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估T3期胆囊癌(GBC)病人术中行标准或扩大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肿瘤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67例T3期GBC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标准和扩大淋巴结清扫分别为32、35例。67例病人中T分期达到T3的Ⅲ期GBC病人为56例,其中标准和扩大淋巴结清扫分别为32、24例。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不同淋巴结清扫范围对于局部晚期胆囊癌预后的影响。结果 对于T3期病人,N分期(HR=2.24,95%CI 1.49-3.36,P<0.001)和淋巴结清扫范围(HR=2.51,95%CI 1.35-4.67,P=0.004)是总生存率(OS)的独立预后因素,而肝浸润(HR=2.10,95%CI 1.18-3.74,P=0.012)和胆石症(HR=2.84,95%CI 1.30-6.19,P=0.009)是无复发生存率(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手术切除后T分期达T3期的Ⅲ期GBC病人,淋巴结清扫是OS和RFS的独立危险因素(OS:HR=2.46,95%CI 1.27-4.77,P=0.008;RFS:HR=1.99,9...  相似文献   

2.
30例胆囊癌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生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分期胆囊癌患者经腹腔镜切除胆囊的生存率和生存期以及可行性。方法:对1995年1月~2006年6月经腹腔镜意外发现的胆囊癌30例患者进行TNM分期,其中T1a9例,T1b6例,T2期3例,T3期12例,均接受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接受定期检查和随访,观察其不同病理分期的生存率和生存期,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T1a期和T1b期术后的生存率均为100%,生存期分别为(80.56±10.28)个月和(79.67±19.87)个月,无统计学差异。T2期和T3期胆囊癌术后生存率分别为100%和36.36%,生存期分别为(28.00±6.93)个月和(23.80±5.22)个月,显著低于T1a和T1b期。结论:T1a和T1b期胆囊癌患者经腹腔镜切除胆囊是可行的,生存率高、生存期长。对T2和T3期胆囊癌患者必须采用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LCNEC)的临床特点及对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治疗的90例LCNEC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肺癌根治性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根据术后化疗与否将90例患者分为辅助化疗组(64例)和未化疗组(26例)。随访1~100个月,观察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DFS)。 结果90例LCNEC患者中,男性8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2.2(36~79)岁,中位生存时间35个月。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36.2%和32.2%。单因素分析表明:辅助化疗、外科手术方式、吸烟史和肿瘤病理分期为OS和DFS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COX多因素分析表明:吸烟史、术后病理分期、辅助化疗分别为OS和DFS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P<0.01)。 结论LCNEC是一类稀少、恶性程度高和术前难以明确诊断的恶性肿瘤,术后化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混合型肝癌(cHCC-CC)病人的预后并分析与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54例cHCC-CC病人的临床资料。随访观察3年,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分析cHCC-CC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54例cHCC-CC病人术后1、2、3年总体生存率为84.7%、61.1%、47.0%,无病生存率为50.8%、46.9%、26.4%,中位生存期(OS)、无病生存期(DFS)分别为29.1、17.7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5 cm、微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为OS和DFS的影响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5 cm(P=0.035)、微血管侵犯(P=0.023)、淋巴结转移(P=0.041)为OS的独立危险因素;微血管侵犯(P=0.007)、淋巴结转移(P=0.024)是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HCC-CC预后较差,兼有肝细胞癌及胆管细胞癌的特点,肿瘤直径≥5 cm、微血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影响病人预后生存,建议据此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控制营养状况(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预测乙型肝炎病毒(HBV) 相关的肝细胞性肝癌(HCC)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的能力,并将与常用分期评分标准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73例HBV相关的HCC患者临床资 料。生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不同评分系统辨别1、3、5年存 活率的能力。再将患者分为高CONUT组(CONUT>2,n=15)和低 CONUT组(CONUT≤2,n=216),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总生存期(OS)的差异,通过Cox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明确影响患 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显示,CONUT的AUC值始终较高。低CONUT组 的5年OS高于高CONUT组(P<0.05)。将临床病理特征以及CONUT和CLIP评分等进行OS的单因素和多 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LIP评分(P=0.004,HR 1.400,95%CI 1.113~1.762),纤维蛋白原<1 g/L或>4 g/L (P=0.002,HR 1.976,95%CI 1.272~3.072), TNM分期(P=0.003,HR 1.767,95%CI 1.212~2.575)和 CONUT>2(P=0.010,HR 1.697,95%CI 1.132~2.544)为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ONUT>2分可以 作为HBV相关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与Okuda评分、CLIP评分、BCLC分期评分标准比较中, CONUT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囊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及预后因素。方法原发性胆囊癌患者92例,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多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92例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15.49个月,中位生存期10.54个月;1年生存率45%,3年生存率37%,5年生存率13%。