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某口香糖加工厂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口香糖制作包装过程中噪声的特点及其对作业工人听觉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并探讨防制策略。方法通过检测各车间噪声强度,调查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分析114名口香糖制作工人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结果挂糖作业噪声强度为93.9~97.1dB(A),粉糖作业噪声强度为88.3~100.6dB(A),包装噪声强度为79.8。92.8dB(A),成型作业噪声强度为86.0~86.4dB(A),87%的作业点均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率为35.98%,听力损伤率0.9%。结论加强个人卫生防护、改善作业环境状况,是降低噪声对作业工人听觉系统伤害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职业噪声接触人群听力监护相关标准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某单一有害因素而言,在我国所有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人群中,接触大于90dB(A)职业噪声者是最大的人群之一。如果从有可能造成职业性听力损失角度看,接触80dB(A)以上职业噪声的人群,其数量更是惊人。与化学性和生物性职业有害因素的预防措施相比,噪声的控制不仅技术难度大且投资巨大。即使在发达国家中的噪声设计控制标准多数也是90dB(A) [1 ] ,比可能造成听力损失的噪声强度[80dB(A) ]高出10dB(A)。我国卫生部的试行标准为85dB(A) ,2 0世纪90年代建设部提出改为90dB(A) [2 ] ,2 0 0 2年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定为85dB(A) [3] 。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3.
37个工业生产行业职业噪声暴露监测结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工业作业场所职业噪声暴露进行测量和评价。方法按《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69—1996)进行测点选择和测量噪声强度[dB(A)],对噪声作业接触人员进行听力筛查,评价职业噪声暴露水平。结果平均噪声强度79[dB(A)]以下段7个行业(占18.92%)、80-84[dB(A)]段有24个行业(占64.86%),85[dB(A)]段以上有6个行业(占16.22%)。4479个作业场所测量点声级段分布90[dB(A)]以上段占23.17%(n=1038)、85~89[dB(A)]段占25.50%(n=1142)、85[dB(A)]以下段占51.33%(n=2299)。同期接噪作业工人听力筛查4426人,听力损伤检出996人,听力损失筛查阳性检出率为22.50%。结论从危害程度和保护高危人群的角度考虑,严格执行85[dB(A)]噪声限值是适宜的,将来国家制定《工作场所职业噪声接触限值》时应对测量方法作配套规定。  相似文献   

4.
某造纸厂隔音亭的降噪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柏泉 《职业与健康》2003,19(10):139-139
目的 了解隔音亭的降噪效果,为保护工人的听力提供依据。方法 对隔音亭旁和隔音亭内的噪声强度进行检测,对不同期间的工人进行听力检查。结果 压光、烘干、湿部隔音亭旁的噪声强度分别为97.8、95.3、95.4dB(A),隔音亭内的噪声强度分别为80.1、78.8、79.2dB(A);未采用隔音亭时工人听力异常检出率为30.5%,采用隔音亭后工人听力异常检出率为12.8%。结论 隔音亭的降噪效果明显,达到保护工人听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职业性噪声暴露对新入职青年工人的听力、血压及心电图的影响,探讨青年工人初次职业噪声暴露的职业健康风险. [方法]以南京市职业健康体检机构2011年至2013年进行职业健康体格检查合格的367名新入职青年职工为研究对象,跟踪分析该职业人群入职前和入职后2年内,先后3次职业健康体检的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血压和心电图变化. [结果]青年工人噪声作业1年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损失[>25dB(A)]的检出率为4.63%,噪声暴露2年内双耳高频听力损失检出为3.77%;入职1年后听力筛查检出3名噪声敏感工人[高频段任一频率,任一耳≥65dB(A)].工人入职1年收缩压出现显著性上升,且男性工人连续两年收缩压呈上升趋势;女性工人噪声作业1年高血压现患率上升.男性工人入职1年后心电图检查发现,心律不齐和其他异常心电图(束支传导阻滞、ST-T段改变等)检出率显著上升. [结论]职业性噪声暴露可能对新入职青年工人的听力损失和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噪声暴露第1年,青工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可能与易感人群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职业性噪声暴露对新入职工人的听力、血压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2011—2014年南通市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并合格的764名新入职工人为调查对象,跟踪分析该职业人群入职前和入职后2年内,先后3次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对听力损伤、血压及心电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职业性噪声暴露工人1年后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损失[25 dB(A)]的检出率为3.40%,筛查检出4名职业禁忌证,其中1名为噪声敏感者[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纯音听力检查各频率听力损失均≤25 dB(A),但噪声作业1年之内,高频段3 000Hz、4 000 Hz和6 000 Hz中任一耳,任一频率听阈≥65 dB(A)];职业性噪声暴露2年后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损失[25 dB(A)]的检出率为4.87%,筛查检出1名职业禁忌证工人,1名疑似职业病工人。职业性噪声暴露工人入职后1年和2年的听力损失检出率均较入职前明显升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职业性噪声暴露工人入职前后收缩压、舒张压以及高血压现患率在全体人群及性别分层中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职业性噪声暴露工人入职2年后心电图检查较入职前,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和其他异常心电图(束支传导阻滞、ST-T段改变等)检出率显著上升,其中女性工人心电图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性噪声暴露对新入职工人的听力损失和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某铁矿井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了解该矿井下作业职业病危害现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确定大孔凿岩、中孔凿岩、小孔凿岩、电铲回采、粗破碎(操作室内)、粗破碎(操作室外)6个作业面和餐厅为监测点,测定各作业点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及风速;用长时间采样方法采集粉尘样品,滤膜质量法测定粉尘总浓度;焦磷酸质量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环境中的噪声强度和个体噪声接触强度,对噪声强度严重超标的作业点进行了噪声频谱分析;测定振动强度及空气中的NO、Cl2、NO2、SO2、HCN、NH3、H2S水平.结果 (1)井下存在湿度高、通风不良的工作环境;(2)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10.54%~16.05%,电铲回采作业面粉尘浓度超出国家标准0.6倍,小孔凿岩和大孔凿岩作业面粉尘浓度处于临界水平;(3)大孔凿岩、中孔凿岩和小孔凿岩作业面噪声强度均超标,8 h等效声级(LAeq)分别为102.2、91.0和97.0 dB(A);(4)小孔凿岩处振动强度超过国家标准5倍;(5)在大孔凿岩、电铲回采、小孔凿岩、餐厅内检出NO2气体,小孔凿岩、餐厅内检出SO2,其余气体均未检出.结论 该铁矿井下作业环境中噪声和粉尘是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小孔凿岩处为手工操作,振动强度严重超标.应淘汰小孔凿岩生产工艺,设置移动隔音操作室,实现作业人员室内操作.  相似文献   

