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脉络膜缺损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眼底病 ,由眼泡胚裂闭合障碍所致。由于脉络膜缺损处视网膜发育不良呈变性萎缩状态 ,易出现视网膜裂孔或因玻璃体条索牵引而致视网膜脱离。以往采用巩膜扣带术治疗这类视网膜脱离成功率低 ,我们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这种复杂型视网膜脱离 9例 9只眼取得较好效果 ,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 9例 9只眼 ,男 4例 ,女 5例 ;右眼 7只 ,左眼 2只。年龄 10~ 32岁 ,2 5岁以下者 8例 ,占 88.9%。病程 0 .5~ 3.0个月。术前患眼视力为光感~0 .15 ,视力在 0 .0 1以下 7只眼 ,占 77.8…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及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术后的光凝治疗疗效.方法 选择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10例,在玻璃体切除术后沿脉络膜缺损边缘行光凝治疗,对侧眼在脉络膜缺损区边缘做防治性光凝治疗,光凝病例对侧眼中有3只眼在脉络膜缺损区域内发现裂孔,但尚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结果 实施光凝治疗20只眼,随访观察玻璃体切除术后的10只眼视网膜均在位,无视网膜脱离再次发生;对侧10眼缺损区边缘光凝斑反应良好,均未发现视网膜脱离的存在.结论 先天性脉络膜缺损以及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术后光凝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是现代眼科手术中难题之一。至今手术成功率仍然很低。近年来,我科根据脉络膜缺损与视网膜脱离的关系,脉络膜缺损范围大小,有无裂孔及所在部位等拟订了几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环扎联合V 字形垫压术对那些缺损范围大的,视网膜全脱离找不  相似文献   

4.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王丽丽朱赛林朱忠桥关键词无脉络膜/外科手术视网膜脱离/外科手术玻璃体切除术先天性脉络膜缺损是由于胎儿时期胚胎裂闭合不全所致。它常伴有许多眼部组织发育不良。本病伴视网膜脱离占40%[1]。用传统的巩膜扣带术治...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虹膜脉络膜缺损伴视网膜脱离的治疗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解放军眼科中心马志中,王红先天性虹膜脉络膜缺损是由于胎儿时期胚胎裂闭合不全所致的眼病。多见于青少年,且常累及双眼,并伴有小眼球、小角膜。合并视网膜脱离者不多见,常因外伤及视网膜变性,在缺损区的视网...  相似文献   

6.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并发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江 《眼科新进展》2006,26(5):375-376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并发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42例50眼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并发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硅油填充,术中在高倍显微镜下用眼内导光查找视网膜裂孔。观察视网膜脱离的复位和视力恢复情况。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有43眼视网膜脱离复位,总治愈率为86·00%.术后视力≥0.02者44眼,≥0.05者36眼。结论充分的玻璃体切割术合并封闭缺损区、硅油填充,是治疗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并发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Weng N  Wei W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4):250-252
目的探讨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寻找较好的手术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对8例(8只眼,其中7只眼视盘在缺损区内)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施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中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裂孔、玻璃体后界膜、缺损区的情况,行相应处理,硅油填充。结果术后视网膜均获得解剖复位,视力均有提高。结论此类视网膜脱离可因位于缺损区内的视网膜裂孔造成,其裂孔位于缺损区内带状视网膜脱离的边缘处,无玻璃体后脱离、缺损区巩膜外膨出等特点。充分的玻璃体切除合并封闭缺损区、硅油填充,可望成功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葡萄膜渗漏综合征是由于原因不明的眼内脉络膜毛细血管浆液性渗出异常增多 ,聚集于脉络膜及视网膜下腔 ,导致脉络膜和睫状体脱离及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一种疾病。一般认为 ,本病几乎全为男性患者〔1〕。现将我科收治的 2例青年女性患者报告如下。例 1 向×× 女  19岁 于 1998年 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物不清而入院。右眼视力光感 / 5 0cm ,矫正无提高 ,左眼视力 1 0。右眼眼压 5mmHg ,左眼 12 5mmHg。右眼结膜无充血 ,KP ( -) ,房水清亮 ,前房角为开角。玻璃体清亮。右眼底鼻上方、颞上方周边部各见一实性球形隆起。A超眼…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11例(11眼)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采用玻璃体切割及视网膜前膜剥除,气液交换时通过缺损区的裂孔内引流放液,对缺损区边缘及裂孔部分采用巩膜外冷凝,或眼内冷凝和/或光凝,必要时用惰性气体(SF6,或C3F8)或硅油填充。平均随访7.7个月,解剖复位率9眼(81.8%),视力从光感到0.2,其中3眼视力在0.1以上.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可能与严重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视乳头位于缺损区内、视网膜巨大裂孔及脉络膜脱离有关。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5,11:190-192)  相似文献   