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肿瘤浸润深度、CA19-9、癌胚抗原、TNM分期、治疗方式与预后有关(P均0.05)。通过Cox模型分析多因素显示,TNM分期(HR=9.779,95%可信区间:2.262~42.276,P0.05),病理分级(HR=3.015,95%可信区间:1.145~7.938,P0.05),治疗方式(HR=2.213,95%可信区间:1.513~3.238,P0.05)为影响胆囊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率低,临床更多见中晚期患者。及时合理的手术可改善胆囊癌患者预后,本组Ⅰ、Ⅱ期患者行胆囊癌根治后生存率高于单纯的胆囊切除;Ⅲ、Ⅳ期患者行胆囊癌根治后生存率仍高于姑息手术;TNM分期越高,预后越差;肿瘤分化程度影响胆囊癌的预后,分化程度越低,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影响胰腺癌术后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评价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8版TNM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手术切除的143例胰腺导管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通过Cox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法分析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胰头癌100例(69.9%),胰体尾癌43例(30.1%);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0例,胰体尾及脾切除术42例,全胰腺切除术1例,其中联合器官切除10例(7.0%);R0切除55例(38.5%),R1切除84例(58.7%),R2切除4例(2.8%);术后辅助治疗75例(52.4%)。病人术后中位总生存期(OS)为20(95%CI 17.5~22.5)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期(DFS)为14(95%CI 12.5~15.5)个月。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提示,AJCC T分期、N分期、手术切缘状态、肿瘤分化程度、联合血管切除与否、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2、CA19-9≥400 kU/L、辅助化疗是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AJCC第8版TNM分期对于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AJCC TNM分期在一定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基础上可准确预测病人预后,R0或R1切除及术后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胆囊癌(GBC)是最常见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根据AJCC TNM分期系统(第8版) T1b/T2期GBC患者需要接受包括胆囊切除术、肝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在内的GBC根治性手术进行治疗。手术时机选择包括胆囊切除联合肝切除和术后病理提示GBC而行二期肝切除手术。目前,GBC根治性手术中关于肝脏切除时机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探讨GBC根治性手术中肝脏切除时机选择对患者围术期指标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11年1月—2018年8月行GBC根治性手术的114例T1b/T2期GBC患者资料,其中82例行胆囊切除术同时联合肝切除(一期组),32例行胆囊切除术后再行二期肝切除手术(二期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平衡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的差异,分析影响患者OS和DFS的危险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的差异,此外,进一步单独比较二期组中不同手术时间间隔(间隔≤20 d与>20 d)患者围术期指标与预后的差异。结果:按1∶1 PSM后,两组各28例,除GBC诊断时间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系统对肝内胆管癌(ICC)术后病人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155例行根治性切除术后ICC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病人均根据第8版AJCC分期系统进行分期,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判断分期系统对预后的评估能力。结果 (1)155例病人随访率为70.3%,中位随访时间为26(1~67)个月,术后病人1、3、5年存活率分别为81%、39%、25%。(2)T1a、T1b、T2、T3、T4期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45.5、28.8、19.1、18.9、16.2个月(P<0.001);N0、N1期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3.4、15.8个月(P<0.001);ⅠA、ⅠB、Ⅱ、ⅢA、ⅢB期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46.8、32.3、21.6、20.3、15.6个月(P<0.001)。T分期、N分期和TNM分期的ROC曲线分析AUC分别为0.704、0.718、0.698。(3)单因素分析提示CA19-9、肿瘤数目、血管侵犯、术中输血、T分期、N分期和TNM分期是ICC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数目、术中输血、N分期是ICC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第8版AJCC分期系统对ICC术后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多发肿瘤、术中输血、N分期是ICC病人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影响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NSM)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84例早期原发性乳腺癌并接受NAC的NSM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使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K-M生存曲线评估术后无病生存(DFS)及总生存(OS),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分析影响NSM术后患者DFS和OPS的影响因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术后局部复发8例,远处转移6例,术后5年DFS为83.3%,OS为91.7%。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肿瘤距乳头乳晕距离(TND)、腋窝淋巴结状态、组织学类型及Her-2阳性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腋窝淋巴结状态是影响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肿瘤最大径、TND、腋窝淋巴结状态、组织学类型及Her-2阳性是DFS的独立危险因素,腋窝淋巴结状态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腋窝淋巴结情况同时影响患者术后DFS和OS,术前系统、精准地评估并妥善处理特殊腋窝淋巴结可提高乳腺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甲状腺髓样癌(MTC)病人的预后和无复发生存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05-01—2021-03-3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37例首次行甲状腺手术治疗且术后常规经病理科诊断为MTC的病人资料。