8.
铁矿井下作业人员动脉顺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铁矿井下作业人员动脉顺应性的变化,为进一步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动脉脉搏波形分析仪测量219名南京市某钢铁公司井下作业人员(观察组)的动脉功能: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用声级计测量井下噪声强度;用听力测定仪测定工人左右耳听力;另取50名南京市不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结果]铁矿井下噪声强度为107.2~117.2dB(A),作业人员听力下降率为61.5 c/o。观察组的C1、C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BP、DBP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听力损失组SBP、DBP、P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听力正常组(P<0.05),而听力损失组的C1、C2则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单耳听力下降组、双耳听力下降组的C1、C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以C1、C2为因变量,年龄、血压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血压对C1、C2影响很大,其中SBP主要影响C1,DBP主要影响C2。[结论]铁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动脉顺应性降低,血压水平增高,考虑主要与作业环境的强噪声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我国有大量的作业工人接触职业性噪声,近年来的研究提示,大约1 000万的作业人员处于职业性噪声超标的环境中[1]。职业性噪声聋在我国某些地区已经是位居第三位的职业病[2]。职业性噪声接触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人体的听觉系统损伤,最早出现高频听力的下降,如继续接触噪声,则会发展至语频段的听力损失,进而影响到作业人员的日常生活。但是职业性噪声接触并不是造成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唯一因素,职业性听力损伤是由职  相似文献   

10.
职业性噪声对暴露人群健康效应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工业作业场所职业性噪声对暴露人群的健康效应。方法于2005年随机抽取南方某市部分噪声暴露工厂,按《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69-1996)进行测点选择和测量噪声强度[dB(A)],按照《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对其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进行健康检查,并对4家产生稳态噪声、4家产生脉冲噪声的工厂的暴露人群的健康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对84家工厂的1374个噪声作业点进行噪声强度测定,噪声平均强度83.40[dB(A)],作业点噪声强度90[dB(A)]以上占23.22%(319/1374),85~89[dB(A)]占25.47%(350/1374),85[dB(A)]以下占51.31%(705/1374),超标率为48.69%(699/1374);7464例噪声暴露工人的健康检查结果显示,听力损伤检出率为20.47%(1528/7464),心电图异常检出率7.32%(546/7464),心率异常检出率为3.93%(293/7464),血压偏高检出率为3.71%(277/7464);稳态噪声和脉冲噪声的平均强度分别为84.96、88.49[dB(A)],两者的等效噪音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脉冲噪声暴露人群的听力损伤、血压偏高检出率均高于稳态噪声的(P>0.01)。暴露人群的听力损伤检出率与暴露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s=0.952 4,P<0.01)。结论职业性噪声暴露对人群健康效应的影响表现为脉冲噪声对噪声暴露者的危害比稳态噪声大;噪声强度和噪声暴露者的听力损伤检出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张守刚  张荣  宋伟  孙建英  谢国祥 《职业与健康》2009,25(15):1653-1655
目的评价某新建汽车生产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状况及控制效果。方法对工作场所进行卫生学调查,确定存在及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浓度(强度)检测,最后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工作场所中粉尘、化学毒物和工频电场均符合国家标准,噪声合格率为73.1%,照度合格率为83.3%。结论该项目粉尘及化学毒物控制效果较好,接触噪声的工人应限制接触声时间,加强防噪声耳罩或耳塞配戴,增加工作场所照度。  相似文献   

