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分析轻型颅脑损伤(MHI)病人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泛素C末端水解酶L1(UCH-L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MHI病人为MHI组,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为预后不良组(23例)和预后良好组(61例),另选取同时期57例来我院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HMGB1、UCH-L1、NSE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I病人预后不良影响因素,ROC分析血清HMGB1、UCH-L1、NSE水平对MHI病人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MHI组血清HMGB1、UCH-L1、NSE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复合损伤、并发症比例和血清HMGB1、UCH-L1、NSE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损伤、HMGB1、UCH-L1、NSE为MHI病人预后不良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HMGB1+UCH-L1+NSE预测MHI不良预后的AUC明显大于HMGB1、UCH-L1、NSE单独预测。结论 MHI病人血清HMGB1、UCH-L1、NSE水平明显提升,与预后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提升MHI不良预后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丝蛋白轻链多肽(NF-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ICU重症颅脑损伤减压术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8年本院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依据预后分为不良组和良好组,检测两组血清NF-L、NSE水平,分析两种血清与ICU重症颅脑损伤减压术预后的关系。结果 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NF-L、NSE高于健康人员,不良组患者的血清NF-L、NSE高于良好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在评估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中,NF-L110pg/ml时为76.00%、74.29%、75.00%,NSE29μg/L时为72.00%、71.43%、71.67%,NF-L联合NSE为88.00%、88.57%、88.33%,NF-L联合NSE明显高于两者单独(P0.05)。结论血清NF-L、NSE与ICU重症颅脑损伤病情及预后有关,提示其可作为评估ICU重症颅脑损伤减压术预后的重要方法,且NF-L联合NSE检测效能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感染者调节细胞凋亡线粒体蛋白(Smac)和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水平,并分析其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收治的112例颅脑损伤术后感染者(术后感染组)、50例颅脑损伤术后未感染者(未感染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Smac和S100B蛋白水平。绘制受试工作者曲线(ROC)分析血清Smac和S100B对颅脑损伤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Smac和S100B蛋白对颅脑术后感染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术后感染组、未感染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清Smac和S100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11.346、 P = 0.001,F = 9.524、P = 0.008),其中术后感染组患者低于未感染组(Smac:t = 5.836、P < 0.001,S100B:t = 7.782、P < 0.001),未感染组患者低于对照组(Smac:t = 2.946、P = 0.004,S100B:t = 3.889、P < 0.001)。血清Smac和S100B单项检测对颅脑损伤术后感染有一定诊断价值(Smac:AUC = 0.689,95%CI:0.624~0.757,P = 0.023;S100B:AUC = 0.718,95%CI:0.653~0.749,P = 0.011),两者联合检测则可提高其诊断效能(AUC = 0.857,95%CI:0.811~0.926,P = 0.005)。与治疗前比较,术后感染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mac和S100B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802、6.499,P均< 0.001)。随访6个月,死亡患者、预后不良患者和预后良好患者血清Smac和S100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5.065、P < 0.001,F = 7.194、P = 0.016),其中死亡患者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者(t = 2.06、P = 0.046,t = 2.297、P = 0.028),预后不良患者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良好者(t = 4.225、7.110,P < 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前血清Smac和S100B蛋白是颅脑术后感染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P = 0.008、0.003)。 结论血清Smac和S100B蛋白水平在颅脑损伤术后感染者中低表达,对颅脑损伤术后病原菌感染有一定诊断价值,两者联合可显著提高其诊断效能,并影响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的动态变化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5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12小时、1~7天、10天、14天血清NSE、S100B蛋白并分析各自变化趋势;以第1~3天血清平均浓度分析2种指标和损伤程度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第1~3天平均血清NSE和S100B蛋白浓度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血清NSE、S100B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第1~3天NSE、S100B蛋白血清平均浓度,特重型组患者显著高于中型和重型组、重型组显著高于中型组(P0.05)。