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氨茶碱/壳聚糖/β-环糊精微球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喷雾干燥法制备氨茶碱/壳聚糖/β-环糊精微球的制备条件,考察氨茶碱在β-环糊精溶液中的溶解度以及氨茶碱/壳聚糖/β-环糊精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产率、含水率和外观形态等特性。结果氨茶碱的溶解度随温度和β-环糊精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根据载药量氨茶碱/壳聚糖/β-环糊精微球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1 B3 C1 D3,即进口温度为150℃,进料速度为8ml/min,空气流量为400L/h,壳聚糖分子量为130万;氨茶碱/壳聚糖/β-环糊精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产率和含水率分别为19.3%±0.5%,77.4%±0.6%,39.5%±1.0%,9.7%±0.7%;扫描电镜显示微球外观圆整,表面光滑或有少许皱褶;喷嘴直径为0.7mm时制得的微球粒径更小且较均一。结论采用正交设计优选了最佳制备工艺,其制得的氨茶碱/壳聚糖/β-环糊精微球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包封率、产率和较低的含水率,微球圆整,带少许皱褶,有望成为肺部吸入的理想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氨茶碱/壳聚糖/β-环糊精肺吸入缓释微球,考察其特性。方法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3种不同药物/载体比例的茶碱/壳聚糖/β-环糊精微球A,B,C,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测定仪、红外光谱仪表征其理化性质,透析法研究其体外释放行为。结果最佳药物/载体比例( TH∶CTS∶β-CD)为1∶3∶1;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微球外观圆整,表面光滑或有皱折;微球A,B,C 50%的容积粒径为(4.97±0.03)μm,(4.90±0.45)μm,(6.43±0.08)μm,分布范围窄;载药量为35.70%±0.09%,21.09%±0.62%,13.33%±0.33%;包封率为88.79%±0.23%,91.40%±2.71%,85.16%±2.15%;产率为52.98%±1.05%,46.08%±0.13%,45.81%±0.04%;红外光谱结果显示茶碱与壳聚糖和β-环糊精高分子间发生氢键反应;体外释放结果证实茶碱/壳聚糖/β-环糊精微球具有缓释作用,并且与药物/载体比例及药物性质有关。结论喷雾干燥法能成功制备氨茶碱/壳聚糖/β-环糊精缓释微球,符合肺吸入粉雾剂的各项要求,该微球有望成为肺部给药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壳聚糖微球对重组大鼠白细胞介素-1β(rrIL-1β)诱导体外骨关节炎软骨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活性和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软骨细胞成功后,以10ng/L IL-1β刺激模拟软骨细胞炎性级联反应,培养1h后分别加入透明质酸微球、壳聚糖微球和透明质酸/壳聚糖微球,继续培养24h。通过RT-PCR检测iNOS mRNA的表达,利用Griess反应测定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浓度,通过iNOS催化L-精氨酸和分子氧反应生成NO推算iNOS的活性。结果:透明质酸/壳聚糖微球能有效抑制IL-1β刺激诱导的软骨细胞iNOS的活性和NO的产量;RT-PCR检测显示透明质酸/壳聚糖微球能抑制iNOS mRNA的表达。结论:透明质酸/壳聚糖微球能通过抑制骨关节炎软骨细胞iNOS活性及蛋白表达来减少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NO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万古霉素的多层海藻酸盐壳聚糖缓释微球对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HPMSCs)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为其在组织工程修复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根据 前期基础制备缓释微球,将从人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的一部分HPMSCs分为载药微球组(载药微球+ HPMSCs)、空载微球组(空载微球+HPMSCs)和无球组(仅HPMSCs)。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HPMSCs增殖率。取另一部分HPMSCs分为载药微球诱导组(载药微球+HPMSCs+成骨诱导液)、空载微球诱导组(空载微球+HPMSCs+成骨诱导液)、无球诱导组(HPMSCs+成骨诱导液)和非诱导组(HPMSCs+PBS)。孵育21d后分别采用茜素红染色及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HPMSCs钙盐沉积与ALP活性。结果:与无球组比较,载药微球组和空载微球组共培养后HPMSCs增殖率均无明显改变(P>0.05)。