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时期的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认知功能及脑代谢的变化,探讨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与肾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8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水平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DM组,n=33)、早期DN组(DN-III组,n=26)、临床期DN组(DN-IV组,n=27),另选健康受试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n=30)。所有受试者均检测血生物化学指标和UAER,使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认知功能的变化。用氢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技术检测N-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asparte,NAA)峰、含胆碱复合物(choline-containing compounds,Cho)峰、肌酸复合物(creatine,Cr)峰的共振峰波谱峰值及波峰曲线下面积。结果:1)4组受试者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N-III组及DN-IV组患者MoCA总分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均P<0.05);2)DN组左侧NAA值较DM组显著下降(t=3.826,P<0.05),而左侧Cho水平明显增高(t=4.373,P<0.05);两组患者中左侧Cho/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3,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MoCA评分与UAER呈负相关(r=−0.285,P<0.05),与GFR呈正相关(r=0.379,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ER增高与GFR下降是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肾微血管病变存在相关性,且随着肾损害程度的加重,认知功能障碍呈逐渐加重的趋势。DN患者海马存在代谢物质的改变,表现为左侧海马Cho/Cr增高。  相似文献   

2.
苏君梅  陈维亚  李红娟 《浙江医学》2006,28(12):986-989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肾脏微血管的病理学改变。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STZ)加高能量饮食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设立对照组,19周后各组取肾脏标本,采用切片HE、PAS染色及透射电镜进行早期糖尿病肾脏微血管形态学检查,定量测定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TGBM),计算肾小球毛细血管丛面积/肾小球面积比例,并测定24h尿蛋白含量和肾皮质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化酶(SOD)含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肾小球系膜区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充血、扩张,肾小球球囊面积(S1)及毛细血管丛面积(S2)较对照组明显增大。S2/S1(%)比值增高。超微结构显示实验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脏层上皮细胞部分足突融合增宽,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1),肾皮质组织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24h尿蛋白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区扩张、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是DN早期的病理改变,氧化应激可能参与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中腓骨蛋白-1(Fibulin-1)的表达,初步分析Fibulin-1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62例、单纯糖尿病患者18例及健康体检者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Fibulin-1的含量,并应用SPSS软件分析Fibulin-1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Fibulin-1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合并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血清Fibulin-1含量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P<0.05),血清中Fibulin-1浓度与空腹血糖值呈正相关。同时,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Fibulin-1表达显著高于仅合并一种微血管病变者(P<0.05)。结论:Fibulin-1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边菁哲 《河北医学》2013,(12):1866-1868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其他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发现、诊断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门诊初次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02例,对入选患者进行眼底照相、尿常规、肌电图等相关检查,对DR、DN、DUP的患病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种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相比较,DN〈DR〈DUP,DR、DN与DOP间均呈相关关系(P〈0.05)。女性DR、DN的患病率均高于男性,男女性别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三种常见的慢性微血管病变虽然相互关联,但大多不同时发生或者虽同时伴发但程度不等。因此,一旦糖尿病诊断明确后,应及时完善各种相关辅助检查,对于微血管并发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上述并发症的致残致死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丹参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丹参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 Wistar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用丹参(4g.kg.d)灌胃治疗8周,检测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和24h尿微量白蛋白.结果:丹参能明显提高大鼠血清CGRP水平,同时降低24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结论:丹参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精氨酸刺激试验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一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特点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招募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67例,其中男42例、女25例,年龄为(56.4±14.2)岁。根据是否存在微血管病变将患者分为微血管病变组(病例组,n=23)和无微血管病变组(对照组,n=44)。收集两组患者的身高、体质量、糖尿病病程、肾功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等资料,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空腹状态下进行精氨酸刺激试验,检测空腹和注射精氨酸后2、4、6 min血浆葡萄糖水平和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特征,包括急性胰岛素反应(AIR)指数、急性C肽反应(ACR)指数、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NSAUC)、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等,并分析其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病例组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UACR,空腹和注射精氨酸后2、4、6 min胰岛素和C肽水平,AIR指数,INSAUC,HOMA-IR指数均高于对照组,eGF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校正年龄、BMI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AIR指数是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1.099,95%置信区间(CI):1.011~1.194,P=0.026;OR=1.049,95% CI:1.007~1.092,P=0.021]。结论 T2DM微血管病变与糖尿病病程延长、精氨酸刺激后的AIR指数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7.
