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39-142
目的了解临床感染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为其感染诊治选择合理抗菌药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2015年3月~2018年5月本院送检临床感染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标准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接种后于36℃、5%CO_2环境培养、纯化、鉴定,K-B法判别药敏结果,并采用PCR检测耐药基因。结果840份临床感染标本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6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阿莫西林、氯霉素、头孢噻肟、红霉素、四环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9.29%、83.33%、69.05%、61.90%、53.57%、41.67%、33.33%、28.57%、26.19%、23.81%、22.62%、14.29%、2.38%和0,中介率分别为4.76%、5.95%、9.52%、10.71%、15.48%、20.24%、13.10%、53.57%、42.86%、21.43%、19.05%、11.90%、11.90%和0,敏感率分别为5.95%、10.71%、21.43%、27.38%、30.95%、38.10%、53.57%、17.86%、30.96%、54.76%、58.33%、73.81%、85.71%和100.00%,在抗感染治疗中可优先考虑使用万古霉素等敏感药物。结论临床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有耐药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正确选用有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对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石家庄市公务员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高血压(high bloodpressure,HBP)、血脂紊乱、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空腹血糖受损(i 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及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择体检的4755例公务员进行调查,记录年龄、血压、血脂、血糖。结果青、中、老年组中超重、肥胖发生率分别为27.06%、8.24%,32.17%、10.59%,42.12%、9.00%;HBP、IFG、超重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三个年龄段HBP、IFG、超重的发生率分别为10.59%、28.64%、42.02%,1.18%、7.57%、11.09%,27.06%、32.17%、42.12%。HBP、血脂紊乱、DM、IFG、MS的发生率随BMI的增加而增高,正常、超重、肥胖组分别为2.07%、32.19%、3.70%、4.26%、1.55%,32.14%、62.08%、4.07%、8.04%、4.35%,47.06%、79.02%、10.00%、16.08%、14.29%。结论随着BMI的增加,公务员人群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发病率亦增高。  相似文献   

3.
聂志强  林鹏  李艳  王晔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29-31,45
目的通过对吸毒人群(DUs)、暗娼(FCSWs)、男男性行为者(MSMs)和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MSTDs)四类艾滋病(AIDS)主要高危人群的综合监测,了解他们的艾滋病病毒(HIV)流行情况及其高危行为。方法按照艾滋病行为和血清学监测方案的操作程序及调查方法对四类人群进行行为及血清学监测。结果 13620例DUs、5309例FCSWs、970例MSMs、4273例MSTDs的HIV阳性率分别为3.7%、0.2%、4.7%、0.3%,梅毒阳性率分别为4.5%、3.1%、12.0%、6.5%,丙肝阳性率分别为34.5%、0.6%、0.5%、0.7%,注射吸毒率分别为68.1%、0.7%、0.3%、3.7%,商业性交率分别为23.3%、100.0%、17.2%、41.4%,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3.4%、69.4%、82.9%、66.4%,干预覆盖率分别为40.8%、47.0%、74.7%、31.5%。结论四类高危人群中均检出HIV感染者,感染率以MSMs最高,其次为DUs,FCSWs感染率最低,各高危人群均存在感染HIV的诸多危险因素,应加大综合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4.
冷星红 《中外医疗》2012,31(1):5-6,8
目的比较不同清洗方法对管腔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探讨安全有效的管腔器械清洗流程和方法,提高清洗质量,保证灭菌效果,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根据改进的先后顺序分为5组:方法1、普通冲洗法(A组),方法2、冲洗,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法(B组),方法3、冲洗,刷洗,烤箱干燥法(C组),方法4、冲洗,刷洗,超声波清洗法(D组),方法5、冲洗,浸泡,刷洗,超声波清洗法(E组)。每组随机清洗200件管腔器械,比较各组目测、5倍放大镜、棉签、白纱布、潜血试验、菌落数及内毒素检测合格率。结果 A、B、C、D、E组合格率目测分别为42.5%、43.5%、60.5%、97.1%、99.3%,5倍放大镜30.5%、32.0%、48.0%、95.5%、98.3%,棉签为28.5%、28.0%、46.1%、94.3%、95.5%,潜血试验为56.8%、65.0%、72.5%、92.5%、95.4%,菌落数为40.6%、42.5%、64.7%、100%、100%,内毒素分别为30.5%、37.5%、57.5%、100%、100%。结论冲洗,浸泡,刷洗,超声波清洗法比另外4种清洗法更能有效清除管腔器械上的污物;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4-2017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并对4年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7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住院患者9 527例,实查率100%;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1.69%、1.09%,1.34%、1.16%,例次患病率分别为1.82%、1.09%、1.89%、1.20%;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主,分别占43.90%、36.00%、28.89%、32.26%,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分别占17.07%、12.00%、17.78%、12.90%。