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延迟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例顽固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住院行射频消融术.例1女性,15岁,预激综合征,体表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检查示左侧旁路.例2男性,体表心电图正常,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左侧房室旁路.结果在消融放电时,2例患者的房室旁路均可被阻断,但都因停止放电后旁路多次复发而致术中消融失败.例1术后一天预激消失,例2术后第七天重复心内电生理检查无旁路传导.平均随访7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射频能量对心脏的作用,不仅发生在释放能量的当时,而且可延迟到术后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
对57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房室旁道41例(43条旁道),房室结双径路16例。成功率98.2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旁道消融无复发病例,房室结改良成功15例中2例复发,均经再次消融成功。对射频消融初期的质量控制有以下做法:①加强心脏电生理理论学习,进行专业队伍建设。②完善必要设备。③根据设备条件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治疗终点。④消融前进行系统电生理检查,避免先入为主。体会:开展  相似文献   

3.
心房和心室之间异常传导通道包括左、右侧旁道及其隐匿形式.这些异常通道的存在,导致各种心律失常,本文对64例因旁道参与逆传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患者,在术前及术后行心内电生理检测,以研究旁道对房室结传导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方法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36例,年龄7~15岁,平均为6.7±5.3岁,男21例,女15例;经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置入电生理标测电极行心内电生理检查(EPS),确定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性质,然后经股静脉或股动脉置入大头消融导管,标测到有效消融靶点进行放电消融.结果36例患儿消融前均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确定旁路27例,其中左侧旁路12例,消融成功12例;右侧旁路15例,消融成功14例;房室结双径路9例,消融成功9例.复发4例,再次消融成功,本组手术总成功率97%.术后随访所有患者无消融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对57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房室旁道41例(43条旁道),房室结双径路16例。成功率98.2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旁道消融无复发病例,房室结改良成功15例中2例复发,均经再次消融成功。对射频消融初期的质量控制有以下做法:①加强心脏电生理理论学习,进行专业队伍建设。②完善必要设备。③根据设备条件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治疗终点。④消融前进行系统电生理检查,避免先入为主。体会:开展工作时以高起点要求可以使工作进展顺利并有利于技术操作规范化和专业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随着射频消融术的广泛开展 ,临床医生会发现一种现象 :即某些病例术中明确已消融成功 ,但术后一天又很快复发 ,经进一步电生理检查证明原形成心动过速的机制已被消融。并未发现其它机制 ,各种程序刺激未诱发出心动过速 ,且以后未再复发 ;或成功的房室结改良术后出现迟发的房室传导阻滞 ,且难以恢复 ,这一现象就是回响效应的结果从 1994年 5月到 2 0 0 1年 5月共行射频消融术 160例 ,其中有 4例发生以上情况。例 1:男性 ,5 2岁 ,因频繁发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而要求行射频消融。常规 ECG正常。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左侧隐匿旁道 ,术中…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50岁。主因阵发性心悸1年入院。患者外院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胸片、心脏彩超提示镜像右位心。心内电生理检查提示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三维标测系统(EnSite3000 Navx系统)指导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成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食道心房调搏(TEAP)与心内电生理检索(EPS)的相关性。方法:78例PSVT患者于射频消融术(RFCA)前接受以DF-4A型电生理刺激仪进行的TEAP(行程序刺激,刺激PSVT发作,记录心房、房室结不应期及PSVT诱发窗口),并于RFCA中接受EPS检查。分析判断PSVT机制的相关性。结果:78例PSVT患者TEAP与心内电生理检查的符合率在房室结双径路、左侧旁道、右侧旁道分别为90.9%、92.3%、89.5%(P分别<0.01,<0.01,<0.05)。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食道射频消融术前的心房调搏检查能初步判定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类型,了解其发病机制,对于心内电生理检查和选择手术方法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异丙肾上腺素判定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终点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7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消融前后作使用及不使用异丙肾上腺素自身对照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 70例(95%可信区间63%—81%)可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消融后观察30min,心内电生理检查不能诱发。27例(95%可信区间19%—38%)消融前不能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后再重复心内电生理检查,均能够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消融后观察30min,均无室上性心动过速。结论 判定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不能诱发心动过速的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消融终点。宜在使用异丙肾上腺素后再重复同样程序的刺激,并以不能诱发为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了本院39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儿童射频消融治疗情况.结果 39例患儿均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4.7~18.4(11.0±3.5)岁.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房室折返25例(64.1%),房室结折返11例(28.2%),持续性房速3例(7.7%).25例房室折返患儿中,显性旁道12例,隐匿性旁道13例;左侧游离壁旁道9例,右侧游离壁旁道8例,右侧间隔旁道8例.本组消融成功率37例(94.9%),2例复发(5.1%),术后随访所有患儿无消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一种常见类型。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现报告我们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和体会。1对象和方法我院2006年6月~2009年12月经过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为房室结双径路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2.
射频消融术后迟发性房室阻滞二例宋治远何国祥舒茂琴胡亚琴(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内科重庆630038)例1男性患者,25岁,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结双径,采用后位法消融慢径,输出功率30W,共放电8次,累计放电时间250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开展射频消融(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对52例PSVT进行射频消融,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4例,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AVRT)28例,均先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寻找最佳靶点进行消融。结果:消融总成功率98%,无1例严重并发症,随访1~20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基层医院开展射频消融治疗PSVT时充分的人才、技术及设备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射频消融房室结双径路常用的方法有消融慢径路的下位法和后位法[1]。但是,与消融房室旁道的操作不同,房室结双径路的消融需在窦性心律下放电,以保证整个放电过程中对正常房室传导功能的监测,故术中即刻判断疗效只能依据放电后重复刺激不能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我们对射频消融术中出现的交界性心律进行了观察,初步结果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6例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32士12岁。心动过速史1~10年,均经两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不佳,无1例器质性心脏病,术前经食道电生理检查或心内电生理确诊,均证实为房室结双径路,并诱…  相似文献   

