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6,(9):1205-1206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326例产妇分为两组,各163例。其中实验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分娩镇痛,对照组未采用分娩镇痛技术,比较两组产妇疼痛程度、产程、分娩方式、产后24 h出血量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阴道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器械助产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第一产程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产后24 h出血量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镇痛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分娩镇痛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对疤痕子宫妊娠产妇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疤痕子宫妊娠产妇临床资料,依据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n=44)和阴道分娩组(n=36),对比两组产妇产时出血率和输血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和体重,产妇产后24h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阴道分娩组产时出血率(11.4%)及输血情况(2.3%)低于剖宫产组(34.1%、18.2%),新生儿体重(3.51±0.34 kg)高于剖宫产组(3.12±0.26 kg),产后24h出血量(250.8±11.6ml)和住院时间(4.0±1.1 d)均低于剖宫产组(295.5±26.7 ml、7.6±1.1 d),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5.6%)低于剖宫产组(22.7%)(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8.7±1.2分、8.8±1.0分)无差异(P>0.05)。结论:阴道分娩可有效降低产妇产时出血风险,改善术中、术后出血情况和住院时间,提升新生儿体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中持续或间断两种给药方式对产妇运动和妊娠结局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18年12月院妇产科60例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产妇,根据硬膜外麻醉给药方式不同分为间歇注药组(n=30)和连续注药组(n=30),观察两组麻醉用药,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使用及不同时点镇痛效果,观察两组运动神经阻滞发生、分娩结局、相关不良反应。结果:间歇注药组罗哌卡因+舒芬太尼使用量、PCEA使用次数均低于连续注药组(P0.05),镇痛后30min、1h、3h、5h、7h VAS评分两组无差异(P0.05);间歇注药组在镇痛后3h、5h、7h的运动阻滞发生率低于连续注药组,器械辅助分娩率、剖宫产率低于连续注药组(均P0.05),分娩阵痛期间不良反应率(16.7%)与连续注药组(23.3%)无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间歇注药麻醉药物用量更少,麻醉镇痛效果与连续注药相当,可有效减少产妇运动神经阻滞发生,对减轻产妇痛苦、帮助胎儿正常分娩具有更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介入椎管内无痛分娩对产妇心理状态、泌乳、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本院接受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产妇共11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常规组及干预组各57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对比两组产程时间、泌乳、疼痛情况、分娩前后负面情绪、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及总产程用时均低于常规组,泌乳量高于常规组;镇痛后、镇痛结束时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常规组,分娩后两组焦虑自评(SAS)、抑郁自评(SDS)均降低且干预组各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干预组自然分娩率(89.5%)高于常规组(64.9%),剖宫产率低于常规组,母婴不良结局总发生率(14.0%)低于常规组(31.6%),临床总满意率(96.5%)高于常规组(82.5%)(均P<0.05)。结论:椎管内无痛分娩介入心理护理干预,对缩短产程时间、减轻疼痛、缓解不良情绪、改善母婴结局、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rrjk》2017,(14)
目的:对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在分娩结局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方法:选择了本院2015年4月到2016年10月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其中对照组产妇未选择分娩镇痛,观察组采用椎管内麻醉方式分娩镇痛,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进行了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宫缩程度(宫口开大8cm)的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VAS评分为2.49±1.07分,对照组VAS评分为8.13±1.14分,观察组产妇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两组患者分娩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阴道助娩,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通过实施椎管神内麻醉分娩镇痛,可以降低患者的分娩疼痛感受,对分娩结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方碧  刘景兮 《医疗装备》2021,(7):170-171
目的探究分娩镇痛仪联合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医院收治的产妇30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50名。对照组采用导乐陪伴分娩,观察组采用分娩镇痛仪联合导乐陪伴分娩,比较两组分娩方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产程时间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分别为(43.27±2.31)分、(50.32±3.1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1.25±2.38)分、(55.38±3.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分别为(5.6±1.9)h、(0.6±0.3)h、(6.5±2.4)h,均短于对照组的(7.3±2.3)h、(1.3±0.5)h、(8.9±3.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三产程时间为(0.1±0.1)h,对照组为(0.3±0.1)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围生期采用分娩镇痛仪联合导乐陪伴分娩有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产妇的不良情绪,缩短产程时间,并可降低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导乐分娩镇痛在改善剖宫产瘢痕部位再次妊娠产妇妊娠结局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分娩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再次妊娠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接受导乐分娩镇痛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妊娠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产妇的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分娩镇痛可有效改善剖宫产瘢痕部位再次妊娠产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减少产妇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减轻产妇分娩疼痛,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诱导方式、相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无产科和硬膜外麻醉禁忌证的单胎足月拟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40例.蛛网膜下隙-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组鞘内注射舒芬太尼5μg后硬膜外置管接患者自控镇痛(PCA)泵,硬膜外麻醉(EP)组单纯硬膜外穿刺给药后接PCA泵,对照组未行任何镇痛处理.观察三组的镇痛起效时间、最大作用时间、镇痛效果、不良反应、产程、分娩方式、使用缩宫素等情况.结果 CSEA组镇痛起效时间、最大作用时间[(3.31±0.47)、(6.73±0.92)min]均短于EP组[(5.34±0.60)、(13.21±0.86)min,P<0.01].CSEA组和EP组镇痛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显著低于镇痛前(P<0.01),CSEA组镇痛后10min VAS显著低于EP组[(1.95±0.69)分比(4.90±1.17)分,P<0.01].CSEA组、EP组活跃期明显短于对照组(JP<0.01);EP组第二产程长于CSEA组和对照组(P<0.01).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体重、使用缩宫素率、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P组改良Bromage评分1分者明显多于CSEA组和对照组(P<0.01),CSEA组皮肤瘙痒者明显多于EP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 以舒芬太尼鞘内注射诱导后接PCA泵行分娩镇痛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具有起效迅速、镇痛强、可明显缩短活跃期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动程序性控制间歇脉冲注入技术对足月顺产产妇分娩镇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5月该院接诊的89例足月顺产产妇的麻醉情况。根据不同分娩镇痛方式,将产妇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输注镇痛,观察组采用自动程序性控制间歇脉冲注入技术镇痛。