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是肺癌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脑转移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随着肺癌发病率的上升,先进影像设备的使用、优化的系统治疗延长了总的生存期,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呈现明显增高趋势[1].  相似文献   

2.
羟基喜树碱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高达20%~50%[1].无治疗条件下多数患者于数周内死亡[2].因顾及血脑屏障的影响,化疗在肺癌脑转移的治疗中尚显无能为力.我们认为脑转移癌病灶的血脑屏障已被破坏,治疗用药有可能通过血脑屏障,因此我科从1998年2月~2002年1月选用对肿瘤敏感的和机体耐受的药物如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治疗肺癌脑转移34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发生率约为20%~40%,是肺癌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患者的自然中位生存期仅有1个月.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脑转移瘤的病灶区血脑屏障部分或全部破坏[1].另外,全脑放疗也能使血脑屏障不同程度开放[2].我们采用低剂量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持续用药联合同步全脑放疗治疗了42例NSCLC脑转移患者,以探讨该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全脑放疗一直是肺癌多发脑转移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放疗在肺癌脑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状况,但由于多发病灶全脑放疗后局部无法推量照射,致肿瘤放疗剂量较低,患者局部控制率差,中位生存期仅为3~6个月[1].研究显示同期放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拓扑替康为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可通过血脑屏障,同时有放射增敏作用[2],目前国外已有学者采用拓扑替康每日给药联合全脑照射治疗肺癌脑转移,取得了较好疗效[3-4].本研究对32例多发脑转移患者进行拓扑替康联合全脑放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远处转移常发生于脑、肝脏、肾上腺和骨,发生于消化系统少见,十二指肠更为罕见[1-3].现发现1例有症状的肺癌十二指肠转移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约25%~40%的颅外恶性肿瘤在病程中将发生脑转移,其中肺癌占64%左右,预后非常差[1].针对继发脑转移癌患者不同放射治疗方式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回顾分析95例脑转移癌放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约25%~40%的颅外恶性肿瘤在病程中将发生脑转移,其中肺癌占64%左右,预后非常差[1].针对继发脑转移癌患者不同放射治疗方式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回顾分析95例脑转移癌放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约25%~40%的颅外恶性肿瘤在病程中将发生脑转移,其中肺癌占64%左右,预后非常差[1].针对继发脑转移癌患者不同放射治疗方式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回顾分析95例脑转移癌放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脑转移是肺癌晚期的常见表现,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发生率为20%,尸检为40%[1]。一旦发生脑转移预后不良,自然中位生存期仅为1~2个月[2],虽然颅脑局部放射是脑转移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一般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放射  相似文献   

10.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和全脑预防性照射(PC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慧玲  刘晓晴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11):1468-1470
1前言肺癌是对人类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占85%[1]。由于全身和局部治疗的进步,随着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延长,脑转移的发生机率增加。因此,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发  相似文献   

11.
8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生存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肺癌脑转移预后的相关因素,为肺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2007年8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放疗采用6MV-X全脑姑息放疗,剂量30Gy/2周。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进行Log-Rank检验,通过比例风险模型(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行为状态(PS评分)、病理类型、脑转移时间和近期疗效等对生存期有影响(P〈0.05),同步脑转移组和后发脑转移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75.6%、39.5%。多因素分析显示脑转移时间和近期疗效与预后有关(P〈0.05)。[结论]PS评分、脑转移时间和近期疗效是肺癌脑转移独立的预后因素。后发脑转移及近期疗效呈CR、PR者是肺癌脑转移良好的预后因素,这些患者的生存期较长,是潜在的治疗获益人群。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
  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个月-2个月。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新疗法的迅速发展,为晚期肺癌脑转移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和更多的期待,手术、放疗及化疗等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地改善了生活质量。肺癌脑转移的治疗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之一。《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1]、《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2]和《中国晚期原发性肺癌诊治专家共识(2016年版)》[3]的颁布,对我国原发性肺癌的规范化诊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肺癌脑转移的诊疗水平,改善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专家,制定了《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版)》。  相似文献   

13.
脑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无论单发还是多发脑转移,如未行针对性治疗,其自然生存期仅为1个月左右,预后极差[1]。如何合理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肺癌脑转移发生率较高 ,约 2 0 %~5 0 %。Erics等[1] 报道了 72 9例脑转移瘤患者 ,原发灶为肺癌者占 39%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为 2 4% ,小细胞肺癌为 15 % ,明显多于其他肿瘤。肺癌脑转移患者如未经治疗 ,其中位生存期仅 1个月。采用皮质激素治疗和全脑放疗 ,中位生存期可提高到 3~ 6个月[2 ] 。有报道称手术切除加全脑放疗与单用全脑放疗相比可显著提高中位生存期并改善功能情况[3] 。但近来的随机试验显示两者无显著差异[4 ] 。肺癌远处转移治愈的可能性很小。尽管采取了一些新的外科技术和方法 ,但单纯外科手术仍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5.
0 引言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恶性肿瘤之首,肺癌复发或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多数患者在病程中出现脑、骨、肝、肾上腺等远隔器官转移,血液循环系统是肿瘤远处转移的必要途径之一.有研究指出肿瘤的复发和远处转移可能与肿瘤切除前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的人血有关[1].临床研究[2-4]显示CTCs在肺癌临床分期、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及个体化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CTCs的特点、检测、转移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预防性照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85%,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占NSCLC的31%-44%。此期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面临着三种潜在的危险:局部复发、脑外器官转移、脑转移。相对高的脑转移风险成为影响这部分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1]。  相似文献   

17.
脑转移瘤是成人颅内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 ,发病率比原发肿瘤高 10倍 ,也是全身各部位肿瘤最常见的晚期表现之一[1] 。原发肿瘤多来自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肾癌等[2 ] ,以肺癌最为多见 ,因为脑转移瘤的转移途径以血道转移多见[3 ] 。以往肺癌脑转移瘤一旦确诊 ,其生存期多不超过 1个月。近年来脑转移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经过积极治疗 ,能有效缓解症状 ,防止进一步的神经功能恶化 ,延长患者生存期。 1996年 1月到 2 0 0 0年 12月 ,我们应用威猛 (teniposide ,VM 2 6)单药或联合顺铂 (cisplatin ,DDP )或异环磷酰胺 (ifosfam…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GPA(graded prognostic assessment)分级在评价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GPA系统进行GPA评分,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Karnofsky评分(KPS评分)、脑转移灶数目、颅外转移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生存期有影响(P〈0.05)。GPA 0~1分组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95%CI:4.64~11.36),1.5~2.5分组中位生存期12个月(95%CI:9.16~14.83),3~4分组中位生存期25个月(95%CI:5.87~44.13),不同GPA评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7,P=0.024)。[结论]GPA作为一个预后模型,是有用的肺癌脑转移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9.
0 引言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5年总体生存率低于15%[2].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远处转移,且对化疗药物不甚敏感,一线化疗的有效率小于40%[3],因此,寻找肺癌治疗的新方法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5-7]. Sp1是一种有调节基因转录功能的核转录因子,在哺乳动物和病毒基因表达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Sp1可通过调控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8].其中主要途径之一便是通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或VEGF受体启动子上的特异性位点结合,从而刺激其高表达,进一步影响肿瘤血管生成[9-12].因此,很多学者认为其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20.
榄香烯乳联合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3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较高,约20%-50%,是肺癌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1]。我们自1996年4月-1999年3月间,应用榄香烯乳、鬼臼噻吩甙(VM26)、环已亚硝脲(CCNU)、顺铂(PPD)联合治疗3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与同期应用VM26、CCNU、PDD联合治疗肺癌脑转移30例对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