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并非致病因素(如链球菌及其产物)直接对肾脏的感染或破坏所致,多数人类肾炎是免疫介导的疾病,这已得到充分证实。目前,体液免疫(循环免疫复合物和原位免疫复合物)在肾炎发病机理的作用已得到公认,细胞免疫尚缺乏直接证据。免疫机理是疾病的始发机理,在此基础上,在炎症介导系统(如补体、嗜中性白细胞等)的参与下,最后导致肾小球损伤并产生临床症状。此外,肾小球滤过功能及结构特点等肾脏局部因素和非免疫机理在肾炎的发生、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遗传因素在部分类型肾炎的发病及易感性方面的作用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一、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2.
系列研究工作已证明免疫发病机理和凝血障碍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有关 ,在多数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免疫发病过程是引起病变的关键 ,而凝血障碍则是病变持续发展和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近 30a,国内外许多学者在中西医领域内又对肾脏疾病与血凝障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就近年研究做一综述。1 西医领域的研究1 1 凝血酶原和辅助因子的改变 大量资料表明 ,肾小球疾病时凝血因子的血浆浓度增高 ,凝血功能亢进。上海瑞金医院报道 ,在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及尿毒症患者中 ,PT、APTT缩短 ,且以肾病综合征更…  相似文献   

3.
<正> 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普遍存在蛋白尿,其中部分为免疫球蛋白(Ig)。本文根据对80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尿中IgG(其中49例同时测定尿IgG、IgA、IgM)的测定结果,初步分析尿Ig的检测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及预后的意义。病例选择及方法病例选择:按1985年南京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关于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型标准。80例原发性肾炎病中:急性肾小球肾炎1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9例,肾病综合征Ⅰ型4例,Ⅱ型35例,隐匿性肾小球疾病6例。方法:收集夜间8小时尿,于晨间立即送检,将尿浓缩至原尿的1/10~1/15,用单向免疫扩散法,同时测定尿和血的Ig。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包括肾炎、肾病、无症状性血尿及无症状性蛋白尿在内的一组疾病。从免疫学角度探索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是当前肾脏疾病研究中的重要课题。1978年以来,我们对84例小儿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相似文献   

5.
肾小球肾炎是一个常见病,国内外对本病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特别是对其发病机理免疫机制的研究,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都有大量的报道。我院1979年以来对26例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了几种免疫功能检查,对肾病的免疫功能和诊断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肾小球肾炎是个常见病,世界上对它作了广泛的研究,近三、四十年,随着免疫学的进展,肾活检的电子显微镜检查和免疫荧光技术的应用,对肾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等方面认识开始丰富起来。肾小球肾炎一般简称肾炎,临床上可把肾炎分为原发性肾炎和继发于全身性疾病的肾炎,原发性肾炎包括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隐匿性肾炎等。  相似文献   

7.
对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结合临床对蛋白尿,潜血和血肌酐,尿素氮的诊疗经验和体会小议如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以下简称肾炎,它的发病都是由于生气、劳累、心里疲劳等各种原因,所致全身免疫功能失  相似文献   

8.
王迎伟 《徐州医学院学报》1993,13(4):285-288,297
免疫因素介入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已为众多学者所公认。近些年来,肾炎免疫损害机理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故本文将从致肾炎性的抗原及抗体、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形成的机制及参与肾小球损伤的免疫因素三方面对肾炎免疫发病机理的研究近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532例成人肾小球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试图探讨其在皖西南地区分布状况及发病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皖西南地区2001~2011年间成人经肾活检诊断的肾小球疾病532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并分析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的分布状况。结果穿刺成功的532例肾标本,原发性肾小球疾病424例(79.70%),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05例(19.74%),肾小管间质疾病3例(0.56%)。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IgA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39.86%和35.85%。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狼疮性肾炎42.86%,乙肝病毒相关性肾损害22.86%。结论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肾穿刺活检最常见的病因,其中大多数属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IgA肾病。②继发性肾脏病以狼疮性肾炎最为多见,乙肝相关性肾炎所占比例显著。  相似文献   

