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磁共振尿路水成像诊断先天性泌尿系疾病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RU)对先天性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患者的MRU及其他影像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MRU诊断双肾双输尿管畸形6例,输尿管囊肿2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3例,先天性巨输尿管6例,仅对其中1例伴发的输尿管开口异常未显示。结论:MRU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对先天性泌尿系疾病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对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重T2加权MR水成像技术,图像经过三维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后处理,对17例尿路梗阻患者行MRU检查。结果:17例患者中,输尿管结石8例,输尿管癌2例,输尿管良性狭窄1例,输尿管先天发育畸形3例,膀胱癌2例。膀胱包虫1例。结论:MRU可以直观而明确地显示泌尿系梗阻的部位、形态及扩张情况,是梗阻性泌尿系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对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56例泌尿外科患者接受MRU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肾结核3例,各种先天畸形28例,肾盂癌4例,输尿管癌6例,输尿管结石9例,医源性输尿管狭窄4例,膀胱癌2例,MRU检查对尿路梗阻部位诊断准确率100%。结论 MRU是安全有效非侵袭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尤其对静脉尿路造影禁忌症和患侧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具有特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扫描检查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常规行肾区SE序列T1WI、T2WI横断位扫描及泌尿系磁共振水成像(MRU),再对病变区域行FSE T2加权簿层横轴位或冠状位扫描及脂肪抑制(STIR)序列扫描。结果13例MRU均能显示输尿管不同程度梗阻征象,轴位扫描于梗阻部位显示异常软组织信号灶。结论应用低场磁共振机行泌尿系水成像加梗阻区域T2WI簿层扫描及脂肪抑制序列扫描对原发性输尿管癌具有较高的术前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泌尿水成像(MRu)技术对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行MRU及常规MR检查。采用SE序列T1WI、T2WI横断面扫描及泌尿系磁共振水成像,在对病变区行TSE—T2WI薄层横轴位或冠状面扫描及脂肪抑制(STIR)序列扫描。结果10例MRU能清晰显示尿路梗阻部位。其中输尿管癌1例,输尿管下段结石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1例,输尿管憩室1例。结论MRU结合常规MR对尿路梗阻性疾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尤其对儿童、老年人、碘过敏和肾功能不良者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0例手术或临床确诊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对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中,泌尿系统结石29例,泌尿系先天性畸形8例,输尿管炎性狭窄5例,肾盂癌3例、输尿管癌3例,膀胱癌2例。CT尿路成像技术能够清晰显示输尿管走行、腔内情况、梗阻部位和原因。结论 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能够准确的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图像清晰直观,可以作为早期确诊泌尿系统疾病的有效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的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快速自旋回波(TSE)、重T2WI技术对80例病人行磁共振尿路成像(MR urography,MRU).结果:MRU可显示尿路梗阻的部位、程度,尤其对静脉肾盂造影(IVU)不能显影者效果良好;与常规MRI结合可揭示病变和尿路梗阻的关系.原始MRI图像显示肾实质和(或)输尿管重度阻塞,肾周围积液.MRU显示重度扩张的输尿管上段梗阻端呈"漏斗状"改变,下段呈"麻绳扭曲"样改变.结论:MRU是诊断泌尿系疾病的一种新型无创性影像手段.与MRI结合能更清楚地诊断尿路梗阻的病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对尿路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PHILIPS T5-NT 0.5T超导型MR扫描机,采用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重T2加权技术,对39例患者作MR尿路成像,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处理,所有患者均先行常规MR扫描。结果 39例尿路梗阻中:肾盂输尿管交界段狭窄16例,输尿管癌5例,输尿管结石7例,输尿管炎性狭窄5例,输尿管外压1例,膀胱癌2例,神经源性膀胱3例。MRU显示尿路梗阻扩张正确率达100%,对梗阻定性诊断有3例错误。39例中,部分病例并与B超,IVU,CT扫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论 MRU为一有效安全无创的影像检查技术,特别适应于肾功能不良和有IVU禁忌证者,对确定尿路梗阻扩张,梗阻的定位定性有重要的应用价值。MRU和MRI相结合能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更为完整的诊断依据。但在实践中,应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用MRU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泌尿系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重T2加权MR水成像技术对15倒尿路梗阻患者行MRU检查,图像经过三维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后处理。结果:15倒患者中,输尿管结石5例,输尿管癌2倒,输尿管良性狭窄l例,输尿管先天发育畸形l例,输尿管损伤l倒,肾孟癌2例,膀胱癌3倒。结论:MRU可以直观而明确地显示泌尿系梗阻的部位、形态及扩张情况,为梗阻性泌尿系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对上尿路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7例B超等初步诊断上尿路存在梗阻或扩张的患者行MRU检查以明确诊断.结果 37例患者均能明确诊断,其中输尿管结石15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8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伴异位开口4例,输尿管肿瘤3例,巨输尿管症3例,腔静脉后输尿管2例,输尿管囊肿1例,膀胱出口梗阻致双侧输尿管反流扩张1例.诊断正确率100%,均可显示梗阻部位及尿路扩张的形态.结论 MRU对上尿路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对婴幼儿、肾功能不全及不宜行ⅣU检查的患者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1.