血清NSE、S100B蛋白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95%CI:0.792~0.909)和0.837(95%CI:0.783~0.892);NSE、S100B蛋白联合检测曲线时曲线下面积为0.903 (95%CI:0.861~0.946),可显著提高预后不良的诊断敏感度至84.3%、特异度至81.7(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血清NSE、S100B蛋白升高,可辅助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2种标记物水平对评估颅脑损伤预后具有较号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联合检测能提高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HMGB1、NF-κB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作为预后情况预测因素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纳入自2017-01—2019-01采用椎管减压术治疗的93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同期采用椎管减压术治疗的93例单纯脊柱骨折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中55例ASIA神经功能等级高于术前(预后良好组),38例ASIA神经功能等级等于或低于术前(预后不良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HMGB1、NF-κB表达水平,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是否合并骨质疏松、是否有骨折史、是否多节段脊髓损伤、椎管侵占率、受伤至使用激素类药物时间、HMGB1表达水平、NF-κB表达水平方面的差异。评价血清HMGB1、NF-κB水平预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预后情况的价值。结果 18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完成血液检测。观察组HMGB1、NF-κB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侵占率≥50%、受伤至使用激素类药物时间≥8 h、HMGB1与NF-κB表达水平较高是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血清HMGB1与NF-κB表达水平联合预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预后情况的AUC值0.917(95%CI:0.861~0.974),约登指数0.776,敏感度92.1%,特异性85.5%。结论 HMGB1、NF-κB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血清中表达水平较高,椎管侵占率≥50%、受伤至使用激素类药物时间≥8 h、HMGB1与NF-κB表达水平较高是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联合HMGB1、NF-κB表达水平预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预后情况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血清S-100B蛋白浓度的动态检测,探讨其在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分型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对12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格拉斯哥评分(GCS评分)分为轻型、中型、重型3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动态检测伤后6h内及伤后第2-6天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结合临床表现及伤后2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颅脑损伤组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轻型、中型、重型颅脑损伤组患者之间血清S-100B蛋白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颅脑损伤早期(6小时内)血清S-100B蛋白浓度显著升高.轻型颅脑损伤组多在1~2内下降,中型颅脑损伤组多在2~3内下降,重型颅脑损伤组持续保持较高水平;预后良好组与预后恶劣组之间血清S-100B蛋白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S-100B蛋白浓度是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种客观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磷酸化tau蛋白(P-tau)及其与总tau蛋白(P-tau/T-tau)比对预测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病人6个月内死亡和预后情况的诊断效能。方法 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TBI病人90例。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记录病人随访6个月后死亡和预后情况,由此将病人分为死亡组、存活组、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相关因素,分析伤后6小时内P-tau、P-tau/T-tau与GOS评分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估前二者对死亡和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最终纳入86例,死亡组发病至入院时间、P-tau、P-tau/T-tau均高于存活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u和P-tau/T-tau为死亡危险因素(P0.05);预后良好组GOS评分高于预后不良组,P-tau和P-tau/T-tau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u和P-tau/T-tau均与GOS评分呈负相关(r=-0.773、-0.745,均P=0.000);P-tau和P-tau/T-tau预测病人死亡的AUC分别为0.767与0.873、0.968与0.961,两者预测死亡(91.30%和91.34%)和预后(94.11%和91.24%)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tau水平和P-tau/T-tau值可有效预测TBI病人6个月内死亡和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按照术后2年内是否发生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31例)和对照组(39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HMGB1、TREM-1水平,分析血清HMGB1、TREM预测术后再狭窄的评估价值。结果再狭窄组和对照组血清HMGB1、TRE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双侧病变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HMGB1、TREM-1与LDL、hs-CRP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HMGB1(11.56 ng/L)、术前TREM-1(203.47 ng/L)、术后1个月HMGB1(16.08 ng/L)、术后1个月TREM-1(266.41 ng/L)、LDL(2.99 mmol/L)、hs-CRP(1.96 mg/L)是介入治疗病人再狭窄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1个月血清HMGB1、TREM-1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AUC=0.884)高于术前联合检测(AUC=0.