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一常见的心血管病,预后较严重。对AMI预后的估计是目前广为探讨的课题之一。本文分析我院1974~1981年住院确诊的AMI131例临床资料在估计近期预后中的意义。一、年龄131例中,60岁以上63例(48.09%),住院期内死亡20例,近期病死率31.75%;60岁以下68例(51.91%),住院期内死亡10例,近期病死率14.70%。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X~2=4.456,P<0.05)。60岁以上近期病死率为60岁以下的2倍,说明老年AMI近期预后严重。这是由于老年人AMI起病时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误诊;老年AMI并发病、夹杂病较多;老年AMI急性期病死率高;死于泵衰竭、心脏破裂等并发症或合并症的比例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肺炎严重程度评分(PSI)和CURB-65评分对65~79岁及≥80岁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的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9月—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住院的98例老年C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低年龄组(65~79岁)及高年龄组(≥80岁),其中低年龄组54例,高年龄组44例,分析其一般临床资料,统计每例患者的PSI评分和CURB-65评分,以28 d预后为临床观察终点,比较两个评分系统不同危险分层的患者间病死率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两个评分系统对老年CAP严重程度的预测效能。 结果 共纳入老年CAP患者98例,其中低年龄组(65~79岁)54例,高年龄组(≥80岁)44例。低年龄组28 d病死率为13.0%,高年龄组28 d病死率为15.9%。低年龄组CURB-65和PSI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3(95%CI:0.700~0.987)、0.775(95%CI:0.618~0.932),高年龄组CURB-65和PSI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3(95%CI:0.418~0.887)、0.651(95%CI:0.451~0.850)。 结论 2种评分系统对老年CAP患者病死率的预测效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在低龄老年患者中由于CURB-65评分特异性高,有利于筛选出高危患者进行加强治疗和监护,且评分系统相对简单,更适合于临床使用。在高龄老年患者中两种评分系统均显示出较差的预后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年龄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直接血管内成形术 (PCI)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 1 999年 1月— 2 0 0 4年 5月在我院住院的AMI并行PCI的患者 1 73例 ,对这些患者行心电图 (ECG)检查。年龄分组 :<50 (岁 ) 4 3例 ,50~ (岁 ) 58例 ,60~ (岁 ) 57例 ,≥ 70 (岁 ) 1 5例。根据ECG抬高的ST段回降的级数分析判断 4组患者再灌注情况。结果 各年龄组的PCI成功率相同 ,不同年龄组ST回降程度相同 (P >0 .0 5)。在相同的再灌注情况下 ,不同年龄组的 30d病死率及心脏事件发生率相同 (P >0 .0 5)。结论 年龄对AMI患者行PCI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郭立华 《中国病案》2013,(8):43-44,41
目的了解本地区出院死亡病例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为疾病的重点防治和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2年所有出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5年来出院病例132377例,死亡504例,病死率0.38%,病死率呈现逐年降低趋势;(2)男性与女性住院患者基本持平,但男性死亡病例明显高于女性(χ2=46.62,P<0.05);(3)41岁以下患者的病死率随年龄递增逐渐降低,中年患者病死率最低,40岁以上患者的病死率随年龄递增逐渐升高,70岁以上患者病死率急速上升;(4)前五位死因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46.1%)、损伤和中毒(18.2%)、恶性肿瘤(6.4%)、呼吸系统疾病(50%)以及消化系统疾病(4.8%);(5)前五位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分别是急性心肌梗死(17.9%)、颅内损伤(9.4%)、心绞痛(6.2%)、肺栓塞(3.8%)以及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2.8%)。结论为降低病死率,应加强对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等重点疾病,尤其是65岁以上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重点防治,以提高居民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2146例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院2000-2005年住院病人死亡原因及疾病谱,收集整理6年所有住院病案资料,共计178387例,其中死亡人数2146例,并依据ICD-10对其进行疾病分类。结果,出院病人每年增加,病人死亡率逐年下降;死因顺位,前五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损伤及中毒、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病死人数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2.2∶1;41岁至61岁年龄组病死率增高明显,61岁年龄组病死率高达23.11%(253/2146)。2000年至2005年,住院病人病死率逐年递减,说明我院医疗工作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简写AMI)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据国内外报告,近期(发病4—8周)病死率仍在15%左右,有的高达30%以上。AMI近期预后的判断,对了解病情恶化和转复程度,辅助更好的治疗和护理,降低猝死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和逐步判别两种数理统计方法,分别推导出判断AMI近期预后的回归方程(Regression Equation)和判别函数式(Discriminant Function)。根据AMI病人当前各指标的检查值,代入回归方程或判别函数式,所得数或差值大小,判断当前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将1984~1993年因急性心肌梗塞(AMI)住院的343例患者分为甲组(年龄≥60岁)及乙组(年龄≤59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治疗手段的不断更新、病死率逐年下降,但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仍是年龄、梗塞部位与范围、心律失常、泵衰竭、伴存疾病等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30例急性心梗(AMI)死亡病例,总结不同年龄组的死亡原因,探讨降低AMI死亡率的可能性。临床资料一、年龄本组30例系1981~1991年住院病人,符合WHO诊断标准,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为50~95岁,平均68±17.3岁,(>65岁20例,≤65岁10例)。其中再次心梗  相似文献   

