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尿一氧化氮排量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24h尿一氧化氮(NO)排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6例糖尿病伴高血压病患者和64例无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进行24h尿NO排量、血NO水平以及血、尿血管内皮素(ET)的测定,并与对照组作对照观察。结果 伴高血压的糖尿病组尿NO排量、血NO 于单纯糖尿病,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但高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单纯糖尿病组尿、血NO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糖尿病伴高血压时尿NO变化与单纯糖尿病或非糖尿病的高血压病患者均有所不同,这既是糖尿病与高血压同时存在的结果,亦可能成为糖尿病和高血压并发症出现和发展的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儿童 1型糖尿病 ( T1 DM)早期血、尿 β2微球蛋白 ( β2 - MG)、尿白蛋白 ( ALB)变化的临床意义 ,1 998年 1 0月至 2 0 0 3年 5月 ,我们对 30例T1 DM患儿进行了相关检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文观察组为 30例 T1 DM患儿 ,男 1 6例、女 1 4例 ,年龄 2~ 1 5 ( 8.6± 3.4)岁 ,病程 2~ 36( 2 5 .4± 1 2 .1 )个月。均根据临床表现、空腹血糖( FPG)≥ 7.0 mmol/L,餐后 2小时血糖或随机血糖≥ 1 1 .1 mmol/L、空腹 C-肽 ( C- P)和胰岛素降低、胰岛细胞抗体 ( ICA )和 (或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Ab)… 相似文献
3.
4.
糖尿病肾病尿一氧化氮及尿内皮素排量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 (NO)与内皮素 (ET)是一对效应相反的血管活性物质 ,主要起着调节血管舒缩功能的作用。在许多病理情况下 ,NO和 ET的产生及相互平衡破坏 ,介导着一系列病理生理的变化 [1 ] 。为探讨糖尿病肾病 (DN)时其尿中 NO与 ET排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本研究对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2 4小时尿 NO、ET排量进行了测定 ,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住院糖尿病患者 12 0例 ,年龄 5 1.4± 3.1岁 ,均符合 1985年 WHO诊断标准 ,其中 2型糖尿病 110例 ,1型糖尿病 10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 (SDM) 6 0例 ,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水平与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关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内皮素(ET)、一氧化氮(N))系相互拮抗的两种血管活性物质。近年研究提示,2型糖尿病(T2DM)患者ET增高,NO水平低下,伴有慢性并发症者更为显著。研究试图观察T2DM伴与不伴高血压(HT)者的血浆ET、NO值与血压水平的关联,以便了解两者的ET、NO水平。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转铁蛋白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测定了一组 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转铁蛋白的浓度 ,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1.受试者 :按 WHO诊断标准确诊为 2型糖尿病病人 178例 (男 12 9例 ,女 49例 ) ,平均年龄 5 1± 17岁。其中合并动脉粥样硬化 9例 ,高血压 6 8例 ,高血压伴肾小动脉硬化 12例 ,心肌梗塞 3例 ,心内膜炎 1例。非糖尿病健康对照组 91例 (男 6 3例 ,女 2 8例 ) ,来自 1997年兵役体检、本科室工作人员及退休职工 ,年龄 42± 2 0岁。2 .样本采集 :取受试者随机留的尿液样品 ,于测定前放- 18℃~ - 2 0℃冰冻保存。测定时取出放置至室温。3.测定项目及方…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与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男性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O、骨代谢变化情况及NO与骨代谢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 2 8例男性 2型糖尿病患者及 2 0例男性健康人群测量腰椎 (L2~L4)骨密度 ,并测定血清NO、BGP、PTH、CT、Ca、P、尿PYD ,观察两组各项指标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O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 ,骨密度低于对照组 (P <0 0 1 ) ,尿PYD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2型糖尿病患者NO水平与骨密度、血BGP呈负相关 ,与尿PYD排泄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骨密度的降低 ,升高的NO可能对骨密度降低、骨代谢变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糖尿病患者血中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室曾研究发现 ,用链脲佐菌素诱导致糖尿病大鼠血中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 oxide synthaase,NOS)抑制物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asymmetric dimethy larginine,ADMA)含量显著升高 ,并伴有明显的离体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 ,提示内源性ADMA升高与糖尿病的血管功能损害有关[1 ] 。但糖尿病病人血中内源性 NOS抑制物 ADMA是否也升高还未见报道 ,本实验通过检测 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 ADMA水平 ,以揭示内源性 NOS抑制物与 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一、研究对象1.根据 1985年 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于 1999年 10月~2 0 0 0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血镁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已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60名,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量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并以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20名作为对照组。采集一般治疗(包括身高、体重、病程、性别、年龄等),检测空腹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镁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低镁倾向,其下降程度随着24 h尿微量白蛋白量的增加而加重;同时,2型糖尿病血镁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均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可导致血镁下降,并一定程度反映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微量白蛋白尿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微量白蛋白尿可预示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和肾病的发生〔1,2〕。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特征之一〔3〕。本研究目的是了解胰岛素抵抗性与微量白蛋白尿间的相互关系。一、对象与方法1.病例选择:未经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n=11,UAER<20μg·min-1)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A)(n=12,UAER20~200μg·min-1)。非糖尿病正常对照8例。所有受试者无其它内分泌和肝、肾疾患,年龄、体重指数(BMI)、腰/髋比例均相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山梨醇与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3例2型糖尿病患者(无DPN组),134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DPN组)和72例正常对照组的24h尿山梨醇排泄量,并分析其与病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DPN患者尿山梨醇水平高于无DPN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2型糖尿病患者尿山梨醇水平与神经传导速度呈负相关,与病程和UAER(P〈0.05或〈0.01)呈正相关。结论尿山梨醇可作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16.
17.
血清一氧化氮水平与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氧化氮 (NO)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人体内一氧化氮水平异常可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我们采用镉还原法 ,通过对 46例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硝酸盐 (NO3)水平的测定 ,判定病人体内 NO水平 ,并探讨其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糖尿病组 :根据 1985年 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随机选择住院的 2型糖尿病患者 46例 ,男 2 1例 ,女 2 5例 ,年龄 5 2 .0± 3.7岁 ,病程 8.3± 4.7年。其中 ,合并大血管病变组 2 0例 ,微血管病变组 2 4例 ,同时合并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组 6例 ,无并发症组 8例。大血…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载脂蛋白J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载脂蛋白J(apoJ)是一种糖蛋白,它参与脂质的转运、补体功能的调节、组织的再生及生物活性肽的转运〔1〕。血液中的apoJ存在于高密度脂蛋白(HDL)和极高密度脂蛋白(VHDL)中。在序贯层析中和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一起被分离出来,提示apo...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主要死因。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DN早期临床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其后可出现持续性蛋白尿、高血压及进行性肾功能下降。近年来,我们应用阿魏酸钠(SF)辅助治疗30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观察了其对尿微量白蛋白(UAE)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伴微量白蛋白尿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人及Ⅰ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规律国内外已有报道,但对Ⅱ型糖尿病合井有微量白蛋白尿者血压变化规律报道不多。我们应用90207型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30例伴微量白蛋白尿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以了解其血压变化规律。对象和方法我院住院病人50例,均符合WHOⅡ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两组,A组为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在20~200ug/min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3.9618.49岁,病程7.85土6.91年,合并高血压者40%(12例)。B组为尿微量白蛋白正常者20例,男女各10例,平均年龄62.45士8.26岁,病程5.26士4.51年,合并高血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