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胸部X线与CT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深圳接诊的首例由卫生部确诊,并经过抢救治疗痊愈的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胸部影像学特点是:①磨玻璃样影、大小片状影及肺实变影是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较早出现的影像表现;②病灶侵犯肺组织广泛,表现为多叶多段的两肺广泛受累;③病灶蔓延变化迅速;④肺实质、肺间质及胸膜受累可同时存在;⑤病灶吸收慢、迁延时间长,恢复期有肺纤维化的影像表现。结论影像学检查与诊断仍然是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分析的重要手段。动态观察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变化及影像学表现特点,监测ARDS和肺部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指导临床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H7N9型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8例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临床确诊为H7N9禽流感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患者均以发热、咳嗽、咳痰为首发症状,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8例中,5例表现为肺实变影,间质性改变1例,磨玻璃改变2例。两肺多叶、多段受累,可勾勒出肺段轮廓,未见病变跨越肺叶征象。病变具有游走性,进展期实变影出现或增多;病灶吸收缓慢,可出现肺纤维化。8例均见不同程度胸膜反应,3例可见胸腔积液;未见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H7N9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点,但无明显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指导临床及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型甲型H1N1流感的X线平片与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临床确诊的重症型甲型H1N1流感的X线与CT表现。结果首次X线胸部平片示双肺受累8例,单肺受累1例,8例行CT检查两肺均受累,1例死亡未行CT检查。受累肺叶3~5叶,受累肺段5~8个。9例均表现在两肺多叶,以中外带及下叶为甚,2例病变进展迅速,1例死亡。结论重症型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1)病变主要发生在肺的外周;(2)两肺多叶受累,下肺野多于上肺野;(3)病变变化迅速;(4)两肺出现磨玻璃影、大片实变影,可见支气管气相,伴有胸膜增厚或少量胸水;(5)CT比胸片能更好地显示肺内病变特征。熟悉其影像学表现,密切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胸部CT表现及动态变化特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胸部CT表现及动态变化. 方法 对6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进行胸部CT扫描(含HRCT),回顾性分析、比较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及动态变化并进行半定量CT评分. 结果 甲型H1N1流感胸部CT表现及动态变化特点:①主要表现为片状肺实质渗出病灶,早期和吸收期主要CT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②两肺小叶性或节段性散在分布,以胸膜下和支气管周围多见,下叶较重;③肺组织、胸膜及纵隔受累可同时存在;④病程早期CT评分4.41且逐渐下降,渗出性病灶短期内吸收较快,后期遗留纤维化病变CT评分1.64分. 结论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动态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熟悉其胸部CT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疗效观察,但确诊需依靠流行病学史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术后特异性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特异性肺部感染的X线及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肾移植术后特异性肺部感染32例,全部病例均摄有胸部X线片,其中13例同时行胸部CT检查。【结果】①巨细胞病毒性肺炎15例:12例早期胸片无改变或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进而12例均表现为两肺间质性肺炎;3例直接表现为两肺间质性肺炎。②肺结核11例:6例粟粒性肺结核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小结节状密度增高影。5例表现为单纯片状浸润病灶。③真菌性肺炎6例:4例为肺曲霉菌病。2例表现为两肺多发片状影伴空洞形成、1例表现为多发小结节影、1例表现为单发团块状影;2例肺毛霉菌病表现为两肺弥漫性斑片状.小片状影,部分融合。【结论】肾移植术后特异性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多无特征性。CT扫描对早期发现病变及鉴剐诊断有重要价值,影像学诊断须结合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局部暴发性不明原因非典型肺炎的影像表现特征,并结合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化验室检查特点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25例集中发病的不明原因肺部阴影患者的临床、影像和化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患者为集体居住,集中发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引起非典型肺炎的常见已知的病原体抗体检测均阴性.影像表现为肺内多发病灶者21例,单发病灶者4例.单发病变者,以斑片状模糊病灶为主要影像表现.多发病变者表现为双肺多发的点片状密度增高影,密度不均,边缘不清,部分融合成片状,肺内病变分布无规律可循.全部患者住院隔离治疗并于5 d内体温恢复正常.影像检查大部分肺内病灶有明显吸收(76%).治疗后3周,80%患者影像检查正常.【结论】本组病例为局部聚集人口暴发流行,具有较强传染性,影像和临床表现符合一种病原体不明的非典型肺炎的特点.本组病例的影像表现应就肺炎球菌肺炎、结核、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SARS、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常见已知可致非典型肺炎的疾病进行鉴别.作者认为,本组病例虽然无实验室检查结果支持,但不能除外不典型支原体或特殊类型的分枝杆菌感染或者为已知病毒抗原变异或某种新型病毒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7.