2003年11月13日,北京及世界各地与在加里福尼亚圣地亚哥举行的美国肾脏病学会第36届年会上同步公布了DEMAND即“德安”检测研究项目的结果(微量白蛋白尿作为糖尿病患者肾病和心血管疾病危险预知因素的教育(Developing Education on Microalbuminuria forAwareness of ReNal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in Diabetes)。该研究显示全世界超过40%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液中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病区2010年年6月至2012年10月1012名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慢性并发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有无微血管病变将资料进行分组,微血管病变组610(男/女308/302,维/汉254/356)例,无微血管病变组402(男/女213/189,维/汉182/220)例,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族别、体重指数(BMI)、糖尿病病程、高血病史、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叫旦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PIB)、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入院时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后血糖(2hPG)、肌酐(CREA)、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G)、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NPT)。采用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组问对比,并将指标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进行分析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组间对比提示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病史、HbA1c、PIB、FBG、HGB、CREA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问的性别、族别、和体重指数无差别(p均>0.05)。再将这些因素拟合Logistic逐步回归方程分析得出结果:提示2型糖尿病微血管独立危险因素有糖尿病的病程(r=1.098,p=0.000)、高血压病(r=1.444,p=0.016)、收缩压(r=1.017,p=0.012)、HbA1c(r=1.082,p=0.018)、纤维蛋白原(r=1.153,p=0.011)。结论: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收缩压和HbA1c以及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03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及24 h蛋白定量将患者分为正常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肾病组(DN),其中DN组又分为微量(MIAU)、大量白蛋白尿组(MCAU)。通过眼科检查将患者分为正常眼底组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完善临床资料,检测分析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病危险因素。结果:正常糖尿病组DR的发生率最低,仅为5.23%,而MCAU组DR发生率最高,为35.5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蛋白尿组比较,DN组中(MCAU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血肌酐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GFR水平则显著减低(P<0.01)。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DR(OR:6.127,P<0.000 1),糖尿病病程(OR:1.123,P<0.000 1)是影响糖尿病患者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并DN(OR:6.299,P<0.000 1),糖尿病病程(OR:1.085,P<0.000 1)是影响糖尿病患者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病程是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 (DM)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 ,探讨抵抗素、IMT的关系以及两者与胰岛素抵抗的相互关系。方法 :检测 4 8名 2型 DM患者血浆抵抗素、IMT及相关实验参数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抵抗素、IMT、胰岛素抵抗指数 (IRI) DM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0 1 ) ;2抵抗素与 FINS呈负相关 (r =- 0 .392 ,P <0 .0 5 ) ;IMT与年龄、IRI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 0 .5 0 4、0 .5 4 1 ,P <0 .0 0 1 )。结论 :2型 DM患者存在较高的抵抗素水平 ,IMT相对增厚。胰岛素抵抗是 2型 DM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病人接受造影前服用二甲双胍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心内科行造影检查的T2DM病人,根据造影前是否应用二甲双胍,分为二甲双胍组和非二甲双胍组。所有病人造影前及造影后3 d、1年检测肾功能及尿酸等的变化。结果两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内、组间血肌酐、肾小球率过率(GFR)造影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当造影前GFR介于30~90 mL/min时,二甲双胍组造影后3 d的GFR明显下降(t=2.485,P<0.05)。结论未合并严重肾衰竭及造影前因急症不能停用二甲双胍的T2DM病人造影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联合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82名到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酶联免疫法测定GADA、ICA,同时于空腹和口服葡萄糖120 min时分别取静脉血,测定C-肽和空腹血糖的水平,并按其是否存在GADA、ICA进行分组分析.结果:在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GADA阳性率为20.95%,ICA阳性率为10.58%.