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HMGB1、TREM1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中均呈高表达,且术后1个月时两者联合检测对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胶凝蛋白3(FCN3)、胶原三股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我院2021年7月~2022年8月收治的73例NSCLC病人为研究组;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者5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FCN3、CTHRC1水平;Pearson法分析NSCLC病人血清FCN3、CTHRC1水平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CN3、CTHRC1水平对NSCLC发生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FCN3、CTHRC1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CN3、CTHRC1水平与NSCLC病人癌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earson分析显示,NSCLC病人血清FCN3、CTHRC1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258,P=0.02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CN3、CTHRC1表达增高是NSCLC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FCN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在重症肺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6月到2021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60例肺炎患者纳入研究组,其中重症40例(重症肺炎组)和轻症20例(普通肺炎组)。以及同期门诊体检者15例纳入健康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均于入院24 h内使用肺炎严重程度指数(PSI)评分进行评估;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散射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sTREM-1水平。比较重症肺炎组、普通肺炎组及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入组24 h内血清sTREM-1水平,并比较重症肺炎组和普通肺炎组研究对象入组24 h内血清PCT、hs-CRP水平及PSI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sTREM-1和hs-CRP水平与PS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Spearson相关性探讨血清PCT水平与PSI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应用MedCalc软件比较曲线下面积(AUC)比较血清sTREM-1、PCT和hs-CRP对重症肺炎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重症肺炎组、普通肺炎组以及健康对照组血清sTREM-1表达水平(4864.81±1314.53 pg/ml、1144.58±571.01 pg/ml、509.11±43.70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292、P<0.001),其中重症肺炎组较普通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t=10.981、P<0.001,t=9.264、P<0.001)。重症肺炎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以及PSI评分均高于普通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60、P=0.001,t=2.047、P=0.048,t=4.878、P<0.001)。血清sTREM-1、PCT和hs-CRP诊断重症肺炎的AUC分别为1.00、0.86和0.68(95%CI:1.00~1.00、0.73~0.98、0.51~0.86);分别以2916.92 pg/ml、0.31 ng/ml和32.14 mg/L为截断值时约登指数最大,对应的敏感性分别为100%、85%和85%,特异性分别为100%、81%和50%。sTREM-1诊断重症肺炎的AUC与hs-CRP、P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463、P<0.001,Z=2.220、P=0.026);hs-CRP与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54、P=0.146)。PSI评分与血清sTREM-1(r=0.641、P<0.001)、PCT(r=0.540、P=0.001)呈正相关,与血清hs-CRP无相关性(r=0.269、P=0.124)。结论肺炎患者血清sTREM-1升高,以重症患者升高更为显著,且其与PSI评分呈正相关;检测血清sTREM-1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重症肺炎,且其特异性及敏感性高,均优于PCT和hs-CRP,有望成为新的早期诊断重症肺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l)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分别以2%及3.8%的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入大鼠胰胆管,制作大鼠轻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将84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O组n=28),轻型胰腺炎组(MAP组n=28),重症胰腺炎组(SAP组n=28).对胰腺损伤进行病理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胰腺中HMGB1的表达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中HMGB1水平.结果 MAP和SAP组胰腺组织HMGB1的表达在建模后12h明显升高,于24h达高峰,至48h明显下降,各时段胰腺组织HMGB1的表达与SO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12、24、48、72 h SAP组胰腺HMGBl免疫组化IOD均值明显高于MAP组(P<0.05),胰腺HMGBl表达程度与胰腺病理损伤程度呈正相关.MAP和SAP组大鼠的血清HMGB1水平在建模后12h明显升高,于48h达高峰,至72h明显下降,各时段的血清HMGB1水平与SO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的血清HMGB1水平于建模后24、48、72 h明显高于MAP组(P<0.05),血清HMGB1水平与胰腺病理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HMGB1可能作为晚期炎症介质参与了胰腺炎的局部及全身炎症反应,并可作为评价胰腺炎病变和炎症反应程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预后患者乳酸、血红蛋白(Hb)及D-二聚体的水平及其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兰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消除年龄、性别、受伤类型、致伤原因等混杂因素,获得一般资料平衡的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患者各41例。