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喉结核大部分由肺结核继发而来,只有极少数为原发结核。因其症状复杂,临床表现与局部特征不同,极易误诊和漏诊。本文就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的我科收治的40例喉结核患者的诊治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3.
钱劲英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1,45(1):8-9
患者男,26岁.因声音嘶哑、喉痛3月,饮水呛咳1月,于2007年1月来本院就诊.患者3月前因声音嘶哑、喉痛于外院诊治,诊断为急性咽喉炎,给予抗生素静脉输注及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无效.近1月声音嘶哑、喉痛症状加重,出现饮水呛咳,来本院就诊.该患无消瘦、低热、咳嗽、盗汗等其他不适主诉,既往健康,无传染病接触史.查体:体温36.9℃,咽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间接喉镜下可见会厌增厚,表面不平;双侧室带增厚隆起;双侧声带水肿,发音时声门不能闭合;杓会厌襞水肿,但活动尚可.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肺结核发病率的上升 ,喉结核的发病亦较以往增多 ,但早期诊断困难 ,易与癌肿混淆 [1 ]。自 1990年至1998年间我院经病理确诊为喉结核的有 48例 ,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48例中男 18例 ,女 30例 ,年龄 18~ 5 2岁 ,平均 35岁 ,病程 1~ 13个月 ,平均 92天。主要症状有声嘶 19例 ,咽痛 11例 ,刺激性咳嗽 6例 ,痰血 5例 ,吞咽梗阻感 2例 ,伴颈淋巴结肿大 5例。喉镜下检查局部病变充血、水肿、表面粗糙 ,糜烂及肉芽样、结节样或息肉样增生。其中浸润水肿型 12例 ,溃疡型 9例 ,增生型 2 7例。病变部位在会厌 10例 ,左声带 13例 ,… 相似文献
5.
喉结核 ( LTB)发病早期症状近似单纯性喉炎 ,喉粘膜除一般炎症外可见结核结节 ,至浸润期则见声音嘶哑与喉痛、溃疡、肉芽增生等。发生软骨膜与软骨病变时则嘶哑、喉痛加重 ,喉部病变广泛且笃重。笔者就 1 992~ 1 998年所遇 LTB1 6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与治疗LTB 1 6例 ,男 1 0例 ,女 6例 ,年龄 31~ 71岁 ,平均 5 1岁 ,男性中有 5人嗜烟。主诉声音嘶哑 1 3例 ,喉痛 2例 ,吞咽困难 1例。在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中仅有 1 / 2自感不同程度的疲劳。纤维喉镜检查发现喉粘膜在慢性炎症的基础上有覃状溃疡并肿胀 1例 ,苍白底板面溃疡 8例 ,非特… 相似文献
7.
8.
喉结核是一种继发于肺结核最常见的肺外病变。为了解喉结核近年来的发病情况 ,现将我科 1993年~ 1996年诊治的 2 3例喉结核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3例中 ,男 15例 ,女 8例 ,年龄 2 1岁 - 73岁 ,平均 4 5岁 ,以 4 5岁 - 5 5岁年龄组居多 ,病史 2月至1年 ,职业农民 18例 ,工人 5例。1 2 主要症状 :声嘶 2 1例 ,吞咽痛15例 ,咳嗽 5例 ,低热 2例 ,痰中带血 5例 ,呼吸困难 1例。1 3 病变部位 :发生于声带 ,喉室、披裂 2 1例 ,其中单侧 2例 ,双侧 2 1例 ,波及会厌及咽部 2例 ,多数病例显示粘膜苍白 ,水肿。 2 3例中有 1… 相似文献
9.
例 1 女 ,77岁。主因声嘶伴呛咳 ,吞咽困难半年入院。查体 :T 37.3℃ ,营养差 ,消瘦。双颈可触及黄豆大、活动、无压痛淋巴结。咽不红 ,扁桃体不大。桶状胸 ,两肺散在哮鸣音。间接喉镜检查 :左侧室带中部有突出肿物 ,表面欠光滑 ,前联合处及右声带前部有溃疡 ,无伪膜 ,左声带活动弱。纤维喉镜检查 :前联合声门上及会厌根部溃烂 ,左室带、喉室暗红色肿物 ,会厌、喉面为菜花样肿物占据。胸片示两肺广泛性、弥漫性结节浸润性病变。痰涂片抗酸杆菌染色 (+) ,痰结核菌培养 (+)。病理报告为左室带粘膜结核。诊断 :喉结核、肺结核 (亚血播型 )。… 相似文献
10.
