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凝血功能各指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P<0.05);观察组护理后PT、TT、APTT、Fg、IN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手术知识宣教、术后运动指导、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措施等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手术室保温护理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和低体温的影响。方法 对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股骨骨折患者开展研究,征求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5例。分别通过手术室常规护理和手术是保温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凝血功能和低体温情况。结果 (1)观察组(2例,5.71%)低体温出现的概率比对照组(11例,3.14%)低(P <0.05)。(2)在术前平均体温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平均体温相较更高,术后30 min观察组的平均体温明显比对照组高(P <0.05)。(3)术前,两组的凝血指标(APTT、PT、TT、F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的凝血指标比对照组改观更大(P <0.05)。(4)观察组(34例,占97.14%)对护理的满意认可程度相比对照组(28例,占80.00%)更理想(P <0.05)。结论 经过手术室保温护理对股骨骨折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低体温事件的发生率,维持稳定的体温和良好的凝血功能,可提升患者对护理的认可和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穴位艾灸配合下肢功能康复训练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108例,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n=54)与观察组(n=54)。对照组以下肢功能康复训练仪进行预防,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穴位艾灸。干预时间15天,比较两组干预后下肢DVT发生率、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结果:两组骨折患者平均年龄、性别占比及骨折位置比例等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骨折患者凝血功能指标FIB、D-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T、APTT、TT水平均较治疗前延长(P<0.05);干预后观察组骨折患者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水平均较对照组延长,FIB、D-D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7.41%,显著低于对照组下肢DVT的20.37%(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接受穴位艾灸配合下肢功能康复训练仪...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对脓毒症大鼠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Wistar大鼠的脓毒症模型,大鼠共分为4组: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FDP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假手术组行开关腹手术,脓毒症组建立脓毒症模型,FDP组在建立脓毒症模型的基础上股静脉给予1,6-二磷酸果糖(FDG),比较4组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时间(TT),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糖水平。结果:脓毒症组的PT、APTT、TT、D-D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4组大鼠FIB无显著性差异。FDP组的PT、APTT、TT、D-D明显低于脓毒症组,PT、APTT、TT稍高于对照组,FIB、D-D和ATⅢ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脓毒症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FDP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脓毒症组,但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第1,3,7天时脓毒症组和FDP组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FDP组第1,3,7天时血糖水平明显低于脓毒症组。结论:FDP能改善脓毒症大鼠的凝血功能,控制应激性的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出血量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急性期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以同期到院体检的健康者55例为对照组。根据患者出血量分为30~60 mL组56例和>60~80 mL组52例,分别采取微创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入院时检测所有受试者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纤溶指标[D-二聚体(D-D)],术后第3、7天再次检测HICH患者上述指标并进行对比。术后1个月随访进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分析上述指标的变化,对比不同预后组患者的PT、APTT、TT、FIB、D-D水平。结果 30~60 mL组与>60~80 mL组患者入院时PT、APTT、TT、FIB、D-D水平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 d、7 d, 30~60 mL组与>60~80 mL组患者PT、APTT、TT、FIB、D-D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THR)术后应用利伐沙班治疗患者下肢深静脉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选取80例术后应用利伐沙班治疗的髋关节置换术(THR)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则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活酶时间(TT)及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T,APTT及PT水平高于对照组,而FIB,D-D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泌尿感染、术后血肿、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THR患者术后应用利伐沙班的依从性,改善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可有效预防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检测对临产孕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妊娠组例和非妊娠组例女性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测定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妊娠组PT、APTT、TT值明显低于非妊娠组,FIB值明显高于非妊娠组。结论产前检测凝血四项能预防妊高症、术中出血、DIC等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晚期D-二聚体(D-D)和凝血四项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妊娠晚期孕妇,均测定了D-D和凝血四项筛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40例健康孕晚期孕妇作为对照组,4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晚期孕妇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APTT、TT和PT显著低于对照组,D-D、FIB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D和凝血四项检测对于准确评估孕妇晚期凝血状态,对早期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提供治疗指导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女性在妊娠晚期及分娩后8周内凝血功能的变化,减少产后凝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晚期妊娠患者114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在我院健康体检人群中选择,年龄在25~35岁的女性,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比较两组受试者测定结果,并于产后4周和8周重新测定试验组凝血四项水平。结果妊娠晚期检测结果分别是PT(7.75±0.58)、APTT(24.08±2.94)、TT(18.38±0.34)显著低于非妊娠对照组PT(11.21±0.68)、APTT(32.62±3.64)、TT(22.19±0.75)、FIB(4.1±0.72)高于对照组FIB(2.5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产后4周凝血四项水平为PT(7.64±0.68)、APTT(26.44±2.18)、TT(17.93±0.52)、FIB(4.35±0.69),与妊娠32周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产后8周凝血四项水平为PT(10.96±0.54)、APTT(31.44±3.25)、TT(21.96±0.68)、FIB(2.67±0.69),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晚期凝血功能增强,处于高凝状态,产后8周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张灵犀  陈李骏  戴近 《河北医药》2020,42(22):3370-3373+3378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老年胫腓骨骨折术后恢复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20例择期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患者采取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B组患者采取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联合舒芬太尼2.5μg,C组患者采取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联合舒芬太尼5.0μg。观察3组患者的机械痛阈值、应激状态、凝血功能指标、术后恢复情况之间的差异,分析患者的凝血功能与应激指标的相关性以及踝关节恢复情况与凝血功能及应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术后6、12、24、48 h,3组患者机械痛阈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机械痛阈值显著高于其他2组,3组患者应激反应相关激素水平(reninRenin、E、ACEIⅡ、NE)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其他2组,C组患者PT、APTT、TT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相关激素水平与凝血相关指标(PT、APTT、TT)呈现相关,C组患者优良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患者踝关节恢复情况与凝血功能及应激指标呈现负相关,与舒芬太尼使用量...  相似文献   

11.