比较2组患者病初乳酸、Hb及D-二聚体水平,并分析三者与GOS预后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至入院时间、入院时GCS评分、受伤类型、致伤原因、血肿位置、脑疝、中线位移及手术情况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乳酸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Hb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8,t=3.76,t=2.10,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乳酸及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预后GOS评分水平呈负相关(r=-0.64,r=-0.31),Hb水平与GOS评分呈正相关(r=0.38)。结论不同预后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乳酸、Hb及D-二聚体水平不同,乳酸、Hb及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预后GOS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是判断预后的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炎性体蛋白嗜中性白细胞碱性磷酸酶-1(NALP-1)在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120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化学发光法检测研究对象脑脊液中炎性体蛋白NALP-1表达水平,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将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GOS>3分)和预后不良组(GOS≤3分)。χ2检验和t检验分析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NALP-1和临床资料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创伤性脑损伤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NALP-1表达(1.64±0.52)高于对照组(0.94±0.28,t=7.1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ALP-1高表达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得分(26.4±5.4)分、脑挫伤比例(76.62%)、蛛网膜下腔出血比例(77.27%)高于低表达组[(22.3±4.5)分、23.38%、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t=4.135、9.586、7.424,P<0.05)。年龄[比值比(OR):2.175,95%可信区间(CI):1.167~8.767,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OR:1.241,95%CI:1.101~3.794,P<0.05)、NALP-1(OR:2.841,95%CI:1.675~10.717,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OR:1.215,95%CI:1.056~3.627,P<0.05)、APACHEⅡ得分(OR:1.615,95%CI:1.314~5.485,P<0.05)是预后不良独立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创伤性脑损伤脑脊液中NALP-1表达增加,且表达量升高与预后不良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导向因子-1(Netrin-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肾结石经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肾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 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肾结石病人104例,均采用经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98例为对照组。将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肾结石病人分为肾损伤组(58例)和非肾损伤组(46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Netrin-1、CTGF的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肾结石经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出现肾损伤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血清Netrin-1、CTGF对肾结石经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肾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Netrin-1、CTGF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肾损伤组血清Netrin-1、CTGF水平高于非肾损伤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etrin-1≥300 ng/L、CTGF≥0.80 ng/L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肾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Netrin-1、CTGF在预测经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肾结石病人发生肾损伤的AUC分别为0.73...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预见性去骨瓣减压术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急救的临床疗效。方法以5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按照手术时机不同分为研究组29例(ICP升高至25mmHg,且持续时间30分钟,未发生脑疝)和对照组28例(ICP升高至30mmHg,且持续30分钟,发生脑疝)。监测术后7天内患者颅内压变化,比较两组术后7天GCS评分和术后1个月NIHSS、Bathel评分差异,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估预后水平。结果研究组术后1天和术后5天颅内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天,研究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研究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31.03%vs28.5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41,P=0.839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内预后不良病例比例(31.03%)显著低于对照组(60.71%)(χ~2=5.058,P=0.0250.05)。结论预见性去骨瓣减压术可快速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缩短术后机体功能恢复周期,提高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临床检测血清分化抑制因子-1(Id-1)蛋白作为诊断前列腺癌新方法的可能性. 