15.
心动过速RR间期交替的发生机制及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QRS心动过速伴RR间期长短交替的发生机制及导管射频消融情况。方法 对 6例心动过速伴RR间期长短交替患者 ,常规行动态心电图及食管电生理检查。心内电生理检查提示存在房室旁路或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结双径路 ,先进行旁路或房性心动过速的消融 ,消融成功后再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包括应用异丙肾上腺素进行心动过速诱发 ) ,如不能诱发心动过速则终止手术。若提示存在房室结多径路 ,则进行慢路径改良术。结果 食管电生理检查提示 :4例患者存在房室旁路伴房室结双径路 ;2例患者存在房室结三径路。心内电生理检查及消融结果显示 :3例患者为房室旁路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成功消融后不能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1例患者同时存在房室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成功消融房室旁路后再改良慢路径 ;2例患者为房室结三径路 ,经慢径路改良后房室结传导曲线连续 ,未诱发心动过速。 6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 ,随访期间无心动过速发作。结论 室上性心动过速伴RR间期交替发生率较低 ,且均与房室结传导不连续有关。心动过速伴RR间期交替发生机制较为复杂 ,除了与房室结纵向传导的不连续有关外 ,还与其不应期密切相关。食管电生理检查与心内电生理检查相比对揭示RR间期交替的发生机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97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射频消融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PSVT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42例、房室旁道所致房折返性心动过速50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5例。结果 房室结双径路42例,其中慢-快型41例,快-慢型1例;房室旁道50例,其中左侧旁道34例,右侧旁道10例,双旁道4例,多旁道1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5例,共计107条。成功率95.6%,复发率3.3%,并发症2.2%。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掌握消副放电时间及能量,减少复发率。操作要规范,细心,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射频消融术及心内电生理检查发生误诊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5例病人射频消融及心内电生检查中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术前诊断房性心动过速3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例。心内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术一次完成。结果;3例术前诊断为房速者,术后证实为左侧壁惭旁道、左后壁慢旁道以及左侧壁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各1例;2例术前诊断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者,术后证实为房  相似文献   

18.
患儿7个月20天,出生20天后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及激动标测证实为隐匿性His束旁旁道伴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考虑到患儿年龄极小、消融靶点距离His束较近,本例患儿经股动脉途径逆行于无冠窦采用逐渐增加放电功率和时间的滴定放电方案射频消融成功。  相似文献   

19.
2例患者经心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左、右侧房室旁道伴房室结双径路,并诱发多种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其折返机制及途径各不相同。射频消融一侧房室旁道后,还能诱发其它折返机制及途径的PSVT。提示:QRS波群频率或形态不同的PSVT可为多发性旁道或(和)伴房室结双径路等多种折返机制。仔细的电生理检查,逐一消融阻断旁道或(和)房室结慢径路才能根治PSVT。  相似文献   

20.
报道5例射频消融后出现的房室阻滞及其临床转归和电生理特点。1219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行下位法消融慢径,208例右后间隔旁道参与的心动过速行右后间隔消融,共有5例出现延迟后(>24h)的房室阻滞。慢径消融组的患者3例分别于术后第2,3,5天出现Ⅱ度Ⅰ型房室阻滞,并于术后第4,9和14天消失。后间隔旁道消融的2例患者于第2天出现Ⅱ度Ⅰ型房室阻滞,并分别于第11,13天消失。射频消融放电20.6±8.7(11~31)次,能量30±17.2(20~50)W。放电过程中无快速的交界区心动过速或者>1个无逆传的连续交界区心律。5例在射频消融前后房室结前向和逆向传导功能均正常。结论:慢径和后间隔旁道消融均可出现延迟性房室阻滞,通常能在1~2周内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