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骨移植术在修复腭裂牙槽突裂畸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骨移植术在修复腭裂牙槽突裂中的意义。方法 对16例行植骨术的病例进行初步分析,探讨手术适应症、方法、效果评价、供骨区选择及术前术后处理等问题。结果 术区严密缝合是植骨成功的关键;植骨前后应接受正畸治疗;供骨区选择应根据患者年龄、裂隙大小及需骨量等来决定。结论 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是一种可推广的手术。 相似文献
2.
以自体骨松质作为骨源修复牙槽裂有其特有的优势,目前被用于临床及研究中的自体骨骨源主要有髂骨、肋骨、腓骨、胫骨、颅骨、颧骨和颏突等。近年来,许多学者对采用胫骨的骨松质修复牙槽裂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包括获取骨松质的方法、部位、采用何种器械等,同时比较了采用胫骨作为骨源修复牙槽裂与采用其他较常用的骨源所产生的术后并发症。本文就近年采用胫骨骨松质作为牙槽裂修复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4.
牙槽突裂骨移植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牙槽突裂自体骨移植术是目前常用的修复唇腭裂患者牙槽突骨缺损的手术方法,但术后常存在植入骨再吸收现象。植骨时机、植入骨骨源、裂隙的结构、牙周健康状况和术后并发症等多种因素对手术成功率均有影响,通过加入生长因子和牵引成骨等方法,可增加移植骨的稳定性。作者就有关影响植入骨稳定性的因素及增加移植骨稳定性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婴儿期一次性手术修复完全性唇腭裂及牙槽突裂的安全性与可能性。方法 :在气体 -静脉复合麻醉下 ,对 4 2例婴儿完全性唇腭裂及牙槽突裂施行一次性手术整复。在监护室复苏成功后返专科病房治疗 ,术后 4~7d出院。结果 :4 2例患儿均麻醉平稳 ,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 ,且手术顺利 ,平均失血 4 2 .7± 6.5 m l,平均手术操作时间为 13 9.2± 18.6min。术后均复苏成功 ;伤口多为一期愈合 ,仅 2例腭部出现裂孔。结论 :在专业小儿麻醉及复苏技术保障下 ,婴儿期一次性手术整复完全性唇腭裂及牙槽突裂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与临床牙槽突裂自体髂骨移植相似的Beagle犬动物模型,为临床唇腭裂序列治疗提供实验对象,适用于牙槽突裂植骨后的评价和相关研究。方法:7只24周龄Beagle犬,用外科手术方法制备上颌单侧牙槽突裂,再即刻植入自体髂骨建立动物模型,术后即刻及术后4、8、12周进行X线片检查和术后12周行组织学观察对其进行评价。1只犬仅制备牙槽突裂,不植骨作为空白对照。结果:所有实验组动物形成规则的牙槽突裂隙植骨区,裂隙两侧的牙齿未受损伤。术后12周,空白对照犬的牙槽突裂隙区无新骨形成。结论:该牙槽突裂即刻植骨动物模型与临床情况相似,重复性、稳定性好,可模拟临床进行相关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牙槽突裂整复术现已成为唇腭裂序列治疗的重要环节,上颌骨裂隙骨移植在20世纪初就已提出,但至今,对牙槽突裂的治疗方法仍存在许多争议,本文就牙槽突裂整复术的手术时机、植入物选择、手术方法、术前术后正畸干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牙槽突裂是唇、腭裂常见的伴发畸形,并造成口腔形态和功能异常以及面部整体发育不协调。早期修复牙槽突畸形,恢复上颌骨骨性结构的完整和连续性,有助于恢复口腔正常形态和功能,利于面中、下部骨性支架的生长发育,是唇腭裂序列治疗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为此,近3年来作者在行唇、腭裂修复术的同时进行牙槽突一期植骨修复术(简称同期手术),近期效果满意,并对此进行讨论。1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1997年5月~1999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颁面外科唇腭裂治疗科进行唇、腭裂修复术的患者中选择26例行牙槽突裂同期植骨修复术,其中男20例,女6例,年龄6月~16岁,平均5.2岁。26例均合并有牙槽突裂,其 相似文献
9.