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记录两组产妇产程、出血量、镇痛次数、麻醉药物用量、妊娠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统计两组产妇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后1 h、镇痛后3 h及产后1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 05)。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次数、罗哌卡因用量、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 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恶心呕吐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产妇满意率(93. 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 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自动程序性控制间歇脉冲注入技术用于产妇分娩镇痛效果明显,可减少麻醉药物使用量,安全性高,对新生儿无影响,提高产妇满意率,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基于自由体位的分娩方式对产妇自身产程变化及分娩结局的影响,为该分娩方式应用于产妇、更好地服务分娩产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2018年于金华浦江第二医院进行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100例,参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方式,研究组采用基于自由体位的分娩方式。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宫口扩张情况、分娩方式、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分别为(388.55±102.38)min、(48.69±9.28)min、(6.78±2.45)min、(423.48±116.45)min,低于参照组的(455.29±112.35)min、(66.71±14.10)min、(11.27±3.22)min、(504.27±109.3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宫口扩张速度(3.14±0.21)cm/h大于参照组产妇的(2.68±0.24)cm/h,宫口全开时间(6.78±1.35)h少于参照组产妇的(8.42±1.24)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宫缩间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61.00%高于参照组的27.00%,剖宫产率13.0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9.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妇下肢麻木/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3.00%、9.00%、2.00%,低于参照组的33.00%、27.00%、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自由体位的分娩方式可显著缩短产妇的自身产程时间,促进宫口扩张,改善分娩结局,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家属参与下的产前分娩预演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3年6月本院产前检查并计划分娩的初产妇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均对产妇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家属参与下的产前分娩预演干预。观察产程进展、分娩前分娩恐惧量表(CAQ)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娩方式、产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新生儿1min、5min Apgar评分、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娩前CAQ评分(24.12±2.76分)、SDS评分(42.16±7.65分)、SAS评分(38.75±6.21分)均低于对照组(26.73±4.21分、49.65±8.62分、45.86±7.23分),自然分娩率(96.1%)高于对照组(84.3%),产妇分娩不良结局(0)与新生儿不良结局率(0)均低于对照组(9.8%、7.8%),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8.89±0.47分)、5min Apgar评分(9.93±0.05分)均高于对照组(8.23±0.61分、9.82±0.08分),产妇护理满意率(98.0%)高于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低浓度罗哌卡因镇痛分娩对产妇皮质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采取60例来该院分娩的初产妇,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镇痛组。镇痛组的30例初产妇者选用0.06%的罗哌卡因,通过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式,在产妇分娩时行麻醉镇痛处理;而对照组30例初产妇未行分娩镇痛。观察对照组与镇痛组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及新生儿的情况,并测定产妇静脉血及脐血中皮质醇的含量。结果镇痛组的产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镇痛组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后,1、5min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在镇痛后皮质的醇含量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产妇产后皮质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镇痛分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分娩待产的孕妇8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43例.观察组临产后进行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在临产后不进行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对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疼痛度(1.02±0.9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25±1.19),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的心率(80.12±7.56)次/min低于对照组(89.71±8.32)次/min,观察剖宫产率(2例,4.65%),对照组剖宫产率(11例,25.58%).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娩产妇进行椎管神经组织麻醉分娩镇痛法能有效地减轻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痛苦,提高分娩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侧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对产妇会阴损伤、疼痛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妇科应用双侧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方法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60例作为麻醉组,同期未使用麻醉的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程、会阴侧切率、产后会阴的损伤程度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产后2 h内出血量和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比例和出生时Apgar评分。结果:麻醉组第一产程(9.56±1.46h)、第二产程(1.03±0.27h)和总产程时间(10.72±1.42h)以及会阴侧切率(21. 7%)均低于对照组,产后会阴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产妇在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和产后2 h的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139.91±81.21ml)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产妇在尿储留、新生儿窒息比例和婴儿出生时Apgar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双侧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可减轻产妇疼痛,降低产程时间,对会阴损伤能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对母婴结局没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与单纯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母婴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福田区妇幼保健院采用分娩镇痛的79例妊娠足月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对照组(40例)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阻滞。比较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分娩相关指标和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镇痛后5 min、15 min、30 min,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罗哌卡因及芬太尼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第一、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为(32.1±10.5)s,低于对照组(198.7±37.7)s(P0.05),观察组催产素使用率(20.0%)低于对照组(56.4%)(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46.2%)(P0.05)。结论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起效快、用药量少、不良作用小,更适合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6.