9.
高龄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溶栓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危急重症,病死率高,尤其高龄是AMI病死率增高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1].目前国内溶栓疗法使住院病死率降至10%以下,但此疗法对大于70岁的老年人传统上被视为相对禁忌证.本文对30例高龄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以探索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71~1978年儿科住院患儿8592名,死亡65名,平均住院患儿病死率为0.76%。现将本组病例按入院年代划分,前五年(1971~1975)共住院患儿3071名,死亡36名,平均病死率为1.17%;后五年(1976~1980)住院患儿5521名,死亡29名,平均病死率为0.53%,后五年的病死率较前五年下降一半以上。死亡年龄:65例死亡中,2岁以内者42例,占64.6%,1岁以内者34例,占52.3%,  相似文献   

11.
<正>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急性期病死率高。不仅发生于中老年人,青壮年也有发生,发病年龄有逐渐年青趋势。 AMI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严重心律失常和泵衰竭,二者可相互影响与并存,对突发性的心律失常不易察觉,因而大部分成为猝死的原因。据一些统计资料表明:约50%病人未到达医院即已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发病后一小时内。住院病死率过去30~40%左右,其中65%死于头三天,85%死于第一周。近十余年来由于AMI治疗的迅速进展,尤其在有条件的大医院设立“冠心病监护室”(CCU)与电子监护系统如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的临床应用,从而使住院病死率下降至12~15%。本文将重点讨论AMI中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原  相似文献   

12.
背景:年龄是影响AMI患者预后的强有力决定因素。本试验研究年龄对首次行PCI治疗的AMI患者预后的影响,决定常规支架植入和(或)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是否可以改善那些首次行血管成形术的老年患者的预后。方法和结果:在CADILLAC研究中,2082例AMI患者随机分入球囊成形术组、球囊成形术+阿昔单抗组、支架植入术组或支架植入术+阿昔单抗组。患者年龄在21~95岁之间。年龄每增长10岁,1年死亡率也随之增长,尤其在65岁以上更为明显(<55岁为1.6%,55~65岁为2.1%,65~75岁为7.1%,>75岁为11.1%;P<0.0001)。老年患者的脑卒中和严重出血…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发生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75岁的老年人中,每年每10000人中可高达342人发生CAP.≥75岁的老年患者CAP的发生率分别为15~44岁和44~64岁患者CAP的发生率的9倍和5倍,是65~74岁年龄组的1倍.我国每年患肺炎病例数达250 万例,其中有70 %为老年人.老年人CAP的死亡率远高于非老年人.≥65岁的老年CAP患者,30天的总的死亡率报道在14%~26%.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年龄从65~69岁增至90岁以上,CAP的死亡率升高1倍.有研究证实老年人因CAP入院后,1年之内死亡率可达40%,入院后18个月再次住院率高达59%.  相似文献   