结肠癌泌尿道侵犯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MRI尤其是排泄性MRU在诊断结肠癌侵犯泌尿道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结肠癌侵犯泌尿道患者17例,均行常规MR扫描(包括T1WI、T2WI、MRU),然后采用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序列(Propeller LAVA)行动态增强扫描,延迟10~20分钟行泌尿道成像,显示不良者延迟4小时再扫描一次。对Propeller LAVA原始图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强度投影(MIP)行泌尿道重建。结果 17例结肠癌侵犯右侧肾盂2例;左侧输尿管12例,其中1例同时侵犯膀胱;右侧输尿管3例。排泄性MRU表现:(1)侵犯输尿管表现为管腔不规则逐渐变狭窄7例,突然狭窄、截断3例,肿瘤部分包绕输尿管8例,完全包绕2例,腔内充盈缺损2例;(2)侵犯肾盂、膀胱均表现为局部管壁增厚,与肿瘤间隙消失,腔内充盈缺损。结论 MRI结合排泄性MRU能清楚显示结肠癌与泌尿道的关系,对结肠癌侵犯泌尿道可提供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低场强(0.35T)磁共振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FSE)尿路水成像(MRU)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42例正常和尿路梗阻患者,在GE0.35T永磁MR成像仪上采用SSFSE进行MRU成像;38例加作2DFSE重T2WI,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重建MRU图像。结果采用SSFSE所得MRU图像可清晰显示正常尿路,效果比2DFSE重T2WI经MIP重建所得MRU图像要佳,尿路梗阻患者均能显示梗阻部位及程度,定性诊断正确率也达84.8%。结论低场强下应用SSFSE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低场强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与MRI结合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1例尿路梗阻患者行MRU和常规MRI检查,并与静脉肾盂造影(IVP)和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U和MRI结合能清晰显示梗阻部位,定位诊断率为100%,定性诊断率为89%。优于IVP和超声检查。结论:MRU和MRI结合对尿路梗阻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尿路梗阻性病变优先选择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对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磁共振MRI并结合MRU检查有尿路梗阻性病变病人150例,将MRU所见与临床诊断及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根据病变部位、形态、信号、尿路梗阻情况及其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等征象研究MRU在尿路梗阻性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50例尿路梗阻病人中,肾、输尿管先天畸形24例,结核22例,结石27例,输尿管良性狭窄46例,肾、肾盂癌10例,输尿管肿物12例,外压性病变所致梗阻9例.所有病例MRU均能确定梗阻水平,其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MRU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0.7%.结论:MRU是安全、有效的非侵袭性影像检查方法,结合MRI可获得很好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的MRU表现,探讨MRU对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MRU表现,结合文献分析病变部位、形态、范围和周围组织的改变.结果11例病例中病变位于上段的1例,中段的2例,下段的8例,11例均有输尿管梗阻,梗阻上段输尿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和肾盂积水;5例病变呈结节状,分叶状,不规则充盈缺损,4例病变沿输尿管壁呈侵润性生长,其中2例腹主动脉旁和肾门旁淋巴结增大,2例呈管腔内圆柱形软组织,未突破肌层及输尿管周围脂肪,境界尚清.MRU对输尿管癌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100%(11/11)和81.8%(9/11).结论MRU能明确输尿管癌的病变部位、形态、范围和周围组织的改变,但是定性诊断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磁共振尿路成像对上尿路梗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对上尿路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上尿路梗阻的病人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检查结果与最后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40例病人均能显示上尿路梗阻或占位的部位,结合其他检查,31例获得正确的定位、定性诊断。