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婷 《中原医刊》1999,26(12):37-38
本文对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思密达治疗,主要探讨思密达的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1998年9~12月门诊80例病人,经本院电子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男46例,女34例,年龄34~75岁,病史1~12年。1-2 治疗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每日思密达9克,分3次口服。对照组40例,口服维酶素胶囊1克,每日3次。两组都加用雷尼替丁150毫克,每日2次口服,疗程均为4周,治疗后再进行电子胃镜及HP试验。2 结果2…  相似文献   

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十分复杂,效果较差,复发高,部分病人可发生癌变、恶性贫血,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为了探索疗效佳,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案,1997年1月-2001年1月,笔者对346例患者采用中医中药治疗;主要辩证为脾胃虚寒夹瘀,肝胃不和、气滞血瘀,胃阴亏虚夹瘀三型并分别施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作为癌前病变之一 ,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现代医学对CAG的原因、病理尚未完全明了 ,根据其临床特征 ,可归属于中医学“胃痞 |”、“胃痛”范畴。作者近两年来综合应用健脾益气法和活血化瘀法治疗CAG84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本院 1999~ 2 0 0 2年期间门诊就诊者 ,共观察CAG84例。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4例 ,其中男 18例 ,女 2 6例 ;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6 0岁 ,平均 32 .46岁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7年 ,平均 1年9个月。对照组 40例 ,其中男 15例 ,…  相似文献   

4.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笔者自1998年以来,用中医药治疗,采用不同的辨证施治方法,先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赵涛 《基层医学论坛》2013,(31):4142-4143
目的探讨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抗幽门螺杆菌、促进胃肠动力、保护胃黏膜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复方丹参滴丸。结果治疗组临床效果和胃镜检查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其病理活检显示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包括腺体数量减少或化生性萎缩,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以及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等病变特征。CAG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是胃癌癌前病变之一。其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人近年来采用中药汤剂配合艾灸穴位的方法治疗该病9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图分类号R259.733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我国大约有2~3%的患者发生癌变,多数由萎缩性胃炎严重的病理变化进一步发展而成。“中度以上萎缩性胃炎同时伴有中、重度(或广泛)肠腺上皮化生,或中度以上的细胞非典型增生,或胃萎缩无胃酸者为胃癌高危患者。亦即萎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沂水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实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65.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较强,康复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中医证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临床治疗等方面探讨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中医证治,提出了本病病名应为“症结”,病因饮食不节,精神抑郁,外邪诱发和脾胃虚弱,病查是虚中挟实,寒热错杂,气滞血瘀,可分为肝胃气滞,脾胃湿热,胃阴不足和脾胃虚寒四型,并对该病的临床治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伴有肠腺化生及不典型增生 ,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癌前病变[1] 。我院消化科近几年在临床工作及胃镜检查中发现此病较前有增长趋势 ,并趋向年轻化。但治疗此病目前无特效药物。自 1 999年我院使用胃复春片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 72例 ,临床症状表现为餐后腹胀明显 ,纳差 ,嗳气 ,早饱 ,个别有反酸。均行电子胃镜检查 ,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男 42例 ,女 30例 ,年龄 1 4~ 72岁 ,平均 43岁 ,病程均在 1年以上。2 治疗方法确诊后给于胃复春片 4片 ,每日 3次 ,口服 ,3月为 1个疗程 ,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柴金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口服奥美拉唑及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112例以小柴胡汤合左金丸为基础方(柴金合剂),结合临床辨证论治。结果:对照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金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136例我院临床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温阳化痰汤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产生协同互补作用,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促进了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萎缩性胃炎 ( CAG)是消化系统易癌变的常见难治病之一。本研究 10 3例 CAG患者均为江苏省中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 ,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52例 ,男 16例 ,女 36例 ;年龄 2 6~ 68岁 ,平均 52 .4 4± 9.51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30年 ,平均 10 .62± 8.33年 ;病情重度 9例 ,中度 16例 ,轻度 2 7例。伴肠化 4 4例 ,伴异型增生 5例 ,伴幽门螺旋菌 ( HP)感染 33例 ;中医辨证 :脾胃虚弱 2 1例 ,肝胃不和 2 0例 ,胃阴不足 11例。对照组 51例 ,男 2 3例 ,女 2 8例 ;年龄 2 6~ 78岁 ,平均 4 7.2 5± 11.35岁 ;病程 :最短 1个月 ,最长 4 0…  相似文献   

15.
王道坤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用药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的病理病机特点(虚、瘀)、临床表现(痞、满、胀、滞、少)、病程特点(长、慢)3个主要方面,探析了王道坤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独特的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16.
1998年9月-2008年8月我院对6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治疗和观察,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穴位注射新斯的明,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方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2%,对照组有效率为64.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注射新斯的明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每日3次,每次10粒,1个月为一疗程,连服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胃镜检查结果、临床疗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在中医学中与脾胃虚弱、气阴两虚、瘀血内阻密切相关,故文章从病因病机、历代中医的治法、当代中医的治疗经验及现代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健脾益气养阴化瘀法在治疗该疾病过程中所体现的特点及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和难治病之一,治疗方法临床各异。笔者通过对我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2005年1月~2008年1月单纯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60例进行疗效观察并与中医科、普通内科,单纯采用中医中药治疗、西药治疗各60例疗效作对照,得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也提出一些阻碍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有待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