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层螺旋CT对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1例临床诊断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均经常规多层螺旋cT检查,其中8例行增强扫描。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明确显示输尿管结石68例,诊断符合率95.8%,其中结石位于右侧输尿管者37例,左侧25例,两侧6例;位于输尿管3个解剖狭窄处52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可全面、立体、直观地显示输尿管结石大小、形态、位置及输尿管梗阻扩张的程度,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在输尿管微小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共29枚微小结石,应用多排螺旋CT扫描,图像拆薄后进行重建及图像后处理,在横断位、MPR、CPR、MIP、CTU、VR图像上对输尿管微小结石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对29枚微小结石在MSCT及图像后处理后全部明确诊断。输尿管上段10枚结石,中段8枚,下段11枚。检出率明显优于KUB及BUS。结论MSCT及图像后处理明显提高了输尿管微小结石的检出率,是诊断输尿管微小结石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 (MPR)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42例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 (MPR) ,其中 4例行增强延时扫描。结果 :CT确诊输尿管结石 95 .3 % ( 4 0 /4 2 ) ;MPR图像质量分为好、较好、差 ,分别为 66.7% ( 2 8/4 2 )、2 3 .8% ( 10 /4 2 )、9.5 % ( 4 /4 2 )。结论 :螺旋CT结合MPR可全面、立体、直观地显示输尿管结石及梗阻扩张的程度 ,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输尿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对输尿管病变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怀疑的泌尿系统病变25例,所有病例在行螺旋CT增强扫描前均做了静脉尿路造影或逆行肾盂造影。扫描图像减薄,层厚1.25 mm,层间距1 mm。所有数据传入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并对重建后输尿管图像与CT轴位平扫图像及X线平片对比分析。结果:三维重建泌尿系图像清晰显示输尿管空间结构。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获得的图像能以最优形式清晰、立体地显示输尿管解剖结构及空间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6.
16层螺旋CT多种重建技术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输尿管结石是急诊外科中最常见的疾患之一,传统的检查方法是腹部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近十几年来也用B超,常规CT和MRI,各种方法各有优势和受限之处.16层螺旋CT自2001年问世以来因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扫描速度快、一次屏气可扫完所检查部位、快速薄层重建,并可根据需要以轴位图像开始,进而运用三维立体图像对不同部位的病变进行立体对照追踪观察.一系列三维数据的交互式浏览和任意方向的多平面重建图像,可大大提高对细小、疑难病变的诊断水平.重建图像不受呼吸气、肠胀气及肥胖等因素的干扰,是对泌尿系统影像检查方法新补充,可为临床急腹症提供新的大量可靠、极有价值的诊断依据而日益受到重视和欢迎.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6层螺旋检查23例输尿管结石的资料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病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东芝Aquilion 16层螺旋CT对142例临床拟诊输尿管病变病例进行检查分析,采用标准和低剂量扫描两组对比分析,对确诊输尿管结石病例减少造影剂用量行增强扫描.结果 两组扫描方法对输尿管结石诊断准确性无差异,低剂量组辐射剂量仅为标准组的37.12%.增强扫描适当减少造影剂用量,也能满足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前评估肾功能的要求.结论 16层螺旋CT对诊断输尿管结石有很高的准确性,适当降低扫描条件不影响结石检出率,适当减少造影剂用量不影响临床评价肾功能,但却减少了辐射剂量和患者费用,在临床中应该得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 CT,MSCT)各种重建技术对输尿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管病变的MSCT(平扫12例,多期增强扫描15例)和二维的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三维的最大密度投影(MIP)、遮盖容积重建(SVR)等的表现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27例MSCT扫描并结合后处理技术均能很好地显示输尿管病变的部位、大小、分布范围及其梗阻情况。输尿管病变的MSCT表现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延时期、排泄期采用MPR更清晰地显示输尿管癌和输尿管息肉(11例)。结论:MSCT能更精确、更可靠地显示输尿管病变并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有希望成为输尿管病变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9.