喉结核现状及其电视频闪喉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5名喉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及其电视频闪喉镜观察了解剖;当前喉结核发病年龄偏大,平均为37.4岁。声嘶为主要症状,占73%,声带充血及增生性病变占66.7%。其感染途径血行感染比例增大,占53.3%,易误诊为慢性喉炎或喉肿瘤。应用电视频闪喉镜检查,病变的声带振动和粘膜波动明显减弱或消失。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两例胰高血糖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两例患者都曾因糖尿病、消瘦、舌炎、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等症状就诊于内分泌科及皮肤科,影像学检查提示胰尾占位。两例均行胰体尾及脾脏切除术,术后血糖控制有效,相应伴随症状消失,其中1例患者于术后3年复查CT提示肝脏占位,再次入院行肝右后叶切除、肝左叶肿瘤局部切除及胆囊切除术。结论:胰高血糖素瘤相关临床症状较多,早期诊断较困难,影像学检查对其诊断有一定帮助,外科手术切除仍是其治疗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3.
29例肾移植受者肺炎临床特点研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肺炎的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6年7月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历资料完整的29例肾移植受者肺炎病例.结果 肺炎29例,其中,院内获得性肺炎1例(3.4%,1/29),社区获得性肺炎28例(96.6%,28/29).巨细胞病毒肺炎19例,细菌性肺炎10例,真菌性肺炎3例,卡氏肺孢子菌肺炎1例,病原体不明肺炎5例.24例查明病原体的肺炎受者中,9例(37.5%,9/24)为多重病原体感染.29例受者中,重症肺炎27例(93.1%,27/29),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5例(51.7%,15/29).住院治疗的24例患者中,死亡4例(16.7%),治愈20例(83.3%).肾移植术后第2~6个月,尤其在第2~3个月,是肺炎发生的危险时期.结论 肾移植受者肺炎以多重感染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为主,巨细胞病毒肺炎及细菌性肺炎是主要类型和死亡原因,真菌性肺炎和细菌性肺炎病死率高.适当的诊治策略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报道2例较长时间误诊为肺结核的非HIV感染的马尔尼菲青霉病,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临床表现.方法 收集2015年入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2例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马尔尼菲青霉病作为关键词,分别在Pubmed、中国知网检索马尔尼菲青霉病病例文献,对报道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病例1,男性,32岁,以发热、咳嗽、咳痰、咯血为主要表现,抗感染、抗结核治疗无效,支气管镜下见气管上段新生物,气管、支气管黏膜表面白色坏死物附着,气管黏膜组织、支气管镜抽吸液培养确诊为马尔尼菲青霉病.病例2,女性,28岁,以反复高热、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胸部CT提示左上肺团块影伴左上肺不张,院外长时间抗结核治疗无效,并出现全身多处脓肿和溶骨性破坏,后经头顶部包块穿刺液培养确诊为马尔尼菲青霉病.对1980-2014年的文献进行回顾,中国知网共报道马尔尼菲青霉病1 826例,Pubmed共报道471例,78.3% ~91.7%病例合并HIV感染,90%以上伴有发热,约50%患者伴有咳嗽、贫血、皮肤损害,近60%出现肺部浸润性阴影,40%左右的患者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结论 马尔尼菲青霉病常发生于HIV感染的患者,但免疫功能正常者亦可发生,临床表现各异,容易被误诊为结核病.临床中对于经常规抗感染、抗结核治疗效果欠佳的免疫功能正常者需高度警惕,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A 64-year-old woman complained of abdominal pain and postmenopausal bleeding. A uterine curettage demonstrated acid fast bacilli and non caseating granulomas, indicating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 chest roentgenogram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bilateral upper lobe calcific granulomas. The epidemiologic,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of genital tuberculosi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喉源性咳嗽是感冒后期咽喉炎症引起的刺激性喉头发痒 ,干咳无痰的一种病症 ,治疗不当常迁延难愈。笔者近年来运用自拟的疏风利咽汤治疗喉源性咳嗽 12 8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1 1 临床资料 12 8例中 ,男 5 2例 ,女 76例 ;年龄最小的 10岁 ,最大的 73岁 ;病程最短的为 3d ,最长的 1年 2个月 ,均为门诊病例 ,全部病例都是患感冒后得不到彻底的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而遗留咳嗽的。临床表现为以喉痒、干咳为主 ,常为吸入刺激性气味而发 ,发作时连续性呛咳 ,甚则剧咳 ,可伴有声音嘶哑 ,咽喉干涩灼热感或咽喉异物感 ,听…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ADR监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12月报告的29例严重ADR病例,按ADR发生的关联性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本组资料中,引起严重ADR的前两位药品是抗感染药和中药注射剂,其中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性休克和呼吸系统损害较多见;静脉给药是引起严重ADR最多的给药途径;多见于并用3种或以上药品的病例.结论:重视ADR监测工作,特别是抗感染药和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监测;加强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严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