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氨甲环酸是一种赖氨酸类似物,它通过竞争性与纤溶酶原分子上的赖氨酸结合位点结合,阻止纤溶酶的形成,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凝块的裂解,发挥其抗纤溶作用[1-3]。开放性脊柱融合术的许多术式(如后路椎体间融合术)需要将椎旁肌剥离至横突以获得充分的手术视野;同时,手术过程中椎板减压及刮除椎体终板后会暴露较大面积的松质骨面[4-5];而椎体为海绵状结构,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常常伴随着较多出血[6]。大量出血会影响患者循环系统、凝血功能,并可导致许多相关并发症的发生[7],而由此产生的异体输血存在发生血栓栓塞、感染、过敏等并发症的可能性[8]。减少手术出血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常见的方式包括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及时止血、围手术期应用止血药物等[9]。近年来,抗纤维蛋白溶解剂越来越多地用于减少出血和同种异体输血。其中,氨甲环酸是研究和使用最广泛的药物[10]。但氨甲环酸在围手术期的应用途径和...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是常见的骨骼肌肉系统损伤,常见于中青年[1~3]。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如何选择尚存争议[4,5],但对于运动员、年轻人等运动功能要求较高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加肯定[6]。跟腱断裂的手术方式多样,近年来出现各种微创术式[7,8]。术式以及医生经验的差异导致术后外固定佩戴时间以及早期功能锻炼计划有所不同[9,10]。传统的术后康复方案通常需要严格非负重跖屈位石膏固定6周[11],  相似文献   

3.
<正>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切口更小,创伤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更轻,患者器官功能恢复更快,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1],但疼痛仍然是影响术后康复的重要独立预测指标[2]。气腹后腹膜拉伸、炎症、缺血和化学刺激等导致的疼痛使患者在术后早期(24 h内)对阿片类药物的需求可能大于开腹手术[2],引起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延长患者住院时间[3]。因此,优化围术期镇痛方案,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及其并发症,是促进腹腔镜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重要因素[4,5]。作为多模式镇痛的重要组成部分[6],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ultrasound guided 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UTAP)阻滞已广泛应用于多种腹腔镜手术的术后镇痛[7,8]。近年来出现的由外科医师实施的腹腔镜辅助腹横肌平面(laparoscope...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舒适化医疗的推广,无痛人工流产术应用越来越广泛[1]。丙泊酚具有起效迅速、代谢快、苏醒完全等特点,是无痛人工流产术、无痛胃肠镜检查、无痛取卵、无痛宫腔镜检查等门诊短小手术麻醉的主要静脉麻醉药[2]。但丙泊酚所致的注射痛、呼吸抑制、低血压、低血氧等不良事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3]。由于丙泊酚无镇痛作用[4],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中复合纳布啡虽然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以及缓解术后子宫收缩痛[5],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发生注射痛与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外科手术仍是肝脏肿瘤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治疗手段[1],但由于肝脏内部脉管系统繁多、血供丰富、解剖结构复杂,使得肝脏手术难度大,术中出血风险高。术中出血若处理不当或控制不及时,会造成机体短时间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增加围手术期输血量,甚至被动地改变手术方式。这不仅会增加术后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风险,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2-3]。控制术中出血量的措施众多,包括不同肝脏切除手术方式、肝脏血流阻断方式的选择,以及不同止血器械、止血材料等的选用,各有其特点。但是,部分措施的选择目前仍有分歧。  相似文献   