10.
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复杂多变,且不易治愈.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能对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及疾病进程进行模拟,在新药的研发和应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的造模机理和造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目前认为: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理属于免疫失衡,既有体液免疫功能的亢进,又有某些细胞免疫功能的不足。因此,临床上多采用免疫抑制剂、免疫促进剂、免疫调节剂及其联合治疗等手段,现综述如下。 1 类固醇激素治疗在过去三十年,类固醇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已广泛运用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特别是微小病变型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虽然有人认为慢性肾炎患者应用激素治疗对病程进展无益,且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反而导致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肾脏病学     
陈香美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2):887-889
在广大肾脏病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肾脏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尤其是在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肾小球肾炎发病机理方面取得了可喜进步。一、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理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肾穿刺活检标本后发现,载脂蛋白(Apo)B和E多数在肾小球系膜和毛细血管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各种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20例正常人及131例各种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清中ANCA。结果:131例患者中有11例ANCA阳性性(阳性率为8.4%),且均为P-ANCA阳性,而20例正常对照组无1例阳性(P<0.05)。ANCA阳性中以新月体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的阳性率较高,分别为67%、25%、16.7%。新月体性肾炎与IgA肾病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NCA在各种肾小球疾病中并不少见,尤其是新月体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的阳性率较高,推测ANCA可能在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当地肾活检资料特点,为当地肾脏疾病的诊治提供经验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101例肾活检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占57.42%,其常见病理类型为非IgA肾病、IgA肾病,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占30.69%,其中以狼疮性肾炎最为常见,占45.21%。各病理类型分布在维吾尔族与汉族之间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男性多发,男:女为1.19:1,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以女性为主,男:女为0.21:1),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汉族的高发年龄段为30~39岁,维吾尔族的高发年龄段为20~29岁.结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本地区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男、女均多发,其中以非IgA沉积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女性多见,狼疮性肾炎最常见。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汉族的发病年龄比维吾尔族的发病年龄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肾小球疾病病理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肾活检的509例患儿病理及临床资料,比较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和临床特征。结果①509例肾活检患儿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315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84例,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和肾血管疾病分别为6例、2例,肾小管间质性肾炎2例。②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组比较,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组平均受检年龄大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组[(10.54±2.72)岁vs(8.62±3.28)岁],受检时平均病程较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组短(30.00 dvs60.00 d)。③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组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分别为肾病综合征、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 sPGN),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组中分别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M sPGN。④近年来本院受检儿童肾小球疾病构成比发生变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为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M sPGN和IgA肾病。孤立性血尿及狼疮性肾炎比例增加。结论肾脏病理检查技术的开展促进了肾小球疾病诊疗水平的提高,同时该技术可能也直接影响肾小球疾病住院构成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免疫介导炎症反应是肾小球疾病发生的重要始动因素,免疫功能测定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为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免疫功能的改变,笔者对26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进行了IgG及其亚类的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七十年代以来,人们常通过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检测间接证明某些疾病的发病机理,特别是对肾脏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较多,目前已经证明,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免疫  相似文献   

18.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是以肾小球系膜增生基质增多伴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临床上以血尿反复发作为特点,但可呈现以无症状血尿到急进型肾炎间各种表现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通过对IgA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的研究来指导临床诊治。本文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系膜细胞等方面分析IgA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对IgA肾病的西医研究状况进行总结。IgA肾病是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其发生与遗传及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IgA免疫复合物在肾脏不断沉积损伤肾小球,并通过旁路途径使补体活化,白细胞聚集,炎症细胞激活或肾小球固有细胞活化。释放炎症因予、细胞因子加重肾小球损伤。  相似文献   

19.
肾小球肾炎月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死亡本与肾衰率分别高达40~70%和50%,严重立协患者的生命.其主要原因在于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与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亟待进行深入研究.1#小款归类发庆祝理研究现抉80年代以前,巴小球肾炎发病机理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抗肾小球基底映g和植环免疫复合物型t’·’].80年代以后,提出了原位免疫复合物到[’]和不溶性或难溶性复合物理论t‘]以及补体系统的C:肾炎因子、单核细胞在河炎发病中的作用.与此同时,除侧重研究肾炎发病与上述体液免疫功能还乱有关外,还注意了细胞免疫功能采乱在肾…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肾小球疾病不同病期患者的尿液中转铁蛋白和胱抑素C的检测,探讨该组合在肾小球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确诊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3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46例的所收集24h尿,在迈瑞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检测尿液中转铁蛋白和胱抑素C的排泄量.结果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液中的尿转铁蛋白和胱抑素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呈明显升高,差异呈显著性(p<0.05或p<0.01).不同程度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间的转铁蛋白和胱抑素C浓度水平均明显增高,趋势呈正相关,差异呈显著性(p <0.05).结论尿转铁蛋白和胱抑素C联合测定有助于肾小球疾病的早期诊断,能更灵敏、更精确地反映肾小球功能受损的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准确有价值的诊断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