胡建英 《海峡药学》2007,19(9):83-8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前瞻对照研究,20例患者随机分成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伤后3~5h应用UTI 20万u溶于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7d。于入选当时及用药7天后抽取静脉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使用乌司他丁前PT、APTT、TT、FIB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7d后PT、APTT较用药前明显缩短(P<0.05),而TT、FIB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严重烧伤患者常规使用乌司他丁能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2.
小剂量肝素钙干预严重脓毒症患儿凝血四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严重脓毒症患儿凝血功能紊乱的发生率。方法应用前瞻性方法对严重脓毒症患儿61例,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肝素钙每次10~20 IU/kg,每6小时1次,皮下注射,连用3 d。观察两组凝血四项(TT、PT、APTT、FIB)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第1天,APTT、PT异常例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第2、3天,APTT、PT异常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干预后第1、2、3天,TT、FIB异常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可减少严重脓毒症患儿凝血功能紊乱的发生,对改善严重脓毒症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9月南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缩宫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2组临床疗效,产后2 h、24 h出血量,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χ2=4.406,P=0.036)。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2组TT、PT、APTT长于治疗前,FIB、D-D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T、PT、APTT长于对照组,FIB、D-D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56%,与对照组的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一体化保温"干预方案的实施方法及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于某院行THR治疗的90例髋关节疾病患者随机分为C组和C+Y组各45例,C组实施常规护理,C+Y组采用常规护理+"一体化保温"护理.于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分别检测凝血功能指标(TT、PT、FIB)和应激反应指标(血清E、N...  相似文献   

15.
张迎秋  王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271-272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对诊断病毒性肝炎的结果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1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检测PT、APTT和T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均高于对照组;FIB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只有急性肝炎高于对照组,其他均小于对照组。急性肝炎与对照组比较,其PT、TT和FIB均(P<0.05),APTT则(P<0.01);慢性肝炎与对照组比较,其PT和TT均(P<0.05),APTT则(P<0.01);慢性肝炎与对照组比较,其PT和TT均(P<0.05);APTT亦为(P<0.01);重症肝炎和肝硬化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均(P<0.01)。结论病毒性肝炎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对准确地反映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并分析检验凝血四项指标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挑选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接收的56例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同时择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者56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应的仪器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PT、APTT、TT以及FIB。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指标。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PT、APTT、TT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FIB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验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可确定患者的凝血功能,以此监测患者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凝血4项指标运用于乙型肝炎相关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65例乙型肝炎相关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一时间我院接收的47例良性肝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凝血4项指标,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TT、PT、APTT均高于对照组,但FIB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T、PT、APTT、FIB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凝血4项指标在乙型肝炎相关肝癌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可准确检出疾病,为早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月米易县中医医院就诊的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50例作为骨折组,纳入同时期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骨折组与对照组间凝血时间( TT、PT、APTT)及血清纤维蛋白原( FIB)水平,比较手术前后骨折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骨折组患者TT、PT、APTT短于对照组,血清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3天,骨折患者TT、PT、APTT短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7天各项指标与术前无差别,术后第14天TT、PT、APTT长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3、7天血清FIB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创伤性四肢骨折发生后,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发生着动态变化,术前至术后第7天,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是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普利森CA-2000A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285例临产孕妇(临产孕妇组)与1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凝血四项进行检测并作统计分析。结果临产孕妇组PT、APTT、TT、FIB分别为(12.77±2.37)s、(31.07±10.26)s、(11.67±3.48)s、(3.74±1.05)g/L;对照组PT、APTT、TT、FIB分别为(12.95±1.48)s、(30.85±6.52)s、(12.73±1.32)s、(2.80±0.51)g/L;临产孕妇组与对照组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前进行凝血四项检测对预防产妇异常出血、血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巴曲酶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情况、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7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巴曲酶治疗,观察组实施地塞米松联合巴曲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听力情况、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体液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睡眠质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耳鸣、耳闷、眩晕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耳鸣、耳闷、眩晕评分分别为(1.39±0.51)、(1.37±0.78)、(1.41±0.72)分,低于对照组的(3.21±0.56)、(3.73±1.26)、(3.28±1.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T、APTT、PT均长于本组治疗前, FIB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TT(14.75±5.01)s、APTT(33.37±5.78)s、PT(13.32±2.90)s长于对照组的(12.81±2.18)、(29.70±5.31)、(11.89±2.30)s, FIB(3.23±1.15)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