6.
<正>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且最不稳定的关节,由于肩关节的解剖特点,容易发生关节脱位,文献报道肩关节脱位占全身关节脱位的50%[1,9]。肩关节脱位后可造成盂唇以及关节囊等组织损伤,如初次脱位处理不当,上述病理改变将导致肩关节不稳[2,3]。近年来Latarjet手术被广泛用于肩关节不稳合并肩盂骨缺损的治疗[4~7]。然而Latarjet手术可发生神经损伤、喙突骨折、骨性关节炎、锚钉断裂和植骨不愈合等诸多并发症[8~10]。本文就肩关节不稳Latarjet术后螺钉断裂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单孔及单部位腹腔镜技术早于单孔机器人之前出现,2007年Podolsky等[1]完成了首例成人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08年Li等[2]通过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技术完成了儿童高位隐睾下降固定术。单孔及单部位腹腔镜技术目前已在小儿泌尿外科、小儿普通外科、新生儿外科等领域中广泛应用。2001年儿童机器人手术首次报道用于胃底折叠术[3]。有学者尝试将单孔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达芬奇机器人,2013年Tobis等[4]报道了达芬奇Si系统辅助首例儿童单孔腹腔镜肾盂成形术。随后,单孔机器人达芬奇SP系统问世,2014年Kaouk报道利用达芬奇SP原型机999完成了19例成人泌外手术。2018年最新一代达芬奇SP系统批准用于临床,单孔机器人在成人手术中广泛应用。儿童因其群体的特殊性,目前报道较少,Kang等[5]报道了儿童首例达芬奇机器人SP系统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2022年国内学者应用达芬奇Xi系统经脐单孔完成儿童肾盂成形术和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等手术,术后无明显并发症且...  相似文献   

8.
尹号  李娟 《颈腰痛杂志》2023,(1):114-116
<正>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是指术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术后记忆力和集中力下降的智力功能退化[1]。研究表明,腰椎手术POCD的发生率高达18%~40%[2]。本文就腰椎手术POCD的常见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等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1 腰椎术后POCD常见的危险因素1.1 高龄研究表明,高龄与POCD发生密切相关[3]。  相似文献   

9.
<正>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是指外科手术后在手术区域内新出现的或术后加剧的疼痛,并排除感染、恶性肿瘤或先前存在的疼痛等其他原因,持续时间至少3个月[1]。剖宫产术在处理难产、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降低母儿死亡率中起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其为开腹手术且切口较大,会导致术后急慢性疼痛[2]。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会有更多产妇经历剖宫产[3]。尽管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可能低于其他手术类型,但对于健康产妇来说,CPSP不仅降低生活质量,也可能影响对婴儿的哺育[2]。剖宫产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尚未完全明确,识别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风险较高的产妇将更有助于实施个性化和预防性围产期管理。本文对剖宫产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是最为凶险的主动脉疾病之一[1,2],在发病后48 h内死亡率达49%[3],非手术治疗患者2周内死亡率高达74%[4]。ATAAD一经确诊,原则上均应积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5]。近年来,“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并支架象鼻手术”(孙氏手术)已成为ATAAD的标准术式[4]。但ATAAD手术的技术难度极大,如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依然是世界性难题[6,7]。  相似文献   

11.
<正>腰椎椎间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术式,可在保持脊柱稳定性的基础上恢复椎间隙高度[1],为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证实疗效满意[2]。斜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由Silvestre等[3]于2012年在Mayer[4]报道的微创前路椎间融合术的基础上形成。OLIF是近年常用的椎间融合术式之一,其通过腰大肌与腹部大血管之间的天然间隙建立通道,在直视下置入融合器,进行腰椎的间接减压与融合,不破坏肌肉和椎体小关节,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3,5]。  相似文献   

12.
<正>肺癌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是目前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且在未来近10年内,在中国肺癌的死亡率将持续升高[1]。早期肺癌首选的治疗方式是外科手术[2]。胸科手术被认为是术后疼痛最严重的外科手术之一[3]。虽然胸腔镜手术创伤较小,但术后仍存在较为严重的疼痛,且胸腔镜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发生率达30%左右[4]。  相似文献   

13.
<正>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低位直肠癌占70%~80%[1-2],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手段[3]。Miles手术为污染手术,术中会阴部皮肤强行缝合、术后骶前间隙有较多渗液,易导致会阴部切口感染[4]。此外,Miles手术方式需大范围清扫盆腔内淋巴结及广泛切除直肠系膜,  相似文献   