低张利尿剂对多层螺旋CT输尿管曲面重组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使用低张、利尿药物后多层螺旋CT(MSCT)非增强扫描曲面重组(CPR)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2006年2月至2007年10月行尿路MSCT扫描患者124例,随机分成2组,即常规平扫(A组)52例,男32例,女20例,平均42.8岁;注射低张利尿药物后扫描(B组)72例,男性44例,女性28例,平均37.6岁.Toshiba Aqulion 16层螺旋CT机,1.0×16准直宽度,螺距1.0,一次屏气后从.肾上极扫描至耻骨联合上缘.层厚/间隔l mm/0.8 mm重组,在Vitra 2后处理工作站上以横断面为参考平面,在冠状面或矢状面上做输尿管CPR.分别统计各组的两侧输尿管显示优良率,SPLM 3.0统计软件处理,秩和检验, α=0.05,P<0.05.结果 A、B组间按Wilcoxon等级资料比较,u=4.478(界值2.58),P<0.01,低张利尿后MSCT平扫后的输尿管CPR优良率明显高于未予低张利尿组.A组内患健侧比较,gruskal-Wallis法:Hc=2.179,P<0.05(界值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内患健侧比较,Hc=7.441,P=0.0242>0.05(界值1.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低张利尿剂后进行MSCT扫描CPR的方法能清楚地显示全程输尿管,是一种简单省时、相对禁忌证少、患者无痛苦、可重复使用的较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重点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的肿瘤灌注成像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4例患者的全身不同各部位肿瘤行MSCT灌注成像,在常规CT平扫的基础上确定肿瘤中心部位后进行肿瘤灌注扫描,扫描图像经ADW4.2工作站处理,计算并分析灌注图像和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表面通透性以及肝脏肿瘤的肝动脉灌注指数.结果 74例患者的灌注成像中,除3例未能捕捉肿瘤中心的灌注图像外,其余71例肿瘤的灌注图像均清晰直观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和轮廓,并可定量检测肿瘤内部的组织灌注状态,听有肿瘤灌注参数明显变化,肺部肿瘤灌注成像受呼吸运动影响最大.结论 MSCT的肿瘤灌注成像是一种较为准确的定量分析肿瘤血流灌注状态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对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的评价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在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定量评价中的作用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37例孤立性肺结节(直径≤4cm,24例恶性,6例良性,7例炎性)患者,行MSCT动态增强扫描(以4ml/s的流率注入对比剂90ml).记录孤立性肺结节增强前的CT值、强化值及灌注值,孤立性肺结节与大动脉强化值比.灌注值=时间-密度曲线最大斜率/大动脉强化值.结果恶性(37.98±17.97HU)与炎性(43.86±14.20HU)结节强化值明显高于良性(5.65±6.43HU)结节(P<0.001;P<0.001).恶性与炎性结节强化值无显著差异(P=0.647>0.01).炎性结节与大动脉强化值比(20.78%±4.14%)明显高于良性(2.00%±2.26%)与恶性(14.63%±6.22%)结节(P<0.001;P=0.021<0.05).恶性结节与大动脉强化值比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01).炎性(78.39±55.18ml/min/100g)结节灌注值明显高于良性(2.13±2.84ml/min/100g)与恶性(33.91±15.58ml/min/100g)结节(P<0.001;P=0.001<0.01).恶性结节灌注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01).炎性(39.36±9.57HU)与良性(37.73±8.39HU )结节增强前的CT值明显低于恶性(45.73±4.21HU)结节(P=0.04<0.05;P=0.014<0.05).炎性与良性结节增强前的CT值无显著差异(P=0.836>0.01).结论 MSCT动态增强能提供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的定量信息,有助于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对食管鱼刺异物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及其多重组技术对食管鱼刺异物的显示情况及临床指导价值。资料与方法实验组:取3种不同种类、不同部位的成年鱼刺共90根,分别经设置不同扫描参数(不同层厚和层距)和不同扫描方式(垂直、平行、斜行扫描层面)的MSCT平扫。比较不同扫描参数和方式下MSCT平扫及其多重组技术对鱼刺的检出率。临床组:30例临床高度怀疑食管鱼刺异物者均行食管吞钡棉检查和MSCT平扫,比较两者对鱼刺的检出率,所有病例均经食管镜或手术临床证实。重组方法有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结果实验组MSCT平扫及多重组图像对3种鱼各部位鱼刺均显示清晰,对鱼刺的检出率为100%,与鱼的种类无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MSCT不同层厚图像鱼刺的检出率有差异,厚层扫描薄层重组的图像所显示出的鱼刺数与MSCT相应同等薄层扫描所得的结果完全一致。3种不同扫描方式所检出鱼刺数结果相同。临床组:经食管镜或手术证实的15例食管鱼刺,食管吞钡棉检查发现6例,检出率40%;MSCT厚层扫描薄层重组结合多重组技术发现15例,检出率为100%,并清楚显示鱼刺的位置、大小及食管损伤周围脓肿情况及范围。3例食管吞钡棉检查及MSCT平扫检查均未发现鱼刺者,食管镜检查或追踪复查亦未发现。结论MSCT对鱼刺的检出率与鱼的种类、扫描方式无关,与层厚有关。MSCT厚层扫描薄层重组结合三维重组技术能提高鱼刺的检出率,并可评价食管损伤及周围脓肿情况和范围,能有效地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对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对27例经临床证实的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CT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常规进行平扫,肾皮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增强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MPR)及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仿真内镜(VE)等重组及三维重建。结果 术前CT对25例肾盂输尿管移行上皮癌做出正确诊断。诊断准确率92.59%,对肿瘤分期准确率84%。