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替罗非班用于青中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AM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和B组。A组给予瑞替普酶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0.05μg/(kg·min)]静滴维持,B组给予瑞替普酶联合常规剂量替罗非班[0.1μg/(kg·min)]静滴维持。比较2组的血管再通率、血小板聚集率、凝血和纤溶相关指标水平、主要临床事件及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血管再通率为76.67%,与B组的81.67%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2组治疗后的Fg和D-D指标水平显著下降,PLT和t-PA指标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1个月后,2组主要临床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A组的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小剂量替罗非班治疗AMI的溶栓效果与常规剂量相近,但出血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例AMI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75例患者直接行冠脉造影术和梗死相关动脉介入治疗(急诊PCI组) 57例行静脉溶栓(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梗死后冠脉再通率、心绞痛发生率、左室收缩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平均住院天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别.[结果]急诊PCI组冠脉再通率高于对照组 平均住院天数、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总病死率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AMI患者采取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能及时有效的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实现心肌再灌注,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其效果优于静脉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治疗女性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的对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134例女性ACS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68)和对照组(n=66),对照组常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替罗非班组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48 h和30 d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全因死亡)、出血以及血小板减少等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48 h两组均无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发生病例.用药后30 d,替罗非班组有3例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其中2例心绞痛,1例全因死亡;对照组有10例心脏不良事件,其中5例心绞痛,3例再发心肌梗死,2例全因死亡.替罗非班组于对照组相比,用药后30 d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4.4%vs 1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替罗非班治疗是降低女性ACS患者非介入治疗后30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独立因素(OR=0.40,P<0.01).两组总的出血发生率(8.8%vs 3.0%)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1.5%vs 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显著改善降低女性ACS患者心绞痛及心梗的发生率,并不增加其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行尿激酶(UK)静脉溶栓的同时应用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IIb/HI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2例STEMI—ACS患者随机分为受试组(UK静脉溶栓+替罗非班,31例)和对照组(替罗非班,31例),替罗非班疗程24—36h,入院4—6h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受试组24h及30d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5%比21.2%,P〈0.001)。受试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大出血,皮肤、黏膜小出血发生率为26%和21%,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组梗死相关血管(IRA)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8%比24%)。结论联合应用UK静脉溶栓和替罗非班治疗STEMI,IRA再通率高,能进一步改善预后,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AMI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实施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实施PCI联合硫酸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TIMI血流分级、心血管不良事件、再通率、血小板水平。结果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检查显示,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而血小板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MP与TIMI血流0~1级均低于对照组,而TMP与TIMI血流2~3级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MI患者采用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血小板水平和LVEF,且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国产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2004 ~2009 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1 例并同意行急诊PCI 术者,其中20 例为对照组,21 例为观察组.分析梗死相关血管(IRA)再通情况、出血及急性、亚急性血栓事件和对血小板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IRA 经介入治疗后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3 级占90.5%,出血率为23.8 %,为渗血、小血肿,无严重后果,未发生急性、亚急性血栓事件.对照组IRA 开通后TIMI 3 级血流占75%,出血率为15%,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占10%.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前、术中、术后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可提高IRA 再通率,使缺血、损伤的心肌灌注能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75岁)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3月因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的老年患者56例,根据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18例)及双联抗血小板组(38例).观察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非致死性再梗死、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出血及消化道不良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替罗非班组与双联抗血小板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5.56%(1/18)和7.89% (13/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出血事件,总出血事件替罗非班组高于双联抗血小板组,分别为22.22%(4/18)和2.63%(1/38)(x2=5.765,P<0.05);两组消化道不良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8.89%(7/18)和42.11%(16/3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不增加严重出血发生率,但需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及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AMI患者86例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和尿激酶组各43例,分别应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溶栓,比较2组溶栓治疗后2,4h血管再通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瑞替普酶组溶栓治疗后2,4h血管再通率高于尿激酶组(P〈0.05);病死率、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尿激酶组(P〈0.05)。结论AMI患者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效果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9.
