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究引导式教育联合融合教育在孤独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孤独症患儿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结构化教育,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引导式教育联合融合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干预6个月后的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ATEC评分(80.31分±10.32分)及ABC评分(71.35分±9.45分)低于对照组(92.75分±12.83分,84.51分±10.03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64%)高于对照组(76.7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联合融合教育可有效改善孤独症患儿的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语言沟通能力,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沟通技巧联合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智力水平及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沟通技巧联合引导式教育;比较两组依从性、智力水平[采用智能发育量表(CDCC)中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及行为问题[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版)]。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较对照组高(P0.01);干预后,两组患儿MDI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1);干预后,两组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中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对脑瘫患儿实施沟通技巧联合引导式教育,可大大提高患儿依从性,明显改善患儿智力水平,有效矫正其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沙盘游戏联合引导式健康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小儿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沙盘游戏联合引导式健康教育,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量表(PSQ)对2组患儿的心理问题进行客观评估,并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多动指数等PSQ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儿MDI和PDI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MDI和PDI量表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PDI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盘游戏联合引导式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小儿脑瘫的临床症状,显著促进患者运动能力恢复并带动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4.
陈润 《妇幼护理》2023,3(17):4121-4123
目的 分析引导式教育对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收治的 200 例脑瘫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100 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引导式教育护理。对比和分析两组的功能状态(会 适应能力、言语功能、认知功能、自理功能、运动功能)、家属满意度及智力发育。结果 观察组的社会适应能力评分、言语功 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自理功能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 组患儿 MDI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脑性瘫痪实施引导式教育,能够提高康复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联合引导式教育疗法在孤独症患儿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75例孤独症患儿,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实施音乐疗法,观察组实施音乐疗法联合引导式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孤独症治疗效果及行为症状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孤独症治疗评分及行为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孤独症患儿实施音乐治疗联合引导式教育疗法,能够改善患儿行为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SDM)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康复效果与家长育儿压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周口市中心医院儿童康复科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5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接受ESDM干预。比较两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干预前后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父母育儿压力指数简表(PSI-SF)、父母症状问卷(PSQ)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ABC、CARS、ATEC、PSI-SF、PS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WCST测试中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家长PSI-SF、PS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SDM模式在ASD儿童康复中应用效果良好,可缓解患儿孤独症行为,降低家长育儿压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孤独症患儿4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以PECS为指导的康复护理。治疗前、治疗6 个月后使用心理教育量表(PEP-3)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儿治疗6 个月后,与各自治疗前相比PEP-3 评分均有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沟通与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PECS指导的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孤独症患儿社交功能和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联合引导式康复训练在痉挛性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124例痉挛性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家属参与联合引导式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痉挛程度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及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治疗后痉挛程度、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痉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91.94%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结论:家属参与联合引导式康复训练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有利于减轻患儿痉挛程度,改善患儿生活自理能力,且家属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引导式健康教育配合沙盘游戏的护理干预对脑性瘫痪儿童康复治疗中智力水平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6月该院接受康复护理的脑瘫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引导式健康教育配合沙盘游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智力水平及运动能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智力水平提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运动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式健康教育配合沙盘游戏的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改善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对提升脑瘫患儿运动能力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在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脑瘫儿童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引导式教育理念实施康复护理,对2组患儿的适应性发育商(DQ)及其临床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末次随访时,观察组康复治疗有效率78.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35%(P0.05)。观察组患儿在应人能、应物能、言语能、细动作、粗动作5个方面的DQ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应用引导式教育理念,可有效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联合激励式心理干预对患儿的影响。方法:将60例儿科患儿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联合激励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遵医行为、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患儿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语言性沟通护式理联合激励式心理干预可有效增强患儿遵医行为和治疗依从性,缓解患儿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引导式教育在脑瘫儿童康复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平行分组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引导式教育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GMFM评分和Gesell发育评分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各功能区DQ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以上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和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实施引导式教育,可有效促患儿病情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医院康复训练联合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在自闭症(ASD)患儿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就诊的80例ASD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家庭康复护理,均护理2个月,比较两组孤独治疗评估量表评分(ATEC)、孤独症行为量表评分(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2个月后,观察组TEC、ABC与CAR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康复训练联合家庭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ASD患儿语言与社会交往能力,促使患儿康复,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荀洁 《当代护士》2022,(8):44-47
目的 探讨悬吊运动训练联合引导式教育在学龄前脑瘫患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安徽省宣城市某医院儿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收的120例学龄前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引导式教育组(采用引导式教育)、悬吊训练组(采用悬吊运动训练)、联合组(采用悬吊运动训练联合引导式教育)4个组,每组各30例,比较4组患儿的平衡能力、粗大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结果显示,4组患儿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的D区(立位)及E区(步行、跑和跳)评分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的儿童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各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悬吊运动训练联合引导式教育应用于学龄前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平衡能力,恢复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家庭康复延伸护理结合结构化教育治疗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该护理方案对 ASD 患儿社交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60 例 ASD 患儿作为本次对照试验的观察对象。将患 者采用乱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家庭康复延伸护理结合结构化教育 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社交功能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 ABC、ATEC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SRS 评 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实施家庭康复延伸护理,可 提高患者的 ABC、ATEC 评分,降低患者的 SRS 评分,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社交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的60例儿童孤独症住院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加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加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ABC评分、Gesell发育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ABC评分低于对照组,Gesell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降低了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ABC评分,提高了Gesell发育评分,提高了患儿家长满意度,提高了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联合引导式教育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厦门仙岳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治疗性沟通联合引导式教育,2组均持续护理观察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激越行为、约束使用情况、精神病性症状、睡眠质量以及生命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柯恩-曼斯菲尔德激越情绪行为量表(CMAI)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约束带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治疗性沟通联合引导式教育干预后,激越行为得到较大缓解,进一步减少约束带的使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睡眠质量,促进其生命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护理干预在孤独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孤独症患儿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评分(ATEC)和孤独症行为量表评分(ABC)、干预后的孤独症严重程度以及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ATEC评分、ABC评分及孤独症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孤独症患儿的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语言沟通能力,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童孤独症中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87例孤独症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早期家庭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孤独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及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情况以及护理后两组患儿孤独症严重程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ATEC、AB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ATEC、ABC评分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重症孤独症患儿比率为20.4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早期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儿童孤独症患儿社交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改善患儿孤独症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引导式教育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36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引导式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末采用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分量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评估患儿孤独症症状。结果干预6个月末患儿的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分量表各维度得分、总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6个月末患儿的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总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基于引导式教育可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社交能力,减轻行为问题,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