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载药微球诱导组钙盐沉积明显多于空载微球诱导组和无球诱导组;载药微球诱导组细胞内ALP活性明显高于空载微球诱导组和无球诱导组(P<0.05),空载微球诱导组细胞ALP活性高于无球诱导组(P<0.05)。结论:载VEGF/万古霉素的多层海藻酸盐壳聚糖缓释微球对HPMSCs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且能提高HP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活性保护剂对微球中蛋白活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模型药,采用W/O/W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SOD-PLGA微球,采用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SOD蛋白浓度,黄嘌呤氧化酶系统测定SOD活性,考察多糖、多元醇、表面活性剂等活性保护剂对SOD活性的保护作用,并探讨保护剂之间是否有联合作用及保护剂含量对SOD活性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 活性保护剂对SOD活性均有保护作用.BSA和β环糊精有协同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保护剂用量的增加,活性保护作用增强.结论 BSA和β环糊精较好的保护了PLGA微球中SOD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聚乳酸羟乙醇酸(PLGA)微球及海藻酸-壳聚糖-PLGA复合微球,考察制备因素对SOD活性的影响,并比较测定微球中SOD包封率及活性。 方法:采用W/O/W复乳法制备SOD-PLGA微球,乳化法和离子交联法制备海藻酸-壳聚糖微囊,并进一步分散入PLGA制成复合微球。应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SOD浓度,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性。 结果:SOD活性对温度较不敏感,对酸碱、有机溶剂、未加冰浴的超声和高速搅拌等制备因素敏感。PLGA(50∶50)微球、PLGA(70∶30)微球、海藻酸-壳聚糖双重微囊、50∶50复合微球、70∶30复合微球制备得到的SOD包封率分别为36.42%±1.81%、66.18%±0.05%、91.08%±1.28%、87.30%±3.89%和83.19%±3.48%。体外释放试验比较PLGA(50∶50)微球和50∶50复合微球1 h、8 h及1 w释出的蛋白活性,均为复合微球大于PLGA微球。 结论:海藻酸-壳聚糖-PLGA复合微球作为SOD的缓、控释剂型可明显提高药物的包封率,提高其活性。  相似文献   

7.
鼻用氟尿嘧啶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 制备鼻腔给药脑靶向微球.方法: 以液体石蜡为油相,span-80为乳化剂,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技术制备氟尿嘧啶鼻用微球.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制备工艺,动态透析法检测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用微球吸水能力表示微球的溶胀度.测定纤毛输送速率来评价微球的黏膜粘附力.结果:所得微球形态良好,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粒径(43±4) μm,载药量38.5%±1.0%,包封率79.0%±1.8%.体外释放符合Higuichi方程Q=0.103 5t1/2 0.028 4 (r=0.996 5).壳聚糖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粘附性,可显著降低纤毛输送速率(P<0.01),有效地延长微球在鼻腔的滞留时间.结论:所优化的制备工艺稳定,包封率较高,适于鼻黏膜用氟尿嘧啶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壳聚糖是良好的鼻用制剂的载体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载左金丸总生物碱的壳聚糖包裹明胶海藻酸钠载药微球,并考察其释放和胃黏附特性。[方法] 制备胃黏附微球,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微球载药量与包封率,通过转篮法测定微球体外释药性能,将微球黏附于大鼠胃黏膜上测其体外生物黏附性。[结果] 微球载药量测定结果:盐酸药根碱2.768 mg/g,盐酸巴马汀3.986 mg/g,盐酸小檗碱21.920 mg/g,吴茱萸碱1.449 mg/g,吴茱萸次碱0.954 mg/g。5种生物碱在8 h内持续释放,微球的胃黏附百分率为89.33%。 [结论] 壳聚糖交联的载左金丸总生物碱微球具有较好的释药性及胃黏附特性。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研究局麻药缓释制剂罗哌卡因乳酸羟乙基乙酸共聚物微球(ROP-PLGA-MS)在小鼠坐骨神经阻滞的药效学及对局部组织、神经及全身主要脏器的组织毒性。方法 昆明小鼠25只,双侧坐骨神经旁分别植入罗哌卡因乳酸羟乙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和乳酸羟乙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空白微球(PLAC-MS)建立动物模型(每侧植药量为400 mg/kg)。