14.
军队高级干部急性心肌梗死与血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文中观察糖尿病对军队高级干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预后的影响,探讨血糖管理对改善心血管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和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军队师级以上干部AMI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再进一步分为非致死性糖尿病AMI组和致死性糖尿病AMI组。观察院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血糖管理情况,并对AMI预后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入选AMI患者110例,糖尿病组45例,非糖尿病组65例。糖尿病组死亡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28.89%vs12.31%,P=0.028);糖尿病组的肺部感染、泵衰竭Killip 4级、Killip 3级(分别为51.11%、28.89%、26.67%)均较非糖尿病组(分别为30.77%、13.85%、10.77%)为显著增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AMI患者的死亡风险及Killip 3级以上泵衰竭的发生风险分别是非糖尿病AMI患者的3.19倍(OR 3.19,95%CI 1.16-8.80,P=0.025)和4.12倍(OR 4.12,95%CI 1.64-10.36,P=0.003)。致死性糖尿病AMI组的空腹血糖及住院期间的平均血糖较非致死性糖尿病AMI组显著增高,分别是(11.19±4.79)mmol/Lvs(7.72±2.51)mmol/L(P=0.026)及(11.72±4.83)mmol/Lvs(8.27±2.72)mmol/L(P<0.001)。2组中的胰岛素治疗在入院后均明显增加,分别为76.92%和61.54%。糖尿病组入院后有97.78%(44/45)行血糖监测,而仅有30例患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66.67%)。住院期间共15例患者发生低血糖,2例糖尿病AMI由低血糖诱发。结论军队师级以上干部AMI患者中糖尿病发病率高,糖尿病AMI患者预后较差。加强这一人群日常及AMI时的血糖管理对改善我军高级干部的心血管预后具有重大意义,是医疗保健工作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瑞典大学医院外科及妇产科Hans-OlovAdami等对瑞典57 068名乳癌妇女就乳癌诊断时的年龄与相对生存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患者(约占所有乳癌病例的98%)是在1960~1978年间确诊的。40~49岁年龄组乳癌妇女预后最好,相对生存率超过最年轻的(<30岁)病人;在不同的观察阶段生存率高7.6%~12.9%。49岁以上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下降,尤其是50~59岁之间的病人,年龄最大的(<75岁)妇女预后最差。75岁以上患者与45~49岁年龄组患者相对生存率的差别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二年时,两组差别为8.6%;经5年、10年和15年的随访后,两组差别分别为12.2%、20.3%  相似文献   

16.
司长源 《医学综述》1995,1(12):568-568
我科自1989~1994年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150例,占同期住院冠心病的30%,现将其发病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 诊断标准AMI在病史、心电图改变及/或血清酶变化均符合WHO所规定的诊断标准2 一般资料2.1 性别与年龄 男性120例,女性30例,男女之比为4:1。男性年龄36~85岁,平均60.5岁,高峰年龄组在50~69岁72例(占男性的60%);其中50~59岁30例(占男性25%),60~59岁42例(占男性35%)。女性年龄40~70岁,平均55岁。高峰年龄组50~69岁18例(占女性60%);其中50~69岁11例(占女性的36.67%),60~69岁7例(占女性的23.33%)。2.2 发病情况 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住院患者预后因素与病死率的关系及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总结182例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人的病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例死亡,病死率为21.98%。影响AMI预后,与病死率相关的因素主要有:性别、高血压(P<0.05)、年龄、梗塞部位、心率快、心律失常(P<0.01)等。死亡原因有:泵衰竭、心脏骤停、心脏破裂、心外原因等四个。结论前壁梗死、高龄、女性、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心率快、伴发复杂型室性期前收缩的AMI患者病死率高。泵衰竭是AMI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应提高AMI影响预后危险因素和死亡原因的认识,采取积极防治措施,从而降低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正>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全国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治疗好转率大大提高,病死率大大下降,住院病死率由25—30%下降为14%左右。我院心内科采取了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使病死率下降为8.4%,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现将1994年1月至1997年10月住院的154例AMI患者进行临床药物治疗疗效分析,以期进一步减少病死率。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吴学智  秦锡英 《吉林医学》2015,(7):1388-1390
目的:了解某医院近5年出院死亡病例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为疾病的重点防治和医院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出院死亡病例整理后,按照性别、年龄、疾病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住院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趋势χ2=17.269,P<0.001);男性住院病死率(2.3%)高于女性(1.3%)(χ2=112.103,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死率呈递增趋势,60岁以上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72.6%;按疾病分类排在死因前三位的依次是恶性肿瘤(48.8%)、循环系统疾病(18.4%)、呼吸系统疾病(10.6%);按病种排在死因前五位的依次为肺癌(14.5%)、肝癌(6.7%)、重症肺炎(3.6%)、脑出血(3.3%)和慢性肾功能衰竭(3.1%)。结论:卫生机构应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政府部门要加强环境保护,医院可针对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重点疾病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管理工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特点,提高其临床诊治率,减少误诊率,改善预后和增进老年人的健康.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6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临床资料.结果:结果治愈69例(84.1%),死亡13例(15.9%).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常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对老人AMI要提高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防止并治疗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