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登革热家庭聚集性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采取的防控措施,为今后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暴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广州市首起登革热家庭聚集性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采用ELISA和RT-PCR的方法对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病毒分型。结果 2009年8月广州市越秀区发生的一起登革热家庭聚集性暴发事件中,该家庭4名成员中有3人同时发病,这3例患者登革热抗体IgM均阳性,其中RT-PCR检测阳性者2例,病毒分型均为登革Ⅲ型。并且,在实验室回顾性检测中发现,家庭聚集性疫情出现前有1例输入性登革病例,病毒分型也为登革Ⅲ型,且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提示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关联。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确定该家庭发生了本地感染的登革热聚集性暴发。感染地是三元里大道景苑街居住地;感染来源可能是输入性疫情引起的,输入性疫情与本地疫情之间的这种流行病学关联在广州市还是首次获得。因此,广州市登革热疫情是由输入性疫情引发的本地疫情的趋势未改变,做好输入性疫情防控是防止疫情扩散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2013年登革热(denguefever,DF)暴发疫情的情况,掌握其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登革热病例资料,采集急性期患者血清标本,用RT-PCR法检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核酸,并进行登革病毒C/PreM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2013年8~11月,瑞丽市共确诊登革热232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145例(62.50%),缅甸输入性病例87例(37.50%)。2013年瑞丽市登革热本地感染病例发病率为77.69/10万。主要流行地区为瑞丽市城区(53.45%,124/232)、姐告镇(16.81%,39/232)和勐卯镇(8.19%,19/232)。经序列测定,获得17株病毒的C/PreM区基因核苷酸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5株为登革Ⅰ型病毒,12株为登革Ⅱ型病毒,均与东南亚登革病毒流行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瑞丽市在2013年发生了输入性和本地感染并存的登革热流行,并存在登革Ⅰ型和Ⅱ型病毒共同流行,来自缅甸的登革热输入性病例是引起本次登革热本地流行的主要原因。加强输入性病例的监测和管理是防止该病再次流行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白细胞总数与登革热临床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2014年广州市白云区确诊的登革热病例中随机抽取典型登革热病例308例、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病例79例。回顾性收集其人口学信息及临床资料,分别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相对于血小板计数正常组,血小板计数中度减少组和重度减少组发生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的风险均更大,调整后OR值分别为5.02(95%CI:2.01~12.79)和13.45(95%CI:1.50~304.60);而血小板轻度减少组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调整后OR值为1.23(95%CI:0.61~2.60)。相对于白细胞总数正常组,白细胞总数轻度减少组或重度减少组发生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的风险也更大,调整后OR值分别为4.39(95%CI:1.22~28.13)和7.20(95%CI:1.97~46.65)。结论登革热患者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总数减少程度越大,出现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报道了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病理与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为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2009年发生于广东地区的3例家庭聚集性登革热患者血清进行登革病毒的鉴定和病毒株的培养分离.方法 用胶体金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登革病毒特异性IgM、IgG抗体;C6/36细胞培养患者血清中登革病毒;RT-PCR扩增C-PrM基因序列的片段以检测患者血清中登革病毒RNA,PCR产物经序列测定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3例患者血清学检测均为登革病毒特异性IgM阳性、IgG阴性;特异性RT-PCR产物长约290bp,经琼脂糖电泳和测序分析,证实3例患者血清中均存在登革3型病毒;从1例患者血清中培养分离到了登革病毒株,经RT-PCR和测序证实为登革3型病毒.结论 2009年发生于广东地区的3例登革热患者经病毒培养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证实均为登革3型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研究简史、病原学、流行病学和防制,给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预防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总结输入性登革热的防治经验,并建立Taqman MGB实时荧光PCR技术快速检测登革热病毒,更好地指导今后登革热防制工作。方法流行病学调查,利用Taqman MGB技术,根据登革病毒3’端非编码区一段序列,设计登革1~4型荧光PCR通用引物和探针,以DF病毒株作为标准,以乙脑毒株作阴性对照,建立荧光PCR检测DF的快速方法。同时给予1份ELISA法检测阳性的临床血清标本进行荧光PCR扩增。