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分别占16.22%、28.57%、7.90%、17.86%,其次为肺炎克雷白菌,分别占16.22%、21.43%、10.53%、10.71%;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9.07%、49.76%、52.77%、49.00%,其中治疗性用药占73.94%、65.59%、84.199%、82.10%;病原菌送检率分别为30.82%、31.73%、34.08%、34.38%。结论:连续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能如实反映医院感染现状,为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加强对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目标性监测,采取相应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超声联合增强CT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25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案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一周行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的高分辨率超声和增强CT检查,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检查、增强CT检查以及超声联合增强CT检查对甲状腺癌中央区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225例患者中确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46例,转移率64.89%;116例颈侧淋巴结清扫患者中确诊颈侧淋巴结转移97例,转移率86.62%;US、增强CT、US联合增强CT对发现中央区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度分别为79.45%、95.21%、98.63%,准确度分别为72.00%、81.78%、84.44%,特异度分别为58.23%、56.25%、58.23%,对发现颈侧区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度分别为86.60%、90.72%、95.88%,准确度分别为80.17%、86.21%、92.24%,特异度分别为84.21%、63.17%、73.68%;对诊断中央区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度分别为62.32%、80.82%、88.36%,准确度分别为67.11%、76.44%、79.11%,特异度分别为75.95%、68.35%、62.03%;对诊断颈侧区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度分别为70.10%、77.32%、88.66%,准确度分别为64.66%、74.14%、81.90%,特异度分别为73.68%、57.89%、68.42%。结论高分辨率超声联合增强CT可提高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效能,增加诊出率,有助于临床制定淋巴结清扫方案和范围,有利于改善甲状腺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05年~2008年12月本地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情况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珠海黑马生物工程公司支原体试剂盒对Uu和Mh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 637例怀疑有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标本中,检出阳性578例,占35.3%,其中Uu阳性472例,占58.1%;Mh阳性19例,占2.3%;(Uu+Mh)混合阳性87例,占10.8%。对12种抗生素四环素、左氧沙星、红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美满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拉霉素、司巴沙星的药物敏感率Uu分别为70.4%、34.1%、10.9%、92.4%、77.8%、2.3%、9.8%、76.6%、22.6%、23.6%、80.6%、46.3%;Mh分别为46.7%、23.5%、0%、100%、93.8%、27.3%、12.5%、80%、26.7%、17.6%、30.8%、31.3%;(Uu+Mh)混合分别为50.7%、19.8%、1.1%、68.7%、70%、1.6%、6.8%、73.9%、3.8%、5.8%、19.1%、34.1%。与1997年~2000年5月部份药敏结果比较,2005年1月~2008年12月红霉素、氧氟沙星、四环素的耐药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敏感性好而红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罗红霉素对Uu高度耐药。临床用药应根据支原体的种类和药敏进行选择,减少耐药菌珠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惠州地区14种食物不耐受情况。方法选择惠州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4种食物特异性Ig G抗体水平的1 025例患者,分类统计食物不耐受情况。结果 (1)男、女牛肉(3.84%,4.93%)、鸡肉(4.08%,5.26%)、鳕鱼(13.43%,10.69%)、螃蟹(6.47%,4.77%)、鸡蛋(56.12%,55.39%)、蘑菇(7.67%,9.87%)、猪肉(2.16%,6.24%)、大米(12.71%,13.67%)、虾(3.84%,3.12%)、小麦(29.98%,37.89%)的特异性Ig 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玉米(10.79%,6.91%)、牛奶(52.28%,41.12%)、大豆(25.66%,28.78%)、西红柿(27.10%,25.42%)的特异性Ig 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耐受特异性Ig G抗体分布情况:≤18岁、19~60岁、>60岁组牛肉(6.48%,2.56%,2.08%)、鸡肉(8.45%,12.82%,0)、...  相似文献   

9.
贵州毛南族9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贵州毛南族部分遗传性状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平塘县471名毛南族(男性237人,女性234人)的卷舌、叠舌、前额发际、发旋、耳耵聍、拇指类型、中指毛、环食指长和小指弯曲9对遗传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贵州毛南族卷舌、叠舌、前额发际、发旋、耳耵聍、拇指类型、中指毛、环食指长和小指弯曲显性性状出现率分别为91.3%、56.5%、24.6%、60.5%、25.1%、43.9%、31.2%、13.0%、96.8%。其中,男性分别为89.5%、57.4%、38.4%、57.0%、25.7%、43.0%、39.2%、9.7%、97.9%,女性分别为93.2%、55.6%、64.1%、24.4%、44.9%、23.1%、16.2%、95.7%。结论:贵州毛南族9个遗传性状的性别分布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且彼此相关性极小。  相似文献   

10.