12.
徐萍  张杰  李绍静  鲍瑞才  张兴元  张鹏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580-1581
目的了解廊坊市某制造企业接噪工人的健康状况,探讨职业性强噪声对已采取个体防护措施的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检测该企业生产场所的噪声强度,对291名接噪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个检测点噪声强度均超过85dB(A);35人患高血压,占12.0%;38人心电图检查表现异常,占13.2%;高血压患病率、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均具有随工人接噪工龄增长而增加的线性趋势(P0.05)。结论长期接触强噪声对配戴个体防护用品的工人心血管系统仍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还应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作业工人的健康保护。  相似文献   

13.
朱明福  麻小圆 《职业与健康》2014,(14):1892-1894
目的了解昌吉州水泥生产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方法对昌吉州某水泥生产厂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原料系统、烧成系统、制成系统、包装粉尘检测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岗位是石灰石破碎、煤破碎、石膏破碎、打包装车,噪声强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岗位是石灰石库底巡检、生料磨、煤磨,其他检测点粉尘、噪声、高温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水泥厂关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点在原辅料的破碎作业岗位产生的粉尘,磨机作业岗位产生的噪声,应在控制点加强除尘、降噪等卫生防护措施,保护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4.
武文方  孙玉雷 《职业与健康》2010,26(19):2243-2246
目的确定某立德粉生产公司湿式炼锌生产线通风排毒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调查,确定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浓度、强度检测,最后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产生或存在砷化氢、氧化锌、氯化氢及盐酸、硫酸及三氧化硫、石灰石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除压滤机操作岗位砷化氢浓度超标外,其他岗位毒物的浓度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各工种接触粉尘及噪声浓度或强度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建设项目通风排毒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可行;但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总平面布局不符合有关要求,人工投料、取样的操作方式待改进,排风系统未安装净化处理设施,职业卫生管理、应急救援、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等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5.
陆强 《职业与健康》2011,27(15):1723-1724
目的探讨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方法测定各噪声作业车间的噪声强度,对808名噪声作业人员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并对听力损失与工龄、工种的关系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 000 Hz高频听阈听力损失人数最多;随着工龄的增加,听力损失检出率亦增加,不同工龄组间听力损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工种组间听力损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噪声作业环境对作业工人高频听阈听力影响显著,随着噪声作业工龄的增加,听力损失检出率增加,建议加强个人防护,建立健康监护档案,控制职业性噪声聋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江阴市涉外企业职业性噪声危害状况,为其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以达到保护工人听力的目的。方法测定所调查企业各作业场所中噪声强度,对1 202名噪声作业人员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并对其听力损失与噪声强度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江阴市2家现代化涉外企业109个噪声监测点中,噪声强度均值为(89.30±4.57)dB(A),噪声作业点超标率为86.2%,超标点作业人群占89.9%;高频损伤和语频损伤总检出率为20.7%,在得到有效防护措施的保护情况下,长时间暴露在严重超标的噪声环境中是造成工人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结论噪声是涉外企业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之一,加强"三同时"管理和个人防护措施的落实,提高工人自我保护意识,是预防涉外企业职业性噪声危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清远市某铝合金家具制造厂的职业病危害状况。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进行工作场所中粉尘浓度、噪声强度、化学毒物浓度的检测和接触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粉尘浓度检测11个点,1个点铝尘浓度超标;噪声强度检测10个点,全部超标;化学毒物检测4个点,2个点苯浓度超标;接噪工人电测听结果19人高频听力损失。结论该家具厂噪声危害严重,粉尘和苯作业危害存在较大隐患,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预防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某家具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方法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厂40.0%噪声检测点8 h等效A声级不符合GBZ 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噪声强度最高为89.3dB(A),木粉尘、滑石粉尘、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丁酯的检测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尚未发现与职业有关的异常情况。结论该厂职业病危害重点是噪声,应加强噪声的检测及防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干法普通过磷酸钙生产企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和评价其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职业病控制措施。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结合调查结果,对该企业产生的职业危害程度作出分析和评价。结果该厂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化学毒物(硫酸、氟化氢等)和噪声,粉尘检测结果合格率为80.0%,硫酸检测结果合格率为100%,氟化氢检测结果合格率为零,氟化氢作业分级为Ⅲ级(重度危害作业),工作岗位噪声检测合格率为55.6%。结论该企业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不能有效地将粉尘、氟化氢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在职业接触限值以内,应着重改善作业环境,完善防护措施,控制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咸崴 《职业与健康》2012,28(6):668-669
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病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达到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的发生的目的。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采用职业卫生检测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原煤运输生产系统煤尘(总尘、呼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和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有6个工作地点均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毒气体的工种及岗位检测的TWA和STEL以及硫化氢的最高容许浓度(MAC)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5个工种接触噪声的8 h等效声级强度、5个工作岗位的噪声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针对煤尘浓度超标现状,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