结果采用PCR引物对登革1~4型病毒进行扩增,与设计相符;而乙型脑炎病毒均无非特异性扩增条带,对引物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引物之间不会因相互干扰而出现假阳性结果,1份疑似患者血标本RT-PCR扩增阳性率为83.3%(25/30),其核酸序列与登革1型病毒柬埔寨株以及中国1997、1999年流行株GD14/97、GD05/99同源性分别为97%。结论在今后的登革热防控工作中,我们应用RT-PCR检测方法时间短、灵敏性高、有较高的特异性,以此作为为DF的临床早期诊断方法;其次重点加强出国和归国人员的管理,开展登革热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建立和其他部门的登革热联防体制,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登革热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登革热诊治水平,来达到控制登革热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报道了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发病机理、临床治疗和展望,给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型别输入性登革热患者血中细胞因子及肝功能的水平,探讨细胞因子与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2—2018年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登革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实时荧光PCR法进行登革热核酸检测及分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L-2、IL-4、IL-6、IL-10、TNF-α、INF-γ,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肝功能;进行同型别早期与恢复期的比较及不同型别之间早期的比较。分析不同型别登革热患者细胞因子、肝功能的表达差异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78例登革热患者均来自南亚、东南亚,41例DENV1,9例DENV2,13例DENV3,15例DENV4;主要临床表现均为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眼眶痛、出血、皮疹。与DENV1相比,DENV4的肌肉关节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NV2及DENV4的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型登革热早期的细胞因子、肝功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NV3及DENV4早期的AST值及DENV2、DENV3、DENV4早期的ALT值,与DENV1早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ENV1中IL-2、IL-4、IL-6和AST、ALT呈正相关,IL-10与AST呈负相关。结论 四型登革热病例均来自南亚、东南亚,以DENV1流行为主。四型早期细胞因子均与免疫损伤有关;DENV1比其他型别造成的肝损伤更明显,DENV1的IL-2、IL-4、IL-6与肝损伤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登革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登革病毒的传播,登革热已经成为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重要的,快速增长的公共卫生问题。登革热和严重的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症已威胁到全球25亿人的健康。目前,迫切需要一种安全、有效的登革疫苗。然而,基于接种疫苗可能使个体在登革病毒感染时易于发展成严重登革热的担心放缓了登革疫苗的发展。人们已经研发了一系列的候选登革疫苗,包括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嵌合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核酸疫苗。其中一些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本文仅就登革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描述确诊登革热病毒感染者的头痛发生率和特征,并将其与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原发和继发登革热感染患者以及伴或不伴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进行比较。与具有更严重疾病类型——登革出血热的患者相比,典型登革热患者的头痛更为剧烈。登革热病毒感染患者的头痛特征@Doming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一起本地感染登革Ⅲ型病毒疫点调查与处理,为登革热疫情的现场调查和蚊媒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8月广州市越秀区发生的一起感染登革Ⅲ型病毒疫情进行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病家成员和疫点周围人群进行登革热抗体检测,采用布雷图指数对蚊媒密度进行监测和评估,按照登革热疫点处理规范开展疫情控制。结果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确证矿泉街内发生一起1家3口同时感染登革Ⅲ型病毒的登革热疫情,病例均在1个潜伏期内发病,未出现二代病例,监测点蚊媒密度布雷图指数高达35.19,采取措施后,降低到5以下。结论该疫点可能是由输入病例引起的一起本地感染登革Ⅲ型病毒的家庭聚集性疫情,采取以整治环境卫生、迅速杀灭成蚊、清理积水和隔离治疗病人等综合措施后,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登革出血热是由登革病毒所致的一种危重疾病,主要发生于小儿。我科在80、85和86年登革热大流行中收治登革热患儿659例,其中小儿登革出血热233例,经病毒分离和血清学鉴定,证实我县登革热病毒80年为Ⅲ型,85年和86年为Ⅱ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用RT-PCR方法检测登革病毒E基因核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建立检测登革2型病毒E基因的方法。方法:分别抽提登革2型病毒NGC株和从登革出血热病人血清中分离得到的2型登革热病毒(DV)核酸(RNA),合成CD-NA第一链,经过RT-PCR得到cDNA产物,用Hinf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结果:通过RT-PCR检测登革2型病毒核酸。