万赫  苏丽杰 《中国妇幼保健》2022,(11):2114-2117
目的 比较硬膜外阻滞麻醉与导乐仪分娩镇痛在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2019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的产妇340例,根据产妇意愿分为4组,应用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84例产妇为A组,应用导乐仪分娩镇痛的87例产妇为B组,同时应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及导乐仪分娩镇痛的87例产妇为C组,对照组则是拒绝采用镇痛分娩或失去镇痛时机的82例产妇为D组。比较各组分娩镇痛效果及有效持续时间、子宫下段厚度及连续性的动态变化、产程进展、新生儿预后情况、产后2 h出血量、产后尿潴留、子宫收缩情况、妊娠结局等。结果 A、B、C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及有效持续时间、产程进展、产后2 h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例数、产后尿潴留、子宫收缩情况、阴道分娩成功率与D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分娩镇痛效果及有效持续时间、产后2 h出血量、阴道分娩成功率与A、B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湿肺、新生儿产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组新生儿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疗效,并与普通自然分娩进行比较。方法纳入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接诊的205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产妇是否接受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分为镇痛组(85例)及对照组(120例)。记录并对比两组产妇总产程、分娩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最终分娩方式等资料,同时对比两组产妇分娩后3 d外周血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镇痛组产妇总产程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571.8±33.5 min vs.598.2±41.5 min;t=4.850,P0.01)。镇痛组分娩期间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5.6±1.8 vs.9.4±0.8;t=20.460,P0.01)。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0±0.18 vs.9.38±0.21;t=0.712,P=0.477)。镇痛组产妇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14.12%vs.31.67%;χ2=8.309,P0.01),而自然分娩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74.12%vs.55.00%;χ~2=7.795,P0.01)。两组产妇器械助产比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76%vs.13.33%;χ~2=0.111,P=0.740)。分娩后3 d,镇痛组产妇外周血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8.6±2.5 mg/L vs.10.5±3.1 mg/L;t=4.675,P0.01)。结论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及产妇分娩后系统性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足月妊娠、单胎头位、无头盆不称、ASA分级为Ⅰ-Ⅱ级的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CSEA用于分娩镇痛;B组为对照组,分娩过程中未用任何镇痛措施。结果:A组产妇用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用药前,与B组同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第一产程较B组第一产程明显缩短(P<0.05),但A组催产素使用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BP、HR、SpO2和RR平稳。两组器械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EA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且可以缩短产程,是较理想的分娩镇痛阻滞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法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9月妇产科分娩的无内科及产科并发症的产妇80例,根据产妇的意愿随机分为两组,不采用任何止痛措施的产妇40例为对照组,要求止痛分娩的产妇4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硬膜外麻醉分娩。比较两组三个阶段的产程时间、镇痛效果及母婴结局。产程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母婴结局及镇痛效果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第一、二、三各产程时间分别为[(3.26±0.64)、(0.89±0.41)、(0.20±0.05)h]、剖宫产率25.00%明显高于观察组[(2.35±0.23)、(0.67±0.23)、(0.14±0.04)h,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2.50%、15.00%,与观察组(7.50%、12.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镇痛效果良好率17.50%低于观察组9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无痛分娩可有效缩短生产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减轻产妇疼痛,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20.
胡涵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5):205-205,207
目的:讨论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实行分娩的产妇12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常规分娩护理联合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分娩护理。结果:实验组的胎心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的VA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心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中有11.67%的产妇施行剖宫产,对照组中有21.67%的产妇施行剖宫产,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78.33%的产妇施行阴道分娩,实验组中有88.33%的产妇施行阴道分娩,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在分娩的产妇中使用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有利于改善分娩结局,减少痛苦,并且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