陈靖  江家骥  郑琦  朱月永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33):2349-2352
约为7.09、5.67、3.65,灵敏度分别为67.4% 、75.O% 、71.4%,特异度分别为79.3% 、67.7% 、78.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7.9%、83.9%、88.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2.2%、55.0%、55.2%,准确率分别为71.1% 、72.9%、73.7% .结论 由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构建的肝纤维化预测模型对CHB肝纤维化肝硬化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将31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84例采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与甘利欣治疗;B组81例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C组76例拉米夫定联用甘利欣治疗;D组75例用乙肝胶囊治疗。4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疗程结束后4组病例ALT复常率分别为92.8%、77.8%、76.3%、52.0%,血清胆红素(SB)复常率分别为88.1%、70.4%、69.7%、45.3%,HBeAg转阴率分别为39.3%、30.8%、30.3%、30.3%,HBV-DNA转阴率分别为41.7%、28.4%、27.6%、27.6%。停药后随访一年,ALT复常率分别为85.7%、65.4%、64.5%、40.0%,SB复常率分别为84.5%、64.2%、63.2%、36.0%,HBeAg转阴率分别为38.1%、25.9%、25.0%、25.0%,HBV-DNA转阴率分别为38.1%、23.5%、22.4%、22.4%。疗程结束及随访1年时,各组患者ALT复常率、SB复常率及HbeAg、HBV-DNA转阴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两两比较,A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药物联合治疗CHB可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在胸腹部联合损伤中应用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胸腹部联合损伤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回顾分析其影像学资料,并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T诊断结果:膈肌左侧破裂11例、右侧13例,其敏感性分别为82.35%、65.46%,特异性分别为96.75%、100.00%,准确性分别为90.75%、86.32%;纵膈血肿18例、肺挫裂伤10例、心脏损伤1例,其敏感性分别为100.00%、100.00%、75.00%,特异性分别为100.00%、100.00%、100.00%,准确性分别为100.00%、100.00%、98.23%;肝损伤13例、脾损伤16例、肾脏损伤11例、胰腺损伤3例,其敏感性分别为92.68%、96.75%、100.00%、66.72%,特异性分别为98.45%、96.85%、100.00%、97.25%,准确性分别为96.74%、96.72%、100.00%、94.68%。结论多排螺旋CT在胸腹部联合损伤中的诊断效果显著,可准确检出膈肌破裂的多种征象,其确诊性较高,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江西省2011—201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效果。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2个县(区),44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收集全省监测数据。结果:2011—2013年,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分别为74.20%、78.34%、81.77%,孕产妇健康管理率为74.23%、75.12%、75.49%,上升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居民电子档案建档率分别为50.60%、67.00%、75.00%,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为40.64%、43.53%、62.78%,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为38.24%、40.95%、65.23%,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为38.95%、42.62%、92.75%,居民知晓率为72.30%、75.94%、90.80%,居民满意度为58.70%、84.73%、91.81%,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1—2013年期间,江西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服务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14.
郑荣华  杨金芬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6):118-118,133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膳食营养水平,为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称量法结合询问法进 行膳食调查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能量摄入合格率为15%,蛋白质为25%,脂肪为23%,碳水化合物为23% ;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率分别为70%、73%、55%、65%;能量、脂肪摄入过量率分别 为15%、22%;钙、锌、铁、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烟酸、抗坏血酸缺乏率分别为83%、85%、25%、88 %、83%、88%、25%、83%。结论 糖尿病患者膳食营养水平合格率不高,应增加谷类食物摄入量,以粗粮为 好;增加食物种类,如蔬菜、水果、牛奶等;同时,加强营养教育和指导工作,以使患者达到合理营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65例良、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CT、MRI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探讨CT、MRI成像各自在良、恶性胆道梗阻诊断方面的优缺点,提高对良、恶性胆道梗阻的诊断率。