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223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穿刺阳性组105例,年龄52~88岁,平均72岁,PSA中位数为58.24μg/L,Gleason评分5~10分;穿刺阴性组118例,年龄40~87岁,平均67岁,PSA中位数为11.66 μg/L,其中单纯BPH 60例,BPH伴炎症58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男性196例(体检组)作为对照,年龄24~86岁,平均46岁,PSA中位数为0.73 μg/L.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分析研究受试者的血清Id-1蛋白水平,比较各组间血清Id-1蛋白的差异.结合Gleason评分、PSA水平分析血清Id-1蛋白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炎症、年龄等方面的关系.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Id-1蛋白的诊断效能. 结果 穿刺阳性组、穿刺阴性组、体检组血清Id-1蛋白水平中位数分别为45.61、22.41、11.15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阳性组血清Id-1蛋白水平与Gleason评分呈中等程度正相关(r=0.6582,P<0.05).穿刺阴性组中,单纯BPH组和BPH伴炎症组血清Id-1蛋白水平中位数分别为19.63、26.7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检组血清Id-1蛋白水平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r=0.1106,P>0.05).血清Id-1蛋白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61(95%CI0.8399~0.9123),以血清Id-1蛋白水平24 μg/L作为ROC曲线最佳临界点时,敏感性为87.6%(92/105),特异性为72.9%(229/314). 结论 穿刺阳性组、穿刺阴性组、体检组患者间存在血清Id-1蛋白水平表达差异.血清Id-1蛋白水平与Gleason评分存在正相关,能反映肿瘤恶性程度.炎症可能会影响血清Id-1蛋白表达水平.血清Id-1蛋白水平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ELISA法检测血清Id-1蛋白水平对诊断前列腺癌有一定预测效力,但有临床意义的临界点尚需更大样本量及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神经轴突导向因子3E(semaphorin 3E,Sema3E)水平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1个月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6月~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介入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102例,其中11例被剔除。收集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入院后采集外周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Sema3E水平。均行血管内介入弹簧圈栓塞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主要结局为介入治疗1个月后的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预后良好定义为GOS评分4~5分,预后不良定义为GOS评分1~3分(严重残疾、植物状态生存或死亡)。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间临床特征及血清Sema3E水平的差异。结果 研究纳入的91例颅内动脉瘤年龄(59.9±11.0)岁,预后良好组70例(76.9%),预后不良组21例(23.1%)。预后不良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9.4±4.5)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13.3±2.5)(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Zeste同源物增强子2(EZH2)和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及165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重型组75例, 特重型组85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重型颅脑损伤后第1、3、7天血清EZH2、DKK1水平(对照组为入组第1天)。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中EZH2、DKK1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EZH2水平低于对照组[(11.28±3.45) μg/L比(25.23±5.87) μg/L, t=26.017, P<0.05], DKK1水平高于对照组[(610.80±126.32) μg/L比(178.94±54.76) μg/L, t=40.194, P<0.05];特重型组患者血清EZH2水平低于重型组[(8.54±2.72) μg/L比(14.38±4.28) μg/L, t=10.421, P&...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血清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白细胞介素(IL)-6预测老年垂体瘤经鼻蝶手术治疗病人复发的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垂体瘤病人95例,采用经鼻蝶手术,并获得3年随访,观察病人复发情况。入院时检测血清HIF-1α、IL-6水平,分析二者预测治疗复发的临床意义。结果 95例病人中,复发18例,复发率为18.95%;复发组病人肿瘤侵袭性占比高于未复发组,入院时血清HIF-1α、IL-6水平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HIF-1α、IL-6单独及联合预测垂体瘤手术病人复发风险的AUC均>0.80,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入院时血清HIF-1α、IL-6过表达可能与老年垂体瘤经鼻蝶手术治疗病人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盐酸纳络酮对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盐酸纳络酮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纳络酮组和常规组。纳络酮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络酮,即人院后立即缓慢静脉推注4mg后以0.4mg,/kg/天静脉泵持续静脉滴注,3天后改为0.2mg/kg/天,至第10天停药。两组患者于入院后24小时内和第10天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治疗后3月采用GOS评分比较预后。结果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纳络酮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纳络酮组治疗后3个月GO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升高,盐酸纳络酮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保护神经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