按微球植入后4,10,18,30,48 h 5个时间点随机分5组(n=5),进行局麻药效学测定。每组小鼠按设定时间点比较双侧肢体感觉运动的阻滞情况(以空白微球植入侧为对照)。感觉阻滞评估采用热踏板法以撤腿潜伏时间为小鼠对热疼痛的反应时间;运动阻滞评估按小鼠后爪的屈伸能力进行4-point scale评分。同时观察小鼠全身及植入部位情况,1周后观察小鼠植入侧坐骨神经、周围组织及全身主要脏器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微球植入后4,10,18,30 h小鼠ROP-PLGA-MS植入侧肢体热踏板撤腿潜伏时间明显较空白球植入侧长(P=0.015,0.000,0.002,0.013)。运动阻滞结果表明各小鼠空白球植入侧肢体均未受阻滞,评分均为1分,ROP-PLGA-MS植入侧在药物植入后4~30 h评分为1~3分,运动阻滞轻微(P<0.05)。48 h后感觉运动阻滞恢复(P>0.05)。ROP-PLGA-MS植入部位神经及附近组织病理切片仅见轻微炎症反应,全身主要脏器无病理学改变。结论 罗哌卡因乳酸羟乙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组织毒性小,在小鼠体内具有缓释、延长镇痛时间的作用。 [关键词] 镇痛 小鼠 罗哌卡因乳酸羟乙基乙酸共聚物微球 植入 坐骨神经 神经阻滞 毒性  相似文献   

10.
以槲皮素为模型药物,制备巯基化壳聚糖微球。考察微球的巯基含量、载药量、形态、吸水前后的形态及体外释放,评价微球的离体胃肠黏附性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微球的巯基含量为(147.0±8.2)μmol/g,载药量为(5.33±0.12)%;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载药微球上存在一定的孔道;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微球在加入水中后体积迅速膨胀,呈圆球状,释放后微球仍较为完整。考察了微球在水、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等不同介质下的体外释放行为,经溶出曲线相似因子评价,微球在各介质中的释放行为极为相似,符合Higuchi方程Q=0.161t1/2。黏膜黏附实验表明巯基化壳聚糖微球的黏附性明显增强。同剂量灌胃给药后,槲皮素巯基化壳聚糖微球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显著高于混悬剂及壳聚糖微球,有望成为槲皮素很有前景的制剂之一。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微粒和纳米粒用于疫苗的粘膜给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球和纳米粒口服后可完整穿越胃肠道而被吸收,因此可作为不稳定或大分子药物的口服载体,此外,微球也已用于疫苗的口服输送,诱导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和防御性免疫。然而,微球穿越肠道的吸收程度将限制其作为口服给药载体的可行性。鼻内免疫也将是诱导粘膜免疫相当有吸引力的途径。微球也可将疫苗输送至呼吸道。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许多聚合物给药系统在疫苗粘膜给药方面具备很大的潜力。但是,许多领域的工作尚需进一步展开,包括  相似文献   

12.
三七总皂苷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制备三七总皂苷壳聚糖缓释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三七总皂苷壳聚糖微球,以粒径分布、包封率、载药量及体外释药速度为评价指标,考察处方因素对壳聚糖微球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L9(34)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微球的平均粒径为(4.2±0.3)μm,包封率为(28.58±2.76)%(n=3),载药量为(17.15±1.65)%(n=3)。结论通过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的三七总皂苷壳聚糖缓释微球,其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且制备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局部植入抗菌药缓释微球防治术后局部感染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以羧甲基壳聚糖为缓释辅料,通过乳化交联工艺制备负荷盐酸环丙沙星的植入缓释微球;建立模拟体内释放环境的体外释放系统,评价微球体外释放特性和抑菌能力;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的体内释放特性;利用透射电镜和病理检查检测微球的体内降解和组织相容性.结果:羧甲基壳聚糖环丙沙星植入缓释微球在体外的释放达7 d以上;微球植入体内后局部药物浓度维持在金葡菌MIC90以上约10 d,无明显突释现象;微球植入动物体内后无局部感染和切口愈合不良;透射电镜和病理结果发现微球和组织之间无明显的炎性异物反应.结论:羧甲基壳聚糖环丙沙星植入缓释微球在体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释药行为,可用于植入体内防治局部感染.  相似文献   

14.