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MTC病人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对相关危险因素的无复发生存率进行估计,绘制无复发生存曲线,使用Log-rank法对无复发生存曲线进行比较。结果 137例病人,中位随访时间29(1~108)个月,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80.6%。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有无远处转移(P=0.049)、侧区淋巴结转移状态(P=0.002)为影响MTC病人术后复发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无复发生存曲线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无远处转移(χ2=15.59,P<0.0001,HR=4.662,95%CI 1.049-20.73),侧区淋巴结转移状态(χ2=16.96,P<0.0001,HR=4.775,95%CI 2.269-10.05)。结论 侧区淋巴结转移状态和有无远处转移为影响MTC病人术后复发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发生侧区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对预测MTC病人术后复发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LPN)与根治性肾切除(LRN)治疗T1期肾癌的疗效,并分析影响后腹腔镜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 方法纳入解放军第九八三医院198例T1期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LPN组102例,LRN组96例。收集临床资料并随访,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差异。根据术中是否中转开腹,将患者分为中转开腹组17例,非中转开腹组181例。分析影响手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 结果(1)两组患者均以透明细胞癌为主要病理类型,每组均有2例T1bN0M0分期患者。与LRN组患者相比,LPN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术后排气时间较短,引流量较少,术后VAS评分也更低(P<0.05)。(2)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四个时间点,LRN组的血肌酐水平始终显著高于LNSS组(P<0.05)。(3)LPN组与LRN组的总体生存率(OS)为95.1%、96.9%,无病生存率(DFS)为91.2%、93.8%。Log-rank检验发现,两组患者DFS(P=0.633)、OS(P=0.60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BMI、腹部手术史、肿瘤直径是影响后腹腔镜治疗T1期肾癌中转开腹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 结论与LRN组比较,LPN能在取得相似远期疗效的基础上,更好地保护患者肾功能。对可能导致术中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如患者术前BMI、腹部手术史、肿瘤直径等因素,应予以更充分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意外”发现胆囊癌再行开放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21年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06例胆囊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直接根治组(74例,直接行开放胆囊癌根治术)和二次根治组(32例,LC术后再行开放胆囊癌根治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病人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术后疗效及影响因素。结果 直接根治组与二次根治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缘、病理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肿瘤部位、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总体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整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0.041);达到R0和R1切除的病人总体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直接行胆囊癌根治切除(P<0.001、0.001)、R0切缘(P=0.03、0.025)及较早的病理学分期(P=0.001、0.00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术后无病生存期(DFS)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102例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展开研究,其中DFS≥3年有82例,DFS<3年有20例。比较两组年龄、婚姻状况、生育状况、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放化疗情况的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术后DFS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年龄、婚姻状况、生育状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后放化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后放化疗均是影响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术后DF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后放化疗均是影响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术后DFS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检测抵抗素样分子(RELMβ)和尾侧型同源转录因子(CDX-2)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手术切除的80例胆囊癌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ELMβ和CDX-2表达水平,分析RELMβ、CDX-2与胆囊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对术后胆囊癌患者进行随访,Kaplan-Meier生存分析RELMβ、CDX-2与胆囊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RELMβ、CDX-2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Mβ、CDX-2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ELMβ高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RELMβ低表达患者,CDX-2高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CDX-2低表达患者(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TNM分期高、分化程度低、RELMβ高表达、CDX-2高表达是胆囊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ELMβ、CDX-2在胆囊癌组织中高表达,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影响初始可手术切除Ⅳ期结直肠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个体化生存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01—2019-12-3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45例Ⅳ期结直肠癌病人的临床病例资料。