三维重建有助于明确病变范围、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使得病灶形态显示更为全面和直观。结论 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对于肾盂输尿管移行上皮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肿瘤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面螺旋CT胆道仿真内窥镜(Multi-slicehelicCTvirtualcholangioscopy,MSCTVC)在胆管系统结石诊断中的检查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8例经B超检查后诊断为胆管系统结石的患者外周静脉滴注50%胆影葡胺20ml行多层面螺旋CT容积扫描,将容积数据薄层重建后传输至工作站,利用Navigator导航软件重建成仿真内窥镜图像,全部病例经B超、CT轴位图像、多层面螺旋CT三维成像(SSD、MIP、Raysum)证实。结果多层面螺旋CT胆道仿真内窥镜可精确显示结石所在部位、结石的形态、大小,与B超、多层面螺旋CT二维(轴、矢、冠状位)图像及三维成像(SSD、MIP、Raysum)具有良好的对应性,尤其对于在轴位CT不能显示的阴性结石通过胆道仿真内窥镜可清晰显示。结论MSCTVC结合CT二维、三维图像对胆管结石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临床使用性,提高了胆管系统结石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后处理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34例骨肿瘤患者行MSCT扫描后,做多层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三维重建(3D),四维重建(4D)4种后处理。结果每一种重建图像均显示了所有的肿瘤。MPR准确显示了肿瘤的范围及细微结构;MIP及3D能立体显示骨改变;4D能立体显示骨改变及肿瘤的范围和细微结构。4种后处理图像结合横断层面原始图像能从不同方向准确显示肿瘤的范围、骨改变及骨膜反应的形态。结论MSCT后处理对病变的显示全面准确,结合横断面图像,可对骨肿瘤做出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眼球异物的检出和定位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5只眼(39枚异物)行多层螺旋CT扫描和立体定位,并以术中异物位置为“金标准”,评价多层螺旋CT对眼球异物的检出和立体定位的准确率。结果:39枚眼球异物中,多层螺旋CT检出35枚,并准确定位,检出率为90%,准确定位率为100%;4枚位于眼球前部的非金属异物未检出,漏诊率为10%。结论:多层螺旋CT是检出并准确定位眼球异物较好的影像检查和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泌尿系统先天性异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泌尿系先天性异常比较常见,且种类繁多,在全身各种畸形中约有1/3病例伴有泌尿系先天性异常,传统影像检查方法依赖于IVP及超声检查,往往确诊率较低,诊断存在一定的限度[1].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MSCTU这一新技术也日趋成熟,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应用于临床,给泌尿系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丰富、可靠的诊断依据.本文重点探讨MSCTU在诊断泌尿系先天发育异常方面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赫瑞  朱铭   《放射学实践》2009,24(12):1371-137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食管后无名静脉畸形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对33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及5804例非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进行检查,患者年龄1天-12岁。图像通过最大密度投影重组显示无名静脉。结果:33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通过MSCT发现7例罕见的食管后无名静脉畸形,占0.21%,均经手术证实;而非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组未发现。结论:食管后无名静脉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多层螺旋CT作为一种无创性技术,可以准确诊断食管后无名静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混合型Le Fort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06-2006-06经临床证实的38例混合型Le Fort骨折.使用GE Lightspeed pro 16层螺旋CT扫描仪,应用容积重建(VR)及多平面重建(MPR)进行后处理.结果 38例混合型Le Fort骨折中,10例为Le FortⅠ型 Le FortⅡ型骨折(26.3%),21例为Le FortⅡ型 Le FortⅢ型骨折(55.3%),7例为Le FortⅠ型 Le FortⅡ型 Le FortⅢ型骨折(18.4%).VR能三维再现混合型Le Fort骨折类型,MPR可显示骨折的细节.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VR和MPR重建,能清楚、准确、立体地显示Le Fort骨折部位和骨折类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多排螺旋CT扫描对肝硬化病人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进行评估的可行性. 方法 40例肝硬化病人在4周内分别完成内镜和上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分析每位病人的CT图像,对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进行分级,并将结果与内镜比较.对于存在食管静脉曲张的病例,测量其曲张静脉的最大直径.结果 利用增强CT评估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敏感性为94%,特异性为71%,准确率为67.5%, 其与内镜对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评估结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于中度以上食管静脉曲张病人,CT测得的曲张静脉范围为2.37~8.73 mm,平均(4.66±1.77) mm, 95%可信区间为3.88 mm,5.45 mm,即曲张血管直径≥3.88 mm时,可以判断其存在中度以上食管静脉曲张.结论 CT增强扫描是发现和评估肝硬化病人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