口服氟康唑对犬的毒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口服氟康唑的毒性,采用杂种犬,设100,50,25mg.kg^-1.d^-13个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30d。高剂量组部分犬给药后出现恶心、呕吐,食用减少,体重下降;血清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总胆红素含量增高,总蛋白含量下降;镜检观察到肝、肾和肾上腺细胞发生病理改变。其他剂量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停药后,各毒性反应消失,异常指标恢复正常。实验结果提示氟康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盐肤木总酚酸微丸对垂体后叶素(pit)诱导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方法 将56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地奥心血康胶囊0.061 3 g/kg组和硝苯地平6.13 mg/kg组)、盐肤木粗提物组(9.2 g/kg)、盐肤木总酚酸组(0.195 g/kg)、盐肤木总酚酸微丸组(0.68 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给药10 d,末次给药2 h后舌下静脉注射pit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观察并记录大鼠心电图的变化,研究盐肤木总酚酸微丸对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影响。 结果 模型组大鼠心电图ST段显著抬高和T波倒置,对照组未见异常,各给药组大鼠心电图有不同改善,盐肤木总酚酸微丸对pit所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及心率的变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对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情况均有所改善,明显降低血清中LDH和CK的活性。 结论 盐肤木总酚酸微丸对pit所致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较明显的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立  宗莉  曹翠珍 《中国医疗前沿》2007,(14):1079-1083
目的 研究壳聚糖纳米粒作为蛋白类疫苗的新载体,并评价其鼻腔给药后所产生的免疫效果.方法 使用离子胶凝法来制备亲水性壳聚糖纳米粒,选用卵清蛋白(OVA)为模型蛋白,考察其粒径、表面电位和蛋白包封率.并比较不同剂型鼻腔免疫BALB/c小鼠后产生的不同免疫效果.结果 壳聚糖载药纳米粒最佳粒径大约360 nm,表面电位为+40 mV,卵清蛋白的包封率可达到80%~90%.OVA/壳聚糖纳米粒鼻腔给药后能诱导更高更长期的体液免疫反应(IgG水平),和肌注高剂量卵清蛋白溶液产生的免疫效果相当;并且能诱导比可溶性抗原显著提高的黏膜免疫反应(IgA水平).结论 壳聚糖纳米粒制备方法温和,对蛋白等具有较高的包封率,鼻腔给药后能诱导较强的免疫反应,因此有望成为蛋白类疫苗鼻腔给药的新载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局麻药缓释制剂罗哌卡因乳酸羟乙基乙酸共聚物微球(ROP-PLGA-MS)在小鼠坐骨神经阻滞的药效学及对局部组织、神经及全身主要脏器的组织毒性。方法昆明小鼠25只,双侧坐骨神经旁分别植入罗哌卡因乳酸羟乙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和乳酸羟乙基乙酸共聚物空白微球(PLAC-MS)建立动物模型(每侧植药量为400mg/kg)。按微球植入后4,10,18,30,48h5个时间点随机分5组(n=5),进行局麻药效学测定。每组小鼠按设定时间点比较双侧肢体感觉运动的阻滞情况(以空白微球植入侧为对照)。感觉阻滞评估采用热踏板法以撤腿潜伏时间为小鼠感觉阻滞时间;运动阻滞评估按小鼠后爪的屈伸能力进行4-pointscale评分。同时观察小鼠全身及植入部位情况,1周后观察小鼠植入侧坐骨神经、周围组织及全身主要脏器的病理学变化。结果微球植入后4,10,18,30h小鼠ROP-PLGA-MS植入侧肢体感觉阻滞时间明显较PLAC-MC植入侧长(P=0.015,0.000,0.002,0.013)。运动阻滞结果表明各小鼠PLAC-MS植入侧肢体均未受阻滞,评分均为1分,ROP-PLGA-MS植入侧在药物植入后4~30h评分为1~3分,运动阻滞轻微(P<0.05)。