结论:登革2型病毒E基因核酸的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为快速诊断登革病毒感染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1980年广西合浦沙田及钦州沙埠的大路街发现登革热流行,在1981~85年的5年内,广西未再发现登革热;但乙脑呈散在发生。为了解一次登革热流行后人群登革抗体水平的变化,以及与登革抗原有关的乙脑抗体动态和西尼罗病毒感染情况,1982~85年我们对沙田、大路居民进行过3次特异血清学检测,在研究登革抗体的动态的同时,发现了有诊断滴度水平的西尼罗阳性抗体,后者国内未有报告。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方法与结果 1982、84及85年分别采集沙田村及大路街当地居民血液,分离出血清保存于-20℃冰箱,试验前取血清1  相似文献   

16.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属于黄病毒科,是一种蚊媒急性传染病的病原体,所致疾病主要有登革热(Dengur fever,DF)、登革出血热(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多发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该病具有世界性,全世界每年有上千万病例,过去25年约有3 500人死于此病.近年来,此病又有暴发流行的趋势.在临床上,登革热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等,同时伴有白细胞减少;登革出血热则以高热、出血、休克和高病死率为特征;登革休克综合征则以临床过程较严重,伴有休克综合征为特点.本文就登革病毒的主要诊断方法及其疫苗研制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09年广州市2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病原学检查特点.方法 对患者及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免疫层析法、ELISA法对患者血清样本进行登革热IgM、IgG抗体检测,并采用PCR对病毒进行分型.结果 两名患者均来自登革热疫区,出现乏力、发热、头痛等症状.患者的DEV-IgM均呈阳性,DEV-IgG呈阴性,病毒型别均为登革Ⅰ型.结论 两名患者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由于发现及时,患者救治方案正确,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二代病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登革热实验室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登革病毒(DENV)NS1抗原,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DENV RNA并分型,对2014年广东省暴发流行期间疑似登革热的病例进行实验室早期诊断,并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72例研究对象中267例临床诊断为登革热,DENV NS1抗原阳性245例,阳性率为90.1%(245/272);DENV RNA阳性256例,阳性率为94.1%(256/272)。256例核酸阳性病例中DENV-1型224例,占87.5%(224/256);DENV-2型15例,占5.9%(15/256);DENV-1型和DENV-2型同时阳性17例,占6.6%(17/256)。两种方法检出的符合率为93.0%(253/272)。结论2014年广东省登革热暴发流行主要以DENV-1为主,同时存在DENV-2型散在流行及少数DENV-1型和DENV-2型合并感染;ELISA方法检测DENV NS1抗原及Real-time PCR检测DENV RNA的两种检测方法,有助于登革热的早期检出。  相似文献   

19.
全球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流行状况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掌  张海林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2):2318-2321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属再肆虐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危害较大。现就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在全球的流行状况以及病原学、实验室诊断、监测和防治措施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三种登革热抗体检测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斑点法(DIBA)和免疫层析法(ICT)检测登革热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其他优缺点。方法 用ELISA、DIBA和ICT同时检测登革热患者和流行性出血热、疟疾、乙脑、流感、钩体等其他发热患者的DV-IgM/Igg抗体,比较测试结果。结果 用ICT法(澳大利亚PANBIO Limited)检测登革热患者DV-IgM的阳性率为60.4%(32/53),DV-IgG无1例阳性;检测非登革感染发热患者DV-IgM的假阳性率为14.7%(5/34),DV-IgG无1例阳性。用ELISA法(德国GMBH)检测登革热患者DV-IgM的阳性率为66.0%(35/53),DV-IgG的阳性率为70.2%(40/57);检测非登革感染发热患者DV-IgM的假阳性率为35.3%(12/34),DV-IgG的假阳性率为8.8%(3/34)。用ELISA法(澳大利亚PANBIO Limited)检测登革热患者DV-IgM的阳性率为75.5%(40/53),DV-IgG的阳性率为49.1%(28/57);检测非登革感染发热患者DV-IgM的假阳性率为11.8%(4/34),DV-IgG无1例阳性。用DIBA法(新加坡Genelabs Diagnostics)检测登革热患者DV—IgM的阳性率为84.9%(45/53),DV—IgG的阳性率为64.9%(37/57);检测非登革感染发热患者DV-IgM的假阳性率为47.1%(16/34),DV-IgG无1例阳性。结论 通过比较显示,ICT法检测DV-IgM抗体适合在登革热爆发流行期间用作疫区基层医疗单位的早期初筛试验;ELISA法检测DV-IgM/IgG抗体适合在普查及大批量标本检测时使用;DIBA法检测DV-IgM抗体不适合作为初筛试验;DIBA法检测DV-IgG抗体适合在登革热散发期间使用,可作为登革病毒感染的确证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