消融即刻成功率94%(49/52),未成功的3例。手术操作时间30~150 min,X线曝光时间5~29 min。术后随访2~48个月无复发。结论: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室性早搏有其独特的心电图表现,单导管射频消融可有效、安全地消融心脏结构正常的右室流出道单形性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右心室流出道(RVOT)肺动脉瓣上和瓣下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VAs)患者体表心电图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以实现VAs的较精确定位。方法 纳入2018年10月到2022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139例RVOT起源VAs患者进行研究,根据起源点与肺动脉瓣的位置关系分为瓣上起源组和瓣下起源组,进行心电图参数分析。结果 139例RVOT起源VAs患者中,71例(51.1%)VAs起源于肺动脉瓣上,其中左窦43例(30.9%),右窦11例(7.9%),前窦7例(5.0%),左右窦交界10例(7.2%);68例(48.9%)VAs起源于肺动脉瓣下,其中游离壁侧14例(10.1%),室间隔侧54例(38.8%)。肺动脉瓣上起源组VAs心电图Ⅱ导联和aVF导联R波振幅显著高于肺动脉瓣下起源组VAs;在亚组分析中,肺动脉瓣上不同位置起源VAs体表心电图存在显著差异,肺动脉瓣下游离壁起源VAs心电图QRS波时程显著大于室间隔侧起源VAs,下壁导联QRS波切迹发生率显著大于室间隔侧起源VAs。结论 起源于肺动脉瓣上和瓣下的VAs具有不同的体表心电图表现,可根据体表心电图表现初...  相似文献   

19.
李进  林佳选  林加锋 《心电学杂志》2014,(2):172-177,179
大部分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PVCs)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少数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及二尖瓣、三尖瓣环、左心室间隔部附近。部分左冠状窦下左纤维三角起源的PVCs,经主动脉逆行途径因消融导管在此处无法贴靠而消融失败。近期我院2例左冠状窦下左纤维三角起源的PVCs采用股动脉逆行途径消融失败,而采用穿房间隔途径在Aglilis NxT可调弯鞘管支撑下成功行射频导管消融术(下称消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患者的12导联体表心电图(ECG)形态特征,旨在提出简便的ECG指标来预测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起源。方法回顾我院54例经射频导管消融(消融)手术治愈的起源于心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ECG资料,总结不同部位起源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的ECG形态特征。结果不同起源灶有特征性的ECG形态①左心室流出道心内膜起源的ECG100%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87.5%胸前V6导联出现S波;②左冠状窦起源的100%符合V1或V2导联R/S波幅指数≥30%和R波时限指数≥50%这两个条件;③右心室流出道游离壁起源下壁导联的R波多有切迹,且V2导联的S波振幅较深,胸前导联移行晚。结论12导联体表ECG特征,对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起源灶定位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