48h后感觉运动阻滞恢复(P>0.05)。ROP-PLGA-MS植入部位神经及附近组织病理切片仅见轻微炎症反应,全身主要脏器无病理学改变。结论罗哌卡因乳酸羟乙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组织毒性小,在小鼠体内具有缓释、延长镇痛时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乳液交联法合成壳聚糖微球并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再将其复合于脱细胞基质的小牛松质骨支架,制备壳聚糖微球/小牛松质骨支架复合缓释体系。方法: 使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对合成的复合缓释系统进行结构表征和形貌观察,并对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量进行检测。用动态浸泡的方法来检测BMP-2的体外释放特征,通过体外检测复合体系的细胞毒性和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壳聚糖发生了交联并成功包载了BMP-2,微球平均直径为5.982 μm,表面光滑,且成功负载于小牛松质骨支架,形成了新型的微球/支架药物缓释体系。缓释数据表明,5 mg微球在体外释放21 d,BMP-2逐渐释放,第21天时浓度仍达到(239.1±20.0) mg/L。体外测试表明,该缓释体系有利于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的生长,促进向成骨方向分化。结论: 壳聚糖微球/小牛松质骨支架复合缓释体系实现了BMP 2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骨修复部位的持续、缓慢释放,为骨组织缺损的修复治疗及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老年患者胸部手术后咳嗽无力 ,支气管内分泌物及小的凝血块排出不畅 ,分泌物增多 ,粘膜纤毛运动减弱 ,痰不易咳出 ,极易发生肺不张、肺部感染 ,导致呼吸衰竭 [1 ]。因此 ,做好胸围手术期呼吸的训练与管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1 临床资料  我院 1995~ 1999年收治 6 5岁以上肺癌和食管癌患者6 8例 ,男 46例 ,女 2 2例 ,平均年龄 70岁。5 0 %的患者有 30年以上的吸烟史。术后肺部并发症 3例 ,占手术总例数的 4.4% ,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2 护理2 .1 术前护理2 .1.1 术前呼吸道准备 从入院起禁止吸烟 ,向患者讲明吸烟可使呼吸道粘膜纤毛运…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壳聚糖(CS)为载体制备壳聚糖-猪牙皂皂苷纳米微球(CS-SFGS-NPs),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和体外释药性能。方法提取猪牙皂皂苷,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皂苷含量。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猪牙皂皂苷纳米微球,并以壳聚糖质量浓度、三聚磷酸钠(TPP)质量浓度、投料质量比为考察对象,以平均粒径、包封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壳聚糖-猪牙皂皂苷纳米微球处方;采用Malvern粒度仪测定壳聚糖-猪牙皂皂苷纳米微球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透射电子显微镜考察其形态;以透析法考察壳聚糖-猪牙皂皂苷纳米微球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壳聚糖-猪牙皂皂苷纳米微球的最优处方:壳聚糖质量浓度为2.0 mg/m L、三聚磷酸钠质量浓度为1.5 mg/m L、壳聚糖-猪牙皂皂苷投料比为4∶1;制备的壳聚糖-猪牙皂皂苷纳米微球的包封率为84.7%±3.6%、粒径为(182.6±35.4)nm、Zeta电位为(+23.1±4.6)mV;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壳聚糖-猪牙皂皂苷纳米微球为类球形颗粒,大小分布较为均匀;壳聚糖-猪牙皂皂苷纳米微球在0.5h内的释放量低于40%。结论通过对处方的优化,制备得到的壳聚糖-猪牙皂皂苷纳米微球具有合适的粒径和包封率,并能达到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