方法收集65例临床诊断为梗阻性黄疸的病人,行上腹部CT检查,同时行MRI、MRCP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对其影像学征象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计算出各征象对胆道梗阻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各征象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如下:在CT上,结石的敏感性91.3%、特异性100%、准确性96.9%;管壁毛糙的敏感性90.6%、特异性100%、准确性95.4%;胆管壁不均匀增厚的敏感性82.8%、特异性100%、准确性93.8%;管壁强化的敏感性94.7%、特异性100%、准确性96.9%;实质性肿瘤及肿大淋巴结的敏感性100%、特异性97.5%、准确性98.5%;胆管扩张的敏感性100%、特异性100%、准确性98.5%;杯口征的敏感性87.0%、特异性100%、准确性95.4%;鸟嘴征的敏感性92.6%、特异性100%、准确性96.9%;双管征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为100%;在MRI上,结石的敏感性82.6%、特异性100%、准确性93.8%;管壁毛糙的敏感性84.4%、特异性100%、准确性92.3%;胆管壁不均匀增厚的敏感性65.5%、特异性100%、准确性84.6%;管壁强化的敏感性97.4%、特异性100%、准确性98.5%;实质性肿瘤及肿大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为100%;胆管扩张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为100%;杯口征的敏感性95.7%、特异性100%、准确性98.5%;鸟嘴征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为100%;双管征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为100%;结论 CT、MRI在显示胆道梗阻的直接、间接征象方面各有优缺点,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有助于明确良、恶性胆道梗阻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临床多项无创检查指标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48例诊断或疑有冠心病的患者同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心电图、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超声心动图。以选择性CAG检查为金标准,比较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心电图、HS-CRP、cTnI、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MSCT冠状动脉成像、心电图、HS-CRP、cTnI、超声心动图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分别为88.24%、76.47%、70.59%、58.82%、41.18%,特异度为92.86%、89.65%、57.14%、78.57%、85.71%,阳性预测值99.77%、78.79%、77.47%、86.96%、87.5%,阴性预测值76.47%、46.67%、44%、44%、37.5%,准确度为89.58%、78%、65.31%、64.58%、54.17%。结论:多项无创检查指标均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而M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抗CCP抗体、AKA、APF、抗MCV抗体和RF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多参数检测早期诊断RA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调查对象分为RA患者组、非RA自身免疫疾病组和健康组3组,进行抗CCP抗体、AKA、APF、抗MCV抗体和RF检测,统计3组的差异性。结果在RA患者组中,抗CCP抗体、AKA、APF、抗MCV抗体和RF的检出率分别为67.39%、47.83%、51.86%、38.51和80.12%;非RA自身免疫疾病组检出率分别为1.90%、0%、1.90%、8.57%和22.95%;健康组检出率分别为0%、0%、0%、0%和8%;在RA患者组中,抗CCP抗体、AKA、APF、抗MCV抗体、RF和5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81.02%、55.12%、33.75%、72.08%、80.07%和95.22,特异性分别为96.15%、92.32%、98.68%、95.48%、76.85%和84.51%。结论通过5项抗体联合检测,对R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2 463例结核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里娜  蒋楚华  何晗  戚茂超 《广西医学》2006,28(11):1762-1763
目的 了解结核病患者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HIV/AIDS)情况.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 463例结核患者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结果 106例结核病合并HIV/AIDS,双重感染阳性率4.3%,其中肺结核84.0%、肺外结核16.0%,男性87.7%、女性12.3%.感染途径:吸毒47.2%、性接触24.5%、受血2.8%、不详25.5%.职业:农民42.4%、无稳定职业34.0%、干部8.5%,其它人员15.1%.文化程度:文盲1.9%、小学31.1%、中学63.2%,大学1.9%,不详1.9%.婚姻状况:未婚39.6%、已婚59.4%、离婚0.9%.结核病合并HIV/AIDS同时感染丙肝42.5%.结论 临床医生应提高HIV/AIDS合并结核病的认识,在对结核诊治时同时进行HIV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1月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322例及健康孕妇300例的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组中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剖宫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6.77%、20.33%、8.07%、63.04%、12.73%、8.07%、9.93%、30.43%、9.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67%、5.67%、3.67%、24.00%、3.67%、2.67%、O.33%、2.6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危害大.及早诊断和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减少母婴并发症,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继发感染模式及早期抗感染干预措施对继发感染模式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继发感染的患者,其中观察组病例,使用早期抗感染干预措施;对照组病例,未采取早期抗感染干预措施,严格无菌操作,在有感染征象时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其余治疗方法基本相同。结果:108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继发感染发生率为自发性腹膜炎44.44%、肺部感染25.93%、尿路感染15.74%、胆道感染13.89%、肠道感染14.81%、败血症12.96%、真菌感染7.40%,病死率分别为56.25%、50.00%、0、0、0、100%、100%,两组继发感染:自发性腹膜炎、肺部感染、败血症、真菌感染对照组分别为52.38%、33.33%、19.05%、12.70%,观察组分别为33.33%、15.56%、4.44%、0,差异有显著性(P<0.05);感染控制失败率对照组分别为63.64%、52.38%、100%、100%,观察组分别为40.00%、42.86%、100%,有差异,但无显著性(P>0.05)。结论:重型病毒性肝炎继发感染以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最高,预后差,继发败血症、真菌感染预后极差,病死率最高。早期抗感染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自发性腹膜炎、肺部感染、败血症、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即使发生,亦有助于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