病程≤5年抗体阳性组的胰岛β细胞功能与抗体阴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程>5年抗体阳性组的胰岛β细胞功能与抗体阴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病程≤5年的抗体阳性组与病程≤5年的抗体阳性组胰岛β细胞功能无显著差异.结论:①临床上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有相当一部分可视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②GADA和ICA阳性检出率不齐同,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率;③GADA及ICA测定对糖尿病的正确分型、指导临床用药早期保护残存的β细胞功能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肥胖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及其代谢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肥胖对 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及其代谢异常的影响。方法 :以体重指数 (BMI)≥ 2 5 kg/ m2 为肥胖 ,<2 5 kg/ m2 为非肥胖作为标准 ,将 2 36例 2型糖尿病分为肥胖组 136例及非肥胖组 10 0例。每例病人均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同时行胰岛素及 C肽释放试验 ,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肥胖与非肥胖组的各时点血糖值均明显增高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肥胖组胰岛素、C肽水平高于非肥胖组 ,其中 0 ,2 ,3h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肥胖与非肥胖组比较 ,前者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 ,胰岛素抵抗指数增高。同时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组亦明显高于非肥胖组。结论 :肥胖糖尿病患者比非肥胖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 ,胰岛素抵抗指数增高 ,高胰岛素血症显著 ,代谢异常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丝胶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给予丝胶(2.4g/kg/d)灌胃35天。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c-fos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肾脏c-fos蛋白及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大鼠明显升高(P<0.01);丝胶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肾脏c-fos蛋白及mRNA的表达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丝胶可能通过下调肾脏c-fos的表达发挥对糖尿病时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的体型特征。方法:随机抽取呼和浩特市各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初诊病例293例(男153例,女140例),运用Heath-Carter体型法进行体型研究,按性别和年龄分组,分别计算内、中、外三因子值,根据其划分出体型类型并与国内已有体型资料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病人平均体型男性为5.7-4.1-1.4,属偏中胚型的内胚型,体型分布以偏中胚型的内胚型居多(60.78%);女性为6.5-4.1-0.9,属偏中胚型的内胚型,体型分布以偏中胚型的内胚型居多(84.29%)。结论:2型糖尿病病人体型以偏中胚型的内胚型为主,说明该人群皮下脂肪丰富、肌肉发达、骨骼粗壮且外形偏胖。与国内其他人群体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其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促进胰岛素合成及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多种途径对2型糖尿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D 与2 型糖尿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其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促进胰岛素合 成及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多种途径对2 型糖尿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 可以增加 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藻蓝蛋白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内iNOS表达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藻蓝蛋白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结构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选择8只为正常组(A组),其余24只应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联合30 mg/kg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藻蓝蛋白治疗组(C组)及二甲双胍治疗组(D组),各8只,C、D组分别用藻蓝蛋白及二甲双胍灌胃治疗10 d,生化方法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组织病理学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细胞的形态结构,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内iNOS的表达。结果造模成功后,B、C、D组空腹血糖与A组相比明显升高(F=17.54,q=7.73~8.72,P<0.01);治疗后C、D组大鼠空腹血糖较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F=21.79,q=4.16、7.03,P<0.01);C、D组大鼠心肌细胞的病理形态及结构较B组有较大改善;C、D组大鼠心肌细胞内iNOS阳性细胞数与B组相比明显减少(F=180.30,q=18.88、24.40,P<0.01),而C组与D组大鼠心肌细胞iNOS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藻蓝蛋白可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改善心肌细胞损伤,并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iNOS表达,其作用可能通过抗氧化机制,保护糖尿病状态下的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