徐凯 《华西医学》2010,(7):1289-1291
目的总结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胸部X线和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11月3例经临床表现及病原学检查证实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胸部X线、CT表现。结果肺部病灶多呈散在小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邻近胸膜;病变最常累及肺基底段;病灶多有少量胸腔积液;病灶有扩散迅速,合理用药后消失较快的特点;病灶吸收落后于临床表现。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X线、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总结并掌握这些特点,有利于早期诊断。其确诊有赖于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8.
SARS的胸部影像学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ARS肺部影像学特点。方法:临床确诊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51例,年龄9~75岁;X线检查用DR摄取胸部正、侧位像。结果:51例患中,呈两肺多发病灶或单侧广泛分布共30例(58.8%)。病灶位于周边肺野较多见42例(82.4%)。病灶形态早期多为局限片状、扇形或椭圆形43例(84.3%);密度低且均匀32例(62.7%);随病情进展;病灶扩大27例(51.9%);同时病灶中央密度增高,病灶之间互相融合2例(3.9%),病灶吸收后残留索条状纤维化5例(9.8%)。结论:SARS以急性肺损伤为其病理基础,病程发展迅速。胸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间质性炎症过程,按其病情进展可分为①充血期;②间质渗出期;③进展期;④肺泡浸润期;病灶吸收后常残留间质纤维化。数字化成像技术有助于对病变进行更准确的分析及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急性局灶渗出性肺炎64排CT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分析经临床证实的60例急性局灶渗出性肺炎64排CT表现征像。结果病灶呈斑片状影37例,类圆形影11例,三角形影7例,磨玻璃状影5例;密度不均41例,支气管气像4例;病变边缘模糊49例,周边少量索条状影12例。做出肯定诊断51例,提示性诊断4例,误诊结核5例。结论 MDCT是诊断急性局灶渗出性肺炎的主要方法,定性困难时应抗生素治疗短期内复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 ,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经积极治疗后恢复期胸部X线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的 2 0例SARS病人恢复期的X线表现。恢复期标准为体温正常 3天且胸片明显吸收 5 0 %以上。本文所有患者均符合该标准。结果  80 %的SARS恢复期患者肺部病灶基本吸收 ,2 0 %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序的肺部病变。结论 SARS患者积极治疗肺部病变大部分可以吸收 ,少部分患者肺组织遗留有不同程序的病变。肺部CT扫描可以更好的了解肺内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型流感病毒肺炎的高分辨率CT 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患者10例CT图像,分析CT表现形态(实变、磨玻璃影、结节、网格状改变)、病变分布、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病变转归等.[结果]10例患者均为双侧肺部受累,其中周围型8例(80%)、周围+中央型2例(20%);双侧对称性分布7例(70%),双侧不对称分布3例(30%);磨玻璃影10例(100%),同时合并实变影5例(50%),合并网格状改变3例(30%),4 例(40%)病人出现胸腔积液;本组病例均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10例患者经治疗8例(80%)病变范围缩小,2例(20%)病变范围进展.[结论]与既往流感相关的病毒性肺炎对比,本组甲型流感病毒肺炎起病急、病程进展迅速和严重,首发CT表现以双肺弥漫分布的磨玻璃影为主,恢复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对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较好反应.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克雷伯杆菌肺炎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克雷伯杆菌肺炎的CT表现。【方法】收集44例临床证实的克雷伯杆菌肺炎患儿的胸部X线片及CT片,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144例克雷伯菌肺炎患儿中,30例(68.18%)显示结节状或小斑片状气腔实变影;17例(38.64%)可见磨玻璃样影;32例(72.72%)可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9例(20.45%)可见大片状实变影,内有支气管充气征;3例(6.82%)出现空洞。【结论】克雷伯菌肺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而且CT能早期发现空洞形成,但确诊需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艾滋病(AIDS)机会性胸部感染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AIDS机会性胸部感染55例的相关临床资料及X线胸片表现。