结论:MRU是一种非侵袭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安全、准确、无创、有效、无辐射,不需造影剂及多平面成像的特点,对上尿路梗阻疾病的患者具有特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尿路造影在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诊断上尿路梗阻36例,36例患者均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结果:36例行MRU检查的患者中,上尿路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3例可显示结石上下方的尿路情况(42.86%)。结论:MRU对某些传统方法难以确定的上尿路梗阻可进行诊断,并可部分替代逆行造影,比临床上常用的B超、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特别适用于静脉尿路造影有禁忌证和肾功能丧失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尿路造影、螺旋CT(SCT)、磁共振成像(MRI MRU)对上尿路结石与肿瘤所致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超声检查,再行数字化X线摄影尿路造影诊断的76例上尿路结石与肿瘤病例,其中33例同时作了SCT检查,22例作了MRI MRU检查。通过与手术、病理等进行对照,比较尿路造影与SCT、MRI MRU对梗阻定位、定性及梗阻与扩张程度的鉴别,分析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①数字化X线摄影尿路造影对梗阻定位、定性及梗阻与扩张程度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结石组,98·4%、96·8%、100%,肿瘤组,93%、93%、100%;SCT:结石组,95·7%、100%、95·7%,肿瘤组,90%、90%、80%;MRI MRU:结石组,86·7%、60%、93·3%,肿瘤组,85·7%、71·4%、71·4%。②尿路造影、SCT与MRI MRU定性诊断结石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而在其他方面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上尿路结石,尿路造影结合泌尿系统平片(KUB)、超声为最主要的检查方法,SCT是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MRI MRU可作为补充检查手段;对于肿瘤,尿路造影为首选且有重要价值的检查方法,SCT可作出明确的定性及分期诊断,MRI MRU可显示更多软组织病变信息。  相似文献   

19.
磁共振泌尿造影对泌尿道扩张及梗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u Y  Hong W  Lu L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9):670-673
目的估价磁共振(MR)泌尿造影对泌尿道扩张及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作MR泌尿造影201例,其中92例泌尿道扩张所有图像均作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处理。结果92例泌尿道扩张者中,梗阻性泌尿道扩张86例,非梗阻性泌尿道扩张6例。梗阻病变包括输尿管癌14例,输尿管结石19例,输尿管良性狭窄13例,先天性输尿管狭窄/或伴有先天异常23例,盆腔病变致梗阻7例,膀胱癌侵犯输尿管10例。非梗阻病变6例中5例为神经性膀胱。92例MR泌尿造影均清楚显示泌尿道高质量的影像,确定有无梗阻及梗阻水平,并显示梗阻端的形态和特征。结论MR泌尿造影是一种可靠的、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对无功能肾更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乳腺病变MRI检查与全数字化钼靶摄影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研究MRI与全数字化X线钼靶摄像(FFDM)发现病变及良恶性病变鉴别方面的诊断能力.方法 收集2007年2月~2008年10月间41例47个病灶(恶性20,良性27)乳腺病变患者,术前及病理检查前均经过MRJ检查及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检查序列T1WI、T2WI的压脂、DWI及3DTHRIVE动态增强.结果 将影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对照,二者的检出率分别为97.87%(46/47)、74.46%(35/47)(P<0.01);两种检查方法对恶性病变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0.00%(14/20)、80.00%(24/27)(P>0.05),62.96%(17/27)、88.89%(24/27)(P<0.05),65.96%(31/47)、85.11%(40/47)(P<0.05).结论 乳腺病变检查各项指标相比较,MRI优于FFDM,二者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