郭来敬  唐强  胡大一 《临床荟萃》2006,21(23):1697-1700
目的评价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再灌注的影响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4年3月至2006年6月,急诊入院STEMI患者68例,分为试验组(盐酸替罗非班 PCI)37例,对照组(直接PCI)31例;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观察PCI术前、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在临床试验中用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再灌注的标准(TIMI)中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死亡、新近心肌梗死和顽固缺血状态)、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药物不良反应(出血、血小板减少)。结果试验组于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使PCI前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分级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PCI术后两组患者TIMI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心律失常低于对照组(5.4%vs 22.6%),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5.4%vs1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LVEF高于对照组[(58.2±6.0)%vs(50.4±10.6)%,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包括大量出血和颅内出血等),出血事件发生率试验组较对照组有增多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vs 3.2%,P>0.05)。结论Ⅱb/Ⅲa受体抑制剂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的TIMI血流,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联合PCI是STEMI患者急诊PCI安全和有效的再灌注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药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梗死相关血管自发性再通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期和远期预后.方法 152例AMI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急诊血管造影显示,前向血流TIMI 2~3级为自发再通组(75例),TIMI 0~1级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前向血流TIMI 2~3级为PCI再通组(74例),3例因未达到TIMI 2~3级剔除本研究.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期和远期预后.结果 两组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PCI再通组比较,自发再通组术后30、180 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死亡、再梗死和再次靶血管重建)显著减少(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梗死前心绞痛(OR=0.36,P=0.03)、胸痛时间<6 h(OR=0.56,P<0.05)是梗死相关血管自发性再通的独立决定因素.结论 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药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血管自发性再通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瑞替普酶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30、60、90 min梗死血管再通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替普酶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溶栓疗效显著,且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韩景宣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5):3556-355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把适于溶栓的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用抗血小板、抗凝、溶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丹红注射液,观察血管再通指征(症状、心电图、心肌酶学改变)。结果:两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6%和64%(P〈0.05),病死率分别为4%和8%(P〈0.05)。结论:中药丹红注射液联合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血管再通率明显增高,且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EMI行直接PCI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STEMI患者随机分为50例受试组和50例对照组,观察指标为出血并发症、血小板聚集率,和1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两组除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有显著性外、出血并发症和1个月MACE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EMI行直接P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常规剂量的替罗非班与半剂量瑞替普酶联合治疗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瑞替普酶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替罗非班联合半剂量瑞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治疗30、60、120 min时的血管再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溶栓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0.42%)略低于对照组的(12.49%)(P>0.05);治疗2 h时,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常规剂量替罗非班联合半剂量的瑞替普酶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血管再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手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DM)患者,围手术期联用盐酸替罗非班和替格瑞洛治疗的临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198例ACS合并DM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99例。观察组采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住院期间和随访3个月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出血不良反应。【结果】住院期间及随访三个月中,两组患者均无出血性脑卒中、严重胃肠道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严重出血并发症,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有皮下出血及血肿,术后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发现,观察组急性左心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死亡、再梗死或支架内急性血栓等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CI围手术期联用盐酸替罗非班和替格瑞洛治疗ACS合并DM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34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梗死动脉再通率、治疗后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2h胸痛症状缓解率、2hST段回落幅度≥50%、冠状动脉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6.42%(11/67)、2. 99%(2/67),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心肌梗死史、血管梗死部位(下壁)、静脉溶栓时间(>2h)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 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梗死血管再通率,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年龄(≥60岁)、心肌梗死史、血管梗死部位(下壁)、静脉溶栓时间(>2h)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替罗非班联合半剂量瑞替普酶治疗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瑞替普酶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剂量替罗非班的基础上联合半剂量瑞替普酶治疗,对比2组溶栓效果、NIHSS评分并记录出血情况及并发症。结果用药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总再通率分别为64%(32/50)、86%(43/50);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相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非致死性心肌再梗死发生率、室性心动过速、肺水肿、心肌缺血等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半剂量瑞替普酶治疗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可达到较好的溶栓效果,用药风险降低,具有非常重要的联合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2例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72例AMI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血管再通时间及治疗期间出血、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AMI后再梗死等不良反应,进一步明确静脉溶栓对AMI患者的疗效及其优势。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再通率(75.00%)低于对照组(97.22%);观察组血液恢复自主循环时间即血液再通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AMI患者时,虽其对梗死部位的疏通程度不如PCI,但仍具一定优势,如静脉溶栓能减少患者心肌梗死时间,继而减轻心肌坏死程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VP、mPAP及mLAP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较对照组高,LVEDD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0.71%)较对照组(26.79%)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替罗非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血液动力学及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有溶栓治疗适应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7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尿激酶(UK)150万U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联合应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即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溶栓前给予阿司匹林300mg及氯吡格雷300mg。溶栓后阿司匹林300mg1次/d,3d后改为100mg1次/d;氯吡格雷75mg,1次/d。对照组只用阿司匹林,方法与剂量同治疗组。观察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再通率及2周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冠状动脉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时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可增加冠状动脉再通率及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