【结果155例来源于AIDS高危人群,有HIV传播途径历史,并有相应的全身及肺部的临床表现,HIV抗体检测均阳性。X线表现为:肺结核24例(43%),其中小片状融合的渗出性病灶及条索影12例,两肺弥漫性小结节影7例,胸内淋巴结肿大5例;卡氏肺囊虫肺炎18例(33%),其中两侧肺门及中下肺野网眼状、小片状或斑片状影10例,两肺弥漫性或局限性毛玻璃影8例;细菌性感染7例(13%),其中片状实变影4例,段或叶分布的局灶性实变2例,空洞1例;真菌性感染6例(11%),其中肺间质网状影3例,胸腔积液2例,肺门淋巴结肿大1例。【结论】AIDS机会性胸部感染的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对于其高危人群有久治难愈的肺部症状,应首先考虑肺部机会性感染,确断还必须结合相应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与和HIv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肺炎58例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肺炎病原学分布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本院儿科医学中心住院临床诊断为新生儿肺炎58例患儿,采集鼻咽部分泌物,进行痰细菌培养及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分析病原学分布及临床特点.[结果]58例患儿39例病毒检出阳性或痰细菌培养阳性,病原检出率67.2%,其中痰细菌培养及呼吸道病毒检...  相似文献   

15.
李世煜  李威  张伟  赵立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1868-1871
[目的]通过分析Churg-Strauss综合征 (CSS)患者的肺CT表现,探讨准确诊断血管炎的放射学和临床的综合途径,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CSS 12例,男8例,女4例,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胸部CT扫描.[结果]CT表现有:纵隔小淋巴结11例,磨玻璃影9例,局部胸膜肥厚9例,纤维条索影9例,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肝脏间叶性错构瘤(MHL)的CT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MH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CT特征,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所有患儿均为巨大单发病灶,其中5例位于肝右叶。1例位于肝左叶,平均最大径7.3(4.9~16.9)cm;6例cT平扫均表现为肝内巨大囊实性肿块,囊腔内可见分隔,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及分隔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病理结果显示肿瘤由富于血管的成熟的结缔组织所组成。【结论]MHI。是一种少见的肝脏间叶性良性肿瘤,CT表现与其病理组织学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有助于与肝脏其他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7.
郭丽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8):1462-1464
【目的】探讨卧床老年人肺基底部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减少临床漏、误诊。【方法】对本院2007年3月至2011年2月间内科住院病人中卧床老年人肺基底部肺炎(n=25)的临床表现、细菌学检测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与同期卧床老年性非基底部肺炎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5例肺基底部肺炎患者均为长期卧床病人,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极少数有咳嗽、咯痰等症状,25例中仅4例X线检查发现肺部异常,CT则均于肺基底部发现局限性炎性病灶。【结论】卧床老年人肺炎好发于肺基底部,其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灶较小且相对局限,X线胸片检查易被隐匿,CT扫描则易检出病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98名肺癌患者并发HAP70例的治疗因素、临床分期、年龄及白细胞计数、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及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龄、临床分期晚、化疗、白细胞降低是肺癌并发HAP的危险因素。【结论】肺癌患者并发HAP的危险因素多,应加强预防,重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早期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方法 分析31例确诊COVID-19患者早期胸部HRCT表现。结果 31例发病1周内胸部HRCT呈不同程度肺炎改变。23例见多发病灶(≥3个病灶);24例病变累及2个以上肺叶,7例病灶累及单肺叶;22例表现为肺部磨玻璃密度病灶(GGO),9例GGO伴混合性实变灶,病灶边界均模糊;25例病变分布于肺外周带,6例病灶分布于肺外周伴局部中央分布;26例病灶呈不规则斑片状,5例呈不规则斑片状伴局部球形表现;26例伴细支气管充气征,29例病变内血管增粗,24例见小叶内间隔增厚,6例伴小叶间隔增厚;2例伴小叶中心结节,1例伴少量胸腔积液。结论 COVID-19早期胸部HR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病史有利于早期诊断COVID-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