14.
<正>皮瓣移植技术是显微外科治疗创伤、感染或肿瘤切除术后严重组织缺损的一种手术方式,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头颈部、躯干或四肢等部位皮肤、肌肉甚至骨骼缺损[1-2]。既往研究显示,游离皮瓣移植成功率约为90%,但约有10%的患者术后会由于并发症导致皮瓣发生坏死[3]。  相似文献   

15.
<正>自1994年Dake等[1]应用腔内支架成功治疗胸降主动脉瘤以来,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TEVAR)彻底改变胸主动脉疾病的治疗方式,现TEVAR主要用于治疗胸主动脉瘤、胸主动脉夹层和胸主动脉损伤、胸主动脉壁内血肿、穿透性溃疡等[2,3]。与开放修复相比,TEVAR不仅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而且远期疗效相似[4],因此成为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6.
<正>腹腔镜手术使用单、双极电凝、超声刀等电外科设备过程中,因组织被摧毁、消融、分解,导致微细的颗粒悬浮在空中,所形成的气态物质即为手术烟雾,也称为气溶胶、灼烟等[1],对图像的清晰度会产生很大影响,造成腹腔镜镜面雾化,视线模糊,导致术野不清晰[2],因此,腹腔镜手术中镜头防雾处理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保持清晰的手术视野对于维持手术的安全性、效率至关重要[3]。  相似文献   

17.
<正>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肠管旋转和固定的解剖异常,自1932年Ladd[1]首次描述Ladd’s术以来,手术的基本原则一直没有改变。Zee等[2]1995年首次报道腹腔镜Ladd’s术,之后传统腹腔镜手术在小儿微创外科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3~6]。近年来,机器人手术不仅逐渐应用于小儿,更有应用于新生儿的报道,如Meehan等[7]报道1例体重2.4 kg的女婴因十二指肠闭锁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修复手术,取得了成功。虽然有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梗阻的成功尝试,但由于新生儿体重较轻,操作空间受限,在新生儿实施机器人手术仍然存在技术障碍和学术争议[8~10]。2020年10月~2022年12月我院应用第4代达芬奇Xi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完成Ladd’s术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胸主动脉疾病包括胸主动脉瘤、胸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穿透性溃疡及外伤性主动脉损伤等,是血管外科领域常见的危重急症。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始于1994年[1],已逐渐成为主动脉降部疾病的一线治疗方法[2]。不过,主动脉升弓部疾病的治疗由于涉及到弓上分支动脉重建的问题,仍以开放手术为“金标准”[3]。虽然结合了开放手术与腔内技术的去分支技术降低了侵入性[4],但仍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5]。  相似文献   

19.
<正>1997年,Hüscher等[1]最早报道了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使甲状腺外科进入微创及美容时代。近20年来,随着腔镜设备及手术技术的提高,腔镜甲状腺手术获得长足发展[2]。腔镜甲状腺手术满足了病人的微创及美容需求,提高术后生活质量[3]。多种颈外入路的腔镜甲状腺手术被临床广泛运用,包括经胸前入路、经口腔入路、  相似文献   

20.
<正>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腹主动脉内膜、中膜及外膜三层结构向外周的局限性扩张,且扩张段内径超过正常腹主动脉内径的50%[1,2],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肾动脉下型AAA[3],主要威胁在于瘤体破裂,若发生破裂死亡率高达90%[4,5]。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是通过介入的方法将带膜支架置于AAA腔内,将瘤体和血流隔开,瘤腔内血栓形成并逐渐机化,避免血管发生破裂[6,7]。EVAR由于微创、围手术期病死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容易被临床医生及患者接受,近年来已成为AAA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8,9]。但EVAR并发症较多,包括内漏、移位、破裂、感染等[10],1993年Chalmers等[11]首先报道支架植入后感染,发生率0.5%~5%,但死亡率高达75%。本文对我院血管外科2021年6月收治的1例EVAR术后支架移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