10.
脉络膜结核为生长于脉络膜的团球状或米粒状结核病变,临床上较少见,可发生于幼儿和青年人,常有肺内非活动性结核病灶,眼部表现视力障碍,可有轻微疼痛,玻璃体混浊,眼底可有黄白色或灰白色视网膜下肿物,可引起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脱离。病例刘××女6岁住院号240629 1986年1月17日初诊。主诉:右眼红、视力障碍一月余,眼部检查右:光感(一),左眼未见异常,右眼位正常,结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的病理机制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1996年1月~2002年11月在我院连续性治疗的24例(26只眼)患先天性脉络腆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中13只眼行巩膜冷冻、硅胶外垫压、、环扎、眼内注气术,另13只眼行玻璃体切除和二级管眼内光凝术。结果 经过2~80个月随访,平均37.6个月。巩膜扣带术的近期成功率和远期手术成功率分别为46.2%和38.5%;玻璃体切除术的近期手术成功率和远期手术成功率均为92.3%。结论 了解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的病理机制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玻璃体切除联合二极管眼内光凝和硅油填充手术,能获得较好的手术成功率和较好的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12.
单纯性视乳头缺损较少见 ,同时有球后囊肿的完全视乳头缺损更为罕见。我们近期遇到 1例 ,现报告如下。患者张× 男  5岁 因家长发现患儿自幼视力差 ,双眼斜视就诊。患儿发育正常 ,智力正常 ,右眼视力无光感 ,左眼0 .3,双眼内斜视 ,眼球水平震颤。左眼晶体后囊混浊 ,右眼瞳孔 4× 4mm,未见虹膜缺损。玻璃体混浊 ( )。右眼视网膜血管可见白鞘 ,视网膜有散在硬性渗出 ,色素脱失 ,未见视网膜脉络膜缺损 ,视乳头完全缺损 ,视乳头被一深井状凹陷所替代图 1(图 1) ,双目间接检眼镜下见此凹陷极深、陡峭 ,凹陷底部可见一类似正常视乳头结构 ,血管…  相似文献   

13.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用于矫正屈光不正已被广为接受,关于LASIK的视网膜并发症,尤其是与视网膜脱离的关系,亦已引起手术医生的关注。作者报道2例LASIK后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病例。 病例1:男,64岁,因双眼远视(右眼+2.75DS C+1.00DC×180°,左眼+2.50DS +1.00DC  相似文献   

14.
在内眼手术中,眼压突然升高常是脉络膜上腔暴发性出血的主要体征,然而,由于脉络膜上腔大量积液所引起的眼压升高致使手术进行困难并不多见。现报告2例: 例1,李××,男,69岁,主诉左眼视物不清1周,以左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收入院。检查:  相似文献   

15.
牵牛花综合症是先天性视乳头发育不全的一种表现,而脉络膜缺损是一种少见的眼泡胚裂闭锁不全所致的一种先天异常。二者同时出现并伴视网膜脱离则更为少见。笔者曾于2003年9月收治牵牛药综合症合并脉络缺损并伴视网膜脱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激光和外垫压治愈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激光和外垫压治愈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050000)诸葛培信刘崇哲吴玉潭叶存喜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区无脉络膜组织和色素上皮层,视网膜呈萎缩状,故于缺损区及其边缘易形成裂孔。检查及封闭此种裂孔均较困难。作者用氩激光配合外垫压术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在儿童眼病中的应用。方法儿童眼病32例32眼,其中眼外伤25例25眼,占78.125%,裂孔性视网膜脱离6例6眼,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1例1眼,均行玻璃体切割术,部分联合行眼内激光光凝、环扎,或应用重水deuteriumoxide、硅油、气体,或联合白内障摘除。结果术后追踪观察1m~6m,视力提高25例25眼,占78.125%,≥0.2,5眼占15.61%。视网膜平伏29例29眼,占90.625%,硅油充填眼21例21眼,占65.625%,复发视网膜脱离8例8眼,角膜带状变性3例3眼,继发性青光眼2例2眼,再次手术5例5眼。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儿童严重眼外伤、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等多种眼病疗效肯定、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3例视网膜脱离冷冻术后发生脉络膜新生血管。1例52岁女性,右眼白内障摘除后见视网膜有广泛的格子样变性,视网膜浅脱离,有裂孔,用硅海绵作环扎加冷冻,1年后发现右眼底有过出血的区域有来自脉络膜的新生血管,氩激光凝固未效,3年间新生血管长入玻璃体腔,发生过3次玻璃体出血。例2为62岁女性,双眼高度近视,右眼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区有脱离及裂孔。行硅海绵充填加冷冻术,6个月后有新生血管由脉络膜经手术疤痕进入玻璃体腔,光凝固未效,4年随访中新生血管进一步伸入玻璃体腔,曾2次出血。例3为57岁男性,右眼行类同上述方式的视网膜脱离术,5个月后发生脉络膜  相似文献   

19.
脉络膜下迟发性出血国内很少报道 ,据Contor ( 1985年 )报告为 0 73 % ,可以发生任何内眼手术后 ,但以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多见〔1〕。本例是在视网膜脱离环扎术后第九天发生 ,甚为少见 ,现报告如下。患者 方×× 男  42岁 下岗职工 住院号 1895 2 6。患者因左眼前有幕遮感伴视力下降一周 ,以左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眼收入住院。血常规 :Wbc 6 6× 10 9/L ,Rbc 3 3 4× 10 12 /L ,PLT 5 8× 10 9/L ,Hb 114 g/L。右眼 -2 0D矫正视力 4 2 ,左眼 -2 0D矫正视力为指数 /颞侧眼前。左眼前节 (正常 )。玻璃体团状混浊。视网膜 …  相似文献   

20.
眼球穿通伤风及钝挫伤均可直接引起视网膜破裂,但外伤性多裂孔视网膜脱离则不多见,朱振山报道外伤性视网膜脱离31例中多发裂孔者5例,占16.1%。笔者曾遇两例经手术治愈,随访14~23年效果良好。病例介绍例1,阎×梅,女,29岁,于1974年4月11日入院。主诉右眼被击伤视力障碍9天。9天前右眼被高速铁器击伤,右眼上睑,在门诊作创伤缝合包扎,拆线后发现视物模糊,复诊检查以右眼视网膜脱离收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