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尿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检测54例老年及老年前期糖尿病病人24h尿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及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观察到糖尿病非临床肾病时尿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呈现增高,并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呈正相关。结论:提示检测糖尿病病人尿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有助于早期判断肾脏损害,以便尽早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2.
使用放射免疫法,我们检测了64例糖尿病患者和43例健康对照者的24小时尿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Tamm=Horsfall的排泄量。结果:糖尿病肾病时的尿Alb及β2-MG是增高的而THP是降低的,尿THP排泄量与内生肌酐清除率仍下降呈显著正相关,提示我们在临床联合检测尿Alb,β2-MG和THP可以作为早期判断糖尿病肾脏受损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与血清CRP水平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及化学发光法测定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00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与血清CRP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志者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与血清CRP水平均有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与血清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与血清CRP水平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福辛普利10~20mg/d,连续治疗60天,观察治疗前后血压、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肌酐及血β2-微球蛋白,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具有显著降低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肌酐、血β2-微球蛋白的作用。结论福辛普利可降压及对糖尿病肾病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管功能损害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管功能与肾小球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24h尿微量白蛋白(UMA)、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变化,并设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临床白蛋白尿组尿α1-MG及尿β2—MG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且24h尿UMA与尿α1—MG及尿β2—MG均呈正相关(r=0.427,0.446)(均P<0.01)。结论 尿α1—MG、尿β2—MG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之一,同时也表明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能存在肾小管功能的损害,提示肾小管损害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残与死亡的重要原因。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延缓病情进展、改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近年的研究表明,检测尿微量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G)对糖尿病肾病的有良好早期诊断价值。因此,我们检测了51例尿常规尿蛋白阴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及β2-MG水平,探讨它们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以便为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诊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常规检验中常用4项指标对高血压肾病诊断的效果,为临床诊断高血压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二连浩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和65例老年单纯高血压患者,分别设为研究组、对照组,另选取同时期在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进行前瞻性研究。采集3组受检者的新鲜晨尿作为尿常规检验标本,对3组受检者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进行检测;以临床确诊结果作为参照,对比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NAG诊断高血压肾损伤的结果;分析不同指标检测高血压肾病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NAG水平高于健康组和对照组,且对照组高于健康组(均P<0.05);4项尿常规检验指标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NAG检测结果与金标准结果均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804、0.792、0.775、0.831(均P <...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尿蛋白电泳联合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早期肾损伤表现为肾小球高滤过状态,继之出现微量蛋白,尿中蛋白含量逐渐增高进入临床蛋白尿期,最后发展成终末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早期判断糖尿病蛋白质来源,了解肾脏的损伤类型及程度,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晨尿进行非浓缩尿蛋白电泳(SDS-AGE)分析,并同时检测尿肌酐、尿微白蛋白(UmAIB)及尿al微球蛋白(Ual-MG),以探讨其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损伤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自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成厄贝沙坦组(38例)和联合用药组(42例).两组患者在控制血糖、血压及其他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厄贝沙坦或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疗程为12周.分别检测入选前,治疗6周和12周后的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总量和尿白蛋白清除率.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尿蛋白总量和尿白蛋白清除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12周后,24 h尿蛋白总量和尿白蛋白清除率治疗前后差值相比较,联合用药组与厄贝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可进一步减轻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并延缓肾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每日一次,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随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变化.结果 :早期糖尿病肾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1.
12.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senile dement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model is described of social activity in club settings geared to the needs of demented and cognitively impaired old people living in the community. As well as reality orientation, guided social interaction, physical activity, dance therapy and craftsmanship, important elements include transport, home assessment and follow-up visits. Parallel support groups for spouses are essential to the complete program, which coordinates planning with local authority agencies. The complex also includes educational programs for staff, professionals and the public. This design is seen as an on-going neighborhood project in which at focal points of the week, the patient enters a meaningful social environment with which he can cope.  相似文献   

13.
14.
15.
R J Cadieux 《Hospital practice (Office ed.)》1989,24(12):77-84, 87-90, 93-4
Neurologic causes of dementia include cortical and subcortical pathology, as well as intracranial space-occupying lesions. The elderly are particularly prone to metabolic and toxic encephalopathies with associated delirium, dementia, or both. Many of these disorders are potentially reversible, but appropriate management requires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6.
17.
18.
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老年痴呆症可分为AD ,即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血管性痴呆及两者并存的混合性痴呆。AD是一种进行性高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功能能丧失为特征的疾病。AD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6 5岁的发病率约 0 5 % ,85岁以上可达 8%。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1992年全球AD的发病率每年男性为 30 5‰ ,女性为 4 8 2‰。AD以老年斑 (senileplaque) ,神经纤维缠结 (neurofibrillarytangle)和神经元丢失 (neuronalloss)为主要的病理改变。现分别介绍A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近况于后。1 AD的发病机制1 1 当前认为 2 1号染色体的淀粉样蛋白前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率,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经验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重症医学科二区收治的164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资料,API鉴定系统对痰液标本进行菌株的分离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数据采用Excel表格进行分析。结果 164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46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97株占66.44%,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00、93.75%,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耐药率低,均<30.00%;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敏感,耐药率分别为20.83%、16.678%,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3.33%、95.83%。结论老年重症肺炎仍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各菌株均表现出了较高的耐药性,多药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该根据病原学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吕志英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427-1428
老年人的特点是机体抵抗力低,应激能力差,因此患病时病情发展快且临床症状不明显,往往贻误诊断和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从心理上给予支持治疗;从用药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从疾病知识方面向病人及家属做好宣传教育;从食物摄入方面做好种类搭配的指导工作。同时以热情的态度关心老年人,了解各种需求让老年人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愉快接受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