通过R软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356例(4/5)病人作为建模组,剩余89例(1/5)病人作为验证组。在建模组中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初始可手术切除Ⅳ期结直肠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软件构建初始可手术切除Ⅳ期结直肠癌病人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列线图。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绘制受试者特征(ROC)曲线和校准图评价列线图预测效能。结果年龄、切除效果、CRS评分以及术后辅助治疗为初始可手术切除Ⅳ期结直肠癌病人OS和PF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筛选出的危险因素成功构建预测初始可手术切除Ⅳ期结直肠癌病人的OS、PFS列线图模型。建模组与验证组5年OS和PF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6、0.784、0.794、0.756。在建模组与验证组的校准图评价中校正曲线均展现了较好的拟合度。结论高龄、姑息性切除、CRS评分3~5分、术后未行辅助治疗是初始可手术切除Ⅳ期结直肠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预测模型能较为准确预测初始可手术切除Ⅳ期结直肠癌病人的预后,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4胃癌根治切除术患者的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有完整临床及随访资料的183例T4胃癌根治切除术患者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全组患者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2%,60%,42%,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率、pN分期、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与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率、pN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淋巴结转移率、pN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T4胃癌根治切除术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直肠癌新辅助强化治疗后患者肿瘤的降期情况及与术后无病生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间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的135例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放疗总剂量为50Gy,分25次完成;化疗采用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的方案,放疗结束后4-8周接受手术。通过术后病理分期(ypTNM)与术前临床分期(uTNM)的对比,研究肿瘤T分期、N分期和TNM分期的变化及与患者无病生存率(DFS)的关系。结果135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7.1(12~87)月,3年DFS为85.2%。其中T分期降期患者(76例)3年DFS为90.8%,明显优于无变化者(48例)的75.0%(P=0.040);N分期降期患者(54例)3年DFS为98.1%,明显优于无变化者(53例)的77.4%和进展者(16例)的75.0%(P=0.009)。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N分期下降在肿瘤预后判断方面更有意义(HR=0.793,95%CI:0.626.1.004.P=0.054)。结论直肠癌新辅助强化治疗后能达到T分期、N分期和TNM分期下降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生存优势;N分期降期可能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晚期胆囊癌(UICC III、IV期)的临床特点,总结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提高晚期胆囊癌生存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2年0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60例晚期胆囊癌的患者资料。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360例中312例得到有效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42.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7.6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0%、30.7%及15.4%。单因素分析结果:术前黄疸、手术方式、意外胆囊癌、肿瘤位置、肝外胆管切除、手术切缘、肝侵犯、病理学分级、T分期、N分期、M分期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N分期、病理学分级、肝侵犯、手术切缘、手术方式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晚期胆囊癌预后差,积极的外科手术可改善患者预后。N分期、病理学分级、肝侵犯、手术切缘、手术方式均是晚期胆囊癌外科治疗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老年女性乳腺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68例手术治疗早期老年乳腺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BMI对病人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结果:668例乳腺癌病人BMI值为24.2±3.3,其中肥胖(BMI≥25)病人302例(45.2%)。与非肥胖病人相比,肥胖病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40),肿瘤T分期中T_1比例明显较低(P=0.007)。中位随访时间26.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BMI、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ER和PR表达、T分期、Ki67与DFS有关(P均0.05);淋巴结转移、ER和PR表达、T分期、Ki 67与OS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肥胖的老年乳腺癌病人复发风险高于非肥胖病人(HR=2.064,95%CI:1.169~3.643,P0.05);肥胖病人与非肥胖病人相比DFS更差,而对OS无显著影响。结论:肥胖是影响早期老年乳腺癌病人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