影响牙槽嵴裂植骨术疗效的有关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牙槽嵴裂是唇腭裂患者常伴有的畸形。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牙槽嵴裂的治疗也得以不断改进 ,首先对牙槽嵴裂进行骨移植修复的是Eiselsherg(190 1)、Lexer(190 8)和Drachter(1914 ) ,直到 2 0世纪 5 0年代骨移植术才被广泛接受并开始临床应用。它现已成为唇腭裂序列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牙槽嵴裂骨移植术来说 ,植入骨是否吸收是评价手术效果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不少患者术后无不适症状 ,但在复查时发现植入骨已有部分甚至全部吸收 ,给其后的序列治疗带来困难。导致骨吸收的原因目前还不太明确 ,本文对文献中涉及的有关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牙槽突及牙槽突加硬腭全裂隙植骨对腭裂上颌骨模型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采用15岁男性患者头颅CT扫描DICOM数据建立3种单侧腭裂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叠加不同的植骨块形成牙槽突植骨修复及牙槽突加硬腭全裂隙植骨修复后的腭裂上颌骨模型。在上颌骨前牙区及两侧前磨牙区以正常上唇压力加载负荷,观察各种应力沿上颌骨分布的特点。结果未植骨模型,上颌骨段以变形和移位为主,各种应力集中于上颌骨前壁、牙槽突和腭板等处。植骨模型表现为应力分布均匀化。牙槽突植骨可以显著降低由于上颌骨变形而产生的剪应力和牙槽突的向内移位。牙槽突加硬腭全裂隙植骨可以使得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但是与牙槽突植骨差异不大。结论唇裂修复手术后产生的压力是使未作植骨修复的牙槽突产生变形移位的主要原因。牙槽突植骨修复可以使腭裂上颌骨表面应力分布趋向均匀,生物力学意义重大。牙槽突加硬腭全裂隙植骨可以使得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但与单纯牙槽突植骨效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模拟先天性腭裂的动物模型是研究腭裂病因学、流行病学、临床治疗学等方面的重要手段之一。迄今建立和使用的腭裂模型动物有许多种,其中啮齿类动物如大鼠和小鼠的腭裂模型已比较稳定和成熟,但利用大动物如羊、猪、狗、猴、猫等的腭裂动物模型建模方法尚处于摸索阶段,其重复性及稳定性差。本文就上述大动物腭裂模型的分类、建立方法及应用评价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镍钛记忆合金牵张成骨修复犬腭裂的愈合过程。方法:健康杂种幼犬8只,建立人工腭裂模型。1周后,在6只实验组犬硬腭上制作骨转移盘,植入镍钛记忆合金牵张装置,用300g的力持续向内侧和后侧牵引,关闭硬腭裂隙后保持3周。再分别于2、4、8周处死动物模型,采用直接观察、X线和组织学方法评价记忆合金与组织的相容性及中线骨组织愈合情况。结果:牵张8~10d后裂隙关闭,骨组织后移,硬腭平均延长4.5mm,两侧骨板在中间融合。结论:记忆合金牵张成骨可使腭部两侧骨板在中线区形成骨融合。 相似文献
14.
用髂骨修复唇腭裂患者齿槽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评价用髂骨修复唇腭裂患者齿槽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0 2例唇腭裂患者的齿槽裂应用髂骨植骨修复 ,术后随访 6个月以上。对其植骨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后 6个月植骨结果为 :优 4 1例(4 0 .2 % ) ,良 4 6例 (4 5 .1% ) ,差 15例 (14 .7% ) ,临床成功率为 85 .3% ,其中以 8~ 11岁组的成功率最高 (93.1% )。结论 用髂骨修复唇腭裂患者齿槽裂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16例单侧唇腭裂伴牙槽裂和1例双侧唇腭裂伴牙槽裂患者,用下颌正中联合区骨移植修得牙槽裂,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术后6个月,咬合X线片证明移植骨完全愈合,再造牙槽突的形态满意且无牙周并发症,手术后6个月X线片见供区愈合,下颌骨正中联合骨移植有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短而且可避免供区瘢痕等优点,本研究结果表明下颌正中联合区骨可用作为整复牙槽裂的供区。 相似文献
17.
鱼灵会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7,17(1):76-77
目的:回顾性分析178例唇腭裂患者临床资料,为唇腭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178例唇腭裂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途径及疗效、中耳功能、免疫功能的改变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78例患者术后均顺利恢复。其中,21例腭裂患者术后体液免疫指标有显著提高;并且多数腭裂患者伴发传导性耳聋。结论:肌功能的修复对恢复唇腭裂患者外形及功能效果好。腭裂修复术能改善患者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18.
牙槽突植骨同期髂软骨移植治疗单侧唇腭裂术后鼻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牙槽突植骨同期髂软骨移植治疗单侧唇腭裂术后鼻畸形的方法。方法:2003年3月~2004年3月,12例单侧唇腭裂术后严重鼻畸形患者在牙槽突植骨术的同时行鼻成形术,并切取部分髂软骨雕刻成"L"形,作为隆鼻支架移植于鼻背和鼻小柱处。所有患者术前、术后测量了鼻尖突度、鼻小柱高度、鼻孔横径、鼻孔纵径、鼻小柱偏斜度和鼻唇角,并拍摄面部照片。应用配对 t 检验对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术后患者鼻孔对称,鼻尖挺拔,鼻外形有了明显改观,术后鼻外形各项数值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髂软骨移植可为患侧鼻翼软骨提供额外的支持,可用以治疗唇腭裂术后鼻畸形。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间期牵张生成的新骨组织的超微结构特征,探讨新骨生成的规律。方法:建立12只动物的人工腭裂实验模型,实验组动物10只:应用牵张成骨术,以每日2次,每次014 mm的速度和恒定的方向整复其腭部软硬组织缺损,至裂隙完全封闭。于术后固定期第2、4、6、8及12周分别安乐处死2只实验动物,切取标本后于扫描电镜下观察,并与实验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动物各2只)观察结果对比。结果:第2周时,牵张区以大量沿牵张方向排列的胶原纤维束为主,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新生骨小梁钙化程度低。第4~6周时,成骨活动极其活跃,骨小梁较致密,其表面密集排列成骨细胞。新骨呈/蜂巢样0结构。第8~12周时,骨小梁结构逐渐钙化成熟。实验对照组裂隙创缘处无明显新骨形成。结论:应用牵张成骨术矫治腭裂骨质缺损,以原位产生新骨,增加骨量的方式推移骨运送盘封闭腭裂裂隙。术后早期即有膜内成骨的新骨形成,并最终改建成熟为适应正常生理功能需要的骨质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